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409 页

  五月底,扬州。

  江南美景如画,石拱桥上忽有人用吴侬软语高喊道:“买《天宝文萃》,看大唐诗歌。”

  “兀那小童,给我一份。”

  恰有一群文人围了过来,议论纷纷。

  “听闻是诗家夫子王江宁被贬龙标前办的报,然也?”

  “对对,快买吧。”

  一艘小船随波而下,有一四旬男子正躺在船中饮酒。

  船从桥下过,这男子听得议论,忽起身问道:“你等在说什么?”

  “《天宝文萃》,王江宁被贬龙标前办的报,买吗?”

  “买,快。”

  一串钱币径直被扔到桥上。

  “可要不了这么多。小童见船已远去,连忙用报纸包了多出的钱币,往那船上掷去,正好砸到那中年男子。啊,先生没事吧?”

  船已远,未有回答。

  只是远远地忽有歌声响起,歌声悲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 203 章 攀附裙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太常寺便是掌陵庙群祀之所在,负责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

  皇城中最大的一个衙署便属于太常寺,占地是秘书省的六倍,位于正南方向。

  薛白来时,已换了一身深青色的官袍。

  他还看过,官袍的内襟上依旧绣了个猴子……绣得一塌糊涂,主要就是靠金箍棒认出来的。

  他到大门处递了牌符,便听那小吏笑道:“果然,小人远远看着这般年轻风采,及这身官袍,便知是状元郎终于来了。”

  “还得烦扰你引路。”

  “状元郎千万莫要这般客气,小人担待不起。太常寺有八署四院」,太乐署在西北角,与鼓吹署相邻。南边是哪个署?”

  “那是礼院,独立于「八署四院之外。礼院负责宗室谥号、葬仪之事,不受寺卿与少卿管辖。”

  “想必是非常清贵?”

  一住:.xbquge.a

  “清贵异常。当然,太乐署也是清贵衙门,薛乐丞请。”

  这是太常寺中一个独立的衙院,环境比刊报院要好得多,院内种了一排药圃,有老者只穿着一身春衫正在药圃前打理草药。

  薛白独自入院,上前问道:“敢问老伯,太乐令可在?”

  “你看老夫像吗?”

  薛白当即反应过来,笑应道:“刘公风趣。”

  “哈哈,老夫就是太乐令刘赐,天气热,官袍就不披了。

  刘观俯身嗅了一会,拿起剪刀,剪下一枝薄荷叶,方才提起篮子,道:“走,到堂上说话……你啊,总算肯来视事了。”

  “刘公见谅,前些时日秘书省的庶务繁重。”

  “看了看了,邸报与文萃报都看了。”

  刘赐道,“老夫今也兼差了秘书省的纂修使,不久便要去修书,这便是你找来的麻烦事。”

  薛白道:“岂是我找的,乃因刘公博通经史。”

  “老夫说话直,为此许多年未曾升官了,说实话还得多谢你。

  哦,你可知王维任太乐丞时老夫就是太乐令了?

  他与你一样,攀附裙带,但都有真才华。”

  “误会,坊间传闻,不可当真。”

  “何必遮掩?失了真意。”刘稍微歇了一会儿,起身道:“来,老夫带你看看……..”

  太乐署掌管祭祀、朝会、飨宴之礼乐,以及乐工课业教习之事。

  你我之下,官员有乐正八人,从九品下,另有典事、掌固各八人,乐工、舞师一百四十人。”

  两人穿过长长的回廊,一路上却也没听到有曲乐之声。

  薛白不由问道:“太乐署看起来有些清静?”

  “没落喽,在老夫手里没落喽。”刘赐唏嘘道:“此事说来话长,好在你我有的是闲工夫,老夫与你慢慢说。

  这老人与王昌龄一样,有些喜欢谤怨君王,难怪年纪轻轻就入仕,到现在还升不上去。

  “圣人在潜邸时,即有一部散乐班子,也就是如今的教坊。对戴定武周妖氛亦是出了力。圣人即位后,对教坊自是信重。当时,凡有舞乐,太乐署与教坊还能同时表演,谓之热戏。

  有一遭热戏时,两边都使出浑身解数,斗得有些太狠了,那是三十年前,老夫刚门荫入仕,任乐正……”

  开元二年,教坊班子还是李隆基当太子时最宠爱的一批人,热戏一开始就上了杂技,有乐伎在百尺幢上抖空竹。

  太乐署这帮人觉得总要争个高低,于是抖空竹时比教坊的百尺幢还要高太常寺人多,让乐工、舞师鼓噪欢呼,声势浩大,把教坊气焰压了下去。

  “我等太过高兴,忘乎所以,未察觉圣人脸色不豫。我正领着舞师欢呼,忽觉背上一痛。初时还以为是御苑中饲养的公麋鹿跑出来顶人,一回头。却见内侍宦官们袖藏着铁马鞭,狠狠鞭揍我等。”

  薛白讶然,道:“竟有此事?”

  刘观苦笑道:“当即,我们便收了声。之后,太乐署的竿幢从中折断。次日,圣人下诏太常礼司,不宜典俳优杂技,遣散了太常寺乐伎”由这件事中,薛白就看得出来,李隆基年轻时就有些为所欲为,甚至气量还比不上如今。

  但朝政之事还有大臣制衡这位天子,也只能在这些宫廷之事上任性罢了。

  薛白觉得私下谤怨没意思,因此说了句场面话,道:“还是有不同的,教坊掌宫廷礼乐,太乐署掌祭祀、朝会礼乐。”

  “是啊,祭祀、朝会。”刘睨叹道。

  太乐署与教坊确实大有不同,至少要显得肃穆得多。

  乐工、舞师中男女都有,典事、掌固中也有几个女子,方便管理。

  基本都是上了年纪且真正以技巧见长之人,完全没有教坊近些年渐起的以色娱人之风气。

  祭祀用的舞乐都是固定的,宫廷飨宴不需要他们,因此也不必排新舞。

  乐工课业教习之事也有乐正们安排妥当,一切都井井有条。

  薛白要做的就是在祭祀中安排乐舞,十分轻松。

  待巡视了太乐署,他不由感慨道:“这一份俸禄领的,我十分惭愧。”

  刘观一听薛白说惭愧,连忙摆手,道:“不必,不必惭愧,状元郎写了许多能传世的诗词,该领这俸禄,万莫再多生事由。君生我已老,折腾不动喽。刘公放心。”

  “你若得空,偶尔教乐工一些音律即可,众人都很仰慕你啊。”刘赐道,“可莫学王维排那黄狮子舞,多做多错啊。”

  说是这么说,薛白更相信王维是因为娶妻得罪了玉真公主。

  正此时,有乐工上前行礼道:“见过太乐府君,谢典事来了,想见一见薛郎。”

  “好,好,让年轻人聊。”

  乐厅中站着一人,吏员打扮,身姿苗条,回过头来,却是谢阿蛮。

  她是杨玉瑶最初给薛白选定的妻子人选。

  梨园子弟在后人看来是乐伎、优伶,在当今大唐却相当于宫廷女官与太常寺乐官的结合。

  谢阿蛮是杨玉环的弟子,地位颇高,有宅邸,在梨园供职,薪俸略高于五品官员。

  再加上赏赐,她其实也是长安城里一相当富贵的人物,庞三娘、范女等人一辈子的奢望也就是这样。

  薛白若是娶了谢阿蛮,则夫妻圣眷相加,满城勋贵都得礼敬他们三分,教坊里的艳福也是少不了的。

  就好比贾昌、潘氏夫妇,是长安城里最快活的一等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8:08 , Processed in 0.05804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