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461 页

  薛白忽然想起了当时跟颜真卿去庆叙别业追逃户的情形,心知这必是大户人家的奴隶佃户。

  若没有那次经历,任他用肉眼去看,怎么也看不出偃师县田地里的蹊跷来……

  因为接下来的一路上,所见都是一片安宁详和的景象。

  离邙山越近,越像世外桃源。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田边屋舍俨然,让孩童发出咯咯的笑声,农妇织着布,有说有笑,炊烟袅袅。

  “想必这里便是陆浑山庄了?”薛白驱马上前,与宋勉并辔而行。

  “还远呢。”宋勉抬鞭一指,笑道:“山庄,自然是在山里。”

  陆浑山庄处于首阳山中。

  首阳山是邙山山脉的最高峰,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晴晓乃是偃师八景之一。只听这些,便知陆浑山庄景色之妙。

  从山口进,迎面是伊川坳,两旁山势高峻,穿过长长的山坳,路上随处可见青山逶迤,峰峦叠嶂。

  许久,迎面豁然开朗,另有一番天地,原来背面有山谷,正是隐居佳处,谷中植桃树、李树、梅树等等,四季皆有花。

  难怪宋之问作诗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季月。

  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继续向前走,更加精致的农舍建于谷中,此间农人不论男女,个个白净,面目皎好,孩童一边追逐,一边朗朗念诗。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薛白听了,道:“这诗真好。”

  宋勉道:“是王维的诗,名为《奉送六舅归陆浑》。”

  “哦?摩诘先生与宋先生也有亲?”

  “远亲。”宋勉笑道,“我再提几个人,薛郎想必都相识。

  他翻身下马,请薛白一道步行,同时抚须吟道:“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木开。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薛郎猜,这是谁作的诗?”

  “还真猜不出。岑参,他与我妹夫杜佐是至交好友。”

  “原来如此,兜兜转转,大家都是朋友。”

  道:“当年,杜甫过偃师县,我等把酒言欢……

  彦暹说,那是他到偃师来最开怀的一天。可不止如此,杜佐与杜甫是族兄弟,交情一向深厚。”

  宋勉说着,心生感慨,叹薛白转过头看去,只见宋勉又红了眼眶,目露感伤。

  一群孩童跑来,笑咯咯地围住了他们。

  “六郎可算回来了,我们都会背道德经了,快给我们糖吃。”

  孩童们转头跑掉,宋勉自嘲一笑,道:“薛郎见笑了,我等经营这山庄也繁琐.…….山居清静,岂有繁琐的道理”请。

  二十余里长的山谷,人们居于其间,耕、牧、渔、樵,鲜花果树,牛羊鱼豕,应有尽有,怡然自得。

  而其中的一片亭台阁榭,方是主人们的居所。

  如今宋家辈分最高的,是宋之问的弟弟宋之悌,其人历任剑南节度使、太原尹,以右羽林卫大将军致仕,隐居陆浑山庄。如今想必已有七八十岁了,今日并没有出面见薛白。

  只有几个宋家子弟出来寒暄了一会,宋勉招待薛白在山上的阅岩亭上饮酒、看日落。

  阅岩亭说是亭子,其实是建在首阳山顶的楼阁,站在楼上眺望远方,风景简直是无与伦比。

  北望,最远能看到太行山,巍巍高山如横空出世,山下黄河滔滔,一泻千里,气魄雄壮;

  东望,可俯瞰中原,梁宋之间山峦陈布;西望,依稀可见洛阳城的恢弘格局;

  南望,嵩山众峰直插云宵,洛水、伊水汇聚在偃师。

  “到了此处,不必担心隔墙有耳,可与薛郎说些心里话。”

  宾主落座,宋勉斟了一杯酒,道:“这偃师县里,吕令皓、高崇、郭涣狼狈为奸、欺下瞒上。

  郭万金、郭元良父子则牵线搭桥,沿着这条水路,往河南府搭上令狐滔、周铣。

  说着,他起身,先抬手指向了南面极远处的洛水。之后转到楼阁另一面,指向了北面极远处的黄河。

  “沿着黄河往上,陕郡太守窦廷芝,水陆转运使王锁,这些都是他们的同党。”

  薛白道:“虽是显而易见之事,但终究是要证据。

  至少得有账册,否则连他们吞了多少田地,偷了多少税赋,我们连具体的数都说不出来。”

  宋勉道:“有,彦暹暗中搜寻了证据,他本想将这些证据呈给府尹韦公。

  据我所知,他遇害的那夜,他的随从王仪该是逃脱了,证据当在其手中。

  薛白问道:“王仪是如何逃脱的呢?”

  “这……..这就不得而知了。”

  “那宋先生可知王县尉究竟是如何遇害的?”

  “我愧对彦暹。”

  宋勉目露悲怆,将杯中酒倒在地上,祭奠了王彦暹。

  “他本已准备把证据递交韦公,临头却又要再去查深一些,那夜我们约在首阳书院相见,当时雨下得很大,我苦等一夜,只在次日得到他丧命的消息。

  “凶手是谁?”当是吕令皓、高崇,唆使了漕河上的渠头动的手。”

  “渠头?哪个渠头?”

  “此人虽有姓氏却少有人提,连县官们也只以渠头呼之。”

  “为何?”薛白问道:“害怕他“倒也不是,他姓李,排行第三,早年间都呼作李三儿,如今则都叫他渠头渠帅」,漕河上帮派林立,但在洛水这一段,倒无人可盖他的风头。”

  宋勉是名家出身,显然瞧不上这种草莽无赖,但隐隐地似乎有些许忌惮。

  “这渠头虽不入流,但确有些狠戾,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这般说吧,吕令皓以县令之权贪田亩赋税,高崇这县丞管的是津税走私,郭涣任录事为县里的高门大户牟利。

  但境内难免出些江洋大盗,或是抗税的百姓,捕贼之事,这些人不会亲手去做。

  这些年,县尉之责,实则都是这渠头在做。

  薛白莞尔道:“我是名义上的假县尉,他才是暗地里的真县尉。”我至交好友死在他手上,必要将其绳之以法,报仇雪恨。”

  “宋先生可有办法?县中的官差只会欺负一些农户,根本不敢碰这些刀头舔血的无赖;

  城守营多年未经战事,虚额、挂籍,早已糜烂不堪。

  但无赖终究只是无赖,只要河南府调动数百兵马来,须臾也就灰飞烟灭了。

  薛白问道:”韦府尹能这么做?”

  宋勉点了点头,叹道:“韦公亦需要证据,才能名正言顺。毕竟这些人背景深厚。

  吕令皓甚至与宫中内侍关系匪浅。证据只怕已被他们毁了?王仪既逃了,只怕不会再回来?”

  “郭万金……会是一个突破口。”宋勉道:“事发后,我考虑了很久。这些相互勾结者中,郭万金是最容易拿下的。”

  “我听说,他是太原郭氏,永王生母郭顺仪的亲戚。”

  “假的,百年前的亲戚罢了。”宋勉道:“薛郎可知,大唐有六大巨富,任令方、任宗、杨崇义、王元宝、郭万金、郭行先。”

  薛白道:“听说过杨崇义。”

  杨崇义是长安巨富,其妻子刘氏,国色天香,与一少年李弇私通,两人便合伙杀了杨崇义,埋于枯井中。

  杨崇义失踪之后,京兆府日夜查访,拷打了杨家数百人,不得线索。

  后来京兆府到杨家查坊,堂上有鹦鹉大喊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此事惊动了李隆基,把这只鹦鹉养在宫中,封为绿衣使者,当时的宰相张说写了《绿衣使者传》记述此事。

  杨国忠为给李隆基解闷,学薛白写故事,找了许多文人写了《绿衣使者续传》,讲的便是这只鹦鹉飞出宫去,到处撞破奸情、协助官员破案的故事,香艳有之,奇异有之,悬念有之薛白也是看的。

  倒不知,杨崇义死后,杨家数百人被拷打,最后无数家财落至谁人手里“开元二十二年,朝廷查私铸铜钱,抄没了巨富任令方,得钱六十余万贯,相当于朝廷一年租钱的三分之一。”宋勉道:“可见,朝廷是能动、亦愿意动这些为富不仁的商贾的。

  薛白明白宋勉的意思,时人轻贱商贾,当先查郭万金,更容易得到朝廷的支持,再通过郭万金牵连到吕令皓等人。

  他点了点头,问道:“宋先生说他们为富不仁,可是知道些什么?”

  宋勉道:“郭万金这一支早便破落了,他早年出家为僧,当时还是武后临朝,佛家香火鼎盛,朝廷赐寺庙官田以给养孤儿,郭万金便是通过贩卖养病坊的孤儿起家的,称之为恶贯满盈亦不为过……..

  他点了点头,问道:“宋先生说他们为富不仁,可是知道些什么?”

  宋勉道:“郭万金这一支早便破落了,他早年出家为僧,当时还是武后临朝,佛家香火鼎盛,朝廷赐寺庙官田以给养孤儿,郭万金便是通过贩卖养病坊的孤儿起家的,称之为恶贯满盈亦不为过……”

  在陆浑山庄住了一夜,感到了山居的悠闲静谧,可惜薛白不是好享受山水之人,次日便告辞还偃师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8:01 , Processed in 0.04967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