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508 页

  “没有了,县尉何时要第二批铁石?”

  “开春后就要。好,再会。”

  樊牢跨坐在马背上,双手松开缰绳,向薛白一抱拳,径直策马而去。

  这趟来他收获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想必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为此冥思苦想了。

  天宝七载的冬天似乎更冷了一些,年节也在大雪中过去。

  薛白在偃师县过了一个相对单调的年节,没有长安的万家灯火,没有上元夜的彻夜璀璨。

  听说洛阳的花灯也很不错,但全天下也只有一个长安、一个洛阳。

  难得的是杜家还在,到大唐的第三个年节,薛白还是与杜家诸人一起过的,连青岚也把杜家当成娘家。

  到了上元夜,众人赏月时,青岚不由问道:“郎君想长安吗?我在等开春。”薛白道:“开了春,该给偃师一点改变了。

  郎君就不好奇长安现在是怎么样吗?圣人在花萼相辉楼设御宴,满城都是花灯,与去年、前年相似。”

  佳节良辰,青岚难得也有些感慨,遥望星河,喃喃道:“我们若是在长安,也会厌倦了吧?反而是隔得远了,才想念长安真好。”

  杜娘提着一壶果酒过来,恰听到这些话,低下头抿嘴笑。

  “大姐笑什么?”

  “今年花萼相辉楼的御宴少了薛郎,岂能比前两年有他在御宴上献宝来的有意思?”

  “当然是郎君在才更有趣啊。”青岚用力点头,肯定道:“今年的御宴,他们一定觉得不如去年。

  杜嬗便趁机与薛白对视了一眼,眼神似在说。总之是在一起过年,何必在意长安、偃师?

  “啊,薛白要是在长安,宴上诸公肯定都烦他。”杜五郎倒不忘转过来道:“但他既然不在,也许连右相、太子都想他呢。”

  “劳你操心了,那肯定是不会的。”

  没过几天,吕令皓便得到了长安的信。

  他请托了关系举荐薛白升迁。既是想着调走这个强势的县尉,也是想给杨党卖个好。

  不料,回信却是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简而言之,右相不希望薛白回到长安。

  “这真是……..人嫌狗厌啊。

  吕令皓无可奈何,只能做好长年与薛白共事的准备。

  好在,薛白在对付了高崇之后也安份了不少,虽有夺权、安插吏员之举,总之不再触动他的根本利益。

  “明府。”

  郭涣匆匆进了令廊,禀道:“薛县尉可有与明府说过,他要在回郭镇以东引一条渠,开垦荒田。”

  “似乎说过。”吕令皓收起信件,抚须道:“本县告诉他县署账上无钱,此事遂作罢薛县尉已招募了人手。”

  “是吗?”吕令皓沉吟道:“修渠绝非小事啊。他已想到了薛白支走的年礼花费,只是此事不宜声张。郭录事,此非坏事,若真能修了渠、开了荒田,是全县的功劳。”

  郭涣于是露出了笑容,小声道:“明府所言甚是,只是……回郭镇东北那片山地,是我族中所有。”

  吕令皓一听就明白了。

  薛白之所以敢带无地的贫民去开荒,正是因为那片地不属于谁家所有。

  虽说回郭镇几乎都是郭家的田产,但那片山地在回郭镇东北。

  若让郭家组织千余人去挖渠、开荒,费钱不提,他们也没那个耐心与精力。但等薛白带人开垦好了…………

  “你可知他是谁在罩着?还敢打这主意。”吕令皓不得不提醒郭涣。

  “岂会不知?”郭涣连忙解释道:“是我大伯鬼迷了心窍,久居乡野,不知天高地厚,贵妃义弟的政绩都敢打主意。

  明府放心,我已说了重话,让我大伯收起贪心。”

  “那还有何好说的?族中长辈们还是让我问一问,县令曾说开春就把薛县尉调走,许是在三月吧?

  吕令皓也不承认调不调得走,抚须道:”难说,许是在三月,或在明年。你们万不可急在一时,待他领了功绩高升,要回你家的田地不迟。”

  明府放心,断不敢与薛县尉为难。

  郭涣今日来,还真不是冲着薛白来的。而是趁早宣示田地的主权,以免等薛白调走了,落入别家手里。

  不急,这些田地都还没有开荒。

  “开挖!”

  洛河以北的野地里忽然响起这么一声响。

  几个大汉推动了曲辕犁,铁铧破开了冻土,像是一只穿山甲把泥土翻开,只看着便让人感到松软、舒适,像是春天的气息。

  锄田打春,风调雨顺!

  围观的就有千余人,纷纷欢呼着喊着吉祥话。

  不管是拉纤的,或是种地的,与丰收有关的词就是他们最吉祥的话。

  气氛之所以这般热烈,因参与挖渠的漕工每人都有足额的工钱,其中更有四百余人因为这是要开垦自己的田地而激动万分。

  真到了这一刻,薛白却显得很沉着。

  他目光看去,能够在干农活的人们身上看到不同之处。

  那百数十的男丁经过一冬的训练,已隐隐显出壮实、团结、有秩序的感觉来,他们都有家口,等有了这片田地,还有家业……换言之,都是良家子。

  这些老实巴交、唯唯诺诺的农民,为了守护家园所能进发的拼劲,一直以来都被官绅所忽略了。

  而他们已认准了薛白,成了薛白在偃师县最坚定的支持者。

  但不够,开荒出三十顷、三百顷田都不够,须知这偃师县里一家世绅大户就有田地上千顷。

  高崇留下的遗产已被薛白吞下,他准备再吞点什么。

  毕竟时不我待,薛白得趁这个春天,把种子种到土地里去,深耕细作。

 

第 253 章 新田

  天宝八载,己丑牛年。

  这是当今圣人在位的第三十七个年头,四海升平,州县殷富。

  二月初,薛白竟是收到了一封杨国忠的来信,数月未见,杨国忠先是在信上表达了对薛白的挂念之情。之后说京师粮仓充足,他打算上奏圣人,将地方的丁租地税改为布帛轻货输入京师,减轻漕运负担。

  “又得多征一份脚钱、折色钱了。

  再看信末,杨国忠先提了一句张去逸被薛白气病了,又问他是否想回长安,说是万年县尉年老,可能要出阙。

  前次杨銛来信也有召回薛白的意思,可见近来杨党正突飞猛进,事务繁多。

  看罢这封长信,薛白愈发觉得琢磨朝堂政策对大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情形几乎是无解的。

  越多减轻负担的好办法,百姓负担越重,倒不如想想怎么减轻圣人与权贵们的负担。

  他拉开密匣,里面是满满一沓的信件,一部分是颜嫣、杨玉瑶、李腾空寄的,剩下的似乎都是李季兰寄的诗词戏文,写信和著书一样。

  想了想,薛白没把杨国忠的信丢进去,而是放到了另一个更秘密的匣子里。

  因这封信,他今日没有一出门就去正在开垦的新田。而是转到了县城以北的洛宴楼,这里已经被杜始买下来了。

  与丰味楼的场景相似,杜娘正在账房理账,产业太大,赚得多、花得多,带来的烦恼就是永远有理不完的账。

  一住:.xbquge.a

  薛白其实还蛮喜欢看她拨弄算珠的纤纤玉手。

  “嗯?怎白日过来。”“想到一桩事,与你们商议一下。”

  杜娘作为长姐,一向比杜始更懂得分享,听得你们便招婢子去把杜始唤来。

  “你们知道飞钱吗?或者叫会子兑票」之类?”

  “不知。”姐妹俩都是一脸茫然。

  杜始拿起一枚铜钱,掷进门边的花瓶里,笑问道:“这般飞钱?”

  “你莫闹了,他白日里多忙的。”

  “这般说,比如一队商贾,从长安到洛阳,要带着一千贯,那便是一百刀仪钢巾,殊为不便。

  而他若把这些铜币存在我们在洛阳的钱铺里,开具一张凭证,到了长安,到我们的钱铺里支取这批钱。钱无翼而可飞,岂不就叫飞钱?”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3:12 , Processed in 0.06713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