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525 页

  “什么?”高尚讶然,直接便下了船。”

  “但樊牢把宋添贵带去的奴仆放回来了,带了话,说当年他在怀州落狱是高郎君帮忙求情,他愿拿薛白向高郎君赔罪,从此前事一笔勾销。”

  高尚更加惊讶,问道:“樊牢已拿下了薛白?”

  “是。他说若高郎君能同意不再追究刁氏兄弟,他便亲自带薛白到偃师请罪。”

  “宋公如何说?”

  宋之悌反应过来薛白的野心之后,其实比高尚更希望薛白死。

  高尚却感到不对。

  太顺了,比他原以为的还要顺。另外,他也不认为樊牢有杀官的胆子。

  “不对,假的,樊牢说了谎话。”高尚摇了摇头,喃喃道:“樊牢为何要说这个谎?是障眼法,薛白的后手就是在相府千金身上…….”

  “答应樊牢,只要杀了薛白,宋家既往不咎。”

  与此同时,宋勉痛快地给了答复。

  得到消息时,他正在与几个叔父商议事情,急于证明自己与薛白并无私交,因此根本就不在意什么障眼法。

  尤其是宋家与薛白合作了几次贩假币,更是急于杀人灭口。

  此事才处理过,新的消息又到了。

  “县令批了公文,可以拿下丰汇行了。”

  “唤齐人手。”宋勉道:“杨氏商行的人呢?”

  “原先以为保护着杜五郎去了洛阳,这几天我们查清楚,薛白与其侍妾、杨氏商行的女东家,全都随着去了洛阳,就剩下几人假模假样地保护着生病的薛白,但其实薛白根本就不在偃师。”

  宋家是不得不动丰汇行,因为他们的假铜币在里面。

  一旦薛白鱼死网破,那就是要命的证据。

  “县署查案,让开!”

  丰汇行中的伙计确实没有几个,见到有人闯进来也不抵抗,自觉便退走了。

  宋勉感到十分意外,大步赶到后院,转头看去,却见他的铜币已被融了一半。

  “这是为何?”

  “至少可见此子不是真心与宋家合作,包藏祸心,搜!”

  “搜!最好找出薛白的罪证来。”

  “看这个!”

  一切发生得很快,宋勉还没找到丰汇行的账目,他的几个叔父已递来一封信。

  信是当朝重臣杨国忠写的,杨国忠如今为圣人打点内帑,已是风头无俩,宋勉先看了印章、笔迹,知道这信假不了。

  不过是搬家时遗落的一封信,却让宋家诸人纠结了起来。

  “怎么办?得罪了薛白,是否也得罪了这位。”“已经得罪死了,还能如何?无非是收买杨党罢了。”

  “可见薛白最大的倚仗果然还是杨家。”

  但等吕令皓看过,却是稍松了一口气,道:“放心吧,杨少卿还是好说话的,本县会与他解释。”

  宋勉不由疑惑,问道:“县令还识得杨少卿?”

  吕令皓抚着长须不作回答,只是胸有成竹,道:“有本县与高尚在,不必在意薛白。”

  如此,事情算是过去了,宋家便有人问道:“那宋家的损失?”

  『有何损失』

  “八郎惨死且不说,我家出钱买地两百顷,高郎君却许诺还给郭家……”

  吕令皓还是好说话的,点了点头,道:“也是。”

  他如今重掌了偃师县署,也该再次竖立威严。

  “薛白之恶,在于清算田亩、户籍,劳民伤财,如宇文融之辈祸国殃民。”

  宇文融乃是开元年间的宰相,主要的政绩就是括户、括田。简单来说就是清丈田亩,以减税政策吸引流民重回原籍,使朝廷编户增加了八十余万户,清出大量土地,所谓流户大来王田载理。

  当然,宇文融最后是落罪贬谪,死在流放的路上,其政策也成了迫害回归流民的恶政。如今提起他来,都是骂的,说他在汴州时贪污官钱巨万。

  这就是薛白的下场,只是薛白的官位还配不上。

  吕令皓沉吟着,缓缓道:“以清丈之名,实则出于一己私利,行迫害、抄没之事,本县既已查明,自不能容忍……

  来人,把薛白新造的田簿、户簿烧了!”

  如此,宋家也就放心了,吕令皓的意思是随他们占多少隐田来弥补损失。

  火盆已经支起,随着这一声令下,一本本册子被投入了火中,顷刻被火焰吞没。

  如此,偃师县不论有多少人逃了户,编户的数量、田亩的数量都不变,租庸调的税额亦不变,不论有多少隐田,缴税的还是那些在编的农没人能做到改变,连一个个宰相都没能做到,因为主宰这一切的从来不是某一个坏人。

  烟气腾起,像是轻叹了一声。

  次日,吕令皓召集了高门大户,做了表态。

  “田簿、户簿不需要重造,依之前的旧册缴税。若有田地归属纠纷,带着地契来县署解决即可。县令宽仁,政令轻简,利于民生啊。”

  “不错,那份册子还是烧了好,不需要。”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胡来水的年轻汉子把这件事告诉了薛白。

  “烧了就烧了吧。”薛白道,“不需要了。”

 

第 259 章 挥锄

  “县尉说到了秋天,交的税比去年少一半,你信吗?”

  “我没想过。”

  “我不信。”

  说话的农人名叫关阿麦,前阵子把租给他种的田地卖给了宋家。如今则暂住在同村朋友刘才的农舍里。

  他之所以不相信薛白,因他阿爷以前就当过逃户,后来宇文融括户,朝廷曾承诺六年起科,即对新落籍的农户免征六年赋调。但第三年的地还未收成,就被朝廷收了重税。

  关阿麦记得阿爷脸上深刻的皱纹,愁苦的眉眼,却说不出事情的经过。

  “有地就种呗。”刘才啃着手指,觉得手指有咸味,吮了吮,也许是因为盐分让他精神了些,他又嘟囔了一句,“我信县尉。”

  他阿爷本想给他起名刘财,取留财之意,结果县吏懒得多写,便让他叫了这名。

  关阿麦问道:“等农闲了,你去县里卖菜吗?”

  其实宋家买地时给的十贯铜钱,关阿麦不是花了。而是把大半都藏着,就埋在刘才后院的粪堆下面。

  忽然,有人推门进来。

  一住s:

  关阿麦连忙起身,唤道:“郭三十五郎。”

  “刘才,你占了郭家的田知道吗?”

  “我没……县尉分我的……”

  “啖狗肠,还在这跟我县尉县尉,尉你娘,马上把县署给你的租契交出来滚蛋!犁了地,种子都播下去了…….”

  刘才还在说话,直接便挨了一巴掌被打翻在地。

  郭三十五道:“你在郭家的地上撒尿,是不是也要说地是你的?”

  反而是跟着来的郭家管事人不错,和颜悦色地上前扶起刘才,笑道:

  “我家小郎君说话直率,其实知道你的难处。要是断了粮,到郭家帮忙种地,保你一家子活下去。”

  这些情况完全超出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人能应付的范畴,刘才还在发愣,一份身契已递到了他眼前。

  “画个押吧,往后你还在这种地,郭家养你。”

  “我不识字啊。要你他娘的识字?”郭三十五不耐烦道:“快点。”

  关阿麦更有阅历些,抬头看了一眼,见郭家带了许多部曲,人多势众。他遂点头哈腰地溜出去,嘴里道:“小人没田,没田。”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6:10 , Processed in 0.05155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