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584 页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此时,宗多君探视的时间也到了,狱卒已过来赶人。

  薛白也只好往外走。

  一边走,他一边还能听到李白的高声吟唱。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等薛白出了县牢,隐隐还觉得那首诗在耳边回荡,他虽没听到李白明确的回答,但已知李白的选择。

  行路难,归去来,薛白知道自己也该归长安了。

  他非常遗憾没有在华山等到李隆基,但没关系,他的志向没有因此有任何改变……

 

第 299 章 遮羞布

  为首的是个身穿袍、意气风发的青年男子,翻身下马的同时,将一份文牒丢给了门房。

  “让华阴令来见我。”

  很快,王客同收到文牒,原是朝廷派侍御史杨齐宣前来查办西岳祠失火一事,换言之,右相派女婿来处置后续了。

  他匆匆赶到县署大堂,只见杨齐宣正倚坐在主位上,穿着鹿皮大靴的脚放在公案上晃着。

  “下官……”

  “带李白来。”杨齐宣行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

  王客同遂转身向身后的吏员吩咐了,自己则留在堂上,赔笑道:“杨御史一路远来,下官还未为你接风洗尘,这就办上案子了。”

  “办完案子再洗来得及,不复杂。”杨齐宣招了招手,让王客同近前来,轻声问道:“你这小小县城中可有绝色?”

  这次离开长安公办,李十一娘不在,他有种如鱼向海、如鸟归林的自在感。

  “杨御史放心。”王客同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像是被春风吹开的花一般。

  他准备得很周全,长安官员们来,什么都是不缺的。

  重要的是,杨齐宣还愿与他一道风花雪月,那就代表着不会问罪于他。

  没想到,西岳祠失火这么大的一桩案子能轻轻放下。

  不一会儿,李白被带到了堂上。

  “诗仙来了!”

  杨齐宣这才把他的脚从案头拿下来,上前,勒令狱卒把枷锁解开,扶着李白,热情道:“公事一会再谈,我平生最爱太白先生的诗,得先叙这份私谊。

  右相之婿、侍御史杨齐宣,见过太白先生。”

  李白朗笑,问道:“杨御史爱我哪首诗啊?”

  杨齐宣微微一滞,答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琅琅上口的一首小诗念过,已算是叙了私谊,他屏退左右,让李白坐下,开口说起公事来。

  “太白先生在华山饮酒,醉后误烧了西岳祠,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右相请圣人开恩,流放你到巂州,巂州在剑南道,离伱家乡不算远,你便当还乡一趟,等圣人下旨宽赦你,此事便过去了。”

  说到这里,杨齐宣还补充了一句,道:“我仰慕太白先生,求了丈人,才能有如此结果啊。”

  李白一脸茫然,道:“但火不是我放的。”

  “先生恰逢其会,就认了吧。”杨齐宣劝道:“若无人担待,此案查起来,不知要牵连到多少无辜劳工。”

  “是啊,西岳祠失火,必是因那些劳工用火不慎。”王客同帮腔道:“为了这些无辜劳工,还请太白先生多担待。”

  两人都是极好的说客,说着话,目光灼灼地看着李白。

  李白于是洒然一笑,问道:“有酒吗?”

  杨齐宣大喜,知这桩差事是办妥了,道:“快上酒来,我与太白先生一醉方休。先生放心,此去巂州,一路游山玩水,酒肉绝无短缺,等圣人宽赦,我必举荐先生入朝。”

  王客同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安排人添酒来。

  待酒来了,杨齐宣先上前接过酒壶,笑道:“那就请太白先生画押,如何?”

  他虽然一直带着笑,心里其实是看不起李白的,认为这就是个终日买醉的狂客,一点国事都不懂,偏想求功名富贵。

  只说西岳祠之事的内幕,李白只怕是一辈子都看不透,稀里糊涂便背上了一个罪名。

  “笔来!”

  李白眼神中带着看透世间的笑意,伸手抢过酒壶,仰头便饮。

  那边杨齐宣、王客同还在吩咐小吏去拿笔墨纸砚画押,李白已将一壶酒饮完了。

  “酒,再来酒。”

  王客同只好再吩咐人端酒,这次直接端了两坛。

  堂上小吏们慌慌张张地磨着墨,李白则旁若无人地饮酒,甚是自在。

  毕竟杨齐宣都说了,就算流放也不是什么大罪,他当然轻松了许多。

  “墨磨好了。”

  “太白先生,还请招供画押吧。”

  李白饮尽酒壶中最后一滴酒,接过笔墨,转头一看,却是往县署外走去。

  杨齐宣不由道:“这是做甚?”

  李白哈哈大笑,道:“你这纸太小,写不下我李太白的狂放!”

  他脚步踉跄,要将他的大罪题在墙上,使天下人尽知。

  杨齐宣知道这些诗人墨客喜欢在墙上题诗的臭毛病,也不再拦着,示意小吏捧着砚台跟上前去。

  李白干脆走出县署,随手用毛笔醺了饱满的墨汁,肆意挥洒。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应运生夔龙,开元扫氛翳。”

  杨齐宣走了出来,抬眼看向那飘逸灵动的字迹,觉得这诗不好,不如李白别的诗句琅琅上口。

  “这诗是何意?”他低声问了一句。

  王客同便道:“是说圣人应运而出,一扫武周朝阴翳之气。”

  “懂了。”杨齐宣道,“先赞颂圣人的功绩,引出封禅华山一事,再自陈他醉酒烧了西岳祠误事,这诗若这么写,比画押认罪还有用。”

  “杨御史高见,高见。”

  说话间,已有许多人涌过来看诗仙题诗。

  杨齐宣随意转头扫视人群,眼神带着傲气。忽然,他目光一凝,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不由惊喜,向长街那边赶了几步,定眼看去,果真是李季兰。

  一瞬间,杨齐宣觉得这段姻缘乃是天赐,他难得未带李十一娘出门……

  接着,目光从李季兰那张宜喜宜嗔的脸上转开,他顺着她那满是情意的目光看去,见到了另一个更熟悉的人。

  薛白。

  “该死,他不是贬去潮州了吗?怎么会在华阴?”

  杨齐宣不由疑惑自语,再一看,薛白、李季兰身后,李腾空正在与一名美妇说话,那美妇也真是有韵味……

  “杨御史,杨御史。”

  王客同接连唤了好几声,让杨齐宣回过神来。

  “杨御史在看什么?”

  “麻烦精又来了。”杨齐宣喃喃道,心想有薛白在,事情一定比预想中复杂。

  忽然,人群中响起了惊叹声。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0:34 , Processed in 0.049386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