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595 页

  与过去十数年一样,这日大唐的军国机务皆决于李林甫,官员们依旧抱着公文悉集于右相府。

  陈希烈虽坐台省,只盖章而已。

  但今日有一封陈希烈复核过的诏书送到了李林甫的案头。

  “张垍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林甫揉了揉眼,起身,嚅了嚅嘴。

  他知道这次与杨銛拜相不一样,这次是真的要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好一会,他才招过李岫,道:“去,把张垍喊来。”

  李岫还没转身,苍璧却又递了一封信来,禀道:“阿郎,驸马张垍使人送信来。”

  一瞬间,李林甫竟有些惊惧。

  这就是张垍与杨銛的不同之处,张垍出身相门,文武双全,是真的有宰相之能的,才平章中书门下事,已显露出完全不一样的野心与魄力。

  “拿来。”

  李林甫还是稳住了心绪,接过那封信,打开来。

  入目只有一列字,寥寥七个字。

  “谋河东者,杂胡也。”

  李林甫瞪大了眼,一瞬间眼睛里出现了各种神情,从质疑、惊讶,到愤怒、警觉,再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

  “胡儿人呢?招他来见本相。”

  “这就去招……”

  李林甫其实还不信,他不认为自己这个仙官会看错安禄山。

  回过头,眼前看到的还是安禄山在榻上打滚,因听了他一句苛责而高呼我死也的可笑场景……

  他揉了揉那双老眼,只见眼前的亭台楼阁开始变得模糊。

  “我死也!”安禄山还在大叫。

  之后,大叫声变成捧腹大笑。

  “我死也!哈哈哈!”

  “不可能,此为张垍离间之计。”李林甫一挥手,想让自己镇静下来,“待问问胡儿便知……”

  “阿爷,阿爷。”

  “人呢?”

  “胡儿已离京了……”

  “遣快马去追!”

  李林甫怒叱一声,奋然将眼前的屏风推翻,骂道:“我一手提携的杂胡,他敢背叛我不成?”

  “阿爷?”

  李岫还没明白出了什么事,但看到这场面,猛然想起他以前谏父时的场景。

  右相府就像一辆拉着大唐这个沉重货物的车,全凭下面的几个车轮支撑,也就是门生故旧。一旦车轮散了,右相府也就倒了。

  以前,看不顺眼的车轮想拆就拆,如今,似乎有个最重要的车轮要掉下去了?

  李岫脑中不由回想起自己当时的疾呼,“阿爷久居相位,前路满是枳棘,一旦祸至,如何是好?”

  终于,有下属回来了。

  “阿……阿郎……小人已派人追出城门,但胡儿称……他不能回京了……”

  此时,李林甫已镇定下来,抚着长须思忖着,忽然一个激灵,惊道:“哥舒翰。”

  “阿爷?”

  “快,速去找哥舒翰来!”

  这是一段更漫长、更让人煎熬的时间。

  半个时辰后,苍璧一边小跑,一边擦着额头上的细汗回到了相府主厅。

  李林甫正站在堂外踱步,见了他,目光灼灼。

  苍璧莫名紧张起来,远远便喊道:“阿郎……”

  忽然,他脚一崴,摔倒在地,一把老骨头却是没能马上爬起来。

  李林甫心情差到了极点,不由叱骂。

  他不由想到有一次,薛白颐指气使地提醒他,右相府的管事该换了。

  今日之后,他就要把苍璧换了,确实太老了。

  “阿郎。”

  “阿郎,哥舒翰不肯来,他,他正在……张垍府中……”

  这一日,没有人说那是宁亲公主府,那座宅院在二十年里难得被称为张垍府。

  “咳咳咳……”

  李林甫正要破口大骂,却觉得嗓子干得厉害,一口痰堵在喉咙里上不来。

  他感到自己快输了,原本是边镇尽用胡人,边镇尽是他的党羽。没想到这些胡人最不讲信义,说背叛就背叛。

  “去找薛……咳咳咳……”

  子午驿。

  薛白正坐在驿馆中等人,脑子里想着杜媗与自己说过的官途上八步走到宰执之位。

  他走得虽快,资历却还太浅,往后必然会困难很多。

  但颜真卿这次已一跃为兵部员外郎,若下一步能迁中书舍人。就算不是宰相,也能染到中枢之权了。

  如今是天宝九载,两三年内,妥善地解决好南诏的问题,让朝廷不至于在此事上损兵折将,同时建功立业,把颜真卿扶上相位,再以三五年缓解河北局势,暂时消除最大的隐患。

  之后,也许就有时间从根子上解决更多问题了。

  故而说,南诏之叛,是个大危机,却也是个大机会,没有这个变局,也就没有机会立下能飞快升官的大功。

  想着 想着,前方尘烟滚滚,有人策马而来了。

  薛白起身,眺望了一会,待见到颜真卿那雄武的身姿,微微笑了出来,莫名也有些紧张。

  终于,马到了驿馆前。

  “老师。”

  “你已归长安了。”颜真卿尘风仆仆,道:“先说说南诏叛乱的详情。”

  “阁罗凤之心,朝廷早已察觉,故而张虔陀上书要放其庶弟归南诏,朝廷还出兵占下姚州与南诏的盐场。

  但谁也没想到,阁罗凤一叛就能杀败云南太守府,斩张虔陀而击败唐军,他自己也许都没想到……”

  颜真卿道:“开元二十八年,尺带珠丹将其姐嫁给了小勃律王,小勃律国方肯叛唐而依附吐蕃。如今阁罗凤敢叛唐,目的必在于自立为王,吐蕃显然许诺他派兵支援、或约为兄弟之国。

  其扬言叛唐出于无奈,实存三方并立之心。

  大唐若不急着出兵于一时,时长日久,南诏与吐蕃难免生隙,而若出兵,务必求速胜。”

  薛白深以为然,又说了苏毗国也想从吐蕃自立,并联合了吐蕃大臣梅色政变一事。

  颜真卿点点头,道:“我知道此事,在陇右时便听闻了,此事,哥舒翰也在极力促成。”

  “无怪乎张垍要举荐老师。”

  颜真卿道:“你知道,苏毗女王没陵赞曾想率部投奔大唐?”

  “是,其部两千余人都被杀了。”

  “没陵赞有个儿子,叫悉诺逻,他想要给母亲报仇。因此收买了吐蕃九政务大臣中的两人,准备叛了吐蕃。”

  “亏学生还查了这么久,老师原来知道,弹劾李延业时为何不说?”

  “不在于说不说。”颜真卿微微叹息,“圣人、右相一直都知道,只是没想到结果会是如此。”

  薛白回想起来,方知哥舒翰、颜真卿其实早就知道吐蕃使节有两拨人,其中一拨在为策反南诏之事出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52 , Processed in 0.04619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