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721 页

  杨国忠竟真就潇洒地挥了挥手,走了出去,还关上了门。

  薛白这才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地图,摊开,盖在鲜于仲通的地图上。

  “要往南诏,除了鲜于公说的走五尺道,应该还有别的路吧?”

  “有。”鲜于仲通道,“从广府出海,至安南登陆,绕道北上太和城。但此道路途更远,免不了还是要被阁罗凤探知消息。”

  薛白道:“还有一条路去往太和城,且不容易被发现。”

  “没有。”

  “有,渡过泸水之后,不过百余里就能到太和城下。”

  “不可能。”鲜于仲通摇头道:“泸水水势湍急不说,我只问你,如何造船?”

  薛白反问道:“若能渡过呢?”

  这泸水,指的就是长江上游的金沙江。

  薛白认为是能渡过的,仅他知道的,就有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又有忽必烈革囊渡江,更有后来的金沙水拍云崖暖。

  因此,要攻南诏,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渡过金沙江,效仿忽必烈灭大理的一战。

  “即便能渡过泸水,又如何到达泸水北岸?”鲜于仲通问道。

  “走吐蕃。”

  “哈。”鲜于仲通笑了一声,看向王忠嗣,道:“王节帅与薛郎是不了解南方地势,才有此议吧?”

  王忠嗣面容沉稳坚毅,并不答话。

  薛白指在他带来的地图上,用手指划出了一条路线。

  “这是茶马古道,汉代南丝绸之路的一段,也叫牦牛道,我们从益州出发,经临邛、雅安、严道、旄牛县,过飞越岭,即可至荐都。

  渡过大渡河,经磨西,可至旄牛王部的草原。

  之后可转道向南,去往南诏,这也是吐蕃南下的道路……”

  鲜于仲通先是下意识地摇头,之后却是呆愣了一下。

  “那是吐蕃境内,如何“天宝七载,鲜于公曾随郭公杀入吐蕃,长驱直入,至故洪州之地,与哥舒将军的陇右兵马相遇到横岭。”薛白道:“鲜于公敢走的路,王节帅也想走一走。”

  “地势不同的。”鲜于仲通摇头道:“辎重又如何携带?”

  “不带干粮,只带牛羊马匹。”

  “那又如何渡河?如何攻城?士卒风餐露宿,如何保证战力?”

  王忠嗣道:“这些你不必管,你要做的是率大军由五尺道南下,至石城摆开声势,徐徐进发,收复安宁城、姚州。”

  鲜于仲通道:“王节帅,你铁了心要走茶马道不成?”

  “我意已决。”

  “那好吧。”鲜于仲通便不再劝了,随他去送死。

  但既然要打这一仗,去南诏一趟千辛万苦,他自是一定想胜的,道:“我会为王节帅提供向导、牛羊马匹,节帅还需要什么只管开口吧。”

  薛白道:“我听章仇公说,安戎城西南,有吐蕃部落厌倦干戈,与大唐修好,鲜于公可能联络到?”

  鲜于仲通深深看了薛白一眼,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是有备而来,自己或许有些小看他了。

  其后几日,鲜于仲通安排了向导、准备牛羊马匹,倒也没有敷衍拖延。

  薛白遂意识到,自己以前有些低估这位剑南节度副使了,或许是与杨国忠来往密切的原因,此人后世的声名不是太高,如今相处下来,确也太重个人前程。

  但能得三任节度使看重,倒也不是个庸才。

  再见到鲜于仲通派来的一名先锋将领,薛白与王忠嗣更是惊喜。

  当日,他们正在益州城西的营地里做着最后的准备,忽得到通传,说是剑南节度派的先锋到了。

  “先锋?”王忠嗣有些讶异,道:“我要的是向导,并未向益州要将领。”

  帐中的几员将领也各个面露不屑。

  “节帅从河东、陇右调来的骁将多得是,岂要益州的将领?”

  “住口。”王忠嗣喝止了麾下,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身量中等,脸带刀疤的黑脸男子便进来,行军礼,高声道:“剑南军果毅别将,王天运,参见节帅!”

  王忠嗣眯起眼,仔细打量了这王天运一眼,点了点头,问道:“你如何知晓本帅在此?”

  “我是鲜于副帅心腹,正是我斩杀了邓季阳的余部。

  我知节帅在益州,猜到了节帅要走哪条路,故而自荐,求为先锋将!”

  王忠嗣转过头,看向了身后的管崇嗣。

  管崇嗣遂上前道:“你有何本事?可敢与我较量?”

  “节帅。”却有另一名小将抱拳道:“末将以为不必试了。”

  这是王忠嗣从陇右调来的将领之一,与李晟一起来的,名叫曲环。

  此时,李晟看了王天运一眼,也出列道:“末将与曲环认得王天运,去年随哥舒将军入京时见过他,知他是随高仙芝奇袭小勃律的将领之一。”

  王天运忙道:“你们别说出来啊,我还盼着与这大个子交交手哩。”

  “奇袭小勃律的战功,到哪里都能让人刮目相看。”王忠嗣道:“你可调至我军中,但用不用你为先锋,还需考较。”

  王天运大喜,应喏之后笑道:“节帅该用我为先锋,这几个都太高了,川西的山势,这些高个可吃不消。”

  帐中登时一阵呼喝,年轻的将领们个个不服气,扬言要与王天运比试一番,教训这狂妄之徒。

  这热闹的气氛中,崔光远不由笑了笑,转向坐在一旁的高适,问道:“高书记,你也随军南下吗?”

  高适点头道:“万里不惜死。”

  崔光远亦听过他这首诗,不由心情振奋,吟咏道:“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帐中议论结束之后,崔光远便找到了薛白。

  “薛郎。”

  “崔别驾。”

  因崔光远是上级,薛白偶尔也会谨守礼仪,但其实一路入蜀,两人已经很熟了。

  “与你说正事,我想随王节帅一道南下,可否?”

  “这一路艰苦凶险,崔别驾若有好歹……”

  “不怕。”崔光远道:“大唐男儿,为国杀敌,何惧凶险?”

  大唐官场文武之间没有太大的界限,崔光远官任兵部。其实也孔武有力,体魄雄壮,不是文弱书生。

  薛白见他目光坚定,于是点了点头。

  “可?”崔光远喜道。

  “你才是上官。”薛白笑道:“由别驾作主,若愿带下官随军南下,我们便一道去请求王节帅。”

  “我还以为你是肯定会随军。”

  “我原本还在考虑。”薛白道,“但现在自然是跟随上官。”

  “走吧。”

  川蜀以西,是连绵的高原,高原之上,群山争雄。

 

第 344 章 川西高原

  七月下旬,草原上开满了格桑花,一缕阳光照在远处的雪山顶上,将雪山染成了金色。

  这日照金山的景象极为绚烂,德吉梅朵对此却已习以为然,提着桶走向河边,根本不抬头看一眼。

  她吃力地提了水回到碉堡中,喂着牲畜,她的小女儿已经醒了,跟在她身后举着破旧的木勺帮助舀水。

  德吉梅朵遂向女儿问道:“你弟弟好些了吗?”

  “好多了,睡得正香呢。”

  德吉梅朵于是双手合什,喃喃道:“白牦牛神保佑我的小儿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1:54 , Processed in 0.07179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