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736 页

  “又来?”

  阿布都十分疑惑,亲自赶到帐外,见了那十几人簇拥着一个少女,愈发怀疑,当即下令调集部民,把这一队人包围了起来。

  “这是做什么?”

  “我看你们是假的吐蕃公主。”阿布都道:“因为真的公主两天前已经从这里过去了。”

  娜兰贞策马上前,道:“我才是公主,吐蕃赞普的长女。”

  她在大渡河随着船被冲到了下游的滩涂,遇到了小堡部的彝民,又收拢了一些溃兵,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赶到了此处。

  阿布却道:“公主可不会只有这几个护卫,我前两天见到的那位,才有赞普长女的气派。那些护卫骑兵,个个彪悍……”

  娜兰贞忽然打断道:“他们往何处去了?”

  阿布都道:“当然是护送公主到南诏联姻。”

  “那是唐军假扮的。”

  娜兰贞一直以来的怀疑终于在此时得到了确定,那支唐军竟真的如此大胆,她加大了声音,道:“他们要沿着灵关道南下去奇袭南诏。”

  阿布都愣了愣,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无话可说,只用一副反正我不信的眼神看着她。

  娜兰贞遂拿出一个卷轴,展开,道:“这是赞普的诏书,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不等阿布都反应,她已接连下了各道命令。

  “唐军正假扮成吐蕃人南下,我必须在他们之前赶到大凉山,给我安排马匹与向导……”

  安宁河在汉代叫孙水,如今名叫长江水,从北向南汇入金沙江。

  这一条河谷,大概就是南丝绸之路这灵关道一段的走向了。

  唐军正走在河谷之中,抬头看去,可以看到两侧的雪山,该是极冷的。

  但时间都到九月了,河谷里却还是极为闷热,且还潮湿。

  过了大渡河之后,军中士卒生病的也越来越多了。

  薛白如今才体会到瘴气的可怕之处。

  瘴气说白了就是一种气体,在这种原始山林中,天气炎热,死掉的动植物很快腐烂,滋生出病菌与气体,蕴含在空气和水流中。

  且环境潮湿,温热气候让有害气体升腾,凝聚不散,形成了如同雾气一般的存在。

  安宁河谷这边其实还算好的,远不如渡过了金沙江之后炎热。

  但士卒们在这冷热交替中伤寒、中暑,或中毒、生疮、疟疾,减员极为严重。

  薛白在长安时,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军中携带了大量的药材,行军以来也一直严令士卒们只喝煮熟的水,且人人脸上都蒙着细密的纱布充当口罩。

  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本有些小瞧瘴气,他上辈子也曾去过云南。并不觉得气候不适,那其实是因为改土归流以后,大量的山地被开垦出来,破坏了瘴气形成的环境。

  至于如今,瘴气依旧是让人谈虎色变的存在。

  这日,歇息之时,薛白打开行囊,里面有几个他从孟获城带来的青稞馕。

  然而,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那馕已经发了绿色的霉,微风吹过,那霉菌轻轻摆动,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薛白看得头皮发麻,连忙把它丢到一边。

  他身后便有一名士卒要去捡。

  “别捡,不能吃了。”

  “好饿。”

  薛白踩住那馕,摇头道:“饿也不能吃发霉的东西,我请节帅今日再宰杀些羊。”

  他其实也有些不舒服,头晕,闷热,脖子上沁出了细细的汗,有可能是冷热交替之下有些伤寒了。

  更让他担心的是,万一是疟疾,只怕就很难扛过去了。

  “薛郎可是不舒服?”

  却是高适过来问了一句,毕竟是文人,心思细腻一些。

  薛白点点头,道:“该是有些病了,一会找军大夫看看。”

  “我带伱过去,如今病的人多。”高适抬手一引,与薛白边走边谈,道:“再往前,到了大凉山一带,人烟多了,气候会好些,薛郎可在那歇养到病愈。”

  大凉山一带,算是大唐、吐蕃、南诏三方的交界。

  在此生活的都是彝人,属于六诏之一,南诏臣服于大唐时,唐在此设了建昌府,府治在西泸县。

  如今阁罗凤一叛,攻克了大小夷州三十二,其中就包括了建昌府、西泸县。

  说白了,终究还是羁縻之地,控制力不足。

  “无人烟处有瘴气,到了有人烟之处,又怕被南诏警觉。”薛白道,“建昌府失守,鲜于仲通走五尺道南下。若要横穿大半个南诏,不知还有多少士卒得了瘴疫。”

  高适转头一看,见薛白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模样,有心激励他,指了指前方荒芜不是道路的河谷,问道:“薛郎能想到走灵关道入南诏,该知这条路的来历?”

  “汉武帝修的。”

  “是啊,汉武帝当时想要再打通一条由成都往云南的路,朝臣皆劝他就此罢手。

  但司马相如以一篇《难蜀父老》坚定了汉武帝的决心,「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遂以两千士卒修路,历时二十三年,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

  由此,蜀地的货物可沿此路远销西南诸国,奠定了大汉在云南的疆域。”

  这大概是高适一路走来的感慨,诗人总是容易感慨。

  他说的邛都也就是建昌府、西泸县,如今已经又丢了。

  “置身于此,方能感受到祖先栉风沐雨、开疆拓土的不易,我们泱泱大唐,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今南诏叛唐,四夷生乱,维护疆域一统的重担,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

  薛白道:“会的。”

  他虽然也有被高适激励到,但实在没什么精神。

  倒是高适,年纪虽大,体质却好,一路下来都无病无灾的。

  是日,薛白找军中大夫看了,说他是伤寒,而非疟疾。他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后怕不已。

  这一路行军,他们白天在河谷里走得闷热不已,夜里就宿在河边的湿地,任风吹着,想不伤寒都难,军中士卒倒下了半数,连高大强健的管崇嗣也不例外。

  薛白入睡后脑子里还响着高适的慷慨陈词,耳畔听的却是管崇嗣痛苦的哼哼叽叽。

  一觉睡醒,薛白只觉头晕脑胀,浑身酸疼。

  “郎君,你病了。”刁丙道,“我背你吧?”

  “不用背,还不至于。”

  刁丙急道:“我们兄弟吃着郎君的,喝着郎君的,却是寸功未立。

  郎君养着我们,总不能让我们一把子力气没处使。”

  薛白听得好笑,道:“你们要立功,便是我有危险了。”

  刁丙不依,与刁庚上前搀起薛白,二话不说便背着他走。

  薛白本觉得这有损他的形象,但确实困得厉害,很快睡着了。他确实是病得不轻,昏昏沉沉的。

  如此行军数日,唐军到了大凉山,西泸县城。

  西泸县古名邛都,原本是邛都国,汉武帝征服邛都国后设县,不久,邛都塌陷,成了沼泽汪洋,就是邛海,邛海边有泸山,山之西便是西泸县城,如今为南诏所辖。

  阁罗凤坚壁清野,集中兵力于太和城,西泸县的驻兵并不多,王忠嗣若要攻克并不难。但他观察了地势,安宁河谷在西泸县以西,县城并未占据要道,且县城完好,若非为粮草转运,绕过西泸县也可。

  唐军遂不入城,依旧宿在安宁河畔,只让薛白带着一部分人入西泸县,以吐蕃公主之名骗取补给,以期顺利通过。

  “薛郎病重,可在西泸县歇养,痊愈后再南下与我汇合,或是直接返回益州。”

  王忠嗣交代道,他也有些不太舒服,大概是水土不服。

  薛白没有推辞,他担心伤寒感冒让自己的身体变弱,要在这瘴气丛生的环境下活下来就更难了。

  他换了装扮,把头发梳成特别高的椎髻,领了人手,带着罗追一家三口,以及一队被他招降的吐蕃俘虏入城。

  看得出来,西泸县是不战而降的,城门完好,负责镇守建昌府的是南诏大酋赵佺邓。

  赵佺邓早便知吐蕃公主要来,南诏虽不想成为吐蕃的藩王,眼下却还得借吐蕃之势。

  “见过公主,有失远迎,请。”赵佺邓会说汉语,但不会说吐蕃语,因此随身带了一个通译。

  这通译是个被他俘虏来的唐吏,会吐蕃语,所以此时赵佺邓说的还是汉语。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40 , Processed in 0.05341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