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832 页

  “他当自己是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李隆基也不知是开玩笑还是真不高兴了。

  “老奴再派人去催。”

  “好一个流连忘返,且将画稿呈来,让朕也饱饱眼福。”

  李隆基说着,不忘吩咐内侍去把宠妃们也唤来。

  对此,杨国忠不敢擅专,请圣裁。

  吴道子手持画笔,在木桶中一洗,漾出胭脂一样的红。

  一個人倘若太特立独行,往往就会让世人容不下。

  可笑薛白,忙来忙去,到头来依旧是与供奉、狎臣们并称。

  吴道子却是答道:“回禀圣人,并无画稿。”

  李隆基闻言大喜,不等吴道子献上在嘉陵江的写生,已传旨重重有赏。

  今日竟有画圣为他作画,自该也要有人为他弹奏曲乐歌舞,还得有人为他作诗填词。

  小勃律王、突骑施可汗、石国王、朅师王,数年来李隆基在长安一次次下令处死了这些敢背叛他的小邦酋长,享受着天俾万国的高高在上,已经很不喜欢听到坏消息。

  吴道子已经年近七旬,头发苍白而稀疏,由一块幞巾包着,仿佛随时要掉下来。

  他的眼眶旁满是皱纹,但一双眼却还熠熠有神。

  宫中的妃嫔们也纷纷打扮,于是宫娥们端着温泉水来来回回,待把盆中水一泼,洗掉的胭脂的香味都在后宫弥漫开来。

  “卿一去便是五载光阴,朕还当卿不愿在宫中供奉。”李隆基莞尔道。

  李隆基讶道:“你去写生,你五载以来一幅画都没有?”

  吴道子脸露笑容,答道:“此殿太小,不够臣动笔。”

  “宣吴道子觐见!”

  吴道子目光向御榻上瞧去,愣了愣,不由讶道:“圣人竟比以前更年轻了。”

  小宦官们把各色颜料研磨好了,摆得五彩缤纷,吴道子持笔一醺,果断往洁白无瑕的墙面挥去。

  看得众人忍不住屏息以待,生怕他这一笔画歪了。

  作为天子,李隆基很喜欢这种虽不完全遂他心意却能给到他惊喜的感觉。

  这一点,庸臣是做不到的,只有极聪明的臣子能有这般妙语。

  “哈哈哈。”李隆基心情愈发畅快,道:“到后殿画,殿内的整面粉墙,都会是画圣的画纸。”

  等了许久,诸多公卿匆匆赶来赴宴。

  袁思艺立在宫门处看着他们紧赶慢赶的样子,有种滑稽感,就像是周幽王点烽火后,看到了狼狈赶到的诸候们。

  天色马上要黑了,薛白还未到。

  “落宫门,薛舍人该是不来了。”袁思艺吩咐了一句。

  中舍书人的本职便是随时待圣人召唤,薛白今日不来已是渎职,杨国忠已有了罢免他的理由,若圣人不高兴,只怕还要治他的罪。

  然而,话音方落,有人策马往这边奔来。

  不等宫门关闭,一道矫健的身影翻身下马,奔至袁思艺面前,正是薛白。

  “薛郎这是踩着闭宫门的鼓点来啊。”

  “袁将军见谅,我为圣人准备了七夕礼物,故而来得迟了。”

  袁思礼提醒道:“七夕祈巧节,不由你给圣人献礼。”

  薛白一愣,依旧抱着一个大包裹要入宫。袁思艺拦下了他,道:“薛郎到内宫觐见,恐不宜携带外物。交给我吧。”

  “这是我要进献的礼物。”

  薛白道了一句,见袁思礼依旧伸着手,遂坦然大方地把包裹递了过去,笑道:“那就请袁将军小心保管,此物有些危险……”

  绘画与音律都是风雅之事,有相通之处。

  李林甫也擅长绘画,且他家中有五人以画技扬名,被称为五李,分别是李林甫、其父李思诲、伯父李思训,堂兄李昭道、侄儿李凑。

  其中,李思训画技最高。

  李思训早在开元六年已去世了,但其一生成就甚是了得。在唐中宗朝就是宗正卿、陇西郡公。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封彭国公,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去世后谥号昭,陪葬桥陵。

  他擅画山水楼阁、木走兽,时人评为国朝山水第一,可见其能。

  早年间,李思训也曾为圣人在宫殿中画了嘉陵江的山水,费了数个月的时间,笔格遒劲,意境奇伟。

  圣人极是喜欢那幅壁画,以青绿山水,金碧辉映盛赞之,世称李将军山水。

  待到开元八年,兴庆宫改建,大同殿重修,那幅壁画没能保存下来。

  李隆基大为遗憾,才有了后来让吴道子往蜀中写生一事。

  故而,吴道子对此事极感压力。为了不逊于李思训,在蜀中待了足足五年,日夜观嘉陵江,将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铭刻在心中了才敢回来。

  日复一日的月沉日升,他看过星光下无数的浪,终于挥毫泼墨。

  笔尖灵活地在墙壁上游走,不像是在作画,倒像是把吴道子心中的嘉陵江水倾泄而出。

  薛白进入华清宫后殿时,见到的便是这样的情形。

  吴道子的背影在他眼中一点都不显得苍老,像是嘉陵江上空的一只仙鹤,口中衔着草木,搭建着一丘一壑。

  “圣人七夕安康,臣……”

  李隆基正负手站在吴道子身后专注地看着,抬起手,打断了薛白的行礼,示意他安静。

  这个皇帝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此时已被吴道子的画技深深地吸引住了,感慨道:“道玄之画艺,更上数层楼了啊。”

  因圣人如此姿态,贾昌也不敢斗鸡,整个后殿十分安静。

  偶有赶来赴宴的妃嫔到了,惊讶之余也放缓了脚步,提着腰间的彩练,轻柔地入座。

  只有袁思艺懂圣人的习惯,时不时斟一杯酒递到圣人手中,让他边看边饮。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隆甚忽然开口,环顾殿内,问道:“听到了吗?”

  诸臣愕然。

  李隆基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放在唇上作了个噤声的动作,让众人用心去听。

  “朕听到了嘉陵江水的声音,你等听到了吗?”

  薛白目光落处,吴道子已画了半面墙,嘉陵江水已蜿蜒于大殿之上。

  他没有听到水声,只感到艺术的气息浓郁。

  “臣听到了。”杨国忠应道,“臣见了吴公的画,仿佛回到了蜀中啊。”

  “拿琴来。”

  李隆基兴致很高,轻拢慢捻,连着弹了好几曲。

  琴音袅袅,使得众人仿佛真的置身于悠然的山水之间。

  月华渐浓,吴道子也落下了最后一笔。

  顿时,三百里嘉陵江风光跃然于墙面之上。

  “妙哉!”

  殿内响起了无数的赞誉之声。

  吴道子气力用尽,手中画笔落下,人也跌在殿中厚厚的地毯上。

  李思训画嘉陵江用时数月,极是缜密工细,连草木上小飞虫也纤毫毕现,又以无数细节堆垒成了金碧辉煌的巨作。

  吴道子心知在这种画法上李思训已做到了登峰造极。因此,他反其道而行之。

  他只在一日之间,用粗简的笔墨,画出了嘉陵江的意境。

  把山的壮丽、水的旖旎,凝注在每一笔每一划里。

  酣畅淋漓,一挥而就。

  这是吴道子用毕生功力与那逝世多年的李思训做的一场较量,无关胜负,只关乎于对绘画的热爱。

  “哈哈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0:47 , Processed in 0.08654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