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满唐华彩(1~402)作者:怪诞的表哥 - 第 834 页

  他们登上石阶,只见杨玉环还站在那看着天空回味。

  见到薛白,她径直道:“阿白,我还要看。”

  “眼下制得还少,下次让阿姐看个够。”

  杨玉环不由展颜欢笑。

  她始终保存着单纯的一面,这一笑比烟还美。

  但薛白脑中想着别的事,很快克制了心情,与她擦肩而过,随着袁思艺走到了李隆基面前。

  “此物名为烟?”

  “回圣人,是。”

  “很好,朕封你为烟使,为朕制烟。”

  “臣领旨,谢圣人恩典。”

  薛白的余光能看到元载也在,但不知元载那鸟使、与自己这烟使相比,谁的差遣听着更不正经。

  李隆基见他愈发听话,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既回来了,游冶使你也继续兼任吧。”

  杨国忠一愣,目光一瞥,心里再次感到了薛白带来的威胁。

  薛白则知这是李隆基故意的,却也是准备宠信他的意思。

  皇帝不希望最受宠信的臣子走得太近,有意无意地便要让他们对立。

  “臣领旨,谢圣人恩典!”

  “今年的千秋万岁节,改到夜里设宴。”李隆基负手道:“朕要与民同乐,到时,朕要长安城的上空绽放出最美的烟。”

  “臣领旨。”薛白依旧是那克制的语气,缓缓道:“臣一定不让圣人失望。”

  距千秋万岁节只剩不到一个月,而依照他的计划,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准备完。

  陇右的将领还得联络,关于他的身世也要开始透出一点风声……

  烟带来的欢快还未完全散去。

  袁思艺无意中看了一眼伴驾的诸多公卿,并未在其中看到太子李亨。

  他不由心想,太子的处境愈发不妙了。

  眼下愈发得圣人宠信的薛白很明显是庆王一系。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李林甫死前调阅的那些文书。

  但袁思艺已经察觉到有哪里不太对,却说不上来。

  待到天亮,感到疲惫的圣人歇下,轮到了高力士值勤。

  袁思艺回到了住所,第一件事就是问辅趚琳回来了没有,得知辅趚琳已等候了他一整晚。

  “如何?”

  “阿爷,事情只怕不是那般简单,水很深。”

  辅趚琳没有直接说他去找张萱的情形,而是道:“孩儿重新查了,依照那幅画的时间,薛妃怀里抱的孩子并不是废太子的第四子李俅,另有其人。”

  “那是谁?”

  辅趚琳转头看了一眼门,确定无人偷听,才小声道:“阿爷可还记得吴怀实说过之事吗?”

  袁思艺目光闪动,明白过来。

  他迅速走到案边,打开锁着的抽屉,拿出那些文书,翻到了那份富平县檀山的舆图,喃喃道:“如此看来,这是那孩子的埋葬地,哥奴还真是认为他没死啊。”

  “可若没死,在哪儿呢?”

  辅趚琳意有所指地问了一句,又道:“孩儿在终南山,发现一个人也去找了张萱……”

 

第 384 章 长恨歌

  “薛白?”

  辅趚琳说了两个问题,袁思艺听到后当即吐出一个人名来,倒不知这应答的是皇孙若没死,在哪儿还是有人去找了张萱。

  “阿爷妙算,正是此子。”辅趚琳道:“我赶到终南山时,恰见到薛白从赤峪口下来。”

  “你看到他,他可看到你了?”

  “未看到,当时我腹内不适,隐在林中。

  何况我着小民装束,他便是见着了,如何认得出我?只会以为是行路的客商。”

  辅趚琳对此很确定,毕竟他又不像薛白那般显眼。只是宫中无数宦官中平平无奇的一个,往日也不曾与薛白有过接触。

  这还不是此行中他打探到的最大秘密,他压低了声音,继续说起他的经历。

  “待我登上了山,找到了张萱隐居之地。

  却发现,张萱已被薛白抢先一步灭口了,包括张萱留下的画作,俱被薛白毁了。

  另外,薛白马鞍上挂着一个卷轴,想必是他从张萱处带走的重要物件……”

  袁思艺眯起眼,从辅趚琳的神态中看出了端倪,辅趚琳分明是晚到了一步。却在言语之间将此事形容为他的偌大发现。

  回到事情本身,薛白为何要参与到这等天家秘事,甚至不惜杀人灭口?他到底在隐藏什么?

  一個想法当即浮上了袁思艺的脑海,似飘浮在水面上的浮木般摁也摁不下去。

  “三庶人案我参与得不深,可我记得,那孩子当年确是死了,高力士、陈玄礼亲自处置的尸体。想必便是葬在这富平县檀山。”

  “那……或许是鱼目混珠?”

  “事隔多年,如何还能查清?”袁思艺喃喃道。

  他随手翻着李林甫临死前调阅的文书,发现张萱那幅薛妃抱子图虽也是写意。但寥寥数笔之间,却把薛妃的气质勾勒得极为到位,让他一眼就认出这是薛妃。

  当把这幅画与埋葬地的舆图摆在一起时,他忽然灵光一闪。

  “有办法。”

  “阿爷是说?”

  “这是皇孙李倩的相貌。”袁思艺指了指图画,道:“只需持这幅画问一问当年埋葬尸体的人,自然知晓当年死的是否是真皇孙。”

  辅趚琳不由赞叹,问道:“可如何知晓当年是何人埋葬的尸体?”

  “你去找陈玄礼……”

  话到一半,袁思艺摇头道:“不,我亲自去找他问问。”

  海棠汤殿。

  杨玉环午寐过后,想到今日是七夕,她却还未到长生殿去还愿,向侍婢问道:“圣人呢?”

  “圣人召见了元载,交谈甚欢,正要赐宴呢。”

  “那是这位花鸟使办事得利,深得圣心了。”杨玉环捻酸讥了一句。

  她是悍妒的性子,换作往常难免要闹将一场,今日却是兴致缺缺,事实上,她哪能真介意圣人找新欢,亦不可能拦得住,无非是闹个意趣罢了,过犹不及。

  世人都说她独得圣宠,仿佛圣人唯独钟情于她,倒让人忽略了花鸟使每年进奉的无数美人。

  心思一转,莫名地想到了昨夜听到的那句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她确定薛白是以一个掖庭宫女的角度写的,隐隐有种孤寂幽怨的凄凉,也是她最害怕落得的下场。

  记得那年七夕,她在长生殿许愿,该是流露出了这种害怕……所以薛白写进诗里吗?

  杨玉环翻了个身,驱散这种无稽之谈般的念头。

  自知这辈子只有侍奉老朽君王的命,与英俊少年谈情说爱的自由,只属于那些幸运的少女。

  虽贵为贵妃,她自诩是一个遭逢了许多不幸的女子。

  “今日可还有烟花看?”杨玉环并不沉溺于她的不幸,有意放纵着自己的玩心,“去问问阿白,可造出来了。”

  “奴婢这就去问。”

  那边,张云容过来,轻声道:“贵妃,杜秋娘入宫了,制了祈巧糕送来。”

  杜秋娘是杨玉环的一个弟子,因被陈玄礼看中,李隆基遂作主,把杜秋娘赏赐给了陈玄礼。

  杨玉环虽不满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弟子被当成物件般送来送去,却也无可奈何。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35 , Processed in 0.05513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