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223 页

  郑家口是冀鲁边境运河西岸的一个大镇,规模仅次于武城县城,因明代时郑氏在运河上开渡口名之为郑家渡口,后改名郑家口。由于连接冀鲁两省,又靠运河,漕渔之利、物阜民丰,虽然只有三条南北向的街道,但住了许多做生意的有钱人和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小小的郑家口竟然有了小天津卫之称。

  这个时候,虽然日军占领了德县,但还没有来得及占领武城县,不过由于距离德县太近,国民党的县长早已逃跑,鲁西军区很顺利地在武城县建立了抗日政权后,年仅21岁的赵炳图被任命为县长。在教二旅部队的支持下,开始轰轰烈烈地发动群众,建立抗日组织,训练民兵,组织群众挖路壕、破路,修地道。

  元月26日早晨,安静的小镇突然慌乱了起来,从北面逃难来的老百姓涌进了村子,说是德县的鬼子昨天晚上已经占领了故城镇,很可能正向这里开来。于是,镇子上的人家开始忙着收拾行李,准备跑老日。工作队和民兵也紧急动员,组织老乡们疏散,开始侦察敌情,准备打游击。

  这个时候,一队八路军骑兵开进了镇子。

  镇子里的武城县工作队和民兵接待了这队骑兵,并向带队的王同生报告了日军已经占领故城镇的消息。

  王同生让工作队和民兵做好群众转移工作,立即向武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报告,然后在工作队派出的范庄村党员范福成的引导下。带着狙击大队直接向故城镇赶去。

  到马厂的时候,前哨已经发现了日军,约一个中队的骑兵。

  王同生四下观察了一下,见大路多出被挖断,路两边是干枯的芦苇地,可以隐藏部队。往西、往东的大车道已被改造,都挖成了三米深的路壕,鬼子的汽车、装甲车不能通行,便于自己打了就走,快速机动。如果鬼子骑兵、步兵下路壕追击的话,那他们就是靶子,因为小鬼子想翻上路壕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费许多事。

  看完地势,王同生心生感慨,老百姓的抗日热情就是高,师长一声令下,短短的时间内,这大平原的交通就被改造了,可以掩护子弟兵与敌斗争。信心十足的王同生,立即下令两个狙击小组向两侧侦察敌情,全大队下马,就地展开,形成一个松散的包围圈,快速构筑简易阵地,准备拿这个中队的鬼子骑兵来一场射击比赛。

  范福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平原汉子,从小就生活在这运河西岸,虽然没有当过兵,但这年月各路军队走马灯一样的经过,什么部队没有见过啊?见这队八路军骑兵人数虽然不多,看上去却异常地精悍,一路上除了带队的首长很细致地向他了解故城镇的情况外,其他战士竟然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只是照顾他好好骑马。范福成就觉得这支小部队一定是从井冈山上下来的老红军精锐,那装备、那精气神,看着都让人心里踏实。

  想着想着,范福成不由自主地就抬起了头,因为趴在地上的他听到了大路上沉重的马蹄声。这一抬头,范福成就忍不住骂了一句:“狗日的!”

  大路上驰来一队鬼子骑兵,打头的是十五骑,当先的一个小鬼子骑在马上、手里举着一杆小旗。后面不远是鬼子大队,一百多人的样子,跑的不快,因为马鞍上都挂着大小包裹,马尾巴上都绑着一个或两个中国人,在地上拖着,怕是都没命了。

  由于马后面拖着人,鬼子的队列很长,稀稀拉拉的。加上大路已被老百姓挖断,鬼子们时不时需要绕路,速度就更慢了。不过,能听清楚鬼子放肆的笑声和叽里呱啦的歌声。

  看样子,鬼子在古城镇已经作了孽了。

  范福成心里在偷偷念叨,求八路军快开枪吧,让这群狗日的鬼子赶紧见阎王去吧!

  老实人的祈祷总是会应验的。范福成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一辈子本本分分的,从没有伤害过别人,他的祈求自然是要实现的。

  狙击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刘斌带着全中队就埋伏在鬼子后路两边的枯萎的芦苇丛里,担负着断敌后路的任务。

  自从鬼子入侵后,当时防守这里的二十九军官兵就劝老乡们不要割掉芦苇,鬼子来的时候,老乡们还可以跑到芦苇丛里躲一躲。这个办法还真不错,现在就为狙击大队提供了天然的掩蔽阵地。

  这狙击手打伏击,不像其他部队那样,一定要两头部署机枪封堵,用火力消灭敌人。他们更注重的是射界开阔,能够提高射击精度。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用很小的代价,干掉对手。

  刘斌经过这三年的磨练,已经隐隐约约有了狙击大队第一狙击手的架势。原因是因为他的文化程度高,领悟力强,把刘一民编写的狙击手训练手册里的战术技巧练的滚瓜烂熟,还有自己的小创新。连王同生都向刘一民报告说,刘斌的潜力很大,如果师长有空能够再带他训练训练的话,估计他有可能达到盲狙的水平。

  现在,刘斌趴在干枯的芦苇丛中,眼睛透过草叶的空隙,死死地盯着队伍中间的鬼子指挥官,枪口也已抬起,就等着鬼子全部走进包围圈。

  鬼子骑兵肆无忌惮的狂笑声、刺耳的歌声影响不到刘斌的心境,连鬼子战马后面拖着的老乡们的尸体也影响不了刘斌的心境了。因为它不是范福成,也不是一般的战士,而是久经沙场的狙击中队长。在他眼里,这些鬼子都已经是死人,只不过是谁先死谁后死的问题。

  这么近的距离,不需要使用九七式狙击步枪,不带瞄准镜的八一自动步枪更合适,一个弹匣30发子弹,每颗一命的话,三个弹匣就解决问题。不过,刘斌知道,自己只要一开枪,顶多只有再开一枪的机会,因为战友们的水平不比自己差多少,这小鬼子人太少,还不够一个狙击小组一人分一个呢!

  其实等待的时间并不长,鬼子终于全部走进了包围圈,刘斌不再犹豫,对着鬼子骑兵中队长的脑袋就扣动了扳机。

  枪声一响,大路两边就是一阵枪声爆起。不过,枪声一点都不激烈,也不像排枪那样整齐。但就是这不激烈的枪声,把一百三十个鬼子骑兵的命收割的干干净净,只剩下130匹无主的战马在大路上乱跑。

  刘斌只来得及开了第二枪,眼前就已经没有鬼子的影子了。他郁闷地说了声“不过瘾”,拿出匕首在自己的八一自动步枪枪托上轻轻地划了两道,推开身上的伪装招呼战士们打扫战场。

  范福生做梦都想不到打仗这样简单,转眼间100多个鬼子骑兵就完了。慌忙爬起来,跑到大路上去抢鬼子的战马。边跑边用破锣一般的嗓子吼起了鲁西北流传很广的《十字歌》:

  写了个一字赛杆枪,写了个二字底画长;写了个三字三王让,写了个四字八字藏;写了个五字猛虎斗,写了个六字一点一横二撇香;写了个七字叼鸡爪,写了个八字两脚拉两旁;写了个九字针钩月,写了个十字横担梁。十字添撇念个千,千里寻郎小孟姜。

  听得战士们哈哈直笑。

  刚刚打扫完战场,两翼侦察警戒的狙击小组就发回了信号,鬼子大队上来了。

  王同生骑马跑到一块略微高一点的地块上,举起望远镜一看,真的是鬼子大部队上来了,田野上、大路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鬼子兵,前面是乌龟壳一样的装甲车、坦克、汽车再慢慢蠕动,两翼是骑兵掠阵,中间大路和麦田里全是鬼子步兵。看架势,少说也有六、七千人。

  王同生要范福生马上骑马回去报信,让还留在郑家口的工作队、民兵赶紧组织乡亲们快速撤退;命令电台马上向师长报告,鬼子大规模扫荡开始了,狙击大队将不停地袭扰鬼子大部队,迟滞敌人行动。发完命令,王同生想了想,掏出一支粉笔,在地上写了大大的“长白山抗日神枪队杀鬼子骑兵130人于此!”写完,打了一个手势,飞身上马,一带马头,下了路壕,顺路壕朝鬼子大部队的西边绕去。

  来的这部分鬼子正是驻守德县的二十一师团。这个师团是个三单位制专用警备师团,辖21步兵团,下辖第62步兵联队、第82、83步兵联队,搜索第21联队,工兵第21联队,山炮兵第51联队,辎重第21联队,还有一些如给水防疫、兵器服务、医院、病马厂、通信队等附属部队,全师团18000多人。

  本来,西尾寿造中将交给二十一师团的任务就是扫荡德县周围地区,重点扫荡津浦路以西地区。但是二十一师团长鹫津崧平中将了解情况后,认为津浦路以西基本不存在抵抗力量,只需要派出小部队威慑、组建各级维持会就行了。倒是津浦路以东、德石路两边地区,有情报显示抵抗力量很活跃,有必要加以打击。于是,鹫津崧平中将就命令留下辎重联队守德县,一个步兵联队负责扫荡津浦路西面地区,自己率领着两个步兵联队和山炮联队、工兵联队攻占、搜索联队出德县,向运河西面的平原腹地杀来。

  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从运河上吹来的风冷飕飕的,让鹫津崧平中将的眼神都有点躲躲闪闪。

  眼前的情景让刚从本土调到华北来的鹫津崧平中将有点疑惑,130名精锐的骑兵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玉碎了,而且死法基本一致,都是一枪毙命,连个中枪负伤的都没有。是什么部队这么厉害,竟然拥有这么多神枪手,敢于挑战皇军精锐骑兵?

  再看看地上的粉笔字,鹫津崧平中将不由一阵苦笑,长白山抗日神枪队,天知道到底有没有这号人马。不过又一想,也有可能,长白山山高林密,关东军再大规模讨伐,也总会有漏网之鱼。那些土匪胡子常年打猎,练出一手好枪法不稀奇。不过,他们真能跑到这里来么?他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么?

  鹫津崧平中将还没有来得及多想,西侧又响起了一阵稀稀落落的枪声。

  鹫津崧平中将爬上一辆坦克,举起望远镜一看,大部队西侧静悄悄的,只隐隐约约地一股烟尘向西飘去,不用说是支那军队偷袭后骑马溜了。

  果然,担任右翼搜索警戒的部队报告,刚才一股支那骑兵偷袭,战斗力极其强悍,枪法异常精准,可以在500米的距离上打中皇军,枪枪夺命。警戒部队损失惨重。

  鹫津崧平中将有点恼火,这支该死的支那骑兵,竟然敢欺负自己的二十一师团,简直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鹫津崧平中将马上下令停止向南前进,全军转向,装甲车、汽车、坦克在前,向西包抄追击这股支那骑兵,务必将其全歼。

  这一下,一场令鹫津崧平中将全军覆没的平原歼灭战就大打开了。

  王同生率狙击大队绕到鬼子西边后,再仔细观察了一下番号,确认是鬼子二十一师团,就给刘一民发报,报告狙击大队准确的作战位置和鬼子番号。然后,王同生召集三个中队长、指导员开会,研究下一步战术。

  二中队长王尚武提出,现在情况变了,鬼子大部队出动了,一旦被包围,后果不堪设想,再厉害的狙击手也不是飞机大炮坦克的对手。不能再打狙击战了,要按照师长的部署,打狙击游击战。全部使用狙击步枪,远距离袭扰敌人,打一阵就跑,不能让鬼子咬上。等师长有新的命令下达,按照师长的新命令执行。

  王尚武的建议自然是眼下最合适的办法了。一中队长李水牛、三中队长刘斌都表示同意。王同生自然是同意的,因为师长向他部署任务的时候就设想过这种情况,要他不要慌张,发挥狙击大队装备好、杀伤力大的优势,与鬼子纠缠,迫使鬼子要么盛怒之下穷追不舍,要么乖乖地滚回原防地。

  于是,王同生下令,全大队分成两线,由一中队长李水牛率领所有持九七式狙击步枪的狙击手,在距离鬼子1000米处的路壕下马,隐蔽接近鬼子队伍,在距敌500米处开枪,每人最多只准开三枪,马上撤回。王同生自己率其他战士在路壕里隐蔽,看守战马,掩护和接应一线的狙击手们。

  命令下达后,李水牛、王尚武、刘斌马上带着手持九七式狙击步枪的正副小队长和狙击组长,临时编组,翻上路壕,借助芦苇的掩护,以战斗队形低姿前进,隐蔽接敌。

  看看距离鬼子不远了,李水牛打个手语,战士们就开始匍匐前进。一直到了距敌搜索警戒部队只有500米左右距离的时候,李水牛才发出手语,指挥部队散开,各自寻找射击目标。

  易承锋带着他的小队的狙击组长们摸到位置后,架起狙击枪,透过瞄准镜一看,500米外搜索警戒的鬼子骑兵的头部异常清晰,测试了风向风速,定好标尺,就发出了射击的手语。自己稳稳地瞄准了一个挥动马刀不停吼叫、指挥的军官,正要开枪时,那家伙突然回头,举起望远镜向自己这边看来。易承锋嘴角微微一笑,心里说了声老子送你去投胎吧,就扣动了扳机。

  透过瞄准镜,易承锋看得清清楚楚,子弹从望远镜左边镜筒穿了进去,带出一蓬血花,将鬼子军官直接打得仰倒在马背上。旁边的几个鬼子骑兵一愣之下,就扭头往这边看来。又是几声枪响,几个鬼子纷纷落马。

  易承锋顾不得欣赏自己和战友们的杰作,因为耳边不停地响起清脆的枪声,他知道,那是其他小队、中队的战友们在实施猎杀。他马上推弹上膛,把一个举枪准备射击的鬼子打落马下。

  刚要继续寻找目标进行射击,就传来了撤退的命令。易承锋抬头一看,就这一会儿功夫,鬼子的搜索警戒中队就完了,远处的鬼子已经开始向这边靠拢了。易承锋有点懊丧,自己只开了两枪,白白浪费了一枪的机会。不过,鬼子这么多,机会还多的是。撤吧!

  就在王同生率狙击大队牵着鬼子的鼻子游荡,不停地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打一一阵、跑一阵,不停地给二十一师团放血的时候,按照寺内寿一大将的命令,驻守沧县的二十四师团、驻守石家庄的二十三师团、驻守天津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驻守北平的驻屯军独立混成旅团,带着齐夔元的治安军和一部分满洲国防军,从四个方向向冀中杀来。

  二十四师团和二十三师团,先打通仓石路,分割冀中、冀南联系,然后主力从津浦路、平汉路向冀中腹地攻击。而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和驻屯军旅团及配属的伪军部队,则在飞机掩护下,由北向南平推,向冀中腹地挤压,与二十四师团、二十三师团一道,形成一个巨大的磨盘,把冀中的抵抗力量全部碾碎。

 

 

第二七一章 风雨冀中(一)

  这个时候的冀中地区由于国民党正规军撤退,而八路军尚未成立冀中军区,没有完成冀中根据地各部队的整编改造,各色武装遍地,司令和主任多如牛毛。

  属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归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吕正操以六九一团为主力发展起来的人民自卫军,兵力约5000人,编为三个步兵团、一个特种兵团、一个特务营,主力2000多人刚从阜平整训回来。另一个就是保属特委军事部长、老红军孟庆山等组织的河北游击军,这个时候已发展到十二个路军、三个游击师、三个直属团、一个模范营,总兵力已经达到两万人,但属于新组建武装,虽然得到了刘一民天津之战的部分补充,但战斗力与人民自卫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另外还有地方党组织以人民自卫军名义、河北游击军名义成立的县、区武装。也有一些地方武装受抗日大旗指引,要求人民自卫军加委,接受我党领导。这两支部队后来在成立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后,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

  属于国民党杂牌军各派系委任的地方武装,如无极西部的郭治书部约千人,无极、藁城、晋县之间的范子侠部、乔明礼部约千人,束鹿、武强的段海州部四千人。位于新城的姜东升部一千五百人,霸县东部信安镇魏大光部千人,滏阳河东的史省三部七千人,武邑、冀县之间的赵云祥部3000人。这些武装互相之间缺乏统一领导,既抗日又互相提防,像段海洲和赵云祥部就多次交战。

  土匪汉奸武装有六大股近七千人,主要有徐二黑三千人,编为深县伪治安队;张安邦五百人,伪十县保安司令,盘踞束鹿一带;高建勋二千人,盘踞安平、深泽一带;张八五百人,盘踞深泽一带;张大货三百人,盘踞安平、深泽一带;白七五百人,盘踞献县、河间一带。

  地方地主豪绅把持的武装叫“联庄”,意思是联合各庄保卫家园。会长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和豪绅,在中心村设总会,村设分会,总人数九万多人,脱产的三万多人。这些联庄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政治倾向也不同,靠近交通线的亲日,远离交通线的抗日,处于二者之间的摇摆不定。

  会道门武装约有四万人,也有抗日与亲日之分。

  实际上,此时冀中与日军有一战之力的,也就是吕正操领导的以六九一团为骨干的人民自卫军。其他各部虽然人数不少,一遇日军大规模清剿,队伍生存就成了问题。历史上冀中我军战斗力增强,是在成立冀中军区和八路军第三纵队后,对主力进行正规化整训的结果。此时,由于刘一民的到来,煽动蝴蝶翅膀,日军提前进行大规模清剿,而冀中武装力量没有完成整合,既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又无强有力的主力部队,一盘散沙,马上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冀中各路武装力量最先感受到日军攻势凶猛的是位于仓石路沿线的部队。

  日军驻石家庄二十三师团和住沧县的二十四师团一出手就是重兵出击,目的是彻底稳定沧石路沿线治安,彻底封闭冀中部队向冀南的退路。因此,二十三师团、二十四师团各出动一个联队,在飞机掩护下,以装甲车、坦克为先导,东西对进,沿沧石路进行扫荡。

  这个时候的日军普遍战斗力比较强,像二十三师团,编成于熊本,军官都是第六师团的底子,士兵是第六师团预备役人员,虽说是三单位制的警备师团,但战斗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二十四师团编成于哈尔滨,那是关东军的底子,骨子里都有一股傲气,打起仗来更是穷凶极恶。加上汉奸势力的配合,日军进展极为神速。

  元月26日早上八、九点的时候,晋县南田村一片安详,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突然,村口放哨的区小队战士匆匆跑进村里,报告鬼子来了。

  隐蔽在村里的抗日政府干部当即决定向东北角突围,但已经太晚了,鬼子大队已经围了上来。干部们冲出去了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被围在了村中。

  19岁的姑娘杨岭梅,刚刚从抗日训练班学习回来,任区妇救会秘书。她家就是南田村人,哥哥、弟弟都参加了抗日队伍,父亲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做被服厂用,一家人都在为抗日奔忙。

  听到枪声后,杨岭梅把县妇救会干部崔军掩藏,赶忙跑回家里掩藏文件。

  掩藏好文件后,杨岭梅刚要往外冲,被破门而入的日伪军抓了起来。敌人一见她家放着几部纺车,认定这一定是共产党搞的小工厂,一个鬼子兵狞笑一声,一把火就把房子烧了。

  等杨岭梅和父母被日伪军捆绑着押到村西口的时候,鬼子已经把全村男女老少都押到了路壕里,用枪托击打每一个人,让大家跪倒在路壕里。

  鬼子军官平本看了看路壕里跪着的村民,又看了一眼路壕上架着的机枪,招收喊过翻译官,让他告诉乡亲们,必须交出抗日干部,否则统统死了死了的有。

  翻译官扯着嗓子连喊三遍,老乡们没有一个人说话。这个时候汉奸刘怀庆跳了出来。

  这刘怀庆是外村一个贩棉花的,因赖账曾被扣在南田村,从此怀恨在心,通过他在晋县县城给鬼子做饭的亲戚,向平本告密,说南田村有共产党干部。平本这才借着大扫荡的机会,带着日伪军包围了南田村。

  到南田村后,刘怀庆带着鬼子直扑抗日干部康二黒、刘平昌、杨岭梅家,将没有来得及突围的几个人全部抓住。然后又抓住了抗日队员孟大牛,在孟大牛走狗、汉奸的骂声中,鬼子六把刺刀捅进了孟大牛的胸膛。

  见老乡们都不吭声,刘怀庆一跳多高,扯着脖子嚎道:“你们南田村人不是厉害么?怎么都跪在了皇军面前啊?我日你们先人,你们竟敢勾结八路和皇军对抗,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

  这家伙话还没有说完,跪在路壕里的一个后生抓起一块土坷垃一跃而起,将土坷垃准准地甩进了刘怀庆大张着的嘴。不等小伙子再有动作,两个鬼子兵就把刺刀捅进了小伙子的后背,鲜血流了一地。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59 , Processed in 0.04610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