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248 页

  蔡中去起草电报去了,罗荣桓对刘一民说:“既然主席要我们抓紧东进,我看,师长就不要急着去聊城了,反正洪超远已将范筑先将军安葬,缺的只是一个公祭仪式。等我们东进到了聊城,可以在聊城停一下,专门举行公祭仪式。当务之急,是要把东进的事情安排好。而且,我们的部队远在冀中和冀南的西部,光是集中部队就得一段时间。建议师长留在南宫,处理这些问题。”

  刘一民点点头,让曾中生负责组织参谋处,重新研究修改东进计划,并通知防空旅、冀中部队,明日师长、政委视察这两支部队。通知袁国平,后天请赵云祥、段海洲、乔明礼、范子侠四人到师部来,师长要亲自与他们谈心。

  吴征提出鲁西整编部队是否一并移交一二九师,刘一民摇摇头,答复说主席的电报说的很清楚,是冀中、冀南整编部队移交。冀南整编的部队上次已经让陈再道带回太行山根据地了,其余的就是我们建立的各县、区武装,这些武装都交给一二九师。这次在冀中俘虏的高顺成部等,移交给一一五师,整编的赵云祥等人的武装移交给一二九师,带回太行山后,由总部统一调配。鲁西整编武装带回鲁西,要补充教五旅作战损失,构建各地警备部队。总而言之,以后各根据地都要交给地方警备部队保卫,主力部队要随时集中,捏成拳头打大歼灭战。

  看看天色不早了,刘一民和罗荣桓商量,吃过晚饭后开党委会具体研究东进问题。

 

 

第三一一章 挥师东进(二)

  吃过晚饭后,刘一民坐下来,把自己后世了解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梳理了一遍,和现在得到的山东各方面的情报进行综合,基本上也就把此时山东的形势和到山东后应该采取的办法措施梳理清楚了。

  自从韩复榘撤退后,山东地面上所有国民政府的军队和地方政权都已南撤,只有范筑先将军拒绝撤退,坚持鲁西北抗战。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这次发动的以彻底扫清山东抵抗势力为目的的大扫荡,是历史上所没有的。范筑先将军提前殉国,他所留下的各路抵抗武装绝大部分被我军收编。这样子的话,目前整个山东再没有一丝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了。相反,除了鲁西全部为我控制外,山东省委正在各地组织发动武装起义、积极组建抗日武装。

  历史上山东根据地一直存在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捋顺关系问题,主要原因是一一五师东进部队数量少,很难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加上缺少核心领导人,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山东根据地我军各部形不成强有力的拳头。直到1943年中央明确罗荣桓主政山东,局面才大大改观。现在教导师是我军主力,全军10余万人进军山东,又有自己坐镇,山东的抗日局面和历史上就大不一样了。

  至于教导师进军山东后国民政府会有何反应,刘一民觉得可以不予考虑。因为历史上蒋介石是在徐州会战结束后,才想起安排部队到山东、冀南开展敌后游击战的,这些部队后来大部分都做了伪军。刘一民觉得,只要自己在山东展开,站稳了脚跟,能够有力地支援全国其它抗日战场,即令蒋介石还派沈鸿烈来当山东省主席,那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党委会一直开到晚上十点,对教导师各部东进山东的路线及到山东后的发展区域都做了明确划分。这次,教导师党委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全师向山东发展,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比陕西根据地更加强大的根据地,因为山东的人口比陕西多的多,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山区都可以建立成巩固的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完全可以斩断津浦路,控制山东全境。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各部队发展区域较上次干部会议上的规划有明显变化。其中,教二旅作为我军鲁西北头等主力部队,仍然坚守津浦路以西、黄河西北的鲁西地区,担负支援鲁北、冀南、冀中作战任务,旅部兼鲁西军区,驻临清县;教六旅配属野炮二团,发展区域为沧县以南、津浦路以东、黄河以北地区,旅部兼鲁北军区,住惠民县;教三旅率教七旅、教八旅由王老虎特战一中队引导,从德县附近偷越铁路,东进渡黄河,在黄河以东、胶济线以北、大泽山以西区域发展,旅部兼鲁东北军区,驻广饶县;教八旅向胶东前进,在大泽山以东建立胶东军区,旅部兼胶东军区,驻莱阳;教七旅配属中型迫击炮团,在沂山以东、胶济线以南地区展开,旅部兼胶莱军区,驻安丘县。教一旅、教四旅、教五旅、骑兵旅、炮兵旅及师直属部队均到聊城地区集中,东渡黄河。其中,教一旅在津浦路以西、黄河以南的鲁西南展开,旅部兼鲁西南军区,驻巨野;骑兵旅随教一旅行动,向鲁豫皖边区发展,旅部兼鲁豫皖边区军区,驻单县;教四旅配属山炮团向鲁中挺进,旅部兼鲁中军区,驻博山;教五旅进军鲁南,旅部兼鲁南军区,驻蒙阴县;师部率师直属部队、机关向鲁中南山区挺进,在沂源县建立后方基地。

  具体各部队东进顺序、路线,按照参谋处制定的方案执行。

  为了保证新兵训练质量,同时也是为了减轻行军压力,党委会决定,编练司令部暂时随教二旅行动,到临清继续训练新兵。待第一批新兵正规训练满三个月、分配到各部队后,在临清集中训练鲁西整编的各路武装力量。完成任务,编练司令部再东渡黄河与师部汇合。

  一道道命令发向了教导师各部,要求各部队迅速转入休整,教二旅立即回防鲁西,教五旅向聊城集中,为主力渡河做准备。其它各旅都要组织并派出先遣支队提前渡河东进,为主力大举入鲁开路。待一二九师、一一五师部队抵达冀南、冀中后,全师分路渡河东进。

  会议结束后,刘一民回家和妻儿团聚。

  见丈夫终于回家,唐星樱喜得满脸都是笑意,赶紧起床,专门烧水冲了一碗鸡蛋茶,硬逼着让刘一民喝下。

  喝完,刘一民就问唐星樱大年初一让孩子吃饺子没有,唐星樱摇摇头,说道:“冀南都让鬼子炸成什么了,见天都忙着救人,忙着安置群众,哪里能顾着吃饺子。”

  刘一民从兜里掏出一块银元,说是过年没有给儿子压岁钱,这父亲当的有点失职。说着就进到卧室,在儿子的小脸上亲了两口,把银元放到儿子的枕头下面。

  这一折腾,竟然把小家伙弄醒了,非要缠着刘一民抱,还奶声奶气地缠着爸爸讲故事。

  成天打来杀去的,一见老婆和儿子,刘一民的心都是暖洋洋的,也不顾一天的疲劳了,把儿子抱在怀里,用军大衣裹着爷俩在院子里边转悠边讲故事。一直讲到了12点,儿子的小嘴终于打开了哈欠,刘一民才抱着儿子回屋。

  陈瑶光早已惊醒,这个时候也在屋子里等着,见刘一民进屋,问了句“回来了”,伸手就把孩子抱过去,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躺倒床上,刘一民小声问唐星樱这陈瑶光最近表现怎么样,愿意不愿意回去?

  唐星樱说这丫头最近表现很好,不再提什么姨太太之类的话了,不但能帮助照顾孩子,还去医院照顾伤员。特别是上次鬼子大轰炸,这丫头表现的特别勇敢,还去帮助抢救受伤的老乡。看样子,这段时间确实是受教育了。

  刘一民叹了口气,说道:“周副主席发来密电,陈瑶光的身份已经查清楚了。她本人确实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是金陵大学的学生。戴笠把她父母抓了起来,胁迫她到我们这里来的。至于她的蒋夫人干女儿的身份,都是一种掩护。周副主席说,据分析陈瑶光并没有接受什么具体任务,戴笠只是想利用她的美貌来征服我,放长线钓大鱼。我想让你最近多和她谈谈,尽量动员她回去,就说你已经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想戳穿,免得蒋委员长、蒋夫人面子上不好看。”

  唐星樱追问道:“那她要是不走呢?”

  刘一民又是一声叹息:“尽量让她自愿走吧。周副主席的意思,虽然我们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在现在情况下也不能因小失大,因为这种小事去和蒋介石、宋美龄打嘴皮官司。还得把她留下,还得保护她的安全。”

  唐星樱一听就坐了起来,张嘴就想大声说话,慌得刘一民赶紧捂住她的嘴,把她拉躺下。

  唐星樱一阵气苦,憋了半天,才小声嘀咕道:“保卫部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天天瞪着眼睛抓特务,这特务就和我们住在一个屋子里,也不见他们有什么动作,一群笨蛋!”

  刘一民心里其实也不好受。原来他心里知道陈瑶光就是蒋介石给自己设的陷阱,但一旦得到证实,还是感觉很难受。想想就恨戴笠,什么下三滥手法都能使出来,这么一个漂亮女大学生,硬是让他逼得来做诱饵。这不是害人是什么啊?

  唐星樱见刘一民不再说话,就又小声说了一句:“可惜你是八路军将领,是我男人。要是你是那些小军阀就好了,可以三妻四妾的,还不美死?哪里还用操心她是谁派来的!”

  刘一民伸手搂住妻子,两口子安歇无话。

  第二天上午,刘一民和罗荣桓视察了冀中部队。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冀中部队干部战士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从教导师得到了大量补充,原来没有枪的有了枪,原来已经没有了膛线的破枪也都换成了教导师支援的好枪,各连也都配上了轻重机枪,营、团配上了小炮。干部战士人人都从教导师领了补贴,军装也都换成了崭新的八路军军服,这精气神一下子就出来了。

  到刚刚整编的各团驻地视察完后,鲁贲、孟庆山、吕正操把冀中部队排以上干部集中了起来,请刘一民、罗荣桓给大家讲话。

  冀中部队是我军最年轻的部队,许多战士对我军的奋斗历史说不清楚,罗荣桓就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从湘南暴动讲起,讲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讲了创建中央苏区,讲了反围剿斗争,讲了长征。把我军的历史和性质、奋斗目标说的清清楚楚。最后,罗荣桓语重心长地告诉干部们:“我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光荣传统的部队,建军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部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冀中部队虽然年轻,但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奋起反击。这种精神就是对我军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相信同志们重回冀中后,能把冀中根据地保卫好、建设好,把冀中部队锻炼成我军主力部队。”

  刘一民是第一次听罗荣桓长篇大论地讲话,听的有滋有味,觉得这老伙计不愧是我军政工元帅,这次讲话,一定会在冀中部队干部心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对集中部队日后发展成主力部队起到极大的作用。

  正在品味罗荣桓的讲话,就听干部们的掌声震天响,收回心思一看,原来鲁贲、孟庆山、吕正操三人都在向自己敬礼,请自己给干部们讲话。

  刘一民站起来给三个人还了礼,这才开始说道:“刚才罗政委把我军的历史给大家回顾了一下,可能有的同志听了以后有疑问,为什么蒋介石发动了五次围剿,又是飞机又是大炮,还搞什么围追堵截,怎么就消灭不了我们呢?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刚才政委已经讲了很主要的一部分。下面,我着重给同志们讲讲我军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刘一民这一开讲,就刹不住闸了,针对冀中四面受敌的形势,结合我军战例,大讲特讲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运动战。特别是讲了反蚕食、反围剿、反扫荡作战原则和要领。

  最后,刘一民要求冀中各部队回到冀中后,组织敌后武工队,大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他很形象地比喻道:“这日本鬼子现在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以冀中部队的实力,是不可能一口把他们吞下的。特别是在冀中这种环境下,如果鬼子一旦察觉我军主力离开了冀中,随时随地都会进行大扫荡。怎么办呢?那就是小刀慢割。就像我们对付一窝马蜂一样,你要是一着不慎,激怒了它,它很可能倾巢而出,一下把人蜇死。但是你要是制作一些拍子,一人拿一个,远远地盯着它,出来一只拍死一只,那马蜂岂不是就形不成集群攻击了么?这鬼子好比马蜂,你要是成建制地消灭它一个小队,它就会实施报复,就是坦克飞机一起上。我们得想法避免鬼子报复。怎么办呢?这个冷枪冷炮运动就很好。我们把大部队分成小部队,让民兵配合着,专门打鬼子的散兵、哨兵,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专打落单的鬼子。开枪前先埋好地雷,打死一个鬼子就走,鬼子一追击就让他踩地雷。这样,鬼子的番号没有少,士兵却天天在减少,到一定时候,鬼子要集合扫荡了,哨子一吹,奶奶个腿,竟然没有士兵了。大家想想到时候鬼子军官是啥表情啊?”

  干部们马上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第三一二章 挥师东进(三)

  冀中部队排以上干部见面会后,刘一民又做了战术动作表演,让孟庆山和吕正操抽出18名排长,亲自指导大家做战术动作。

  看看到了吃晌午饭的时候,在同志们的殷切挽留中,刘一民和罗荣桓分别下到冀中部队几个连队,与战士们一起吃了饭,对部分干部战士提出的战术动作方面、群众工作方面的问题以及想调到教导师主力部队、想到教导师教导队学习等问题都进行了解释和回答。

  下午,刘一民和罗荣桓又策马赶到防空旅,视察了防空旅新组建部队。

  在防空二团,新上任的团长龙虎娃早已经将队伍列队。一见旅长陪着师长、政委联袂而来,龙虎娃和新任政委秦敬义就双双跑步上前敬礼报告。

  刘一民看了一眼龙虎娃,这个自己穿越后在新圩遇见的第一个红军机枪射手,不但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牺牲在湘江边,反而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已经成长为我军特等英雄、能文能武的团长。再看一眼自己从四方面军救出来的秦敬义,原来黑瘦矮小的一个人,现在站在那里竟然虎虎生威,精气神十足。

  又往队伍里仔细一瞅,见班、排、连、营的干部都是熟人,除了原防空一团的干部外,新调入的干部也都是红军改编前的战友,刘一民知道李昌、王山柱的炮兵旅和王润清的重机枪团对自己交待的培养干部工作完成的很好,派来的干部除了老18团、警卫师培养出的营、连干部外,班、排长都是从占领成都后参加红军的战士中培养出来的。这部分人全部是浴火重生的红军干部。

  刘一民心里欢喜,豪气顿生,有这样一群历经战火考验、由自己言传身教一手带出来的忠诚无比的骨干干部团队,就能保证部队不断发展壮大。到了山东,部队一展开,只要自己一声令下,部队就会快速发展,营长变团长、团长变旅长、旅长变师长,稍微假以时日,就可能拉起一支野战大军。恐怕小日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吓跑了韩复榘,却引来了八路军主力。这山东,以后就要成为中国人战胜日本人的强大的基地了。

  心里欢喜的刘一民,快步走向队伍,细心地给每一个战士整理军容军姿,并轻声询问那些新战士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参军的。

  一直忙乎了近两个小时,刘一民才走回队伍前面站定,眼睛从排头朝队尾扫了一圈,大声说道:“防空旅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光荣的部队。原防空旅长李亦默同志面对日寇机群狂轰滥炸,毫不胆怯,率领防空一团奋起反击,创造了一天之内击落日机37架的辉煌战绩。李亦默同志以身殉国,实践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说到这里,刘一民眼前又浮现出了李亦默率领防空一团迎战敌机的勃勃英姿,声音中都透出一丝颤栗:“烈士的光荣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李亦默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要学习他面对强敌无畏无惧,就要学习他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我们是革命军人,是共产党领导的光荣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路军,我们的旗帜上浸透了先烈们的鲜血,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我们的战旗高高飘扬。小日本不行,其它任何敌人都不行!我要看一看我们新成立的防空二团能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让日军航空兵一提起我们的防空兵就直尿裤子。同志们,你们回答我,有信心没有?”

  新组建的防空二团、三团都是以原防空一团部队为底子,补充干部和新兵后建成的,从干部到战士都是嗷嗷叫,一心想报仇。特别是那些到教导队培训过的干部们,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报仇。听师长问有无信心,全场的干部战士,包括站在一边的韩前进都是憋足了劲大吼:“有!”

  刘一民见士气高涨,就下令进行演习。

  龙虎娃和秦敬义马上指挥部队进行了防空哨警戒、上炮位、防空战斗等训练演习,让师长、政委指导。

  虽然是新建团,战术动作都显得生硬、稚嫩,但刘一民对防空二团的演习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知道,只要士气上来,技战水平可以慢慢提高。因此,演习结束后刘一民就提出,让部队增加用高射炮、高射机枪打火车、铁甲列车、坦克、装甲车训练科目,并要韩前进组织部队抓紧摸索,总结一套训练办法,在大军东进跨越津浦铁路时,万一遇见日军铁甲列车,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付它,保证主力顺利东进。

  晚上,刘一民和罗荣桓就住在防空二团,分别与干部战士谈心,查找训练中发现的不足。

  李凌风率特战二中队、三中队潜入保定后,很快就找到了机场的位置。可惜的是,日军由于机场屡经空袭,警卫部队警惕性极高,口令一日三换,一个不对,马上就是机枪扫射,根本不管对方穿的是日军服装还是中国人的服装。

  连续观察了两天,感觉根本就无隙可乘,李凌风无奈,只好决定强攻。

  但是,强攻的难度很大,除了进出机场的大路,鬼子在机场周围布上了地雷,铁丝网上挂上了铃铛,一有风吹草动,机场内马上就拉响警报,鬼子警卫部队随即就是一阵机枪扫射。

  伪装鬼子偷袭不成,强攻也不成,挖地道的话时间太长,李凌风就想着是不是给师长发个电报,请求放弃偷袭日军机场,转而去破坏铁路桥梁。

  转机出现的很突然。

  日军二十三师团北调保大路布防后,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忙的天昏地暗,不停地督促部队抓紧修建工事,重要地段的工事他还要亲自去看,亲自搞爆炸试验,看能不能经得起八路军教导师炮兵群的打击。一边忙着布防、修工事,一边还得守着电台不停地向大本营发报,要去迅速补充作战损失。就这小松原道太郎中将还不放心,整天都处于临战状态,生怕八路军教导师随时杀向他的防线。因为他知道,八路军教导师用的都是皇军的大炮,炮兵力量比他的二十三师团强大的多。

  忙来忙去,总算是初步建起了一条还算比较满意的防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感觉可以松口气了,就静下心来想想防线还有什么漏洞没有。这一想,就发现自己没有亲自去检查保定机场的防务,万一那里出了漏洞,再让八路军的飞机偷袭一下的话,那就损失大了。即令是八路军的飞机不偷袭,难道狡猾的刘一民就不会派部队去偷袭么?那刘一民连天津都敢袭占,区区保定机场在他眼里算什么?再说了,自从联合舰队航空兵炸死了刘一民的防空旅长后,这家伙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说不定这保定机场就在他的报复名单上面。

  越想越觉得应该马上去检查保定机场防务,最好现在就去。正要走,接到了寺内寿一大将的电报,要他务必加强保大路防守,严防刘一民教导师主力突袭。

  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看了寺内寿一大将的电报,觉得自己还是坐镇指挥的好,就派参谋长大内孜大佐前去机场视察。

  大内孜大佐出生于日本的宫城,上陆军士官学校时读的是骑兵科,因此,他身上有一种日军骑兵特有的自大、傲慢。历史上,大内孜大佐和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发起诺门坎战役后,被苏蒙军击毙,死后被追授为少将。

  接到小松原道太郎中将让他去检查保定机场防务的命令后,大内孜大佐很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机场的防务已经很完善了,八路军根本不可能偷袭机场。因此,他首先给机场打了个电话,询问兵力配置、有无异常情况,然后就通知机场,他将代表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前去检查机场防务,要机场方面做好迎接准备。

  大内孜大佐不知道,他的这个电话不但葬送了它的性命,也葬送了保定机场。

  李凌风接到监听日军电话的队员的报告后,大喜,马上就召集赵勇刚、赵治宇研究行动方案。最后决定秘密袭占保定城外的东石桥村,伪装日军拦截从任丘赶来检查保定机场防务的大内孜大佐一行,然后以大内孜大佐的名义进入保定机场。炸毁机场后迅速撤回冀中,与大部队汇合。

  从任丘到保定约有130多里地,虽然是沿保大公路行驶,大内孜大佐还是不停地咒骂该死的支那人,修公路都修不好,汽车的速度根本就提不起来。

  车到高阳的时候,大内孜大佐给机场方面又发了一封电报,通报了自己的位置和到达的大致时间。

  看看天色,大内孜大佐命令随行参谋就在高阳城里给沿线的日军各部队打电话,要求他们提高警惕,严防八路军偷袭,注意接应自己的车队。

  大内孜的做派全部落到了李凌风的耳中。

  这石桥有三个村,分别是北石桥、东石桥、西石桥,呈三角形状。其中,保大路从东石桥村子中间穿过。此时,李凌风率领特战二、三中队已经控制了东石桥村。

  坐在东石桥村鬼子警备部队的小队部,看着大内孜大佐的电话命令记录,李凌风心里好笑,看来这个大内孜是一个外表高傲、骨子里胆小的家伙。来就来呗,还一遍遍地打电话,通知一次又一次,分明是想让沿途部队保护他的安全,还美其名曰提防八路军偷袭!这狗日的小鬼子,真他奶奶的是啥人都有!

  好笑归好笑,感觉即将完成任务的李凌风指挥两个特战中队,按照鬼子警备小队原来防守的工事布置,在村头设置岗哨和街垒,布置了横杆,就等大内孜大佐一行到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12 , Processed in 0.0388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