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315 页

  一边的政委鲍文不耐烦了,直接就数落胡老虎:“你瞎说什么呢?对鬼子还有什么使诈不使诈的!老子又没有请他们来侵略中国,他们来了就得死,死的越快越好!这仗打的多经典,完全可以列入骑兵学校的教材了。赶紧撤吧,鬼子飞机马上就来了。第二师团要不了多久也会赶到的,我们还得继续诱敌呢!”

  胡老虎这才不再多说,下令主力转移,命令骑一团二营接替一营担任诱敌任务。不过这次胡老虎的命令和上次命令骑一营诱敌时略有不同,而是命令骑二营尽量不要与日军发生战斗,主要想法对付鬼子飞机,千万不能让鬼子飞机追上。不然的话,部队损失就大了。

  正在滨县附近隐蔽待机的刘一民接到了骑兵旅长胡老虎发来的捷报:“今日中午十一点四十分,我旅在惠民西北之东信村附近,歼灭日军骑兵第三旅团,缴获该旅团军旗,击毙日军骑兵3024人,缴获战马1341匹,骑兵炮八门,掷弹筒32门,重机枪八挺,骑枪2600余支,马刀、弹药另计上报。唯一遗憾的是,日军第三骑兵旅团之骑炮兵联队没有随行,致使我军缴获日军野炮计划未能实现。另,骑一营营长朱全乐、教导员郑耀建议,我军应留一支主力部队于冀鲁边,待敌主力追击我军东进后,趁敌沧州守军主力减少的机会,袭占沧州,缴获或破坏沧州的日军补给基地的物资,作为打破鬼子对山东的围剿的暗手使用。当否,请师长考虑。”

  看完战报,刘一民心里欢喜,骑兵旅初战告捷,消灭了鬼子机动能力最强的骑兵第三旅团主力,等于是斩断了日军快速奔袭的长腿,不但对接下来的山东反围剿战斗意义重大,而且对坚持冀鲁边敌后斗争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如果鬼子第三骑兵旅团在冀鲁边停留一段时间的话,对县大队、区小队等小股地方武装的威胁太大。

  刘一民马上向各部通报了骑兵旅的战绩,命令各部队向骑兵旅学习,发扬我军特别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子、善于打巧仗的优良传统,在接下来的围歼第十师团的战斗中,既要发扬火力,又要节省弹药,千方百计提高命中率,打出一大批神枪手、神炮手来,创造战争史上战损比最低的奇迹!

 

 

第四二0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六)

  冈村宁次接到航空兵两个报告,一个是滨县县城在八路军手中,侦察发现县城有驻军,而且附近黄河河面上有两座浮桥,已被摧毁。二是骑兵第三旅团很可能已经遭遇不测,在惠民西北约二十里处发现战马及士兵遗体,不过遗体都没有穿军服,辨别不清是皇军还是土八路遗体,但飞机侦察并没有发现骑兵第三旅团行军队伍。

  接到报告后,冈村宁次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可怕了,一个小时前骑兵第三旅团还在向他报告发现八路军冀鲁边部队主力踪迹,怎么一个小时后就成了一地尸体呢?真没有想到,到冀鲁边才几天,第三骑兵旅团就发生了这种事情,难道八路军教导师的实力已经强横到这种地步了么?

  这冀鲁边的八路军到底与多少兵马呢?他们怎么可能在南北两线同时作战呢?明明第十师团那里在不停地遭受阻击袭扰,怎么北线的骑兵第三旅团就全军尽墨呢?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冀鲁边八路军主力就在惠民一带,原先判断的他们可能在鲁中尚未赶回的情况看来已经不存在,说不定接下来他们还会有惊人举动。那他们会不会拿自己的第二师团开刀呢?

  想了想,冈村宁次就笑了,第二师团可不是第八师团,更不是骑兵第三旅团,那可是真正的皇军精华部队,不说别的,单论士兵的射击水平、刺杀水平和战术动作水平,就不是其它部队能比的。再说了,骑兵第三旅团说是一个旅团,实际兵力也不过是第二师团的一个联队。现在可是白天,有强大的航空兵护送,八路军冀鲁边主力部队就是想动第二师团,恐怕也不可能。何况刘一民主力远在鲁中,仅凭八路军冀鲁边主力部队,那是不可能撼动任何一个皇军师团的。

  冈村宁次不敢怠慢,一边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一边严令航空兵多派飞机到惠民侦察,务必查清敌情,而且要出动战机,为各师团提供不间断的空中掩护,避免再发生悲剧。然后,又严令第二师团务必把主力集中,抱成团,稳步前进,务必与航空兵保持密切联系,千万不能堕入土八路陷阱。

  下达完命令后,冈村宁次想想不放心,严令第四十一师团迅速出动,全速增援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三个师团务必在惠民会师。待会师惠民后再决定下一步攻击方向。

  第二师团赶到东信战场后,眼前的情景触目惊心,到处是死马和死人,而且几乎都是同时被几发子弹命中。战场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死马身上的鞍具都被卸走了,士兵也是全身光溜溜的,只剩下一块兜裆布,里面还插着一张传单,上面用中日两种语言写着:“日军士兵们,当你们在中国战场上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时候,你们的姐妹妻子正被日本军部征召为慰安妇,你们的父母正在忍受日本财阀的剥削。你们都是平民子弟,天皇发动侵华战争,是让你们拿枪打中国的平民,这是日本的富人、权贵阶层为了满足自己贪欲发动的不义战争,结局必然是日本战败,天皇及其帮凶接受正义审判。八路军优待俘虏,我们这里有投降的日本战士和我们并肩作战,希望你们早日觉醒,与我们一起与军阀、政客、财阀作斗争,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出路。八路军欢迎你们反抗军官的压迫和打骂,凡是投降八路军的,每人奖励人民币500元。投降时能杀日军军官的,额外重奖,其中杀尉官的,奖金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杀日军佐官的,奖金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杀日军将官的,奖金分别为一万元、二万元、三万元。奖金多多,多杀多得,重复计奖。奖金也可以兑换为金条、银元、美元、英镑、法郎、日元等,杀一个日军尉官,等于你当两年兵的薪金,杀一名日军佐官,就可以让你一家一年、两年吃喝不愁,杀一名日军将官,就可以让你父亲在东京开商店、做老板。日军士兵们,赶快觉醒吧,拿起手中的枪,只要二拇指一动,砰的一声,奖金就来了。心动不如行动,赶快行动吧!我们期待着你的投降、起义,期待着你能领到大额奖金。”

  这第二师团代号勇,是九一八事变的元凶部队,基本上都是一群兽性十足的老鬼子,崇尚的是武力征服中国。八路军的传单对他们无疑是对牛弹琴、浪费纸张。不过也有例外,上等兵泽田就拿着传单看了又看,还忍不住藏了两张。不料他的举动被小队长阁下发现了,传单被搜走了不说,还挨了几个耳光,而且让他去收集搬运尸体。

  泽田这家伙到中国没少干坏事,杀人放火强奸,反正是最丑恶、最残忍的事情他都干过。不过这家伙家里穷,当兵打仗为的是让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能上学。但坏事干完了,钱却没有落下,原因是每次讨伐回来弄到的钱,都被小队长阁下、中队长阁下、大队长阁下搜刮走了,他还是穷大兵一个。

  上个月,泽田的父亲来信告诉他,由于没钱,他的妹妹枝子只好退学参军了,据说是到华中区慰问皇军。泽田一听,就知道他可怜的妹子当了慰安妇,每天得接受几十名皇军士兵的蹂躏。泽田文化水平低,搞不懂为啥别人家有钱他家没钱,但他知道要是有钱的话,才16岁的枝子是不用去当慰安妇的。所以,看到八路军的传单后,泽田脑子里就全部都成了钱字。

  小队长的几个耳光打得泽田天旋地转、两眼直冒金星。小队长阁下打完后就走了,只剩下泽田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一回过神来,泽田就看到了大队长阁下和几个中队长阁下、小队长阁下在一块比比划划,不用说是又在商量战斗的事情了。现在的问题是泽田看见大队长阁下的头部的时候,已经两眼放光了,脑海里全部是一个“钱”字,大队长阁下那圆溜溜的头颅不停地幻化,一会儿是白花花的银元,一会儿是黄澄澄的金条,一会儿又是花花绿绿的钞票。于是,关东军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上等兵泽田理所当然地卧倒在一匹死马前,架起了他的三八大盖,把准星套住了大队长阁下那圆圆的头颅,二拇指轻轻一动,一颗子弹就飞了出去。

  泽田是老兵,第二师团又是日军仅有的三个摩托化师团之一,训练非常严格,士兵的枪法很是了得。泽田二拇指轻轻一动,大队长阁下的脑门子上就盛开了一朵小小的血花,比富士山的樱花还好看呢!惊得几个中队长都忍不住回头向枪响处观看。

  这一下泽田挣奖金的机会来了,他快速退弹壳快速上弹,砰砰砰砰,又连开四枪,把四个中队长阁下全部打发回姥姥家寻娘吃奶去了。

  直到被刺刀刺中后背,泽田心里还在默默计算:大队长阁下是大尉,值300元,四个中队长阁下都是中尉,每人值200元,加起来总共是1100元,再加上投降奖励的500元,应该是1600元,这下枝子可以不用被千人操万人骑了。

  泽田事件很恶劣,恶劣得让冈村宁次中将从心底里把刘一民给彻底恨上了,认为刘一民无比恶毒,什么招数都使,连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诱惑、鼓动士兵杀长官反叛的招数都能使出来,简直军人的不是!这才有了后来冈村宁次针对刘一民搞了一系列的暗杀活动,虽然没有得逞,但也让刘一民烦的不行!

  等日军第二师团处理完骑兵第三旅团的尸体、和第三十五师团在惠民城下会师后,才发现这冀鲁边八路军的巢穴惠民城竟然是一座空城。冈村宁次接到报告后,想了半天都想不出八路军这是唱的哪一出,既然要放弃惠民,为什么会在东信设伏消灭骑兵第三旅团呢?这冀鲁边可是平原,除了依托坚城固守外,冈村宁次实在想不出在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八路军还能再玩出什么花样。因此,他下令第二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在惠民短暂休整,等候第四十一师团赶到后再展开行动。至于八路军小股骑兵的骚扰挑逗,冈村宁次的命令说的很清楚:“不追击、不上当,待三个师团聚齐后,再分路围剿。”

  冈村宁次不知道,八路军不是不依托坚城固守,而是选择的地点不同而已。此时的滨县,就开始打开了城市攻防战。

  第十师团这一路走的好生辛苦,八路军不停地打阻击,还伴随着地雷和炸药包,把皇军士兵的生命践踏得连路边的野草都不如。好不容易在航空兵的配合下,让八路军打阻击的骑兵知难而退了,第十师团这才加快了追击步伐。紧赶慢赶,第十师团先头部队总算在下午三点左右赶到了滨县城下。到此,第十师团的好运算是彻底结束了。

  教六旅参谋长何明亮原来是老工兵出身,对防御工事很有研究,特别是在通道加入红18团后,刘一民的战术思想对何明亮刺激很大。刘一民编写的红军步兵训练大纲里关于阵地攻防战的要求,何明亮都倒背如流。因此,受命指挥教18团和新六团、飞雷炮团防守滨县县城后,何明亮领着三个团长把滨县县城的地形看了个够,又把工兵团的两个营全部用上,带着部队修工事,不但加固了滨县县城原先为防止土匪而构筑的碉堡工事,还按照防空袭、防重炮的要求,重新整修加固工事。像城墙根,就重点掏挖了地堡,城门口更是密布地雷,主街道上的房屋院落全部打通,墙壁也都掏出了射击孔,各主要火力点之间都用明沟暗壕连接,确保鬼子飞机炸不垮、重炮轰不塌。

  忙前忙后,没明没夜地干,总算是出了成效。何明亮最后检查后,满意地向刘一民报告:“城防系统初步完善,完全可以抵挡第十师团的进攻。不要说只是短期固守,就是长期坚守,以我军的战斗力,只要粮食、弹药由保证,守它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问题。”

  刘一民接报后,还真想着是不是就让何明亮坚守滨县,成就一段英雄传奇。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虽然教导师不缺弹药、粮食和药品,但这滨县太小了,抗击一个第十师团可以,要想凭借滨县城防抗击日军几个师团甚至十几个师团的轮番攻击,那也是不可能的。虽然能大量杀伤鬼子,但守城部队怕是一个也活不了。这种打法是我军绝对不取的。

  这边八路军刚忙活完,日军先头部队就到了。由于第十师团与教导师作战几次都在城门口吃亏,所以第十师团的先头部队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在县城周围侦察搜索。一直等到濑谷启率领三十三旅团主力赶上来,鬼子的先头部队才发动了一次试探性攻击。

  就是这小小的试探性攻击,就让濑谷启大开眼界。原因无它,因为八路军的战法竟然是一天数变,这防守县城的部队也不上城墙,火力也不强大,就是在城墙的射孔上不慌不忙地开枪,纯粹用步枪在猎杀进攻的日军。枪声虽然不浓密,但基本上都是枪枪夺命,日军伤亡率奇高,濑谷启不得不哀叹,总算是遇上了比皇军射击水平一点都不差的中国军队。

  试探性进攻失败后,濑谷启也不再客气了,呼叫航空兵轰炸滨县,准备先把城墙炸塌再说。

  民国时期山东土匪多,军阀混战的战事也多。所以,为了自保,山东各县的城墙基本上都修的非常牢固。这滨县北临渤海,东临黄河,一直都是土匪、河匪、海盗觊觎的地方,城墙自然修的更结实一点。日军四架飞机忙乎了半天,也没有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濑谷启一急,就给师团长矶谷廉介发报,请求他督促航空兵,多派飞机来轰炸。否则的话,这滨县想拿下来很困难,恐怕得付出惨重代价。

 

 

第四二一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七)

  在战机大集群来临之前,第三十三旅团长濑谷启和第八旅团长赖武平终于会师了,两个老鬼子一碰面,很快就形成了共识,他们认为黄河上的浮桥已经被航空兵摧毁,滨县一带的八路军无路可逃,必然据城死守。两个人决定,第八旅团和第三十三旅团各抽出一个大队向周围进一步搜索,最起码要搞清楚方圆十里之内到底还有无其它八路军部队。特别是要搞清楚伏击骑兵第三旅团的八路军部队到了什么地方。然后有第三十三旅团担任滨县县城攻城主力,从东门和西门强攻,东门面向黄河,已经成了绝地,只派一个中队监视即可。北门是目前八路军最可能突围的方向,第八师团在北门方向布置伏击圈,形成围三阙一之势,诱使八路军向北门突围,由第八旅团将其歼灭。

  日军的通讯手段还是先进的,骑兵第三旅团主力刚被歼灭,赖武平和濑谷启就接到了冈村宁次的通报,因此他们也多长了个心眼,不仅派出了警戒搜索部队,还制定出了围三阙一的作战方案。正常情况下,这是个很阴险的作战方案,历史上,八年抗战中日军经常使用。可惜的是,赖武平和濑谷启两个老鬼子还是不了解刘一民和教导师,他们也不想一想,以刘一民的作战风格,什么时候会死守一地等人来打啊?既然守就必然有要守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很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当然,要是赖武平和濑谷启明白了这个道理,恐怕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把两万多精锐日军带到滨县城下的,更不用说会制定出这么一个让隐藏在四周的八路军战士人人掩口偷笑的作战计划的。

  拿出作战计划后,濑谷启就摆出了一幅前敌指挥的架势,开始发号施令,调动部队。看的赖武平心里直笑,暗骂濑谷启想升官想疯了,竟然不知道第八旅团排序远远高于第三十三旅团,连谦让一下都不谦让,就自作主张取得了战场指挥权。这也好,反正第三十三旅团是主力覆灭后重建的,他愿意让手下去送死谁也拦不着,由他去吧。于是,赖武平少将带着第八旅团主力往北门运动,在北门附近开始布置伏击圈了。

  赖武平走后,濑谷启命令野炮兵联队迅速建立阵地,准备炮轰城门、城墙,炸开攻城通道。

  炮兵还没有开火,日军机群就到了,来的是济南机场的鬼子飞机,总共十六架,在滨县上空盘旋,集中轰炸城门和城墙。还别说,小鬼子的飞机还真厉害,把几个城门上的楼子都炸塌了,弄得烟尘横飞。

  鬼子开始进攻了,一个中队的小鬼子猫着腰向满门摸来,快抵近城门的时候,八路军的地雷开始爆炸了,不停地有小鬼子被炸死炸伤。带队的鬼子中队长看着冲不过去,只好命令部队就地卧倒,监视城门动静,并向大队长报告,要求派工兵排雷。

  西门的情况也是一样,鬼子在地雷前停止了脚步。只有东门静悄悄的,对东门实施佯攻的鬼子中队长,觉得还不到他发动攻击的时候,只有等南门和西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的中队才可以出击,那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牵制守军。

  濑谷启见攻击城门遇阻,就下令工兵联队排雷。命令野炮兵迅速炮击,务必摧毁城门,最好在城墙上也炸开缺口,可以让部队多路攻击。

  鬼子工兵开始探雷了,两个、三个一组,戴着钢盔,拿着探雷器,战战兢兢的,一步一步搞的很仔细。

  守城的八路军教18团团长曹进和政委伍家声在指挥部的观察窗口上把小鬼子的动静看的清清楚楚,见鬼子工兵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曹进一下就笑了,扭头对伍家声说:“政委,你看这鬼子工兵走路的谨慎样子,像不像小脚老太太啊?”

  伍家声说:“走路小心翼翼的姿势像,但神态不像。小脚老太太是走不快,这小鬼子是害怕坐土飞机,不敢走快。再说了,小鬼子可不能和小脚老太比,一个是受老封建毒害的善良人,一个是杀人不眨眼的禽兽,没有可比性。”

  曹进说:“那咋办?咱们请鬼子工兵吃花生米?”

  伍家声连连点头,用他那四川话说道:“要得,就让他个龟儿子有来无回!”

  就这样,教18团的神枪手们发威了,三八大盖射程远,精度高,用来打探雷的鬼子工兵,那是一打一个准。鬼子工兵伤亡惨重,换了一茬又一茬,死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一批能完成任务。

  濑谷启这才知道自己确实遇到了八路军精锐部队,那射击精度在那里放着呢,他到第三十三旅团任职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滕县没有,临城、枣庄没有,台儿庄、徐州也没有。虽然第三十三旅团在台儿庄几乎是全军覆没,但濑谷启知道,那是输在战略上,输在兵力单薄上,论单兵作战素质,那些部队和眼前的八路军是不能比的。因为,从试探性进攻到现在,八路军的机枪都没有开火,只是步枪精度射击,就让日军不能靠近城墙。这种情况太诡异了。

  这一来二去都需要时间,看看已经四点多了,再不动手大规模攻城的话,说不定天黑前就不能攻占滨县县城了,搞不好就又是一个滕县攻击战,打成个三天五天,再损兵折将的话,传出去就太丢人了。

  濑谷启心急如焚,不住声地催促野炮兵联队,快点开始炮击,先用炮火引爆地雷,再把城门、城墙炸开,步兵快速发起攻击。

  第十师团野炮兵联队有36门野炮、12门山炮,再加上坦克炮和步兵炮,这一开始炮击,威势确实不小,轰轰隆隆的,爆炸声把大地都震的直颤。

  小鬼子炮兵的技术确实过硬,这一打,不但引的地雷接连爆炸,连南城门都被炸塌了,城墙也被炸开了几个豁子。喜得濑谷启不住声地喊哟西。

  炮火持续了整整十分钟,炮筒都打的有点发红了,小鬼子才停止了炮击。鬼子炮兵指挥官见达到了目的,也不慌张了,开始准备升热气球,让炮兵观测员升空观察城内防御工事,引导炮兵准备延伸炮击,掩护步兵攻城。

  一切准备就绪,濑谷启下达了攻城命令。

  这第十师团上次在台儿庄会战的时候,重武器基本已经丢光了,特别是战车中队,被国军战防炮打了个稀里哗啦。但是日本毕竟是个近代化的工业国,第十师团又是常设师团,装备、兵员都是优先补充。日本距离中国大陆又很近,小鬼子很快就给第十师团运来了所需的一切装备,而且还有所加强,像坦克,就换成了新生产的97中型坦克。

  这种坦克之所以叫97式,是因为它是在1937年定型生产的,而1937年是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取后两位数字97命名的。说是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该车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可以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本来,濑谷启一上来就想动用战车进攻的,但是有了台儿庄会战战车中队全军覆没的教训,濑谷启也变得小心起来,生怕一不留神再把宝贵的战车部队给弄玉碎了,那就后悔不及了。现在好了,城门被炸塌了,城墙也被炸了几个缺口,此时正是让战车抵近炮击,扩大缺口的最佳时机。濑谷启也就不再犹豫了,下令战车部队出击,掩护步兵一举破城。

  这次濑谷启下了决心,准备一次攻击成功,所以把战车中队的十二辆坦克全派了出来,掩护步兵发动攻击。

  濑谷启不知道,战后刘一民听说第十师团新装备的是97中型坦克,心疼的不得了,因为教二团的坦克都是日军的轻型坦克,只能欺负日军步兵,要是想发动坦克战,那就差远了。

  十二辆坦克掩护着一个大队的步兵向滨县南门扑来,濑谷启在后面激动的举望远镜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他觉得这一次凭着装甲利器,是绝对能够突破八路军城防工事的。

  时间不长,濑谷启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有三辆坦克压上了反坦克地雷,登时就趴窝了。接着是八路军起爆了预埋的炸药包,登时就把那些倒霉的鬼子步兵高高抛弃,再重重摔下,变成一团团碎肉。濑谷启的心啊,都快滴出血了。

  剩下九辆坦克边开进边开火,向城门和城墙缺口处快速前进。眼看着一辆坦克压过城门废墟,就要冲过城门了,这个时候坦克却突然变成了一团火球,轰然爆炸了。冲向缺口的坦克结局也差不多,濑谷启从望远镜里看的清清楚楚,一个缺口处突然伸出了高射炮管,炮弹直直地钻进了坦克的肚子里,自然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不用说那是车厢里的弹药殉爆了。

  濑谷启想不通,那明明是高射炮,怎么能平置着打坦克呢?这样也能行?

  就在赖谷启琢磨不透的时候,又有三辆坦克先后冲进了缺口,后面跟着的步兵也蜂拥而入。濑谷启觉得虽然损失了五辆战车,但只要冲进去,这城里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就只有死路一条。比较起来,损失的战车虽然宝贵,但只要能消灭城里的八路军主力,这点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

  可惜濑谷启又失望了,城里又传来了轰轰隆隆的巨响,不用说又是鬼子的坦克殉爆了。紧接着八路军的火力点全部开火了,轻重机枪交叉着射向正在往城内涌的鬼子队伍。更恐怖的是,八路军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把炸药包高高抛起,再狠狠砸向正涌进缺口的鬼子步兵群,又一次制造了一堆残肢碎体。

  想不通的濑谷启不敢再等了,这样下去,这十二辆坦克一辆都回不来了。但是,不等濑谷启下令撤退,剩下的四辆战车和侥幸活着的鬼子就开始屁股向后撒丫子了。

  想跑?那得问问八路军答应不答应!这不,四辆倒车逃跑的坦克还没有跑多远,就被高射炮弹撵上了,25mm厚的防护装甲很轻松地就被高射炮弹洞穿,被打成了一团团废铁。

  看着在八路军火力打击之下犹如丧家之犬的步兵,濑谷启禁不住潸然泪下,想不到惨败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为什么他总是这么倒霉呢?

  痛苦之后,濑谷启心思也清明了,他已经彻底明白,眼前的八路军可不是台儿庄守军那样的部队,手段花样百出,一样比一样恶毒。要真想攻下这小小的县城,恐怕第三十三旅团得重新回日本整补。

  变聪明了的濑谷启,连给冈村宁次和矶谷廉介发报的心情都没有了,直接越过他们给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发报,称第十师团在滨县遭遇顽强抵抗,新装备的战车中队被八路军全部击毁,一个大队的士兵在一次进攻中就伤亡40%以上,足见滨县八路军火力之凶猛。请司令官阁下命令济南、天津、石家庄和联合舰队战机全数起飞,对滨县进行饱和轰炸,把土八路彻底埋葬在滨县城里。

  发完电报,濑谷启命令野炮兵联队做准备,待航空兵集中轰炸后,对滨县城发射特种烟,毒死这群狡猾的土八路。

  寺内寿一对教导师了解越来越深,一见濑谷启的电报,就知道第十师团碰到硬钉子了。要知道上次徐州会战时第十师团的战车中队就曾被尽数击毁,但那是在尸山血海的拼杀之后被击毁的,像这种刚开始强攻战车就被击毁的情况,只有八路军教导师主力才有这样的战绩。这说明说明问题呢?

  寺内寿一就是寺内寿一,从濑谷启的电报中就嗅出了一丝危险气息。八路军这是搞的什么把戏啊!主力坚守小小的滨县县城,这可不是刘一民的指挥风格。太原不守,天津不守,他守哪门子的滨县么!

  这事情绝不简单!

  寺内寿一叫岗部直三郎拿来冈村宁次中将关于骑兵第三旅团主力玉碎的电报,和濑谷启的电报两相宜比照,寺内寿一就觉得八路军守滨县绝对有诈。不管八路军消灭骑兵第三旅团使用了多大规模的火力,也不管骑兵第三旅团的指挥官有多么愚蠢,但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消灭骑兵第三旅团,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现在滨县县城的八路军一出手又干掉了第十师团的战车中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滨县作战的八路军一定是刘一民教导师最精锐的部队!

  想到这里,寺内寿一看了一下手表,马上就要5点了,再过两个多小时天就要黑了。一想起天黑,寺内寿一脑子里马上就泛起一连串记忆,二十一旅团是在夜里玉碎的,二十一师团主力是在天黑后玉碎的,第八师团是在天刚黑时玉碎的,难道刘一民打的是第十师团的主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20 , Processed in 0.04094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