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320 页

  刘一民又说道:“李凌风和王同生负责从特战大队、狙击大队各抽调一个小队,配属符竹庭指挥,任务有两个,一是配合作战,二是保护符竹庭安全。老符,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冀鲁边地区的最高负责人了,遇事要果断,该打就打,该撤就撤,千万不能黏黏糊糊。如果遇到鬼子包围,一是利用地道战和鬼子缠斗,二是要果断冲出去。有特战小队和狙击小队在,又有教18团和新六团在,小鬼子困不住你们。当然,得记住一件事,主力走后,你们的电台不要随便开机,小鬼子能侦听到电台信号,会随时轰炸,也会根据电台信号追击你们。等鬼子大部队撤离后,就不要紧了。”

  符竹庭感动的不行,站起来连声说谢谢师长、政委。

  到这个时候,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刘一民就交待符竹庭到辎重团去,多领弹药、药品和粮食,尽量考虑的细致一点,像地雷和炸药包,要多备,将来形势缓和一点,还要在冀鲁边自己制造地雷和炸药。

  罗荣桓交待符竹庭一定要注意部队的思想教育,保证拖不垮、打不烂。

  送走符竹庭等人后,罗荣桓交待随行的参谋处副处长李凌风,把刘一民的谈话尽快整理,连夜发给各根据地,同时发给冀中、冀南,供他们参考。

 

 

第四二八章 黄河夜话(二)

  安排好冀鲁边敌后斗争后,刘一民和罗荣桓带着警卫团向黄河渡口赶去。

  消灭了第十师团,击溃了第二师团、第三十五师团,滨县一带根本就没有鬼子了。因此,教导师各部也不需要隐蔽了,虽然此时正是农历十六,天上圆月如天灯辉煌,部队还是车灯大开,火把高举,车队、马队、步兵,向一道道流动的银河,向黄河边奔流而去。

  滨县的老百姓这几天都被部队动员实施坚壁清野了,县城的人全部躲到乡下了。今天一天头顶上是鬼子飞机嗡嗡叫,县城方向又是枪炮齐鸣,勇敢点的年轻人都参加民兵、县大队、区小队组织的担架队,抬送伤员,运送弹药,年龄大点的人都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战斗才能结束,才能回到家园。这一见大战结束,八路军取得大捷,老百姓都涌了出来,给部队送行。特别是那些要参军的年轻人,一路小跑跟着部队走,一直跟到渡口。

  刘一民赶到渡口的时候,部队正在过河。蔡中组织的很不错,部队过河很有秩序,两条舟桥上过的是胶轮马车、汽车、野炮部队,浮桥过的是步兵。担任对阳信方向警戒任务的教一旅也开始回撤,正在向渡口急赶。渡口上挤了很多老百姓,干部们正在劝说动员群众回去。

  看部队一会儿半会儿过不完,刘一民就让李小帅去找来晶晶,他要发表谈话。

  大战之际,日军强敌压境,刘一民能首先命令像报社、文联这类文化单位随主力行动,主要是因为他知道抗战时期每次鬼子的大扫荡,这类单位都是受损最严重的单位,因为他们没有战斗力。

  对于从后世穿越来的刘一民来说,下这个命令很正常,但是战争年代许多人不这样想,像晶晶就认为这是刘一民在悄悄地关心自己、保护自己。

  见了刘一民后,晶晶先从挎包里取出老乡们给的两个熟鸡蛋,两块煎饼,非要刘一民吃了垫垫饥。

  刘一民也不客气,吃完后又喝了口水,这才坐下来,让晶晶做好记录。

  抬头看了看天,一轮圆月高悬空中,把条黄河照的如梦似幻的,扭头又看看渡口上正紧张有序渡河的部队,刘一民只觉得心头一片清明,就开口缓缓说道:“继鲁东南消灭日军独立混成第六旅团、伪皇协军前进司令刘桂堂部、伪张步云部和在泰安消灭日军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后,我军又发起了鲁中战役,消灭了日军精锐的常设师团第八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青岛守备队、伪山东自治联军,攻占了青岛,收复了胶东失地。今天,我军在冀鲁边的滨县周围消灭了又一个日军常设师团第十师团,全歼了关东军骑兵第三旅团,击溃了日军最精锐的摩托化师团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缴获无数,又一次取得大捷。这充分说明,只要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日军并不可怕,他们也是纸老虎!”

  停顿一下,刘一民开始转向正题:“这次日军调动32个师团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有为满洲国防军、伪华北治安军配合,总兵力高达七十万人,杀气腾腾地扑向了冀中、冀南、冀鲁边。接下来他们还要干什么呢?无外乎是继续扫荡鲁西、鲁西南、泰西,然后挥兵杀向鲁南、鲁东南、鲁中南和鲁中、鲁东,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企图一举消灭我华北平原、山东的八路军,将华北彻底变成日军的侵华基地。如果让日军的图谋实现,他们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兵力杀向武汉、杀向湖广,把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全部变成日军的占领区。”

  等了一小会儿,看晶晶已经记录完了,刘一民又接着说道:“日军对华北平原和山东的大举围攻,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漏洞百出。我们试想一下,关东军主力第八师团被我军歼灭了,骑兵第三旅团被我军歼灭了。现在,关东军主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七师团和大批飞机都调到了华北,加入对八路军的围剿,偌大个东北只剩下一个第四师团、一个第十二师团,还有一个新编组的第一0四师团,其余的都是一些诸如守备队、独立混成旅团等垃圾部队。三个师团加上一些垃圾部队,就想守住莽莽三千里沃土,小日本未免猖狂得有点没边了。我们设想一下,假如这个时候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全军进军东北,日军该怎么办?是退向朝鲜呢还是准备被教导师把他们消灭干净啊?我们再设想一下,假如苏联红军知道东北日军防务如此空虚,远东几十万枕戈待旦的红军将士会怎么想、怎么做?要知道,关东军的假想敌就是苏联红军,做梦都想着如何偷袭苏联红军、挥师攻占外蒙古地区和整个远东地区。当然,苏联红军能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给关东军致命一击,消灭中苏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关东军,暂时不好说。但一旦苏联红军动手,以远东红军主力的实力和关东军当前的虚弱状态,我可以断言,最长只要半个月时间,苏联红军就可以兵临北平城下。叫我说啊,小日本这次玩笑开大了,搞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会把脚趾头彻底砸断的!”

  刘一民说的如此风趣,谈笑间指点军国大事,那种绝世英豪的风采挥洒开去,让记录的晶晶目驰神摇。这丫头俏脸粉红,眼睛水汪汪的,偷偷瞥了刘一民一眼,赶紧站起来把自己的水壶递给他,让他喝一口润润嗓子。

  刘一民喝完水后,摆摆手让晶晶坐下,点上一支烟,继续说道:“我们再来看看豫东方向。原来日军准备一鼓作气攻下开封、郑州甚至洛阳,他们动用了华北、华中两个方面军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等七个常设师团,企图追击围歼我第五战区、第一战区主力。结果,我八路军教导师鲁中一战,就让日军乖乖地从豫东撤军了。现在日军的常设师团全部从豫东撤军了,用第二十七师团、第三十八师团、第三十九师团三个师团伪装原来的常设师团,迷惑我第一战区主力。这三个师团是什么货色呢?我可以告诉大家。第二十七师团的基础就是原华北住屯军独立旅团,它有两个联队,其中一个联队在我军攻占天津时被全歼。大家想一下,这个师团和新组建师团有多大差别啊?再看第三十八师团和三十九师团,这都是日军刚成立的新师团,都是一群新兵蛋子,连枪栓会不会拉都很难说。这次我们击溃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时,日军新组建的第三十五师团把战士们的牙都笑掉了。一听炮响撒腿就跑,枪也不要了,手雷也不要了,把子弹盒、饭盒、水壶都扔了还嫌跑的慢,干脆把军装都脱了,只剩下一块兜裆布。你想想,一群日本兵人人裹着一块兜裆布在田野上奔跑,这是多么好看的电影啊?所以,现在正是豫东我军主力围歼日军的最佳时机。这群新兵蛋子完全不是我军对手,我可以作个比较,一个第十四师团,最起码顶的上六个这样的垃圾师团。我相信,薛岳将军、程潜将军是不会错过狂揍日军新兵蛋子的机会的。”

  刘一民又续上一根烟,接着说道:“我们再看华中方面,日军占了上海,占了南京,占了长江流域那么大的地方。但华中方面军主力全部扑向了华北,留在华中的只有第十一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0一师团等三个师团和几个后备补充步兵团、独立混成旅团。这点兵力,撒在华中大地,和撒胡椒面差不多,防线到处都是破绽。我军只要发起攻击,日军必然顾头顾不了腚,四处挨打。说不定还能收复大片失地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抬头看了看,教一旅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就想快点结束谈话,所以,话锋一转说道:“抗战需要全国上下一盘棋,各军互相支援。日军攻冀中,我们就在其它地方攻它,让日军四处挨打,其攻势自然瓦解。如果日军攻豫东我们不去救,那豫东的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同样道理,日军集中力量来攻华北,那华中、豫东、山西我军就应该抓住战机歼灭敌人。全国各战场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日军必然顾此失彼,在哪里都讨不到好。如果日军围攻我教导师,而各友军都作壁上观,我教导师固然要受重大损失,很可能被日军赶出山东。但是,教导师实力受损,还能再在危急关头救援其它战场么?这个事情是明摆着的,瞎子都能看清楚。顺便说一下,中条山的卫立煌将军在忻口会战中打出了我军的威风,现在部队休整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该和小鬼子练练了?当然,中条山是根本,我的意思是大军驻守中条山的同时,能不能派出一支部队到邯郸周围去打打游击啊?那里的小鬼子很多,很骄狂,说不定卫将军就可能在那里缴获一把中将指挥刀呢?最后啊,我想告诉全国人民,八路军是打不垮的!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败日军的围剿。很可能再不久的将来,教导师就会再传捷报!”

  说了这么多,刘一民有点累了,就让晶晶赶紧整理记录,连夜以通电形式向全国、全世界播发这次谈话,题目就是《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将军谈华北反围剿》。

  交代完,刘一民就在石头上坐着,又点上一支烟,默默地望着天空想心事。

  晶晶不愧是北大高材生,时间不长,就把谈话稿整好了。

  刘一民接过看了一遍,用笔又修改了几处,就递给晶晶。不料半天不见晶晶接。抬头一看,这傻丫头正痴痴地看着自己,眼睛里都是泪水,身上的女儿香一阵一阵直往鼻子里钻。

  刘一民叹了口气,把记录稿塞到晶晶手里,说道:“别傻看了,再看我脸上都要长出花来了。回去吧,记住注意安全。接下来的战斗很残酷,任何时候都不要离开警卫团防线,去哪里都要带上警卫班。明白了么?”

  晶晶点点头,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走到刘一民跟前,轻声说道:“别抽那么多烟,烟草是有害的。我知道你事情多,压力大,心情也不好。我,我,我们没法帮你,求你好好珍重,别不知道珍惜自己。”

  刘一民一听,心里就是一暖,这丫头知道关心人了。抬眼再看一下月色中的晶晶,只觉得亭亭玉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说不出的圣洁,心里一叹,这也是个好姑娘啊!忍不住就想抬手去将晶晶脸颊上散落的发丝捋顺,但心里一颤悠,硬是收回了伸出去的手。

  晶晶眼看着刘一民伸手又缩手,心里对他的心理活动明镜一样,小声说了句“胆小鬼”,眼泪也没有了,转身高高兴兴地走了。

  教一旅到后,部队已经过完了,送行的老百姓也都被干部战士劝走了。刘一民、罗荣桓、蔡中和高原、程翠林、周毅见了面,几个人就站在黄河西岸的浮桥边,看着部队过河。

  教一旅参谋长周毅长于谋划,是刘一民重点培养的参谋人才。这一见到师长、政委,周毅忍不住说道:“报告师长、政委,我有个想法想向首长们报告。”

  刘一民看了看周毅,笑着说:“说吧,不用这么严肃。”

  周毅啪地一个敬礼:“是”,然后就说:“报告师长,我觉得我们得再仔细研究一下我军的战略问题。现在我军兵强马壮,打一仗胜一仗,看上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实际上我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搞不好还会有重大损失。这是因为我军积极进攻的战略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导致日军不顾一切地要消灭我们。现在,我军的防空弹药消耗这么大,又很难得到补充。大炮虽然很多,暂时弹药无虑,但日军一旦完成冀中、冀南、冀鲁边、鲁西、鲁西南扫荡任务,集中全力围剿我军主力的话,那兵工厂就不可能再复装炮弹,我军所需炮弹必然是全靠缴获。到时候,我军主力被日军重重包围,再不可能有大的缴获的情况下,我军的火力会越来越弱。到最后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得不掩埋大炮、拆卸坦克的情况。那样的话,我军就会丧失火力优势,重新回到依靠步兵轻武器与敌人交战。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军主力就危险了。”

  周毅这一说,几个人都在认真倾听,等他说完,高原就批评道:“参谋长,你说的太严重了,我军主力怎么可能会被鬼子重重包围?未必就是我们站着不动让他们来打么?我们又那么傻么?我们有的是办法冲出鬼子包围圈。从红18团到教导师,还没有人能从我们身上沾光的。国民党不行,日本鬼子也不行!”

  周毅这一说,倒是很合刘一民的胃口,军人么,特别是高级指挥员,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危险。

  事实上,白天教二营诱敌东进没有成功,刘一民就惊醒了。他知道,寺内寿一也好,冈村宁次也好,多田骏也好,这些家伙绝对都是头脑比较灵光的人。单靠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来对付这帮家伙,那绝对是不行的。

  历史上,日军之所以最后吃了败仗,不是他们的指挥官不行,也不是士兵不勇敢、战斗力不强,关键是日本的政策建立在贪婪侵略之上,总战略出现了问题,属于蛇吞像被撑破了肚皮的范畴。

  按照原来的抗战历史,日军现在正在进行武汉会战的前期攻势作战,等他们攻下武汉、广州后,才会停止攻击脚步。就那样,日军还是在图谋进攻苏联或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而且就是这个寺内寿一,统帅南方军,在战争初期,把英美军队打的稀里哗啦。就是到了1942年冈村宁次发动五一大扫荡,那也是处心积虑地掩盖作战意图,不动用根据地周边日伪军,二是采取远距离机动,不惜从太平洋战场抽回两个师团,发起突然攻击。从军事指挥角度讲,这都是堪称经典的战例。

  现在由于自己对日军主要将领作战习惯有一定了解,在日军发动大规模围剿前就洞悉其奸。但是,对于日军这么庞大的战略集团来说,知道了他们的图谋又能怎么样?优势在日军手里,他们不但有飞机军舰,而且每个师团都有炮兵联队,还有重炮旅团。万一我军真被日军合围的话,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八路军提前以如此强悍的姿态加入抗日战场,而且多次重创鬼子,说不定日军高层会变得更加狡猾,更加凶残,更加不可捉摸。也就是常言说的遇强愈强,寺内寿一、多田骏、冈村宁次这些人的战争智慧说不定会再来个爆发,让自己也来个阴沟里翻船。

 

 

第四二九章 黄河夜话(三)

  刘一民最近可能是心事多,抽烟上瘾,不由自主地就摸出烟,点上,示意周毅继续说。

  见师长鼓励,周毅就接着说道:“我刚才说的情况只是往最坏的情况预测。当然,高旅长说的对,我们是不可能陷入鬼子包围圈的,师长也已经把打败鬼子围剿的基本策略说的很清楚。我要说的是,日本鬼子暂时确实很强大,他们有完备的兵役制度,我们消灭他一个师团,他就敢一下再编十个师团开到中国来,这样下去,小鬼子越打越多,那怎么能行啊?就像这次我们消灭了第十师团,击溃了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按照我军过去的作战风格,必然会扑上去,坚决打掉第二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和第四十一师团。可是师长没有这样做,而是及时命令部队撤离战场。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考虑主要是因为小鬼子后退后遇到第四十一师团支援,兵合一处,马上就稳住了阵脚。我军一旦强行攻击,短时间内很可能达不成全歼鬼子的目标,甚至等第二师团醒悟过来后,依靠其强大火力和装甲优势,会让我军付出巨大牺牲也啃不动。战斗一旦进入胶着状态,日军大军就会蜂拥而至,到明天白天,我军主力暴露于敌机轰炸之下,日军舰队又可能封锁黄河,我军进则达不到攻击目标,退则无路可退,将面临极大危险。所以,师长才不得不以击溃鬼子为目标,果断命令停止追击、撤出战斗。师长,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刘一民点点头,让周毅继续讲下去。

  周毅这小伙子,人长的非常帅气,学的又是参谋专业,还曾经当过团长,实战经验也很丰富,因此,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到。

  只听周毅说道:“我记得师长提出的打破鬼子重兵围剿的目的就是促使小鬼子分兵、分兵再分兵,让他们把战线拉长,兵力不敷使用,把野战师团变成守备师团。我觉得师长这个方略高明之极,必须得坚决贯彻。可是现在我们一仗接一仗地大打、特打,小鬼子已经不可能再去拉长战线了,而是把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们,不消灭我们誓不罢休。从战略上讲,这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和敌后根据地的建设非常不利。”

  说到这里,周毅不敢再说了,眼睛看着刘一民,想看看他是啥态度。

  刘一民笑着说:“说吧,我在听着呢!”

  周毅这才又说道:“师长还提出要示敌以弱,我就琢磨这四个字。要说,我军兵强马壮、连战连捷,没有示敌以弱的道理,大不了是在某个战役实施中,故意示敌以弱,诱敌上当。但是我今天反复思考,从战略层面上讲,我军恐怕真的得示敌以弱。最起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示敌以弱,尽量不与鬼子大打,让鬼子的重兵集团尽快离开我们的根据地。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根据地,军工生产、新兵训练、后勤补给都无法保证,更不用提发展根据地经济了。再说了,我们在这里与日本鬼子死拼,老蒋未必会配合我们作战,说不定还会有副作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说的也未必对。”

  周毅说完了,几个人都不吭声。刘一民吸完了烟,问蔡中有什么看法。蔡中回答说可以把主力尽快运动出山东,把战争引到敌占区去,然后在山东根据地采取师长以前提倡的冷枪冷炮运动和小型山地游击战,不再成建制地消灭鬼子主力,温水炖青蛙,一点一点地给鬼子放血。等小鬼子全面进攻遇到挫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再和鬼子继续较量。

  程翠林觉得周毅提的建议,其实也是师长过去常讲的战略思想,我们不妨在鬼子大举进攻山东时,跳到外线去,等小鬼子扑空撤兵后,主力再返回山东,隐蔽发展根据地。

  高原认为大家说的都是道理,但现在鬼子已经拉了一个很大的包围圈,不重创鬼子就撕不开包围圈。再说了,冷枪冷炮运动虽然可行,但那适应地方部队和民兵以及小部队作战。教导师现在已经是强大的兵团,完全有实力寻机歼敌师团以上规模部队。也只有整师团、整旅团地消灭鬼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鬼子的实力。别看这次鬼子一口气编了十个师团,其实这十个师团的战斗力抵不上两个常设师团。要是小打小闹和鬼子磨叽,鬼子的新建师团就容易通过实战提高战斗力,把新师团变成老师团。毕竟小鬼子文化素质高,训练水平提高很快,战斗力也提高很快。

  罗荣桓说,和鬼子重兵集团硬碰是绝对不行的,暂时示敌以弱、避免把八路军树为攻击矛头的想法,出征时师长就是这样说的,现在问题是必须想法让鬼子重兵集团尽快分兵、撤兵。他看了师长对山东日报社长的谈话稿,估计应该会起作用。但总的判断,这次日军一定是要把教导师彻底消灭或赶出山东的,否则寺内寿一会一直睡不着觉的。因此,下一步作战就应该奔着把鬼子重兵集团引出山东这个目标来思考,让小鬼子以为教导师主力在山东站不住脚,离开山东了,我们才可以在山东慢慢地收拾那些担任地方警备任务的鬼子。

  刘一民心里翻江倒海一样,战友们都看出了危机所在,主席和老总他们也一定早就看出来了。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虽然教导师打了几个打胜仗,但也引火烧身,把小鬼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了。在山东和鬼子硬拼确实是下策,就是再打两仗、再消灭鬼子一两个师团又能怎么样?一旦陷入鬼子包围圈,小鬼子必然会不顾一切地增兵、增兵再增兵,不断地收缩包围圈,最后把教导师困死。反正现在美国还没有断绝与日本贸易,小鬼子的经济还能支撑得住,飞机坦克大炮弹药多的是,而我军却会越来越困难。小鬼子现在把教导师看做头号死敌,连攻占武汉的计划都暂时搁置,就说明小鬼子消灭教导师的决心有多么大!

  没有什么可说的,主力必须跳出去!

  但就这样放弃根据地,刘一民实在是心有不甘。要知道主力一旦离开山东,那就不是十天半月能够回来的。有这么长时间,小鬼子必然在根据地杀人放火,把根据地折腾成人间炼狱。看来,这主力跳出去后,还必须得攻占徐州、连云港这样的重点目标,尽快把鬼子重兵集团拖走。

  但是这主力要想跳出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得痛击鬼子,把鬼子逼疯,让他们扒把鬼子重兵集团往山东调,最好一直追到青岛,然后再在外线狠狠地捅鬼子一刀,让他们上当后再分兵追击,主力才可以再趁机返回山东,在山东隐蔽发展。

  思想一定,刘一民大手一挥:“走,过河,到河对岸去边吃边喝边聊!”

  等刘一民、罗荣桓过河时,部队已经过完了。几个首长过河后,工兵团随即拆卸浮桥和舟桥,追随大部队去了。

  刘一民赶到小营镇的时候,一下就乐了,深夜的小营镇竟然比平时赶集都热闹,除了工兵团的一溜长长的灶台在不停地供应绿豆汤和饭菜外,一、二十里大路两边都站满了闻讯赶来慰问部队的老乡们,乡亲们也都提着盛满饭菜的木桶,在路两边排成长队,有的还摆开了桌子,让战士们盛汤加饭。

  此时,这一带的小麦已经基本割完,打麦场上的老乡们还在乘着月色碾场。小营镇镇里镇外连绵十几里都是过路的战士在暂时歇脚,饭菜香味夹杂着乡亲们“再添一点、再添一点”亲切的招呼声和战士们天南地北的方言,显得特别有生活味,特别亲切。

  过了河,刘一民就放心了,交待蔡中命令部队安排好警戒,让战士们歇歇脚,吃口饭,再继续前进,到宿营地休息。

  其实,大捷之后,部队中洋溢着的都是欢乐气氛,战士们到了这个时候,神经已经松弛下来了,喝口凉茶,吃口热饭,战友之间聊聊天、拉拉家常。

  正在忙乎着呢,吕剧班子“义和班”、“庆和班”赶到了,直接就在镇子外空地上踢开场子,演员们竟然化妆整齐,在空地上为部队表压开了。

  这一下赵小曼坐不住了,指挥文工团搞开了合唱,唱完又鼓动各部队拉歌,一下就把小营镇的夜晚渲染成了欢乐的海洋。

  李清、张洪涛、雷鸣、李昌、胡老虎、韩前进他们先过河,这几个老战友相聚,又是大胜之后,自然是凑到一块吹开了。

  等刘一民、罗荣桓、蔡中赶到的时候,李清这几个人竟然坐在一个老乡弄的朝天锅前,还弄了几瓶白酒,在边喝边吹呢!

  刘一民有点奇怪,这朝天锅是潍县特色,怎么这博兴也有呢?结果一问才知道,这老乡原来在潍县开饭店,卖的就是朝天锅。鬼子来了后就关门回了老家。晚上听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要路过这里,就提前到这里准备,想让打鬼子的英雄们尝尝自己的手艺。

  刘一民一看朝天锅就食欲大动,不由想起了儿子吃烧烤时的那种馋样,一看这老乡备了二、三十口锅,占了好大一块空地,分明是把饭店的家当全搬来了。由于几个旅长在这,战士们都知道首长们是在等最后撤退的师长、政委和教一旅领导,谁都不往这里坐,反而显得空空荡荡地。

  刘一民让李成毅派警卫团战士通知各部队,说师首长请各旅的轻伤员吃朝天锅,每旅四个锅,师直属各单位每单位一个锅,吃完可以再上,请各旅把轻伤员都送来。然后又让黄文虎去把小政和抱来,给他伯伯叔叔们端酒。

  刘一民来后,几个旅长全都站了起来,让位的让位,敬礼的敬礼,直到刘一民说出把小政和抱来端酒,炮兵旅长李昌扑哧一下就笑了,张嘴就说:“一号,我算彻底服你了,想让儿子解解馋直接叫来就是了,还绕着弯说是让来给我们端酒。真想不到,这么大一个英雄,想让儿子吃口饭还要费这么大的心思,其实不就是怕我们说你假公济私么?你这可是多虑了,小政和那是小八路,和我们吃饭不算违犯纪律。咱老李行的正坐的端,可没有这么多顾忌,干脆让小政和给我当儿子算了,省得跟着你受委屈。”

  刘一民的做派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刘一民的心思大家也都清楚,知道他这是喜欢儿子,又不愿违背八路军纪律,但没有人说。也只有李昌这个炮兵旅长敢这样说。

  刘一民嘿嘿直笑,连说请同志们谅解,等你们有了儿子也会有我这想法的。不过这想法不好,下不为例。

  这下气氛热闹了,都是老战友,又打了大胜仗,人人心里高兴,自然就开始边动筷子边喝酒了。等轻伤员们到来的时候,刘一民就打发各旅旅长去给伤员们坐一起吃饭,自己快速填饱肚子,交待蔡中通知部队,乡亲们的饭菜一律付钱,把儿子扔给蔡中,拉着罗荣桓转身去找钱壮飞看电报了。

  找到钱壮飞后,见电台已经开机,钱壮飞拿着一沓电报正准备去找自己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46 , Processed in 0.04124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