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345 页

  杨至诚是在黄埔军校上学时投身革命的,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历史上,这个时候杨至诚去苏联学习了,一去就是八年,直到抗战结束才回国上了东北战场。他是我军著名的后勤领导干部。

  刘一民在后世看过杨至诚的资料,知道这个人有个“算命先生”的绰号,实际上就是说他有识人之明。

  刘一民对杨至诚说:“至诚同志,你是南昌起义上井冈山的老红军,欢迎你到教导师来工作。”

  杨至诚知道刘一民战功赫赫,且胸罗万有,贡献极大。本来他是要去苏联学习的,后来主席说让他到山东来,加强教导师后勤领导。杨至诚二话不说,直接就打起背包就随干部队到山东来了。这一见刘一民如此真诚,杨至诚也感动的很,直接表态说:“请师长放心,我一定和同志们搞好配合,把工作做好。”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对三个人说道:“叫你们来就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后勤基地建设必须加快速度。我想好了,抗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结束的,老是这样打下去,不说别的,单是我们的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将来。这个帐不敢算,要是抗战打个五年、六年,甚至七年、八年,那我们岂不是要耽误整整一代人的学业么?将来就是我们胜利了,也会存在一个知识分子奇缺、技术人才奇缺的问题,到时候怎么和其它发达国家竞争?从这个角度讲,虽然当前一切都是为了打赢抗战,军事优先、军工优先,但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工商企业都不能落后,必须尽快抓起。我命令你们,回去后认真研究,放手大胆地发展军工、钢铁、煤炭、电力、医药、服装、食品等工商企业,还要和教育厅联系,规划好保育院、中小学和山东大学、抗大一分校建设。当然,为了防止日军空袭,这些企业、学校都尽量选择好地址,搞好伪装。”

  说道这里,刘一民停了一下,在屋子里踱步。过了一会儿才说:“为了保证后方基地安全,成立后勤司令部特勤支队,直属后勤司令部指挥,专职负责后勤基地的保卫工作,你们三个兼任司令员、政委和副司令员。特勤支队骨干部队从各旅抽调,补充编练司令部上次征召的在乡军人,装备全部日式化,要具备防空能力。这个事情回头蔡主任负责具体落实,你们回去后抓紧组织力量开始后勤基地建设,把埋藏的设备、原料挖出来,先把兵工厂、火药厂建起来,投入使用,确保弹药供应。其它的抓紧规划,逐一落实。如果干部力量不够,可以从各单位抽调。”

  林波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师长,要是鬼子重兵集团再来大规模围剿怎么办?”

  刘一民两眼直望窗外,半天迸出了一个字:“打!”

  说完“打”字,刘一民依然没有回头,抽着烟望着窗外一言不发。

  吴征一听这个“打”字,心头一震,知道刘一民说出这个字的分量。因为教导师从红18团开始,打的都是奇袭、伏击,总是打在敌人未展开部署前。刘一民下这个决心,说明他决心保卫根据地不再沦陷,这就要和日军硬碰硬了。可以想见,一旦日军再次重兵集团围攻沂蒙根据地,那必然是个死守硬碰的局面,很可能鲜血要把这沂蒙山染红染透。

  不等吴征反应,刘一民接着自言自语地说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说完,刘一民转过身来对吴征几人说道:“记住我说的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日军接下来要打武汉会战,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抓住这个机会,把兵工厂建起来,为部队提供充足的弹药,小日本再想打我们的中心根据地,我们就有足够的炮弹招呼他们。”

  有建设陕西兵工厂的经验,又有足够的设备,吴征和杨至诚他们充满信心。三个人一起向刘一民敬礼,说保证完成任务。

  正事说完了,刘一民的心情也好了,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请客,让你们打打牙祭,算是给后勤司令部建设后方基地的激励酒吧!”

  等吴征三人随刘一民回到唐星樱住的院子时,才发现罗荣桓、蔡中也在,正坐在院子里喝茶呢。吴征这才明白,今天八成是孩子出月的日子,要不然不会这么多人赶回来。

  教导师中,唐星樱和吴征共事时间最长,吴征又是促成刘一民和唐星樱婚姻的主要人员之一。因此,吴征一边忙着跟罗荣桓、蔡中敬礼,一边说“不知道是孩子满月,连点礼物都没带,你看这事闹的。”

  蔡中说:“老吴,不用送礼物了,就等着喝满月酒吧!”

  刘一民本来不想让同志们知道,想着好久没见吴征,他和唐星樱战友情谊又最重,把他拉来吃顿饭,就算是给儿子过满月了。没想到罗荣桓和蔡中这么细心,都来了。

  刘一民喊唐星樱把孩子抱出来,让大家看看。

  虽知道话音刚落,就见伢子抱着孩子就跑了出来,慌得吴征赶紧上去接住,生怕儿子把小孩摔着了。

  很快,唐星樱就和林月琴、任莹、李英一起走出来了。李小帅带着几个警卫员把桌子、凳子摆好,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各上了四盘凉菜、四盘热菜,又拿出一罐酒分开倒上,大家就坐下来边喝边聊了。

  吴征一看喝的酒不是刘一民专有的茅台酒,而是山东本地产的高粱酒,就直往刘一民脸上瞅。

  刘一民说别看了,再看也没有茅台了,那酒都被许世友、陈士渠喝完了。再想喝都得等到明年了。

  杨至诚是老红军,又是长期管供应的,对自己要求很严,一见桌上端上来八个菜,就觉得有点浪费,心里有点不以为然,张嘴就想劝刘一民。但是一看桌上的菜,就笑了。原来四盘凉菜一盘是凉拌海带丝,一盘是凉拌红薯叶,一盘是凉拌地软,一盘是山野菜。除了海带可能是从连云港带回来的,其它三种估计都是警卫战士们上山采的。再一看四个热菜,也很有特色,一盘烧蘑菇,一盘烧木耳,一盘山鸡肉,一盘爆兔子,应该都是刘一民带着战士们整的山货,没有动用公家财物。

  看完这些菜,杨至诚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连说三声了不起,然后就开始吃菜了。

  罗荣桓对杨至诚很了解,听他连说三声了不起,就哈哈一笑,说道:“老杨,你是不是说师长了不起啊?”

  杨至诚点点头,又说了句了不起,继续喝酒吃菜。

  罗荣桓对刘一民说道:“刘师长,你参加红军晚,对杨至诚还不太了解。当年我们在井冈山上都叫他算命先生、半仙儿。刚上井冈山的时候,他是个连长。那个时候黄埔生很少,毛委员一听就说太屈才了,让他当留守处主任。这一干就干成了副官和军需,他可是我们的红管家。”

  刘一民心想,这些事情我早就知道。不过,我那是从书上知道的,你们是共事后知道的,有点差别罢了。

  刘一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说道:“我今天看见伢子背着枪的样子,就想起了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尽快建学校,让根据地的孩子们都能上学。将来,等我们打败了小日本,建立了新中国,这些孩子们可都是栋梁,我们还得靠他们把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呢!”

  蔡中一听就激动得扬起脖子来了个一口闷,喝完,抹抹嘴,说道:“这个想法对头,我原来就说要好好抓抓教育,把根据地的教育体系建起来。可惜,狗日的小鬼子净来捣乱,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抓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既然你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就得好好谋划谋划,把学校办好。”

  刘一民说:“我的意思不是办一所学校,是要在根据地内办起包括保育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配套的教育体系。同时,还要把我们的扫盲班、识字班恢复起来,让根据地的老乡们都能识字、都会算账。同时,还得考虑好学校的警卫工作。我初步设想,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儿童团,课余时间站岗放哨;中学以上的学校,必须开设军事教育课,训练军事技能。反扫荡时,可以把学生们武装起来,由校长和老师带领,增加自保能力。打大仗的时候,这些学生还可以充当后勤辎重队伍,帮助部队运送物资,押运俘虏。边战斗边学习,边学习边战斗,能文能武,形成一种崭新的学风。”

  罗荣桓沉吟一会儿,说道:“这个想法行,有点我们红军学校的作风。不过,这样一来,根据地的保卫任务就大了。有些东西,比如工厂,就不能随便搬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和鬼子打阵地战,我看,工兵团得加强,让他们在根据地周围要点修筑永久性工事,用来保卫根据地。”

  吴征接话道:“好我的政委,要想守住根据地,确实得修工事,还得修坑道,让小鬼子炸不塌、攻不开。部队也得划分防区,严防死守,不能让鬼子进来。”

  杨至诚不再喝闷酒了,抬头说道:“我听说,师长曾经说过,要把我军分为内线、外线两类部队。这样的话,内线部队任务就是负责保卫根据地,外线部队专门用于野战,把战场摆到鬼子占领区去,保持攻势作战。这样,小鬼子连自家的门都看不住了,哪里还能分兵扫荡根据地么!”

  刘一民越听越激动,这些伙计可真不愧是火里血里滚出来的老红军,都这么善于举一反三。要是这样讨论下去,恐怕我军的许多战术、战法都会提前出场了。

 

 

第四七一章 冷枪冷炮运动(二)

  看大家情绪都很高,刘一民喝了口酒,慢慢说道:“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件大事,第一自然是要把鬼子从根据地赶出去,尽快恢复根据地军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一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打大歼灭战,出动主力尽快消灭进入根据地的日伪军。但是这个办法目前不能用,主要原因是不想让小鬼子主力迅速回师,再次蹂躏根据地。另一个办法是隐蔽主力,各部队以团、营、连为单位,四面出击,遍地开花,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把小鬼子围困在据点里,一步一步削弱他们,最后把他们挤出根据地。当然,等时机成熟了,我们还是要出动主力,打大仗,彻底解决山东根据地的问题。但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暂时不再破坏铁路、公路和飞机场,得给小鬼子点想头,让他们可以安心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把山东的基础设施恢复起来。不然的话,就是我们把鬼子赶走了,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修复这些基础设施的。”

  刘一民说话的时候,不但他这桌的几个男同志在停,连唐星樱她们都停下了筷子,在倾耳细听。

  只听刘一民说道:“这第二件大事是建立根据地的经济体系。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我们这么多人马要吃饭、要穿衣,老乡们要吃盐、要点灯,还需要购买其它日用品。这些问题单靠缴获补充,短期内可以,长期下去那是绝对不行的。我考虑这个问题当前主要解决三点,一是开展大生产运动,抓住秋作物种植和秋季蔬菜种植的农时,根据地军民齐动手,大规模种植晚玉米、豆子和秋红薯、秋土豆,种植大白菜,解决军粮问题。经过前一阶段宣传发动,根据地一年两熟耕作法得到推广,早期套种的玉米长势喜人,我们这个时候继续推广种植秋作物恰当其时。各部队要带头种植,给老乡们做个示范。从我和罗政委以下,人人都要投入生产,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争取夺取秋粮丰收。二是建立商业流通体系,维护根据地的物价。我考虑,我们得建立合作社,可以是固定地点的,也可以是流动的,把部队缴获的盐、油、酒、香烟、蜡烛、布匹等各种商品拿出来卖,丰富根据地市场供应。再加上鼓励商业贸易的政策,根据地市场就会出现一种良性循环的好势头。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靠扩大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回头吴征先把机械厂给建立起来,我有些想法,看能不能画成图纸,让比尔·克莱门他们参考一下,生产一些磨面机、压面机、榨油机等轻工设备,办面粉厂、食用油厂、蜡烛厂、火柴厂,提高生产水平。像老百姓耕地的犁,还是秦汉时期传下来的木犁,犁的浅、犁的慢,浪费劳动力和畜力,影响粮食产量。我们有了机械厂,就可以生产新式铁犁,解决这个问题。三是尽快把银行网点和税收系统建设起来,支持根据地经济发展。关于税收,我考虑在全山东根据地统一税率,也不要搞那么多税种,就是轻徭薄赋的意思,吸引土地资本向工商业资本转移,培育根据地的民族工商业。像银行,就要实现和陕西和其它根据地通汇通兑,在陕西、山西我军根据地存的钱,只要是人民币、法币和美元、英镑,就可以到山东支取。在山东存的钱,也可以在我党我军任何一个根据地支取。这样一来,做大生意的,跑小买卖的,就会减少损失、提高效益,放心大胆地和八路军做生意,小日本就不可能把我们封锁死,反过来我们要封锁他们,让他们占领的城市成为空城、死城。我大概算了一下,以我军的实力,一旦日军战略大调整,转而向英美动手,我军就可趁势收复全山东,打造一个统一的山东根据地。到时候,我们要把山东建成一个兵力雄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物资丰富的强大的根据地。进而以山东为基础,北上、南下,与日军实施大兵团对决,尽快结束抗日战争。”

  刘一民还要再说,一抬头见唐星樱已经拿了个小本子趴在桌子上悄悄记录,背上的长辫子随着写字的动作轻轻晃动,就像一个专心用功的女学生一样,心里忍不住一动:唐星樱刚刚坐完月子,身体还不知道完全复原没有,一听自己讲就开始记录,看来这小本是随身携带的。唉,这姑娘眼见着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了,不但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工作能力也锻炼出来了。

  收回心思,刘一民又说道:“第三件大事就是尽快扩大武装。当年韩复榘总算办过一件好事,那就是抗战前在山东各学校和民间开展了军训活动,相当一部分人受过初步军事训练,加上山东还有一部分当年各军阀部队退伍的士兵,这些人都是宝贵的兵员,我军不吸收就可能流失。现在日军在华北各地筹建保安团、警察队、护村队,还在想方设法扩大华北治安军规模。小鬼子还从东北调来一大批满洲国防军,配合他们防守和清剿。日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青壮年都集中到他们的汉奸政府和汉奸部队序列中,伪化华北。这一招非常阴险,让他们得逞的话,就会出现一种全华北遍地伪军、遍地汉奸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马上行动,扩大部队。各旅及旅级支队,都要大规模扩军。山东军区下面是各军区,军区下面一律分设军分区,每个军分区都要设立警备团或警备旅。将来一旦条件成熟,现有八个主力旅和鲁西警备旅、鲁西南警备旅、泰安支队、鲁东南支队全部升格成师,每师编三个旅,配属炮兵团、机枪团、工兵团、辎重团、骑兵团。共编成十二个主力师,形成八路军山东军区野战兵团,用于战略决战。我们每个师的战斗力要超过日军一个警备师团,集中两个或三个师就可以打掉鬼子一个师团。这十三个师就是我们与日军较量的资本,是我们统一山东、进而与日军决战的基础。其它的鲁西警备二旅、泰西警备旅、清河警备旅、胶东警备旅、苏北支队,构成山东守备力量基础,负责指挥各军分区地方武装,承担山东守备任务。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不要说日军要集中兵力扫荡我们,它就是不来,我们也还要去找他们算账呢!”

  稍微停了一下,刘一民看了一眼几个老战友,觉得自己描绘的前景太诱人了,就又说道:“当然,这个目标暂时比较遥远。主要原因不在于没有兵员,而在于武器弹药和宣传发动及训练。武器方面好办,我们缴获就是了。弹药光靠缴获可不行,后勤司令部的担子很重。不过,只要我们巩固了根据地,有了安定的环境,就可以开矿炼钢铁、炼铜、炼铅,大规模生产炮弹、子弹。至于训练,我考虑光靠编练司令部和抗大一分校还不行,要把骑兵旅改称骑兵司令部兼骑兵师,工兵团改称工兵司令部兼工兵旅,重机枪团改称重机枪司令部兼重机枪团,负责全军骑兵、工兵、机枪手的训练工作。抗大一分校兼山东军区教导总队,全军班长以上没有进过教导队的干部和地方没有参加过干训班训练的干部,必须入校学习训练。将全军各部队的汽车、装甲车、坦克统一集中起来,在教一旅编成装甲团,充当全军突击箭头,恢复教二团编制。关于宣传发动,光靠报纸不行,要让赵小曼他们多组织宣传队,还要从各部队抽调武装工作队,深入下去,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动员大家起来参军、当民兵、打鬼子。”

  刘一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自己都说的有点忘乎所以了。但停下来一看,大家都在边听边沉思,没有一个人喝酒吃菜。刘一民搔搔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招呼大家动筷子。

  罗荣桓摇摇头,想了想说:“这个计划很宏伟,不过有现在的基础,虽然难了点,但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要是稳妥一点的话,可以先把教一旅、教二旅、教三旅编成山东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这三个师呢不要新兵,他们本身都有五个主力团,再调入四个主力团就行了,武器弹药也都能够保证。这样能确保主力战斗力不下降。至于其它部队,可以让他们编练新部队,并且开回编练司令部整训,先不搞那么大的气派,埋头发展一阵再说。这样的话,三个主力师,再加上骑兵旅、炮兵旅,应付任何一个方面的战斗都足够。其它部队划归各根据地,发展巩固根据地。我觉得这样可能会被中央批准。”

  吴征把军帽一摘,说道:“师长、政委,现在我军八个主力旅全部都是五个主力团的编制,每个旅都在一万人以上,而且除了教八旅外,其它七个旅主力都是长征路上和陕西时期参军的,都经历了战火考验,团结如一,战术素质高。随便拉出一个班长就可以当排长,想扩军根本没有问题。但是部队规模越大,后勤压力就越大。我们以前打的仗都是缴获极大的仗,主力基本不需要花老百姓的钱、吃老百姓的粮。现在钱不是问题,但是粮食是问题。要解决粮食问题,除了发展生产、办军垦农场,就必须得让根据地的老乡们交公粮。要想让老乡们交公粮,首先得让他们安心种庄稼。这就必须把鬼子赶出根据地。我觉得,应该集中力量把沂蒙山区的小鬼子全部赶到铁路线上,然后再挥军北上,解决胶东之敌,最起码也要打得他们守在铁路线上不敢动弹。特别是上次打潍县、坊子,我就觉得那里好,现成的电厂,有了电厂想办什么工厂不行?冷枪冷炮运动只是个暂时应对鬼子的计策,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还是我们一直实施的集中兵力打伏击战,缴获大、战果大。打了大胜仗,我军威信就高,参加八路军的人自然就多。”

  刘一民看了吴征一眼,吴征马上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当然,把鬼子赶到铁路线上以后,再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更好,慢慢消耗鬼子。至于坊子的电厂,我也只是说说,鬼子飞机太多,我们就是占了坊子也不可能生产。反正电厂的东西我们早就搬完了,在山区建电厂也行。”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

  蔡中指着吴征笑道:“我说老吴,你是想办工厂想疯了,也不看看现在是啥时候,还想在坊子开工厂,小鬼子不把你的工厂炸成一片废墟才怪呢!就是你现在要办的兵工厂,我看短期内也只能用柴油、汽油发电机发电。正式的电厂可以建,但什么时候建成使用就得看小鬼子什么时候被赶出山东了。这山东部是陕西,鬼子飞机成天在天上飞,看见烟囱岂有不炸的道理?”

  杨至诚从没有参加过这种战略层次的讨论,刘一民说的让他听得两眼放光。特别是刘一民说的银行通汇通兑,只有那些大银行才能办到,我军要是也能这样,那根据地经济就好办多了。

  想了一下,杨至诚说道:“师长、政委,我觉得办银行、搞税收、办工厂都好,就是事情太大,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办成的。我有个想法,是不是先办个金融、税收、后勤干部训练班,培训一批骨干,再开始动手。要不然会出差错的。”

  罗荣桓说你考虑的很对,银行的事情、税收的事情属于政府工作,黎玉他们已经着手筹建了。不过得让他先办干部训练班,还得制定财经纪律,可不能把好事办砸了。

  刘一民见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就又劝吃饭,边吃边聊。最后决定先向中央报告成立骑兵、工兵、重机枪司令部和组建装甲团的事情,至于部队扩编先不说,再发展一段后再考虑,以免引起鬼子警觉和其它方面的误会。

 

 

第四七二章 冷枪冷炮运动(三)

  喝完平儿满月酒后,刘一民要蔡中和山东局宣传部长钟效培负责,召开山东局和山东军区军地联合宣传工作座谈会,让后勤司令部安排,召开山东局、山东军区科技座谈会,要黎玉和杨至诚组织经济工作座谈会。这三个会议务必认真筹备,他都要到会作重要讲话。

  战争年代效率极高,宣传部门一直随主力行动,这个时候都聚集在大店镇。因此,次日上午,宣传工作座谈会就召开了。

  刘一民一夜好睡,早上起来神采奕奕,亲了亲两个孩子,交待唐星樱再多休息几天,然后就要出门去开会。

  可能是两口子太长时间没有在一起缠绵了,唐星樱这丫头经过一夜爱情滋润,脸色一下就变得红润红润,满眼都是喜气。

  见刘一民要走,唐星樱拉住他,喊警卫员赶紧打饭,非得要刘一民吃了早饭再走。

  刘一民一心都是事,着急走,但看唐星樱有点像新婚时的那种娇羞模样,知道妻子心疼他,就抱着唐星樱亲了一阵,边亲边说了几句不知道什么话,惹得唐星樱在他身上又掐又拧,末了竟然腻在刘一民怀里。

  此时,日军重兵集团被刘一民指挥的团团转,华北局势稳定,刘一民心情很好。唐星樱这一缠他,刘一民的心里登时就火辣辣的,伸手抱起妻子就又要往屋里走。关键时候还是唐星樱脑子清醒,狠狠地拧了他一下,说了声“别耽误正事”,刘一民这才不得不放下妻子,老老实实地坐下吃了早饭,出门开会去了。

  宣传工作座谈会就在师部大院举行。院子当中放了张方桌,摆了几把椅子,四周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板凳。四面墙上还挂满了横幅,上面写着“山东宣传工作座谈会”、“坚持敌后抗战,驱除日寇出中华”等口号。

  参加会议的不但有在大店镇的各宣传单位人员,还有连夜赶来的各旅政治部干部,罗荣桓特意指示山东局机关和师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这样一来把整个大院坐的满满当当的。

  刘一民和罗荣桓走进院子的时候,干部们和宣传工作者都全部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直到刘、罗二人到方桌前坐下,蔡中才摆手示意掌声停止。结果掌声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持久热烈,一浪高过一浪。

  干部们的这种情绪是自然的,日军七十多万大军围剿,在一般人想来教导师主力一定会损失惨重,甚至还有没有这支部队都很难说。谁能想到英雄的教导师不但打败了日军重兵围剿,还连战连捷,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切都是指挥得当、指战员们英勇奋战的结果。这一点,不要说各旅政治部的干部、山东局和师部的干部了,就是那些文艺宣传工作者也都看的很清楚。因为他们是全军战斗力最低的单位,如果不是大胜,而是陷入鬼子包围圈,那结果可想而知。这战后重逢,他们最敬爱的首长要亲自来开座谈会,这些文艺宣传工作者不鼓掌才怪呢!

  刘一民站起来给同志们敬了礼,然后又挥手制止了掌声,这才让蔡中宣布会议开始。

  既然是座谈会,就应该让大家畅所欲言,但是刘一民没有这么多时间听大家发言,他之所以要开这个会,实际上是想借会议形式部署宣传发动工作。因此,蔡中做了简短的开场白后,就请刘一民先讲了。

  刘一民站起来,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就开始讲了。

  刘一民先是讲了国际形势,主要意思是说当前国际上暗流滚滚,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之所以滚回日本,不是回家搂着老婆睡觉去了,很可能是代表日本去和德国、意大利谈判去了。这家伙早年在德国工作过,和德国人关系比较好,一定是去和德国人搞阴谋去了。但是,无论小日本怎么折腾,也不可能以一个弹丸之国对抗全世界人民,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特别是六月份以来,小鬼子在中朝、中苏边界的张鼓峰和苏联红军发生冲突,双方一个声明接一个声明发,估计最近就可能打起来。打的越激烈越好,让小鬼子尝尝苏联红军飞机大炮的厉害。

  说完国际形势,刘一民又分析了国内抗战形势,认为日军下一步必然举行武汉会战,目的是要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不要说武汉不一定丢失,就是丢失了也动摇不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现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打一拉,一拉一打,小鬼子注定是顾头顾不了腚,看着气势汹汹,实际上是到处挨打。他们占的地方越多,兵力就越分散,到最后精锐的常设师团就会变成守备队,成为中国军队袭击的对象。当然,暂时来讲,日军还是比较强大的,但这种强大是暂时的,随着中国人民抗战意识的日益觉醒,中国军队会愈战愈强,抗战胜利是必然的。

  讲完国际国内形势,刘一民话语一转,就如何做好抗战宣传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一民认为在陕西时期,红七军团的宣传搞的比较好,广播、报纸办的有特色,军团文工团演出场次多,节目也有新意,特别是赵小曼同志整理发掘的陕北民歌,唱响了整个根据地。

  赵小曼就在第一排板凳上坐着,这丫头今天做好了汇报的准备,军装洗的干干净净的,长发也梳成了辫子,搭在背后。这一听刘一民表扬,小脸就红了起来,水汪汪的眼睛看了一眼讲的神采飞扬的刘一民,就赶紧垂下头,埋头记录了。

  刘一民没有观察到赵小曼的表现,他正讲的有滋有味。

  接着,刘一民表扬了教九团政委陈子虚和青年画家阎素,说这两个人政治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在攻占武强县城时,从古老的武强年画这种艺术形式中激发灵感,创作了抗日年画。这种年画具有题材新颖、感染力强、宣传时间持久、容易为群众喜闻乐见等优点,必将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说到这里,刘一民喊道:“阎素同志来没有?站起来让同志们认识认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59 , Processed in 0.04122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