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361 页

  清醒了的蒋介石,按铃叫来了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要他立即约见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驻中华民国使节,宣布我军全歼日军龙骧号航母舰队,要求各国禁止同日本贸易,支持中国人民将侵略者赶出去。同时,要王宠惠与周至柔、毛邦初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宣布我军全歼日军龙骧号航母舰队的消息。然后又叫来陈布雷,要他亲自动笔,撰写我军全歼日军龙骧号航母舰队的新闻稿,并配发中央社社论。文章写成后立即交付各报社加印增刊,电台立即播发,鼓舞我军民士气。

  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本人出生于香港一个教会家庭,他的祖父王元琛据说是广东省第一个加入教会的信徒。他本人从小就在圣保罗学校和皇仁学校学习,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清政府在天津开办的北洋西学学堂,四年后以最优成绩从北洋大学堂毕业,取得了我国第一张大学文凭。后来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学习,取得了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以英文翻译的《德国民法典》一书,是欧美各大学的通用教材。应该说,王宠惠在西方法学界和中国法学界都有重要建树。后来,因为和孙中山是通家之好,王宠惠进入了民国政坛,曾经当过袁世凯的司法总长,北洋政府时期还当过寿命只有七十余天的“好人政府”内阁总理。后来蒋介石崛起,王宠惠再次被起用,先当司法部长、司法院长,后当外交部长,现在还兼了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成了民国政坛上标标准准的常青树。

  看过八路军航空队的战报后,王宠惠心里自然是激动不已,这一听蒋介石要他约见各国使节,就建议是不是请委员长亲自约见这些使节,现在形势这么紧张,各国使馆都已经撤往渝城,留在武汉大使们人心惶惶,要是委员长能亲自约见他们一定会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这王宠惠虽然是法学大家,人品刚正,但他不是军事专家,看不清战局。蒋介石自己心里有数,日军虽然这几天不断遭受挫败,但武汉会战已进入后期,武汉失守已成定局。蒋介石已经不愿意再在这里消耗有生力量了,现在所谋求的不过是尽可能多的消灭日军。因此,听了王宠惠的建议,蒋介石直接就答复他没有时间,只见苏联大使,其它各国大使一律由王宠惠约见。

  周至柔提出是以中国空军名义还是以十八集团军航空大队名义公布战报?

  蒋介石眼里闪过一丝冷芒,看的周至柔心里嗵嗵直跳。最后,蒋介石表态,全歼日军航母舰队和武汉空战是一个整体,都是军委会统一领导的战役行动,由中华民国航空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以战斗机主力与日机缠斗,掩护十八集团军轰炸机编队奔袭日寇航母,从而大获全胜。

  武汉的各报馆、电台都接到了通知,外交部要和空军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我军取得前所未有大捷的消息。

  刚刚过去的武汉空战,让许多人再次见识了日本人的凶残。许多报馆、电台都派出记者在武汉街头采访,还有记者在空战中被日军炸弹击中、壮烈牺牲的。因此,新闻发布会现场沉浸着一种悲壮的气氛。

  王宠惠和一身戎装的周至柔、毛邦初走进会场后,会场上一片沉寂,没有一个人鼓掌。

  王宠惠看了一眼人人噙泪的记者们,声音低沉的说:“诸位,我知道在刚刚过去的空战中,我们有许多同胞死在了日寇的炸弹下,大家都很悲痛。但是,我现在要宣布一个重大消息,英勇的中国空军在刚刚过去的空战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绩。在武汉上空击毁击伤日机55架,而且千里奔袭,在上海附近的太平洋海面,全歼日军龙骧号航母编队,击沉日寇龙骧号、凤翔号两艘航空母舰,击毁舰载机32架,水上侦察机两架,击沉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四艘。我奔袭日舰的轰炸机编队无一伤亡。”

  王宠惠说完,停下来,静等记者们的反应。

  这些记者们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悲痛中,所以王宠惠说完后都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大家才忽然明白中国空军炸毁了日军的航空母舰舰队,天啊!于是,很多人也不顾什么形象了,连泪都不擦,站起来拼命地鼓掌。

  等掌声停止,王宠惠就介绍周至柔、毛邦初的身份,请他们详细介绍作战经过,回答记者提问。

  这周至柔、毛邦初都是空军当家人,又都到国外喝过洋墨水,见过大世面,对新闻发布会的程序都很熟悉。王宠惠介绍完后,二人就开始介绍空战具体情况,把敌我空军力量强弱差距、武汉空战决策过程、作战方案制定过程、作战过程、各部队表现、日军龙骧号、凤翔号航空母舰的基本情况等等讲了个一清二楚。直把这次武汉空战和八路军航空大队奔袭日军航母舰队取得的战果,说成了蒋委员长运筹帷幄、情报准确、决策正确、空军将士勇赴国难、同仇敌忾、互相配合、奋勇杀敌的结果。当然,牵涉机密的东西二人自然不会讲。

  二人介绍完后,记者们并没有过多提问,因为这是个重大新闻,必须尽快发稿,记者们都忙着回去写稿了。

  很快,武汉的广播电台就播出了我军全歼日寇龙骧号航母舰队的重大新闻,而且是一遍一遍不停地播放,许多市民都涌到了有收音机的人家收听广播。

  等王宠惠约见各国使节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新闻。这些黄头发的使节们没有中国人那种激动,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要求王宠惠提供照片。

  照片是没有的,因为八路军航空队没有返回武汉,而是直接回陕西去了。王宠惠只好信誓旦旦地告诉这些使节,照片会在以后提供,但击沉日军航母舰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希望各国使节转告本国政府,中国人民永远不屈服,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请各国政府加大对中国人民的援助,帮助苦难的中国人民打败侵略者。

  约见结束后,这些使节都在第一时间向本国外交部发回了电报,请求各国外交部约见日本使节,落实中国人的消息是否准确。

  日本大本营此时已被航母被炸事件弄得头昏脑胀。

  裕仁天皇想不通,飞机都没有几架的中国人怎么能把强大的航母编队给炸沉了,而且还打的那么干净利落,等救援的航空兵飞机赶到时,中国人的飞机已经杳如黄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陆军一再吃瘪就不说了,怎么强大的海军也会出现如此大的损失呢?简直是有辱国体!

  不等裕仁天皇和闲院宫载仁亲王等人商量好对策,外务省就报告说各国使节询问航母舰队被击毁的实情,请示怎么应答。

  裕仁天皇还没有发话,闲院宫载仁亲王就把外相给臭骂了一通,要他立即召开记者见面会,就说那是中国人的造谣,大日本帝国龙骧号、凤翔号航母正在执行任务,中国人要是能炸沉大日本帝国航母舰队,他们的大上海和首都南京就不会被皇军占领了。

  这裕仁天皇的本性就是那样,特别阴沉,特别虚伪,最怕世界各国看不起日本,怕他引以为豪的陆海军丢脸。这一听闲院宫载仁亲王的话,就觉得甚合朕意,点点头示意外相按照总参谋长的意见办。

  陆相杉山元这个时候不愿意了。

  本来,历史上此时是板垣征四郎任陆相,但现在无能的板垣早已剖腹,杉山元的陆相还一直干着。来见天皇前,杉山元已经接到了畑俊六的电报,知道武汉空战损失了55架飞机,加上华中派遣军在武汉攻略战中伤亡惨重、进展缓慢,国内有一部分人又开始指责陆军,重弹不扩大战争的老调。现在海军龙骧号航母舰队被歼,正是转移民众对陆军不满的大好机会,怎么能就此放过呢?

  杉山元迷迷糊糊的眼睛睁开了:“天皇陛下,臣认为就此答复各国使节不妥。中国空军炸毁战舰时一定拍有照片,如果他们把这些照片公布出来,那大日本帝国在世界各国面前就无法取信了。臣以为应该对各国说实话,不过要说明龙骧号是轻型航母、凤翔号即将退役。同时,要向世界各国说明,武汉很快将被皇军攻占,损失两艘战斗力较弱的航母不影响大局。”

  听杉山元这么说,军事参议官永野修身不愿意了。这家伙是个强硬派,海军中侵华急先锋,担任过联合舰队司令、江田岛海军学校校长、军令部次长、军事参议官、广田内阁海相等职务,是日本北进南下政策的主要制定人之一。广田内阁辞职后,他又重新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指挥海军舰队侵占上海、南京。不过攻占南京后,他再次坐上冷板凳,第二次当军事参议官。

  永野修身一听杉山元的话,就知道陆相是想看海军的笑话,马上反驳道:“陆相大人有话可以直说,海军这次是给陛下丢脸了,但陆军更糟糕!要公布龙骧号航母舰队被中国人击毁的话,那就把陆军的战绩盘点一下,算一算开战以来陆军战死了多少士兵、损失了多少飞机、弄丢了多少武器弹药。全部公布出来,让国人都看看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辉煌战绩吧!”

  见永野修身冲了上去,海相米内光政自然也不会闭嘴了。

  米内光政虽然是日军中有名的不扩大战争规模派,而且历史上也坚决反对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后审判时竟然无罪开释,但他是惧怕与英美开战会把日本带向毁灭,惧怕扩大对华侵略会把日本陷入泥沼,并不是说他就反对战争、爱好和平。淞沪会战开始时,他就说从现在开始不扩大主义不存在了,要一直打到南京。实际上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侵华元凶。

  米内光政和陆军关系一直不好,不过他一般情况下都装得温文尔雅的,说话比较平和。但此时牵涉海军的荣誉问题,米内光政的温文尔雅就变得有点声色俱厉了:“陆相大人,海军只不过损失了两艘航母,陆军损失的可是以十万计的士兵和以亿计的战争经费。永野君说的有理,要公布就全部公布!”

  杉山元马上就反唇相讥:“陆军至少占领了满洲、占领了华北、华东,攻占了北平、天津、太原、济南、上海、南京、杭州、安庆,马上就要攻占武汉,把大日本帝国的旗帜插遍了中国最富裕的地方。海军充其量只攻占了一些小小的码头,怎么能和陆军的战功相提并论?打仗就有伤亡和损失,公布战损也属正常。不知道海相大人、参议官大人为什么如此惧怕呢?”

  眼见得陆海局首脑马上就要炒成一锅粥了,首相近卫文磨赶忙出来劝架,并且说要维护天皇陛下和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不能对各国列强撒谎。

  近卫文磨这是在拉偏架,是人都能听得出来,裕仁天皇自然也能听得出来。

  被这帮大臣气得手脚冰凉的裕仁天皇最后拍板:对各国使节的询问不予理睬,报纸、电台全力报道皇军的战绩,驻外使馆加强与各国政要交流沟通,求得支持。陆海军要加强合作,尽快攻占武汉和广州,用战绩向国际上说明大日本帝国的强大。军工部门要加快生产,弥补战损。

  裕仁天皇这一说,算是定了调了,杉山元、米内光政、永野修身都不说话了。

  裕仁天皇说完,憋在胸口的一口闷气没地方出,一抬头就看见了杉山元有点得意的脸,这口气就出到了杉山元身上:“爱卿,我记得开战之初你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现在都过去了一年多了,不知道陆相对自己讲过的话还记得不?”

  说完,不等杉山元回奏,裕仁天皇就站起来哼了一声,去找良子皇后解闷去了。

  杉山元的心一下子就掉到了冰窖里,浑身是汗。

  这个时候,八路军教导师师部和中共山东局驻地莒县大店镇已经是一片欢腾了。

  接到冯达飞的电报时,刘一民和罗荣桓还在下部队、下基层,检查部队休整训练情况。蔡中当即向刘、罗发报,报告冯达飞率八路军航空一大队全歼日军龙骧号航母舰队,现由上海方向向山东飞来,要求燃烟导航。

  刘一民接到电报后,欣喜若狂,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给蔡中回电:“启用简易机场,迎接英雄凯旋。”随即结束检查,与罗荣桓一道快马加鞭,往大店赶。

  刘一民返回山东后,就按照主席的指示,就在大店北面的朱家庄子村动工修建简易机场。这个地方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当中是一片几百亩大的平坦土地,既便于隐蔽和安全保卫,又能满足大机群起降,位置很理想。

  这个时候建机场没有推土机一类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干起来自然比较费劲。好在教导师汽车多、坦克装甲车多,土地平整后,利用夜晚直接把汽车、坦克、装甲车开上来碾压,比人工打夯省了许多劲。

  说是简易机场,刘一民也下了很多功夫,从根据地各县的石灰窑弄来了许多白灰,又收集了许多煤渣,和碎石子掺在一起,平整机场地面。经过汽车、特别是坦克均匀碾压后很是坚固。就这,刘一民还有点后悔,当初攻占天津后,由于时间短,需要搬运的物资太多,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的设备没有力量拆迁走,连现成的水泥都没有要。早知道现在要建机场,还不如想法把那些水泥给运出来呢。那启新洋灰公司生产的水泥可是得过国际金奖的,质量绝对好。

 

 

第四九六章 喜忧交加(一)

  冯达飞不知道刘一民建的简易飞机场究竟是什么样子,但他知道这个时候紧急修建的简易机场一般都没有导航设备,不过是找一块平地,把地基夯平、夯实,等于是一块停机坪。这样子的话就必须点燃木柴、秸秆,用浓烟为飞机指示机场方位,便于飞行员顺利找到机场降落。因此,他才发报要求燃烟指示机场位置。这也是土办法。

  接到刘一民启用简易机场、迎接航空一大队的电报后,蔡中马上打电话给防空司令部,要韩前进亲自组织落实,确保飞机安全降落。

  打完电话,蔡中亲自去防空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司令兼防空旅长韩前进、政委周桓一道,赶到朱家庄子简易机场,指挥战士们燃起几堆干柴,待火熊熊燃起后,又在火堆上加上湿草、牛粪,开始沤烟。直到看到几道浓烟飘向空中,形成烟柱,蔡中才笑着说:“行了,冯达飞他们一定能看到的。”

  冯达飞率领航空一大队飞机编队从海面转向山东飞行后,由日照向西北方向飞行,上午11点40分抵达大店上空。到了这里已经彻底安全了,飞机钻出云层,就看见不远处的几道烟柱。冯达飞满心欢喜,对这通话器喊道:“同志们,我们到家了。降低高度,准备降落!”

  一架架战机依次降落在朱家庄子简易机场。每安全着陆一架战机,地面上就是一阵欢呼,直到飞机都降落了,冯达飞才驾着战机着陆。

  下了飞机后,蔡中、韩前进、周桓一起迎了上来,和冯达飞互致军礼,然后蔡中就快步上前,与冯达飞紧紧拥抱,大声说道:“达飞同志,祝贺你胜利凯旋!”

  接着,蔡中、韩前进、周桓又和航空大队的干部战士一一致礼握手。

  等寒暄完,不等航空一大队的干部战士动手,韩前进就指挥防空旅的战士们把飞机一架架往机库里推。冯达飞一看就笑了,原来这机库有点像陕北的窑洞,都是把山坡削成崖面,在崖面上挖洞,而且还把窑洞用砖头和柱子加固过。

  这一下冯达飞算是彻底放心了,随着蔡中、韩前进、周桓去了师部。

  等刘一民和罗荣桓快马加鞭赶回师部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两个人顾不上休息,先接见了航空一大队的全体干部战士。然后刘一民就拉着冯达飞去了办公室,详细询问陕西和武汉的情况。

  据冯达飞说,三六年底到三七年春上的四川大旱,除了四川盆地,四川大部分地方都受到了影响,有些县份甚至颗粒无收。国民政府救灾不力,饿死了不少人,到三七年下半年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现象,连国民党的《中央日报》都说进入重灾区犹如进入人间地狱。就是我军控制的广元地区,也基本上颗粒无收,难民基本都涌向了陕西,加上从山西撤过河的老百姓和从全国各地到陕西参加革命的青年学生,陕西粮食压力很大,再加上还得保证前线部队供应,结果把36年的存粮和37年的夏粮全部用完都不够。教导师上前线后,中央规定留在陕西的各级机关干部每人每天6两口粮,部队每人每天8两口粮。连毛泽东他们都是粮食、野菜掺着吃。

  这些情况刘一民都清楚,但是听冯达飞说起来还是感觉一阵阵心悸,忙问冯达飞现在情况怎么样。

  冯达飞说,到三七年秋粮收了以后情况有所好转。由于土改进行的早,老百姓都成了土地的主人,家家户户都把土地当成了命根子,精心耕作,今年陕西收成很好,特别是八百里秦川,简直就是粮仓,那地,肥沃得种啥长啥。只有陕北粮食不能自给,还得调粮赈济。但是,陕西这两年人口增长很快,加上广元、甘南都受去年大旱影响,粮食缺口大,压力大。红七军团各部原来创办的农场,现在全部交给了警备师和保安师,主要供应中央机关、陕西抗日民主政府和警备师、保安师。他回陕西后,去看陈云同志、富春同志,他们都表扬师长当初实行军垦简直是高明之极。但是,陈云同志说他想来山东看看,和你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办法多弄点粮食,运到山西根据地去,小鬼子把山西折腾惨了,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独立师筹集军粮实在是太困难了,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打鬼子。

  刘一民知道,冀中、冀南根据地沦陷后,等于是把八路军前线部队的粮仓给毁了,在山西的几个师供应必定紧张。但是没想到困难到这种地步。要说陕西根据地经过连续几年发展,保证前线部队供应应该不成问题,至不济也可以掏钱到河南等地买粮。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就笑了,陕西根据地就算丰收,这个时候毕竟粮食产量有限,共产党人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四川难民受难,必定是倾尽所有予以援助,那陕西的粮食必然不够用。加上现在虽然是国共联合抗日,但共产党、八路军要想从国民党控制地区买粮,恐怕那也是痴人说梦。特别是现在,日军把山西、河南当成了主要战场,想从河南、山西弄粮食,那无疑是虎口夺食了。

  刘一民很想知道陕西的工业在日军轰炸中的损毁情况,冯达飞告诉他,勉县兵工基地不用说了,被日军炸的一塌糊涂,所有的心血都毁于一旦。现在兵工厂的干部职工利用抢救出来的一些设备,转移到秦岭深山区力图恢复生产,但没有了钢铁厂、电厂,只能生产普通弹药,像火箭筒、火箭弹、八一自动步枪这些东西,眼下是不能生产了。西安也被日军炸的面目全非,市民都疏散到各县去了。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原先在秦岭山区建的一些民用工厂,损失还不算太大,基本上能够保证民生商品的生产供应。潼关的金矿、榆林的煤矿和延长的油田由于比较偏僻,保密措施严格,倒是没有什么损失,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刘一民听到这里心里才好受点,有金矿和油田在,陕西根据地经济就有依靠。接着刘一民就想问六届六中全会的情况,话到嘴边停止了,一个是冯达飞不一定知道会议讨论的情况,二是就算冯达飞知道,他不说刘一民也不能问,这是战争年代,纪律是第一位的。没办法,只好让冯达飞说说武汉的情况。

  冯达飞把八路军航空一大队到洛阳参战的情况报告了一遍,然后把到武汉的详细情况也作了报告。说到蒋介石召见时的尴尬局面,刘一民忍不住笑着说:“这老蒋,最喜欢玩这一手。他也不看看我们都是些什么人!”

  冯达飞见刘一民心情尚好,就把见到倪华的情况作了汇报。不料,一提起倪华,刘一民登时就低下头不吭声了。停了半天,刘一民才让冯达飞详细报告轰炸日军龙骧号航母编队的情况。

  冯达飞这才把如何奉命去轰炸芜湖、安庆、南京机场,如何半路遇见日军偷袭武汉编队,如何决定去上海附近海面碰运气寻找日军航母编队的经过说了一遍。

  等冯达飞说完,刘一民就详细询问每一个环节,包括日军航母编队阵型、通讯联络、警戒防护等。到最后,刘一民突发奇想,满脸期待地问冯达飞:“达飞,你说我们能不能直接去轰炸日本东京啊?”

  冯达飞想都没想,直接说能行。并阐述理由说:“5月19日,国民党空军徐焕升、佟彦博两个机组驾驶马丁-139WC型轰炸机夜间长途奔袭,避开日军防空警报系统,空袭日本。他们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刘一民的眼睛更加热切了:“达飞,国民党只去了两架飞机,而且飞机上加装了无线电定向仪,还有宁波地面电台导航。这两样我军都没有,难度很大啊!”

  冯达飞一听刘一民说轰炸日本,浑身的血都涌了上来,满身是劲。见刘一民说到没有无线电定向仪和地面导航,反过来就将开刘一民的军了:“师长,你可是我军的传奇英雄,教导师又是我军的头等主力。这山东有日军的济南机场、青岛机场,南面还有徐州机场,这都是日军的骨干空军基地,里面啥装备没有啊?只要拿下一个,马上就可以轰炸日本。你想想,要是我们把东京的皇宫给炸了,那小日本还能这么猖狂么?师长,弄导航系统、弄航空弹药是你的事,我负责去炸日本的皇宫,你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刘一民见求战心切的冯达飞竟然反将自己一军,心里好笑,但是一想起要是真能轰炸日本皇宫、把裕仁天皇那个战争贩子给炸死了,说不定真能再次改变历史,心里就砰砰的直跳。

  拍拍冯达飞的肩膀让他先不要激动,赶紧找地图把航线划出来,组织航空大队进行针对性训练,等条件具备了一定让他去日本上空溜达溜达。

  刘一民没有想到,喜讯接二连三的到来。冯达飞走后,刘一民正要去找钱壮飞去要这段时间的电报,钱壮飞就陪着三个人来找他了。介绍完后,刘一民惊喜得连说今天是个啥日子,怎么好事连到一起了。

  原来,钱壮飞领来的三个人都是我军的传奇人物。一个是我军军工史上的传奇人才、著名的无线电通信专家李强;一个是我军无线电密码破译专家、长征路上的传奇英雄曹祥仁;另一个是我军军工事业化学领域的传奇人物钱志道。

  刘一民知道李强从苏联学成回国时间不长,现任军委军工局、无线电局副局长,没有想到中央竟然舍得让他千山万水的穿越封锁线到山东来。

  李强报告说,虽然日军空袭破坏了勉县军工基地,但人才都保留住了。由于日军封锁,山东的设备、器材无法运回陕西,毛泽东、周恩来干脆就让李强带队,带着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山东来。而且,鉴于日军在与教导师交手中频繁更换密码,导致我军无法破译,周恩来一狠心,把我军破译敌军密码三杰之一、在中央苏区获得过三等红星奖章的曹祥仁派到了山东,担任教导师情报分析处政委,与贺兴华成了搭档,受钱壮飞领导。可惜,路上和小鬼子遭遇,牺牲了一部分同志。

  刘一民知道,这李强和曹祥仁都是我军历史上有大功的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33 , Processed in 0.04267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