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365 页

  不等刘斐说完,蒋介石就挥手打断了他:“你不要再说了,我不听!我不听!”

  何应钦也冷冷地说:“就算他们当时撤回陕西是对的,那为什么不重返武汉战场呢?这是标准的战场抗命!还有那个刘一民,一贯不受军委会节制。攻占一个地方,就擅自任命地方官吏,要是每支部队都像他这样,那不是又回到了北伐前的军阀割据状态了么?国家法纪何在?政令何在?体制何在?我真想不明白,委座待刘一民不薄,不计前嫌,又是授予中将军衔,又是拨出巨款奖励,不但让夫人两次前去劳军,还将义女嫁给他,甚至连夫人的嫡亲表妹都成了他的夫人。这样的恩遇试问普天下哪一个能比?他怎么就不思图报呢?现在,武汉战局如此凶险,我军天天都在流血牺牲,刘一民手握号称我国目前最精锐的部队,怎么就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呢?当然,他发的电报确实及时,算是还有点良心。但是他为什么就不发起攻击呢?要是他攻击日军任何一支部队,再消灭一个师团的话,势必引起日军震动。那小鬼子还有心思打武汉、袭广州么?”

  刘斐心里苦笑,这何应钦说的话估计是思考了很久了,这次算是找着发泄点了,一骨碌全倒了出来。按他的说法,那刘一民不但不是抗日名将反而成了乱臣贼子了!刘斐本来还想辩驳一番,想了想这不是辩驳的场合,也不是自己应该说的话,看来啊,蒋介石的心思怕是又要转圈子了。

  见刘斐等人不接话,何应钦还要再说,蒋介石制止了他:“敬之,算了,去发报吧。”

  接到蒋介石的电报,朱老总和毛泽东电报来电报去,商量了半天,给蒋介石发去了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电报:“少安毋躁!”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看在蒋介石眼里那真的是字字千金。因为他心里有数了,刘一民一定在酝酿大的战役行动,而且很可能已经开始发动了。

  心情略好的蒋介石,又命令给第四战区发去了第二封电报,命令他们紧急搬迁广州的重要设备和物资,实施坚壁清野,万不可沦于敌手。同时,蒋介石也意识到了刘一民之所以迟迟不发动攻击,恐怕等的就是日军重兵集团陷于武汉作战和广州作战的时机,这家伙,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国军在武汉一线拼死拼活,他却呆在一边等战机,小小年纪这么深沉,太可怕了吧!

  蒋介石有心等到刘一民发动攻击后再最后决定武汉是否撤守。本来,他早已下决心必要时候放弃武汉了,但现在他的想法有所改变。万一刘一民发起攻击后,日军不得不终止对武汉的攻击,转而去攻击刘一民的教导师呢?按照刘一民攻占天津、青岛时日军的反应,这种可能非常大啊!

  当然,蒋介石好歹也算是一国统帅,干什么事情那都是让幕僚班子反复研究的。武汉是否撤守,自然也是要交给幕僚班子研判的。不过,这个时候李宗仁生病,白崇禧到五战区代替李宗仁指挥,陈诚又在九战区,何应钦领着一帮人讨论了一阵,提出两种可能:一种是刘一民发起攻击后,日军会终止对武汉的攻击,但这种可能比较小,因为武汉、广州的影响力太大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日军会不顾一切地攻占武汉,然后再回师对付八路军教导师。当然,之所以研判结果有点模棱两可,主要是何应钦等人不知道刘一民什么时候发起攻击、在什么地方发起攻击。而武汉会战,已经快到最后的关头了。

  和武汉方面蒋介石等人又急又恼的心情不同,11月3日夜,刘一民终于等到了从赣榆赶回的教八旅和骑兵旅,一看见胡老虎、鲍文,战友相逢的喜悦就挂在了刘一民、罗荣桓、蔡中等人的脸上,挥都挥不去。

  又是好长时间不见,胡老虎一进师部,向几个首长敬礼后,马上就乐呵呵地吆喝开了:“师长、政委、蔡主任,是不是已经打开了?下命令吧,骑兵旅的任务是什么?只要师长、政委下命令,骑兵旅负责去把畑俊六的脑袋拧下来给师长当夜壶,省的晚上小政和要撒尿没地方撒。”

  教导师这些旅长中间,李昌、胡老虎、雷鸣三个人那都是说话百无禁忌的主儿,而且都是没有仗打就着急的主儿,求战意识特别强烈。这胡老虎比起炮兵司令部司令李昌还好一点,要是李昌在,他觉对不会说小政和撒尿,搞不好会说小唐主任什么什么的,非得让刘一民在屁股上踢一脚才会住嘴。

  骑兵旅政委鲍文的性子有点像罗荣桓,比较严谨,见胡老虎开始胡说,也不制止,只是站在一边嘿嘿闷笑。

  刘一民喜欢胡老虎、李昌身上这种乐观、好战的猛将气质,见胡老虎吹牛皮,就笑眯眯地说:“你要是能把畑俊六的脑袋拧下来给我当夜壶,那抗战就快结束了。”

  胡老虎一听来劲了,马上说:“师长,这可不是吹牛。你让我带着特战队去趟南京,我保证打小鬼子个冷不防,拧下畑俊六的脑袋简直是小菜一碟。你不知道,特战队那帮战士厉害的很,那身手,绝对让人大开眼界!”

  罗荣桓知道必定是王同生率领的特战队又配合骑兵旅作战了,要不然胡老虎也不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带特战队去南京了。

  看着胡老虎那兴致勃勃的脸,罗荣桓说道:“胡老虎同志,别瞎说了,你赶紧报告一下骑兵旅的备战情况。伤亡情况怎么样?需要不需要补充?”

  胡老虎知道罗荣桓为人严肃,马上就又是一个敬礼,然后报告说:“骑兵旅的任务是配合教八旅对陇海路东段沿线之敌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打的都是冷枪和小型伏击战,基本没有大的伤亡,缴获倒是满丰富的,不需要任何补充。”

  几个人正说着的时候,教八旅旅长赵山、政委赵捷也赶到了师部,领取作战任务。

  赵山是一个攻守兼备型的指挥员,他当老五营营长时,老五营就是红18团防守作战的首选部队。基本上是他走到哪支部队,刘一民在考虑需要防守作战时就会想到他。

  赵山、赵捷敬礼后,刘一民问了一下部队备战情况,然后把发起胶济路战役的构想说了一遍,让参谋处副处长张林风把作战计划给胡老虎、赵山他们详细讲了讲。末了,刘一民告诉两个旅的首长,其它部队已经开始行动了,师部之所以还留在大店,就是为了等他们。要他们马上回去准备,两个小时后,随师部出发,赶到预定作战地域。

  赵山、赵捷、胡老虎、鲍文一听两个小时后就要随师部出发,也不敢再耽搁了,马上就告辞了。

  很快就到了出发时间,刘一民和罗荣桓、蔡中走出师部,带着警卫团和师部机关悄悄出了大店镇,在镇外与教八旅、骑兵旅汇合后,趁着夜色浩浩荡荡向北开去。

  雄壮的胶济路战役拉开了序幕。

 

 

第五0三章 袭占安丘(一)

  安丘县是鲁中名县。

  安丘之名来源于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三千户,治所在牟山北、汶河南岸。到了汉景帝中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8年,汉朝设置了安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县城南面的高地上。以后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安丘县名、治所、区划多有更迭变换,一直到宋开宝四年,也就是公元971年,安丘县城才迁至今县城处,从此县名、治所再无变换。

  这安丘啊,东与高密、昌邑以潍河为界,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沂水县、诸城县毗邻,北连坊子、昌乐县,胶济铁路横贯县境北部,台潍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古时候,由于有潍河、汶河水运和多条驿道,许多军事家都在这里演绎出了威武雄壮的话剧。史载,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水,覆其舟而灭之,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水战。后来,赵齐之战、汉楚潍水大战都发生在安丘境内,连曹操、刘裕都曾经征战到过这里。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韩信指挥的汉楚潍水大战。当时,韩信指挥汉军筑坝拦截潍水,楚军不知是计,渡潍河发动攻击,结果被汉军放水大淹楚军,韩信趁势挥动大军掩杀,取得大捷。此仗有勇有谋,巧借水势,充分展示了韩信过人的军事才华。

  安丘之有名,还与众多名人传说有关,据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真实发源地就在安丘大车山下的齐国长城,孔子的女婿和门生、懂鸟语的公冶长就在城顶山建书院教书授徒。宋抗金名将、安丘人陈规,把火药装填在大竹筒中,制成了临阵交锋时喷射火焰的火枪,应用于攻守城作战之中,开全世界制造管形射击火器之先河。他撰写的兵书《攻守方略》,在军事史上较早提出“重城重壕”、“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枪等城邑防御作战的理论和方法,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及实践有重大影响。

  这个时候安丘之所以有名,是因为1937年10月日军第五师团攻占山东时,第五战区高级参议刘震东率领着他草草拉起的四百多人的游击支队在安丘县城与小鬼子拼了一场。当时,安丘县长已经逃跑,城内的老百姓也已经跑光,刘震东率领他的游击支队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进驻了安丘县城,很快就和日军接火。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刘震东也牺牲在安丘县城。但是,那是在韩复榘全军撤退的时候打响的,刘震东和他的弟兄们自然就成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英雄。

  鲁中战役后,安丘被八路军收复。可惜,日军重兵集团随即攻向鲁中、胶东,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实施牵牛战术南下苏北,曾中生指挥的鲁东部队又退向胶东,安丘自然再次沦陷。后来,虽然八路军教导师主力返回山东,但为了实现战略隐蔽意图,八路军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深入沂蒙中心根据地的日军据点逐步被清除,但这安丘县城由于距离胶济铁路和济青公路比较近,仍然由日军占领。

  谁都没有想到,胶济路战役的第一枪竟然是在安丘县城的一家饭馆打响的。

  这年头,小日本烧杀抢掠的,一般的人家都按照八路军干部的要求,在鬼子到来前就坚壁清野“跑老日”去了。留给鬼子的是一座空空荡荡的县城。

  小鬼子自然是喜欢烧杀抢掠,但是没有中国老百姓,他们到哪里去烧杀抢掠啊?驻守安丘县城的小鬼子时间不长就想弃城而去,但是他们的上级不愿意,因为安丘是战略要地,既可以封锁鲁中南山区,又可以屏障胶济铁路和济青公路,还命令他们务必把老百姓哄骗回县城,建设黄道乐土。于是,那些汉奸伪军的差事就来了,天天到乡下去贴布告,宣传日军建设黄道乐土的主张,哄骗老百姓回城。但是下乡的汉奸、伪军不敢走远,也不敢落单,生怕被民兵、游击队打埋伏,就只好找自己的亲戚、熟人,把他们拉到县城里来充门面。时间稍微一长,有些原来在县城里的老住户就觉得局势稳定了,加上天气越来越冷,人总得生活不是?陆陆续续就有些人回到县城,在小鬼子的刺刀下开始了他们的顺民生活。

  中午时分,安丘县城看上去有点死气沉沉的。

  由于没有多少居民,也很少有做生意的人进城,县城里恢复营业的德全饭馆里冷冷清清的,老板坐在柜台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拨拉着算盘,用算盘珠子的响声打发寂寞。

  这家饭馆在过去是非常有名的,因为他们能做全羊宴,也就是沂蒙名吃临朐全宴。这全羊宴,是在清代宫廷全羊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有名的是临朐县的德顺楼的全羊宴,名震齐鲁,曾有“青州游,莫过德顺楼”之说。德全饭馆的大师傅原来是德顺楼的师傅,家是安丘的,后来就被德全饭馆的老板请来掌厨,几年下来,饭店的名声也就传了出去,生意很火。

  全羊宴实际上就是取一只整羊,宰杀后,把羊的躯体和内脏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异的80多种菜肴,并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称。虽系全羊,每道菜都是一些如龙门角、采灵芝、双风翠等很文雅的名字,不带一个羊字。制作工艺上,讲究刀工精细、调味考究。炸、溜、瀑、烧、炖、焖、煨、炒,用遍所有鲁菜手法,菜品醇而不腻,具有软料、清淡、品味适中、脆嫩爽鲜等特点。选用羊身各个部分做而成的“全羊汤”酸麻辣香,清素不膻,用眼、耳、舌、心等做成的明开夜合、迎风扇、迎香草、五福玲珑,八仙过海等菜肴,质脆而嫩、味美开绮,各具特色,而且上菜也挺讲究,先凉后热,先羊头后羊蹄,中间上素菜。

  可惜,现在是抗战时期,老百姓大部分都逃难去了,饭馆的生意自然一落千丈,即令偶尔有人上门,不是鬼子就是伪军汉奸。这些家伙吃饭哪里会掏钱,眼见着饭馆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个时候生意上门了。先进来的是几个皮货商,围着张桌子坐了下来。老板喜的连招呼客人的声音都颤颤悠悠的,忙不停地端茶倒水,喊大师傅麻溜上菜。

  接着又进来了一伙卖秫秸的乡下人,也是围着张桌子坐了下来,老板心里感叹今天怕是灶王爷开恩,让冷清了多日的灶台也忙活一下。

  先前进来的皮货商实际上是八路军的一个侦察分队,带队的是胶东警备旅一团侦察排长乔明志。

  小鬼子重占安丘后,把抢粮、抢物资放在首位。原因很简单,济南、青岛都缺粮,新开工的工厂更缺棉花、烤烟等原料。小鬼子光抢也不是戏,就想着让商人们帮助他们进货。要知道,卢沟桥事变以前,韩复榘主政山东期间,山东的经济有一定发展,像鲁中一带,基本上算得上物阜民丰了。当然,这个年代的物阜民丰的民字,那都是指那些有田有地的地主和殷实农户、商人、小企业主,长工、短工自然不在此列。

  小鬼子急需物资,对往济南、青岛长途贩运粮食、棉花、煤炭的商人们比较优待,八路军的侦察员摸准了小鬼子的脾气,扮成了皮货商人,很顺利地进了安丘县城。

  乔明志在鲁中战役袭占潍县时,曾给王老虎的特战一中队带路,见识了八路军特种兵的神勇。这下,乔明志算是开了眼了,也不再为自己开枪可以掐断电线头的绝技沾沾自喜了,缠住王老虎拜师学习。这一学,乔明志才明白自己过去凭的是一腔血气好勇斗狠,原来八路军特战队是把战斗当成了艺术,他们讲究是配合作战,在配合中发挥每个人的技能。任何一个人,就是武艺再高,枪法再准,遇到这样的团队配合作战,那都是一个死字。后来,乔明志一心想加入特战队,王老虎也同意,但是特战队吸收的战士都必须经过刘一民批准。结果,刘一民认为胶东警备旅是新组建部队,战斗骨干缺乏,乔明志是传奇英雄,就让他返回胶东警备旅一团继续担任侦察排长。

  前一段时间曾中生率领教七旅、清河警备旅、胶东警备旅将鬼子重兵集团引向胶东,为主力南下攻占连云港创造战机。虽然日军重兵集团很快就被教导师主力引向了苏北,但是留在胶东的各部队打的很苦,伤亡也很大。好不容易熬到了冷枪冷炮运动,曾中生率胶东主力跳出鬼子包围圈回到胶莱、清河地区逐步恢复根据地。

  乔明志就是在这个时候奉命配属师侦察营指挥的,任务就是侦察日军行动。

  乔明志虽然不知道教导师主力即将发起胶济路战役,也不知道教导师主力已经向胶济路方向开来,但他知道八路军主力已经回归鲁东南,每次侦察到的情报都直接报给了教导师参谋处副处长、侦察科长兼侦察营长罗延。

  今天,乔明志就是接到了罗延的紧急电令,摸到安丘城里来实地查看日军部署的。

  既然伪装的是皮货商,那就不能丢了份。乔明志要了羊肝、羊肺、羊脸肉,又要了一盘潍县青萝卜丝,让老板给每个伙计上一碗羊汤一份切饼,交待羊汤中多放葱花和羊血,就领着侦察员们边吃边注意着窗外大街上的动静。

  这饭馆大师傅的手艺确实不错,饭菜味道很好,吃的乔明志满头大汗。吃饱了一扭头,乔明志才发现另外一桌卖秫秸的老乡竟然也上了几个凉菜,还要了羊汤。

  乔明志心里咯噔了一下,什么时候卖秫秸的老乡也这么富有了啊?自己这是为了伪装才狠心花钱的,卖秫秸的老乡一担秫秸才能卖几个钱,那都是出苦力的,平时都是怀里揣个高粱窝头,饿的时候在饭店门口一吃,再向饭店老板讨碗水喝,就算填饱肚子了。这伙人可是奇怪的很!

  这一上心思,乔明志就瞅出了门道,原来这伙人腰里都鼓鼓囊囊的,明显的揣了家伙。而且,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边吃边注视窗外的街道,明显是有所图的。

  本来,乔明志还怀疑他们是不是其它部队的八路军侦察兵,和自己干的是一路活儿,但略一思索就知道不可能。罗延是什么人,那可是八路军教导师赫赫有名的侦察英勇,从井冈山下来的,打仗打老了的,他绝对不会犯这种让两支侦察分队撞车的低级错误。难道是漏网的散匪想来安丘城里做一票买卖?

  一想到这里,乔明志就担心这伙散匪坏了自己的事,朝几个侦察员使了个眼色,自己直接起身走了过去,对着一个矮矮壮壮的家伙张嘴就是“喂,弟兄们,是不是一边歇着去!”

  这一喊不要紧,一个伪装成老头的家伙哐当一声凳子带人都翻到了地上,张嘴就喊“太君,他们是土八路!”

  那几个家伙登时就乱了,有的从怀里掏出了王八盒子,还有两个奔向了秫秸堆,想抽出里面的三八大盖。

  乔明志一看是小鬼子,身形往旁边一闪,来了个落地十八翻的动作,顺手拔出了藏在怀里的二十响驳壳枪,举枪就射。身后早有准备的几个八路军侦察员更快,在乔明志开枪前就已开了火,登时就把几个小鬼子打趴在地。

  开火了,身份也就暴露了,乔明志不能再在安丘城里停留了,领着几个侦察员就出了饭店,要趁县城的小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冲出城去。

  乔明志不知道,他们射杀的几个小鬼子大有来头,其中一个是第十二军的参谋,也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是专程到安丘收集情报的。这一下,驻守安丘的日军彻底发疯了。

 

 

第五0四章 袭占安丘(二)

  这个时候的山东局面和历史上大大不同。历史上日军在三八年主要忙于攻城略地,进攻矛头集中于交通线,国民党正规部队虽然撤离山东,大多数县政府也都随省政府南迁,但还有个别县政府依靠保安队组建地方游击部队,坚持敌后斗争。这些部队后来大部分在最困难的时候投降了日军,做了伪军。像曾经坚持昌潍地区抗战的厉文礼部就是这样。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大不一样,在八路军教导师大举东进之前,原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抓住徐州会战前的一段时间,利用兵力大大加强的机会,对山东各地实施了一遍比较彻底的清剿,山东各地的民间抗日武装和国民党残余武装受到了很大损失,基本上都被逼南撤,只剩下一部分土生土长的地方武装还在坚持游击。八路军教导师东进后,刘一民要求各部队打造牢固的抗日根据地,大力整编杂色武装,许多地方武装被八路军改编,或加入警备旅,或加入县、区武装。但是,由于教导师主力毕竟入鲁时间短,又历经恶战,有些县份部队来不及到达,个别县份即令是主力到过,但也来不及彻底整编各路地方武装。还有的部队,像昌潍地区的厉文礼、张景月,他们都是国民政府正式委任的官员,部队也有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给的番号,自然是不会接受我军改编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时期,刘一民也不能破坏团结抗战去强行整编他们。好在八路军势大,厉文礼、张景月等人也不敢像历史上那样故意挑起和八路军的争端,只能盘踞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边抗日边盘剥老百姓。后来,鲁中战役结束,日军重兵集团全力压向山东,教导师主力南下,留在鲁东的部队将日军引向胶东,厉文礼、张景月竟然在日军和八路军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张景月在胶济路北活动,厉文礼在胶济路南活动。眼下,厉文礼就率领部队盘踞在安丘西南山区。

  这厉文礼虽然历史上臭名昭著,极端仇视共产党,多次屠杀共产党人,当了汉奸后更是疯狂屠杀抗日军民,但现在他还没有投敌,还属于昌潍地区敌后抗日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厉文礼是河北省蓟县人,1905年出生,后随其父母移居燕京。21岁时毕业于北平京兆甲种农业学校,曾经当过老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入伍当兵,在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第四军马鸿逵部任少校秘书,不久又调入第一方面军任军事教育团少校书记官。次年9月,在山东省临清县参加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党棍。1929年5月,在军阀混战中随马鸿逵叛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同年8月,马鸿逵被蒋介石委任为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厉文礼任该军军事政治教育团少校书记官,半年后调入该军六十四师一九二旅任少校军法主任。1930年8月,国民党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主鲁伊始,厉文礼离开军队,被委任为山东省诸城县县长兼民团县大队队长和联庄会总会长。1932年6月,厉文礼由诸城县调任潍县,继续任县长兼民团县大队长、联庄会总会长等职。时年27岁,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

  厉文礼在潍县县长任上多次捕杀共产党党员及进步人士,破坏共产党地方组织。1933年7月,他将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刘良才抓捕,枪杀于白浪河滩;10月,又在坊子街同聚祥煤厂将中共地下党员郭炳让抓到潍县城杀害;同时将中共地下党员何风鸣(潍县曹庄人)捕送韩复榘。1934年11月,厉文礼指挥军警包围潍县广文中学,将在该校任图书馆馆员兼国文、美术教员的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乔天华捕去,使潍县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

  虽然厉文礼双手沾满共产党人的鲜血,但他在潍县县长任上也干了几件好事。一是修建了潍县白浪河钢筋水泥大桥,城里通上了自来水,开通了商业街。而且,这么大的工程没有搞摊派,除了省政府拨款外,主要靠的是土地增值收益和商户捐款,等于是经营城市。二是禁毒禁烟,枪毙了许多毒贩。但是,厉文礼禁毒禁烟也是欺软怕硬,当时日本人再潍县街头开的几家商店都公开贩卖大烟,厉文礼不敢招惹日本人,就派便衣警察在日本人的商店外蹲守,中国人进去买东西出来后就被搜身,一旦发现是买卖烟土的,马上就抓进监狱。三是发展娱乐场所,建了中华戏院和专供演出曲艺、评书的“快活林”,还拍摄了一部55分钟的黑白电影纪录片《潍县大观》。四是首开风筝会。厉文礼从诸城调任潍县后,发现在大十字口的闹市区竟有数家以经营风筝为生的老店,而且唐延寿的风筝铺历史很悠久,开设于明末。经过多次的走访,他发现了风筝这一消遣娱乐品在潍县已经形成了产业,衍生出了一种艺术门类。为了活跃城市文化,厉文礼决定把民间自发的风筝角逐引入到政府行为之中,1933年清明节举行潍县首届风筝比赛。当时潍县只有武衙门一处正式集会的场所,但不能放飞风筝,便因地制宜,采用“两步走”的办法:上午在县政府(老县衙)门前举行开幕式,宣布每两年召开一次风筝会;将全县参赛的80只风筝在衙门前进行展览。下午到白浪河河滩进行风筝放飞比赛。是日,适逢潍县大集,观者蜂拥,场面壮观。随着指挥者的一声哨声,80只风筝竞飞蓝天,令人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家风筝铺的板子人物风筝“八仙过海”,还有杨家埠的“四季花神”。首次比赛,没有进行评比与发奖,成为一次地方性的风筝表演。随后,厉文礼又新开辟了南关操场,举行了第二届、第三届风筝会,把潍县的风筝节影响扩大到天津、济南、徐州。后世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就肇始于此。

  这厉文礼学生出身,头脑灵活,懂得如何见风使舵。

  韩复榘主政山东的时候,山东老百姓还有人说韩复榘是韩青天,韩的部下也都说韩没有架子。一个中央社的记者由于其当县长的亲戚贩卖毒品被韩抓住,前去说情,结果吃了闭门羹,回去后就把民国旧军阀的溴事尽量往韩复榘身上安,敷衍成文,把韩复榘说成了粗鲁不文的大草包,结果迎合了急于排除杂牌势力的中央派系,广为传播。厉文礼虽然信奉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但他知道,韩复榘不但是读书识字之人,而且是在风口浪尖上滚爬过来的读书识字之人,只不过韩复榘和其他军阀一样,视人命如草芥,生杀予夺全凭个人喜恶而已。

  那个时候,韩复榘喜欢到各县视察,而且是无所不问,也抓人也判案,也撤官也派官,官员们一个应对不对就会丢官帽。厉文礼不喜欢韩复榘搞这一套,但又不得不应付,没办法就想出了个绝招:躲!

  每次韩复榘到潍县来,厉文礼都提前下乡视察。这样一来,反倒对了韩复榘的脾气,说他体恤民情,对他大加褒扬。

  1934年的一天,韩复榘到潍县视察县政,厉文礼仍然不在县内。韩复榘视察完毕,临走之时,忽遇一老妇拦车喊冤,韩复榘当即下车询问。原来是老妇告她女婿,一个县警察局巡官不赡养她。韩复榘立即把这个巡官叫来,问他为什么不养他的岳母。这个巡官见到省主席,有点不知所措,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韩复榘认为他真的理亏,就说:“枪毙!”于是拉到沙滩上执行了。巡官的妻子随即赶来,向韩复榘哭诉她丈夫并非不养她的母亲,实因她母亲平素好赌,好吃懒做,巡官每月挣的薪水有限,不能满足她母亲的要求,她母亲便来控告。韩复榘听了之后,说:“这个老女人,也不是个东西,枪毙!”于是把告状的老妇也枪决了。巡官的妻子见她的丈夫和母亲片刻之间都被枪毙,大哭大闹,拉住韩复榘的衣服说:“我的亲人都被你枪毙了,我现在一个亲人也没有啦,我跟着你吧!”韩复榘无法处理,十分狼狈。潍县警察局局长胡鼎三把这个女人拉到一边,再三劝说,最后给了1500元法币,韩复榘才得以出城。

  韩复榘如此草率断案,按理说厉文礼应该极为不齿才是。但是厉文礼没有这样,对韩复榘还是极尽巴结。在他主持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潍县大观》中,极尽拍马之能事。影片开始的字幕上就打着“山东韩向方(韩复榘)知人善任,自委厉文礼潍县县长,人民安居乐业,地方日益发展”。

  厉文礼的巴结换来了韩复榘的信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山东省政府调整区划,组织游击队,厉文礼就被任命为山东省第八区行政专员兼游击队司令。厉文礼便以原潍县第三区区长考斌之所属区武装为基础,扩编为第一团,以原潍县公安局为基础,由局长胡鼎三组成第二团;由高密县县长张汉组成第三团和曹克明任团长的第六团,由王有为、王治平负责将二十里堡大英烟草公司出经费组织的自卫团改编为第四团。

  说是有五个团,实际上也就是800多号人。在日军到达潍县前,厉文礼就率部逃离潍县,一枪未发,将繁华的潍县让给了日军。厉文礼还提前部署,交待潍县绅商毛寄臣、陈启之、康子周、李宝斋、丁献之、张养田、毛采臣、郭雨若维持地方治安。这些人就是潍县的第一批汉奸,其中毛寄臣当了伪潍县县政府公署知事。八路军攻占潍县时,这些家伙自然都倒霉了。

  厉文礼率着他的民团武装逃到安丘西南山区后,将部队整编为三个总队。他以游击司令的名义任命考斌之为鲁八区游击第一总队队长;胡鼎三为第二总队队长;钱灃堂(原潍县第五区区长)为第三总队队长。接着就打出游击抗日的旗号,招兵买马,将势力扩展到昌乐、诸城、潍县、寿光、昌邑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6个总队,2万余人。但是,这些队伍不统一,厉文礼真正能指挥动的,还是他的嫡系部队,也就万把人。

  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发动大扫荡时,厉文礼的部队由于战斗力差、凝聚力也差,被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了三、四千人,无奈只好向南转移。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5:53 , Processed in 0.0437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