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479 页

  这日本的内阁,由于有天皇和军部这两个怪胎,经常干不下去闹辞职,是世界上最容易辞职的内阁。这事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大的关碍。近卫文磨不干,自然有人接着干,裕仁天皇对此也不是很惊讶。关键是首相辞职,内阁就得总辞职,前线打得如火如荼,后方内阁要辞职,这事来得不是时候么!

  裕仁天皇还想挽留几句,但想了想,觉得近卫文磨过于强势,又很有人望,他当首相固然是好,但要搞什么军政一体就不对了。真的要军政一体的话,军部就要对内阁负责,军队也要交由内阁管理和指挥,这就大大的不妥了,自己的陆海军统帅职位就有可能像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看来,换个人或许更好一些!

  裕仁天皇想明白了,也不再假惺惺地劝慰挽留了,又板起了冷冰冰的面孔,冷冷地说道:“首相既然要辞职,朕就批准了吧。不过,首相卸任前最好向元老、枢密院、贵族院、国会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发生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第十四师团这样精锐的常设师团玉碎的悲剧。什么事情都得有人负责,本届内阁既然是一个取得了攻占北平、天津、太原、上海、杭州、南京、武汉这样重大战绩的内阁,想必也是一个用于承担责任的内阁。像这次华北治安战遭遇如此大的损失,内阁要把责任承担起来。要让国民们知道,内阁是因为华北治安战失利而辞职的。”

  这事近卫文磨万万不能答应,他马上说道:“内阁辞职的原因,臣会向国会、元老、枢密院、贵族院解释,但臣和内阁绝对不承担华北治安战如此重大损失的责任。应该承担责任的是军部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内阁。请陛下原谅,臣不能对此负责!”

  此时,已经是夜深深了,松之阁里的西洋落地座钟滴答滴答不停地想着,敲的人心烦。

  良子皇后已经几次派女官来探视,悄悄地向裕仁天皇禀告,注意龙体安康,良子皇后见陛下不在身边,一直睡不着,恳切期盼陛下能及时处理完政务,回宫安歇。

  听着女官的低声细语,再看看近卫文磨那张捉摸不透的脸,裕仁天皇突然生出一种恶作剧的心思,面前的家伙仪表堂堂,娇妻美妾,还有情人把被窝熏得香气扑鼻、洗得白白净净地等他去享用,比自己这个天皇过的滋润多了。哼!想的美,朕比不上你的艳福,也不能让你如意,就让你一晚上不能回家,看看你能拿朕怎么样!

  裕仁天皇开始劝诱了:“首相是朕的臂膀,也是朕的好友。难道真的就不愿为朕分忧么?朕以为,首相即令是辞职,也要为帝国执掌某一方面的工作,毕竟对外扩张、提高大日本帝国的国际地位、让亚洲不再受欧美列强和俄国的瓜分,也是首相的政治主张和追求么!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就是首相积极倡导的么!首相是不是去和总参谋长、陆相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山东战事,明日一早向朕报告。”

  近卫文磨此时已经撂挑子了,哪里还会再受那罪!不过他不知道裕仁天皇是想这么他,纯粹是一种羡慕嫉妒恨、孤独寂寞冷在作怪。他又不是军事家,对具体的战役策划和指挥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因此,近卫文磨婉言谢绝裕仁天皇的建议,提出要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明日一早还要和内阁大臣们会议,商讨内阁总辞职的问题。

  裕仁天皇哪里会让他如意,也不再听他解释,挥手让宫内省的人送首相去大本营。天皇自己则一脸郁闷地回到了后宫,在良子皇后那有点松弛的肚皮上发泄一腔怨气去了。

  令近卫文磨想不到的是,忙碌一晚上,天明的时候刚要合眼迷糊一会儿,准备等内阁大臣们上班后开会研究内阁总辞职的事情,他的秘书就送来了一份早报,上面赫然写着一条内阁总辞职的新闻。当然,新闻稿里说的比较含糊,说是据知情消息,皇军在华北治安战中进展缓慢,天皇陛下异常震怒,责令内阁和军部检讨原因。近卫首相深感辜负天皇陛下重托,已向天皇陛下提出辞职,以内阁总辞职来向国民谢罪,承担华北治安作战不利的责任。

 

 

第五卷 纵横江淮

 

 

第六六九章 一个大党问题

  泰西战役进行到围歼第十四师团残部的时候,刘一民就开始起草给中央和总部的电报了。

  远处的炮声隐约可闻,屋内滴滴答答的电台收发报声和参谋们打电话的声音直撞耳鼓,刘一民端坐在桌子旁,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运笔如飞。

  罗荣桓知道刘一民是要给中央报告泰西战役结束后的后续作战构想,就让李小帅给刘一民冲了一大茶缸浓浓的咖啡,放到刘一民面前。

  消灭日军第十四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后,日军必然聚集更大力量,对教导师主力实施报复性作战,企图消灭教导师主力、恢复山东治安秩序。而且,日军一定会吸取胶济路战役、泰西战役教训,不再分兵冒进,而是以相当兵力固守交通线,扫荡根据地,以数个精锐师团在飞机掩护下齐头并进,或迂回包抄,寻找我主力决战。

  针对这种情况,刘一民在电报中提出,为了打破日军的重兵进攻,我军有必要分兵,主力返回各根据地稳定根据地形势,休整待机,以各新编旅为主,席卷鲁南,形成合围徐州和准备攻击豫东之敌态势,将敌重兵集团向南引。待日军追至徐州附近,我军南下各部队再次分兵,一部伪装主力突破陇海路南下,向江淮地区前进,继续吸引敌重兵集团追击。其余部队撤回鲁南山区和微山湖地区,巩固发展根据地。

  之所以要这样计划,刘一民的理由是不能让日军重兵集团留在山东,那样山东战事太过频繁,影响军工生产,不利于我军和根据地发展。必须让鬼子取得收复济南和胶济路、津浦路的表面胜利,才能达到调动鬼子、分散鬼子的目的,把鬼子的野战师团变成交通线守备队。也只有这样,小鬼子的战略目光才会从八路军身上转移,我军也才有战机。

  刘一民的目的是让小鬼子主力重回历史上的战争轨道,不然的话,小鬼子一味纠缠八路军,是不可能发动诺门坎战役的,也不可能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

  为了达到诱敌南下目的,刘一民向中央提出,留罗荣桓坐镇山东,他自己率一部分部队南下,即可调动鬼子重兵出山东,也可支援苏北支队和新四军,打开江淮地区抗战局面。

  至于日军会不会对南下部队穷追不舍,将南下部队逼至江淮平原,予以围歼,刘一民的办法是如遇危急情况,部队不能脱身时,将命令北进之鲁中、胶莱、胶东的主力,攻占青岛,命令进至沧县、德县主力攻占沧县,彻底切断日军补给线,日军将不得不回援,可保证南下部队安全无虞。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日军重兵集团追至徐州后,不再南下,集中力量扫荡山东各根据地。刘一民分析后认为基本没有可能,日军如果停止追击,南下部队就一直向南打,威胁日军长江防线,小鬼子必然紧追不舍,利用长江防线南北夹击我南下部队。

  起草完电报,交给钱壮飞、贺兴华拿去拍发,刘一民站起来,端起桌上的咖啡咕咕嘟嘟一口气喝了下去。

  罗荣桓笑话他,那么有修养的一个人,喝咖啡竟然如同牛饮,幸亏倪华没看见,不然非被他笑话死不可。

  刘一民放下茶缸,喊李小帅再泡一缸,说是还是咖啡提神,连续两天两夜不睡觉,铁人也会熬不住的。

  李小帅再次送来咖啡的时候,报告说警卫团的战士们都快憋疯了,也想上火线。

  打了大胜仗,刘一民满脸都是豪气,哈哈一笑,说是李小帅报告晚了,现在再上战场,恐怕连小鬼子的子弹壳、炮弹壳都拣不到了。

  话音刚落,钱壮飞就送来了主席和总部的电报。

  主席和总部同意了刘一民的计划。

  主席在电报中指出,国民党正在召开五中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二期抗战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党务问题。但是,就在会议召开前,蒋介石约见周恩来,重提两党合并为一个大党问题,遭拒绝后,蒋介石要求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在会议期间予以明确答复。今日会议开幕第一天,上午蒋介石讲话,下午以李宗黄为代表的13个国民党中央委员就提交了要求限制我党我军发展的提案,大会风向似有向倒退方向逆转的可能。

  针对这种情况,主席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蒋介石仍然坚持一党独裁独裁,企图吞并共产党,国民党的五中全会很可能如情报所说,要研究如何限制我党我军发展问题,甚至会后有可能掀起反共高潮。基于此,经中央慎重研究,准备近日向蒋明确答复:中共将本着“相见以诚,相守以信”的原则,继续巩固和发展国共两党的长期合作,以便团结全国,渡过难关。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为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许。共产党诚意的愿与国民党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之三民主义新中华民国而奋斗,但中共绝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之信仰,绝不能将中共的组织合并于其他任何政党。

  考虑到抗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共两党密切合作,主席指出,包括山东在内,各地各部队今后在与国军合作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在注重维护发展统一战线的同时,要警惕国军会突然翻脸搞小动作。

  主席要求,山东我军分兵南下,既要抽调新编旅、支队,锻炼战斗力,又要抽调两到三个主力旅,组成南下精锐兵团,确保能够纵横江淮,快速打开局面,给新四军以极大支援,两军携手建立强大的江北根据地。待局面打开后,应调一到两个警备旅归中原局领导,调一个警备旅或支队加强新四军。主力随刘一民返回山东作战。但是,南下作战,要妥善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不能授人以柄。

  看完主席的电报,刘一民心里一片黯然,想不到抗战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蒋介石还要搞他那一套“防共、限共、溶共、剿共”的主张,看来这蒋介石真是无可救药,局势稍微缓和一下,就又念起了反共经。难道蒋介石还真的要像历史上那样,掀起几次反共高潮么?

  想想这也是正常的,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共产党、八路军迅速壮大,蒋介石要是不采取措施限制我党我军发展,那才奇怪呢!这是关系谁主宰中国命运的大事,蒋介石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领袖,他要是放任共产党、八路军发展,恐怕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会死不瞑目的。

  关于“一个大党问题”,刘一民是知道的。

  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为保证国共两党长期合作,必须解决两党合作的共同组织形式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组织形式:第一种,国民党本身变成民族联盟,各党派加入国民党而又保持其独立性;第二种,各党派以平等的地位共同组织民族联盟,拥戴蒋介石作这个联盟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认为,第一种形式是“最好的组织形式”,并提出可以采取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同的办法,这就是:第一,所有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都采取公开的形式,可以把名单交给国民党领导机关。第二,不招收任何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有要求加入的,也要劝他们不要加入。第三,共产党的青年党员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也采取同样的办法,不组织秘密党团。

  刘一民参加六届六中全会时,会议已经接近了尾声。他看到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政治报告这段内容时,还专门找了主席,提出在目前我军实力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提这个问题是画蛇添足,容易引起国民党的猜疑。当时,主席批评了他,说他是个娃娃,指挥打仗行,考虑政治问题不行。建立两党合作的统一组织形式,有利于长期团结抗战,也有利于打破战略相持阶段的困难局面。

  刘一民知道主席是从全民抗战的前途着眼,提的建设姓意见,也就不再多说了。

  事情果然像刘一民预料的那样,周副主席见了蒋介石后,蒋介石对我党主张坚持持久抗战和发展两党合作很感兴趣,要周副主席写成书面意见交给他,交国民党中常委研究。这一研究,就研究出了问题。蒋介石以“大家不赞成”为由,明确拒绝了共产党员公开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自己独立性的“跨党”办法,反而提出要共产党与国民党合成“一个组织”,并提出如果共产党全体加入国民党做不到,可否以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

  我党之所以提出建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组织形式,是为了更好地团结抗战,让蒋介石这一改,就成了国民党吞并共产党,周恩来自然是要严词拒绝的。

  刘一民不知道的是,就在21日晚上,教导师主力发动泰西战役总攻的时候,渝城黄山云岫搂蒋介石官邸的客厅里周恩来正在和蒋介石唇枪舌剑的辩论。

  此时,日军暂时停止了对国军的进攻,五中全会又如期召开,唯一的战事发生八路军与日军之间。蒋介石总得说心情很好,见了周恩来就询问有无济南方面战事进展情况的报告。

  周副主席虽然身在渝城,但像泰西战役这么大的战事,他自然是非常关注,也能及时收到来自教导师、八路军总部和军委的电报。但是,周副主席知道蒋介石也知道一些情况,他毕竟在教导师派驻了一个通讯联络组,而且今天还给刘一民下达了坚守济南的命令。

  周副主席回答说:“委员长,济南方面战事紧张。据我所知,日军从德县方向出动了五个师团,向黄河沿岸发动攻击。中午过后,日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突然从南北两翼迂回包抄,企图围歼我阻击部队。据刘一民报告,我军北线部队处境危急,正在紧急撤退。东线日军出动四个精锐师团和一个装甲旅团,沿胶济路和济青公路快速攻击,我阻击部队无法正面抗击,只能采取游击战术袭扰迟滞日军。东线日军已经攻占潍县,正向济南攻击前进。南线日军今日全力攻击泰安、肥城一线,与我军处于激战之中。整个战场形势不容乐观,能不能有奇迹出现,就看今天晚上了。”

  蒋介石虽然不知道刘一民要指挥部队于今日晚上围歼日军南线主力,但他知道刘一民用兵神出鬼没,一般情况下吃不了亏。当然,如果小鬼子能让刘一民吃点大亏也不错,免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不识抬举。

  蒋介石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恩来,我已经命令刘一民坚守济南,与日军决战,打掉日本人的骄狂之气。除非日军大军破城,不得私自撤退。这一点是军令,你们务必转告他。”

  周恩来皱皱眉头,难道蒋介石紧急召见就是为了这事儿?想了想,他还是说道:“委员长,我们与日军作战,是持久作战,不能与日军死拼,那样正中日军的圈套。刘一民将军是夫人的表妹夫,他的用兵策略委员长想必也知道,与其让他死守济南,还不如让他机动作战,那样战果会更大。”

  蒋介石一听,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刘一民是不是已经撤离济南了?娘希匹!韩向方不战而放弃济南,刘一民胆敢学习韩向方,同样会遭到全国民众唾弃的!不会有好下场的!”

  周恩来一听,再好的涵养也忍不住了:“委员长如此评价建立了不朽功勋且正在指挥部队与日军拼命的刘一民将军,是不是有失公道呢?谁都明白,在日军如此庞大兵力的进攻面前,济南就是一座死城。固守济南,就是要刘一民与济南城共存亡。是让刘一民战死济南好呢,还是让他率领部队跳出鬼子包围圈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好呢?蒋先生这样说,太让前线奋战的将士寒心了。”

  蒋介石被噎得直翻白眼,半晌,才恨恨地说道:“什么游击战,纯粹是游而不击!小鬼子来打济南,刘一民就让出济南。要是小鬼子来打渝城,我是不是也要让出渝城啊?什么抗日名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周恩来知道蒋介石巴不得刘一民和教导师被日军围歼在济南城,差一点想和蒋介石骂仗,忍了忍,耐心地说道:“委员长,刘一民是不是抗日名将,这场战役到底应该怎么打,相信刘一民会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委员长召见,是不是就是这些事?要是这些事,请委员长命令驻教导师通讯联络组详细报告就是。我在大后方,前线的情况知道的有限,不能详细报告。”

  蒋介石一听,不在纠缠济南战事了,转而询问毛泽东对“一个大党问题”的答复。

  周恩来早就料到蒋介石召见他要谈这个问题,直接回答道:“委员长,我党主张建立两党统一组织,是为了建立两党之间的互信。但国共终究是两个党,要把共产党合并进国民党,办不到,也不利于团结抗战。”

  蒋介石的黑白分明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周恩来:“我的责任是将共产党合并到国民党成一个组织。我过去打你们也是为保存共产党革命分子合于国民党,此事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的这个意见,至死也不变的。”

  蒋介石没有说出来的是,他要“溶共”,就是将共产党彻底溶化入国民党。

  周恩来已经向中央报告了,也得到了原则性的指示,因此,他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委员长的态度过于执着了。现在是团结抗战时期,至少我们还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蒋介石态度蛮横,直接打断了周恩来:“共产党也不能在民众中发展,因为民众是国民党的。如果共产党在民众中发展,冲突也是避免不了的。”

  蒋介石对周恩来说的话,基本上和历史上一模一样。不过,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今日八路军的实力,中共已经不需要仰人鼻息了。只不过为了抗战胜利,共产党人一心盼望蒋介石能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御侮,不愿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而已。

  周恩来是何等人物,哪里会惧怕蒋介石话里话外的威胁意味。就听他慢悠悠地说道:“委员长,共产党、八路军都是在敌后发展的,是在沦陷区民众中发展的。要是没有共产党、八路军带领沦陷区人民坚持抗战,今日中国之抗战形势必定更加恶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八路军主力吸引日军主力,衡阳现在还能守得住么?委员长身为国家领袖,应该有宽广的胸怀,不要上日本人和汪精卫之流的当。”

  这一说,气得蒋介石脸色煞白,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送客!”

 

 

第六七0章 南下,南下

  “班长,你说我们这是不是要去打徐州呢?”

  “你说呢?”

  “看架势像。班长,你说是徐州城大还是泰安城大?”

  “你就知道泰安,天下比泰安城大的城市多了。”

  “俺爹说天下就数泰安好。煎饼卷大葱蘸酱,吃着可美了。独轮车上装油篓,满大街都是香气。俺们的花生油向北能卖到关外,向南能卖到苏浙。闲的时候还可以上泰山,给泰山爷烧香磕头,能保一年四季平安。这徐州怕是没有我们泰安好,要是比泰安好,我们八路军恐怕早就占了,还能让小鬼子一直住在徐州城里?”

  “你这个小不点,年龄不大,个子不高,心思不少。打不打徐州是你考虑的?赶紧走,别掉队,小心摔着!”

  “班长,你可不能小看我。我今天打死了一个鬼子兵,是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了!”

  “看你能的!我老李参军后打死的小鬼子不多不少,刚好10个,就这我还不敢吹牛呢,打死一个小鬼子有什么了不起?别骄傲,好好干。小鬼子多的是,够你小子打的!”

  “乖乖,你都打死了10个鬼子啊!难怪你是班长呢。对了,我家隔壁的王大叔就是说山东快书的,说的可好听了。班长,回头我领你去我家,让我妈妈给你烙煎饼吃,我把我叔找来,你给他说说打鬼子的故事,他保准能把你的故事编成快书,那你就成了书中的英雄了。”

  “呵呵,想的美!八路军里那么多英雄,杀鬼子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哪里能轮到我!别说话了,快点走!”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22 , Processed in 0.04752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