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492 页

  八路军攻击时天摇地动,撤退时悄无声息。等藤井洋治发觉八路军跑了的时候,杨集镇一带已经非常安静了。

  藤井洋治巡视了被八路军攻占过的日军阵地,不但没有发现八路军的重伤员和遗体,而且还发现八路军把日军尸体都摆的整整齐齐,只不过日军尸体被剥的比较干净,只剩下了贴身穿的内衣。

  藤井洋治比较务实,知道八路军之所以把日军士兵的军装、靴子都脱光带走,那是为了再利用。打仗么,败了什么都是对手的,藤井洋治对这一点看的很透。

  藤井洋治表扬了守卫杨集镇的日军第230联队,认为他们坚守阵地有功,给天皇陛下争光了。虽然230联队损失过大。

  藤井洋治没有能够再继续表扬下去,因为第二师团、第五师团赶上来后,和他会师了。指挥日军增援的第一师团师团长岗部直三郎中将也到了砀山县城,他得赶回去和岗部直三郎中将见面。

  岗部直三郎中将赶到砀山县城后,迅速在县城建立了指挥部,满心希望机械化的第二师团、第五师团能够包围八路军,等后续部队赶到投入战斗,好彻底消灭突击陇海路的八路军,成就他一世英名,没成想八路军竟然偷偷地溜了,让他的十万大军来了一次雪夜大旅行!

  恼羞成怒的岗部直三郎对匆匆赶回砀山县城与他会合的第三十八师团长藤井洋治很不客气,痛斥藤井洋治畏敌如虎,不敢主动出击,缠住八路军,应该军法从事。

  岗部直三郎是中将,藤井洋治也是中将,而且岗部直三郎已经不是华北方面军参谋长了,藤井洋治是不是该军法从事管他鸟事!

  苦哈哈藤井洋治硬着头皮分辩说:“岗部君,八路军突袭杨集镇,在杨集镇东西打开了五公里的缺口,第二三0联队损失惨重。现在是黑夜,下着雪,敌情又不明,商丘方面部队也没有出动配合。我认为贸然投入第三十八师团主力反攻八路军,是一种很不负责的冒失举动。而且,三十八师团挡住了八路军的攻击,战死了那么多勇士,我认为三十八师团应该得到奖赏而不是辱骂!”

  说句实在话,第三十八师团的表现已经非常好了,死战不退,表现了日军悍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可能也正是由于第三十八师团的表现,打消了八路军进一步扩大战果、击溃或消灭第三十八师团主力的图谋。这一点,岗部直三郎是清楚的。不过,他冒着风雪赶了一百六十里路,结果被八路军耍了一把,心里的火苗直往上蹿。这一见藤井洋治竟然敢辩解,岗部直三郎那是恼上加恼,一步跨上前去,揪着藤井洋治的衣领噼里啪啦就煽开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是岗部直三郎还是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或者只有他们两个人,藤井洋治说不定就把这壶酒给吃了。现在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接替升任第二十一军司令官的安藤利吉中将担任第五师团长的今村均中将、第二十三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都在场,藤井洋治这口气绝对不能咽下去,如果眼下这口气,藤井洋治以后就别想在日军军界再混了,第三十八师团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岗部直三郎打完耳光,心里还不解气,嘴里犹在喋喋不休地辱骂:“第三十八师团这样的部队纯粹是垃圾部队,白白糟蹋宝贵的大米白面,浪费宝贵的汽油和子弹。要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垃圾部队,大日本陆军也不会在美欧列强面前大大地丢脸!第八师团是因为增援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而玉碎的,第十四师团是因为第三十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溃败而玉碎的,大日本陆军精锐师团早晚要被这些垃圾部队拖累垮的!”

  不等岗部直三郎再说,藤井洋治喊了一声巴嘎,就扑了上去,一下就把岗部直三郎扑倒在地,两个人在地上翻翻滚滚,嘴里互相叫骂着巴嘎,你一拳我一掌地在地上干开了。

  那三个日军师团长都和岗部直三郎一样,心里恼怒之极。八路军跑了,他们找不到。这个时候漫天风雪,天夜未明,他们也不敢贸然去追击,谁知道八路军跑哪里去了?前面是不是有大陷阱在等着他们?但是让他们疲于奔命的藤井洋治在他们面前,都是这个蔫不拉几的藤井洋治惹的祸,要是他的第三十八师团能够果断出击,打退土八路的进攻,他们就不用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受这种罪了。就算藤井洋治不能击败八路军,但只要他挥动主力杀上前去,与八路军缠斗,那也能为主力赶到围歼八路军争取时间,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劳而无功,被土八路耍猴一样耍的团团转。因此,看着岗部直三郎和藤井洋治两个在地上厮打,这三个日军师团长竟然拉开了偏架,一看藤井洋治占上风,三个人就是你一拳我一脚,非得让岗部直三郎把藤井洋治压到下面才行。一看岗部直三郎占上风,三个人就开始对藤井洋治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

  几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而且还是手握重兵赫赫有名的中将级别的日本小老头,竟然像他们年轻时在陆军士官学校或陆军大学打架那样,在司令部里面打得不可开交,弄得外面的参谋长们、参谋们和卫兵们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进来拉架。到最后,岗部直三郎和藤井洋治两个也都筋疲力尽了,中将军装扯破了,脸上也都是血里呼啦的,这才住手。

  从地上爬起来的藤井洋治,满腔的委屈都化成了怨恨,竟然跑去拔出了军刀,朝这自己的腹部捅了进去。倒下前,藤井洋治嘴里噙着血,朝着岗部直三郎恨恨地说道:“我要到天照大神哪里去控告你!”

  岗部直三郎绝对不是一个不知轻重的莽夫,看看他在北平时笼络汉奸们的手段,就知道这家伙是个智谋型人物。只是八路军连战连捷,日军将领们吃败仗吃的已经是急恼急恼了。加上他冒着风雪从徐州赶来,把一腔怨气全部发泄到了藤井洋治身上,这才酿成了这起上不得台面的流血事件。这要是让记者们知道了,岗部直三郎亲亲苦苦树立起来的形象就全完了!

  岗部直三郎顾不得自己满身的尘土了,也顾不上再骂藤井洋治了,那一刀已经把他惊醒了。他赶紧跑到藤井洋治身边,俯身看了一下伤口,伸出手指在藤井洋治的鼻端试了试,抬起头就喊:“还有救,快快的,叫军医抢救!”

  安井藤治、今村均、小松原道太郎三个人和岗部直三郎一样,本来都是一腔怨恨,想在藤井洋治身上出出怨气,没想到藤井洋治竟然来这一手,那一刀把他们吓傻了。直到岗部直三郎喊快叫军医,三个人才惊醒过来,跑到门口大声吆喝卫兵叫军医。

  也是藤井洋治老鬼子命不该绝,那一刀捅进了腹部而不是心脏,以日军的医疗水平,自然是能够救活他的。

  等军医们把藤井洋治抬走后,岗部直三郎这才一屁股坐到地上,两眼发直,喃喃自语:“都是刘一民惹的祸!都是刘一民惹的祸!”

  安井藤治、今村均、小松原道太郎都被藤井洋治那一刀弄得垂头丧气,一个个泥塑一样。这一听岗部直三郎找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喊:“都是刘一民惹的祸!都是刘一民惹的祸!”

  喊完了,四个老鬼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是一片黯淡。后来,岗部直三郎喊卫兵给他换了身军服,用碘酒把脸上的肿块擦了擦,这才开始领着几个人一起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

  泰西战役时候,岗部直三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全歼刘一民主力一部,哪怕是一个警备旅都行。当时,要不是八路军航空队冒险出击,重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很可能鲁西警备旅和新六旅真的会被日军包饺子。这一次,岗部直三郎觉得还有机会,他的想法是让近卫师团和装甲旅团配合,两线夹击,彻底扫荡鲁西南和泰西地区,把这两个地区的八路军彻底消灭。

  岗部直三郎这个计划是符合大本营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计划的,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安井藤治、今村均、小松原道太郎的支持。这几个老鬼子,在藤井洋治愤而自裁后,竟然起了同仇敌忾的心思,恨不得现在就抓住刘一民和他的部队,来一个决战。

  岗部直三郎把自己的设想报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后,得到的恢复让他大吃一惊,杉山元司令官在电报上说的清楚,宿县丢失,暂时没有时间去扫荡鲁西南和泰西,必须把宿县夺回来,要求岗部直三郎立即制定夺回宿县的计划,指挥关东军三个师团配合十二军和华中方面军蚌埠部队夺回宿县,打通津浦路。

  岗部直三郎哀叹一声:“刘一民大大的狡猾,声东击西的干活,皇军精锐师团被他玩弄的成了救火队。这仗要是再这样打下去,大日本陆军会被刘一民牵着鼻子走的,主动进攻就会变成被动挨打,那是非常可怕的。”

  这话说到了几个日军师团长的心坎上。第五师团长今村均中将马上就建议多路进攻,合围宿县,彻底消灭攻占宿县的八路军。

  今村均虽然和八路军教导师正面交手机会不多,但他了解第五师团的光荣战史,知道第五师团主力就是玉碎在刘一民手里,板垣征四郎中将也是因为惨败而被勒令剖腹谢罪的。现在他当了第五师团师团长,一心想找八路军报仇,替他的前任找回场子。

  第二十三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在德石路上吃过八路军的大亏,对八路军集中炮火突击心有余悸,马上提醒今村均,万万不可分兵,刘一民部火力强大,第八师团、第十师团都是孤军冒进被八路军吃掉的。第十四师团也是因为和第三十五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兵分两路而被各个击破的。谁知道刘一民主力到底隐蔽在什么地方?说不定宿县就是刘一民挖的另一个陷阱,分兵就可能给刘一民提供机会。

  别看小鬼子几个师团抱成一团时气势汹汹的,实际上他们心里已经彻底怕了八路军了,谁都怕分兵。

  第二师团长安井藤治说:“小松原道君的建议有道理。现在皇军一个师团对上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已经没有了优势,危险大大的。如果分兵,也应该是三个以上师团一路,而且间距不能过大,便于危急时候互相支援。”

  几个师团长的心思岗部直三郎看的透透的,他自己也是那种心思。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迅速加强蚌埠一线守军力量,集中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六师团、近卫师团和装甲旅团,以扇形形态,拉一张大网,从北往南快速推进。如果八路军坚守宿县,就在宿县消灭他们。如果八路军向南逃窜,就在蚌埠周围消灭他们。

  至于第二十三师团,岗部直三郎的意见是留守陇海线,既可以与三十八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四师团一道,筑成牢固防线,防止鲁西南、鲁南八路军南下增援刘一民,又可以和二十七师团一道充当南下作战的预备队。

  岗部直三郎这个意见一说出来,几个人都是轰然叫好,六个常设师团加上装甲旅团,那是万无一失的。而且,藤井洋治正在抢救之中,不可能履行第三十八师团师团长职责,需要一个师团长级别的将领坐镇砀山指挥,以免给八路军可乘之机。

  见几个人的意见统一,岗部直三郎马上给杉山元发去电报,陈述自己的设想,并且报告藤井洋治中将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与八路军进行白刃战,腹部被刺刀洞穿,重伤不下火线,最后守住了防线。在援军的及时增援下,打退了突破陇海路的八路军,打通了陇海路。

  这就是岗部直三郎的高明之处,他没有说自己和藤井洋治打架导致藤井洋治羞愤之下自残,而是给藤井洋治戴了一顶高高的帽子,无过有功,而且是开创了日军守军击败八路军教导师主力进攻先例的大功。岗部直三郎这样做,不知道是心里愧疚呢还是为了为笔部队那些堕落文人积累宣传素材,反正后来抢救过来的藤井洋治知道后,手里抚摸着勋章,嘴里不停地感叹岗部中将实在是一个有大将风范的将军啊!

  这岗部直三郎啊,看来还能高升,大将军衔是跑不掉了。

 

 

第六八九章 皖东北特委

  刘一民没有像赵勇刚说的那样,带着儿子去符离集吃烧鸡。

  赵勇刚报告袭占符离集的电报到达时,刘一民正站在宿县与灵璧交界处的湖南陈家的临时指挥部里,拿着铅笔在墙上的地图上勾勒着。

  张林风进来报告特战二中队袭占符离集,消灭日军一个警备中队、伪宿县保安总队一个大队,总计击毙日伪军360人。

  听了报告,刘一民把铅笔扔到桌上,笑着说:“又一幕大戏开始了。林风,你说我们这次战役行动像不像耍猴啊?”

  张林风笑笑:“师长,确实是像耍猴。只是不知道小鬼子这只猴子乖不乖,会不会按照我们的指挥行动。”

  刘一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摸出烟来点上抽了一口,这才慢悠悠地说道:“猴子的秉性在那里放着,只要锣声一响,就必然跟着锣声表演。我看啊,小鬼子这次非得被我们耍的团团转不可!”

  张林风不说话,走到地图跟前看了一会儿,转身说道:“师长,如果这次我们的作战意图能够实现,小鬼子的这几个精锐师团就会被我们牢牢地固定在铁路线、公路线上。那样子的话,日军就很难再组织起大的进攻战役了。”

  刘一民淡然一笑:“我们是这样设想的,希望能够实现。但是,小鬼子很猖狂,他们怎么会甘心战局陷入如此被动局面呢?我看,八成他们还会继续扩军,用新编师团、独立混成师团来担任地方守备,腾出主力师团用于攻势作战。这也好,让小鬼子把国力耗尽,到时候就好打了。”

  两个人正在说着呢,张爱萍、江上青、杨纯进来了,他们是奉召来见刘一民的。

  这几个人中,江上青是第一次见刘一民,张爱萍在西安见过刘一民,杨纯是教导师政治部的女干部。

  刘一民招呼几个人坐下,让张林风去给几个人倒茶,然后就笑着说:“张爱萍同志和杨纯同志都是四川人,江上青同志是江苏人,我是河南豫西人,都是为了闹革命、打鬼子才凑到一起来的。张爱萍同志是文武双全的战将,江上青同志文质彬彬,是秀才出身的老党员。杨纯同志也是大学生,别看长的清秀,却是一个老红军了。你们几个以后就要在这皖东北共事了,我想像不出,你们会演出一幕何等壮丽的话剧呢?”

  杨纯、张爱萍、江上青都知道刘一民找他们来有事,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事。这一听说几个人要在皖东北共事,就意识到是要在皖东北建立政权了。

  这杨纯原名叫万国瑞,还不到22岁,个子不高,圆脸,白白净净的。

  这个年龄的女孩要搁在后世和平年代,那正是憧憬爱情的时候。但是这个年代不行,小鬼子来了,所有有爱国心的年轻人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之中。历史上的杨纯是在1936年参加革命的,现在不是,她是在成都参加红七军团的,跟着部队一直打到了山东。

  听刘一民语气轻松,杨纯就忍不住问道:“师长,是不是要在皖东北建立根据地?”

  刘一民学着四川话说道:“你个幺妹,脑瓜子硬是要得!”

  这一下,把江上青和张爱萍都逗得哈哈大笑。

  杨纯脸红了一下,很快就说道:“师长取笑人!我去告诉唐大姐,让她管管你。”

  说完,杨纯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闭嘴,小脸也转向了一边,不敢再看大家。

  刘一民似乎不在意,转向了江上青:“上青同志,杜牧的诗里把扬州描写的很美,什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什么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什么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等,你告诉我,扬州是不是真的那么美?是不是真的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美好的意境?”

  江上青这年刚进入28岁,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非常儒雅。要不是穿着一身国军军装,那绝对是一个风度翩翩、吟诗作画的才子。事实上江上青就出身于书香之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精通诗文音美、悬壶济世的中医,他本人也是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毕业的。

  刘一民太有名了,红军传奇英雄、抗日名将,加上红军时期国民党特务的造谣污蔑和现在日伪军的造谣污蔑,江上青想不知道哦啊刘一民都不可能,何况刘一民还是山东局的书记呢?

  现在见刘一民说话间脸上神采飞扬,活脱脱一个大学校园里痴迷于唐诗宋词的学子,江上青就觉得奇怪,这样一个本应是书生意气的人,怎么就成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呢?

  江上青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字斟句酌地说道:“杜牧那个时代,由于北方战乱,经济凋敝,士人大量南下,加上扬州据运河要冲,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大都会。亭台楼榭,车水马龙,自然是十分繁华了。杜牧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渊源,豪门公子,才华横溢,来到扬州,放松心怀,追花逐柳,入眼春色撩人,吟唱春韵悠长,给扬州留下了后人传唱不已的名篇佳句。要是以普通老百姓的眼光看扬州,杜牧的看法就不同了,恐怕都是淘生活的艰辛。师长是抗日名将,想不到说起扬州就能把杜牧的诗文信手拈来,看来师长对扬州是很有好感的了。可惜,现在的扬州在日军的铁蹄下日渐凋敝,早已没有杜牧笔下的诗情画意了。”

  张爱萍只比江上青大一岁。不过,他和刘一民比较熟悉,没有江上青初次见面那种拘谨。听了江上青的话,张爱萍开口就说道:“老江,不要咬文嚼字,师长的意思你都听不明白。那是想问你扬州是不是有教吹箫的玉人,至于什么烟花三月、二十四桥明月夜,那都是玉人的陪衬。有了玉人,寒冬腊月下扬州也行,七月流火下扬州也可。没有玉人,明月夜也好,烟花三月也好,都没有意思!唉,要是彭雪枫同志来了就好了,他也是能文能武,可以做师长的知音。”

  这张爱萍,虽然是学生出身,但是在红军中是从小队长一路干上来的,是红三军团的骁将。刘一民想不到他会敢和自己开玩笑,但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自己性格豁达,战友们都清楚。加上红18团原来属于三军团序列,三军团出身的干部战士见了自己自然是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

  江上青也想不到张爱萍敢和刘一民开玩笑,有点紧张地看着二人。

  刘一民笑呵呵地说:“好你个张爱萍,说什么彭雪枫是我的知音,难道我们两个都是整天琢磨玉人的人么?我看是你自己打光棍时间长了,想玉人了,就拿我来编排。我给你念首打油诗,你听清楚了:小伙子今年二十七,衣服脏了没人洗。要想有人洗衣服,还得再过二十七。”

  张爱萍一听就笑了:“师长,你搞错了,我是1910年出生,上个月刚过28岁生日,现在已经是29岁了。这打油诗送给老江还差不多,只不过老江早就结婚了,已经有了两个女孩了。看来,师长也有犯错的时候。”

  这一说,刘一民不好意思了,嘿嘿直笑。

  张爱萍打蛇随棍上:“师长,犯错就得补偿,你连我是那年生人都不清楚,这岂不是太伤同志们心了?一定得补偿!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样东西,你有,而且你也不用,放在你那里浪费。”

  刘一民一听,恍然大悟,张爱萍是想要照相机,淞沪抗战时张爱萍担任过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记得他有马上摄影家的称谓,八成是在上海学了照相又没钱买照相机,来自己这里打秋风来了。

  刘一民马上就喊李小帅把照相机拿出来。

  李小帅把照相机拿来后,张爱萍喜得一把就夺了过去,翻来覆去看,当场就摆弄开了。一边摆弄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不错,好机子,德国造,莱卡牌。好!”

  刘一民不理他,开始详细询问江上青国民党皖东北专员盛子瑾的详细情况。他这一问,张爱萍也不再摆弄照相机了,聚精会神地听江上青介绍。

  据江上青说,盛子瑾是和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原来加入过共产党,后被捕叛变,在上海办工厂。武汉会战前,与戴笠手下的杨文蔚结婚,有军统背景。他之所以能够担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泗县县长及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是因为他曾经率部队偷袭六安县城,收复了六安。

  盛子瑾这个人很有魄力,刚到皖东北就带着几十条枪连夜杀奔五河县城,逮捕、处决了维持会头面人物,委派李东逸代理五河县长。但是,盛子瑾在皖东北没有根基,自己骨干队伍不多,有联合八路军、新四军团结抗日倾向。这次安徽省委之所以能派几个党员到皖东北来,就是盛子瑾要求的结果。

  刘一民听后,就想起了高密的曹克明,情况和盛子瑾优点类似,都是先加入共产党后被捕叛变,又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战场,而且还立了功。对于这类人怎么办,还真不好说。从我党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叛徒。像曹克明,在高密县委书记任上被捕后,出卖同志,导致高密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但是他打鬼子也不含糊,高密的孙家口伏击战就是他领着自己的游击队打的。上次让谭政他们指挥胶东警备旅、清河警备旅大力整编杂色武装,竟然没有找到曹克明领导的第六游击纵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看来,他是惧怕被整编后会被惩处,才带着队伍躲进山里去了。山东地面那么大,八路军主力又忙于作战,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他。话又说回来,找不到也好,找到了还真不好处理。看来,这个问题得有个说法,不然会引起一部分同志思想混乱。

  江上青介绍完情况后,刘一民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找你们几个来,是要谈建立皖东北根据地的问题。江上青同志介绍的情况大家都听了,目前皖东北各县都已沦陷,普遍建立了日伪政权,国民党的安徽省政府之所以派盛子瑾到皖东北来,也是为了坚持敌后游击。从现在的态势看,皖东北有日伪政权,有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武装和政权,还有我党创立的几支地方武装,是一个三国争霸的局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31 , Processed in 0.06649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