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567 页

  倪华不是演员,不是雄辩滔滔的演说家,更不是那些善于作秀的政客,她讲的之所以能如此动人,主要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小鬼子仿佛是野兽,制造的惨案让文明人想都想不到。加上日军装备比中国军队要先进,战争本身就是不对称的,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过人类战争史上历次战争的悲壮无比的惨烈美、壮烈美。只要是个人,没有不被感染的。会场上坐了那么多世界上最讲究个人自由的美国记者,竟然没有一个人挪一下屁股,除了轻轻的啜泣声,整个会场竟然鸦雀无声。

  倪华休息一会儿后,新闻发布会继续进行。这次,倪华开始抨击美国的孤立主义、保守主义和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不力。

  这些东西是要用数字说话的,有些数字是需要从美国商务部获得的。倪华也不知道刘一民是从哪里弄来的,反正她背会了,照着说就是了。

  这些记者们接触的新闻资料多,但没有人专门研究美国和日本贸易问题,更没有人去专门研究美国的钢铁支持日本建了多少艘航空母舰、造了多少架战机、坦克、大炮。就是有人研究,那也是专业的军事分析人员,他们的分析报告都是绝密,普通老百姓谁能知道呢?

  倪华公布的数字,基本上都是刘一民记忆中后世研究抗战时的资料,准确、翔实,把整个30年代美、日两国贸易往来的数额说的清清楚楚。而且把日本用美国钢铁、石油、橡胶发展军力的事实讲的一清二楚。

  这下,现场当即就炸锅了。想想吧,日本人一直都在隐藏自己的实力,一直宣称买废旧钢铁是用于民用。现在好了,这些钢铁全部变成了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3000架舰载机以及数不清的大炮、坦克、汽车、炮弹、子弹,而且日本人现在正虎视眈眈地瞄着菲律宾和新加坡呢,这些美国记者能坐得住么?

  因此,不等主持的索尔兹伯格先生宣布提问开始,《纽约时报》的记者就站起来举手要求发言。

  索尔兹伯格先生和倪华、胡适简单商量一下,宣布记者提问开始。

  《纽约时报》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倪华博士说的这些数据真实么?可靠么?

  倪华的回答是只要美国商务部公布对日贸易数字、日本外务省如实向世人说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只舰队,就可以证明她说的绝对真实。欢迎记者朋友到美国商务部把这个事情彻底搞清楚,让美国人民都知道哪些钢铁、废旧钢铁到日本都干什么用了。

  《纽约时报》记者对倪华的回答说不上有多满意,但是倪华说的是事实,怕只怕美国商务部没有勇气公布这些数字。因此,这个记者并没有坐下,接着说道:“尊敬的倪华博士,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早在去年,也就是1938年6月11日,美国政府已对日本实施了道义禁运,劝告美国的飞机及零部件制造商不要把飞机和航空设备卖给日本。应该说,美国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帮助中国抗战的努力。我的问题是,你怎么评价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倪华微笑着说:“记者朋友,你的问题正是我要说的问题。卢沟桥事变前,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基本上是不管不问,美国普通民众对日本侵华犯下的罪行也不了解。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美国政府依然持中立态度。罗斯福总统接见我的时候,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深表同情,同时对国内的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深表遗憾。美国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个是美国经济处于恢复时期,日本从美国大量采购战略物资,成了美国外贸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出于商业利益,美国不愿意正确地看待中日战争。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在华有大量的商业利益,幻想着日军会看在美日友好关系的份上,不损害美国在华利益,因而不愿刺激、得罪日本人,更不用说站在正义一边去用武力制止日本人了。第三个原因是美国自一战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军事力量发展不够,自感不是小日本的对手,不敢招惹日军,干脆装聋作哑。第四个原因是中国积弱已久,求美国的要比美国对中国的需要多的多,关系不对等。美国一些人可能认为帮不帮中国关系不大”。

  可能是觉得刘一民教的这些话太刺激美国人,不是自己东方天使的身份应该说的,倪华脸稍微红了一下,镇定一下精神,马上说道:“与美国政府态度不同,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抗战给予了大力支持。各位都记得,我离开美国前,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侵华日军暴行,赢得了美国媒体的一致支持。在各大媒体的宣传推动下,美国民众站在正义的立场,捐款捐物,支援中国人民抗战。还有一些人到中国亲身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有一支战功赫赫的航空队,这支航空队最早的教练就是美国退役飞行员。虽然他们只有几个人,但是却建立了震惊世界的功勋,打得小鬼子魂飞湮灭!我给大家透露一点,八路军教导师出征第一仗就是消灭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主力和察哈尔派遣兵团,攻占太原。就在八路军占领太原的凌晨,六架重型轰炸机从太原机场起飞,偷袭日军华北各大机场。此战全歼日军华北方面军临时航空兵团,逼得日军华北方面军临时航空集团司令官德川好敏中将剖腹自尽。朋友们,大家知道驾驶这六架重型轰炸机的是什么人么?他们就是六名自愿帮助八路军抗日的美国空军退役教官。正是他们,让小鬼子尝到了遭受空中打击的滋味。我建议,朋也们多宣传宣传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的空战英雄受到应有的尊敬和奖赏。”

  八路军有美军志愿人员的事情原本是绝密,是不能对外公布的。但是,现在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需要再加一把火,让小日本知道,他们的航空兵是在和八路军中美国空军志愿人员作战。这样的话,对促进美国早日介入战局有利。因此,刘一民也好,中央也好,都决定披露这个消息。

  一听说创造如此奇迹的竟然是美国空军退役教官,记者们一下子就沸腾了,吹口哨的、喊美利坚合众国万岁的、喊美国空军万岁的,不一而足。现场气氛从刚才的悲痛、沉寂中缓和了过来。

  等现场平静后,倪华接着说道:“刚才我说了美国民间自发组织的对中国抗战的帮助,在这里我代表我的祖国和遭受日军荼毒的人民,通过各位记者先生,向帮助中国抗战的美国人民表达最真诚的谢意。谢谢你们,正义的人民。”

  说完,倪华站起来,深深地鞠躬。

  现场掌声雷动。

  掌声停息后,倪华继续说道:“这位记者也说了,美国政府去年6月份对日实施道义禁运,要求飞机和零部件生产商不要把飞机和航空设备卖给日本。这当然是帮助中国抗战的一个举措,相比完全的中立主义有进步。但是我要说,这远远不够。道义禁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禁运。而且,光禁运飞机和航空设备没用,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数的着的飞机设计制造大国,单单不卖给他们飞机和航空设备是不行的,必须对他们实行全面的贸易禁运,断绝日本的战略物资补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制止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的野心。我这样说,并不是完全站在中国立场上要求美国怎么做,而是站在中美两国共同的立场上说话。大家一定知道,小日本在炸沉一艘美国军舰后,多次屠杀美国在华公民,掠夺美国在华企业,对美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恶。就在现在这个时候,日军正在向厦门、上海、天津的公共租界管理机构施加压力,企图迫使英国、美国退出租界管理。如果我估计的不错,很快英国人就会被小日本赶出中国大陆,接下来他们就会直接针对美国采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帮助中国抗战就是救美国!记者先生,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纽约时报》的记者边听边记录,见倪华回答完后彬彬有礼地询问他的意见,就忙回答:“谢谢倪华博士,我很满意。帮助中国抗战就是救美国,我会在第一时间把这句话报道出去。”

  《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没坐下,《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就请求提问。

  索尔兹伯格先生点头示意同意后,就听那记者说道:“美丽的、尊贵的、可敬的倪华博士,我是《华盛顿邮报》驻纽约记者站站长,前年我曾在这里参加过你的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听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后来,我们报社派记者随你到了中国的华北、武汉、西南,采访了许多读者喜欢的报道。请允许我代表《华盛顿邮报》和读者对英勇抗战的中国军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倪华忙说谢谢记者先生,谢谢《华盛顿邮报》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谢谢关心中国战事的《华盛顿邮报》的忠实的读者朋友们!

  《华盛顿邮报》记者的问题是,从中国军事家的眼光看,日本人下一步会不会攻占菲律宾、新加坡?

  这个问题其实是倪华本身就想讲的问题,刘一民早已给她准备好了答案。就听倪华轻启樱唇、曼声说道:“日本会不会攻占马来西亚、新加坡,我不知道。但是我来美国前,经常看我国《文汇报》的《军事论坛》,这个报纸专栏经常发表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记得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日军兵锋将指向何方》。这篇文章分析说,支撑战争的除了人力资源外,还需要紧缺的战略物资。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储备有限。他们要想在侵华战争中赢得胜利,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军火。而生产军火、装备的钢铁、铜,日本本国很少,中国产量也有限。特别是石油和橡胶,中国根本就没有。可以说,哪里有这些资源,哪里就是日本关注的对象。何况侵华战争的主力是日本陆军,日本海军的力量比陆军更强大,这支强大的海军难道就会那么老实地虚耗军费么?记者朋友,答案还需要你和读者们深入研究啊!”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也坐不住了,直接就站起来问道:“倪华博士,根据你提供的分析数字,日本海军的力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军。请问,这个数据是否来自于权威部门?”

  倪华美目流转,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记者,开口说道:“我们是和日寇交战的国家,对于日本军力有详细的情报,绝对是准确的。至于美国海军实力如何,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到底是美国海军力量强大还是日本海军力量强大,这不但要去问美国海军司令,还要经过实战检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的军费开支去年底已经占到了财政收入、支出的70%,而美国军费开支只占财政收入、支出的11.7%,双方差距很大。当然,这里面日本军费开支有一小部分用于了阵亡官兵抚恤,美国现在没有这部分支出。”

  其实,美国驻华使馆之所以那么快给倪华办手续、欢迎她到美国来,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倪华在美国的活动,进一步激发美国民众的战争意识,促使国会同意加大军费拨款。因为现在的世界局势风云多变,美国需要加快战争准备,但是美国国内占主流的政治势力仍然是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增加军费开支的提案经常迟迟得不到批准。包括罗斯福总统在内,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极端危险。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喃喃自语:“上帝啊,看看我们的政府、国会和大商业集团都干了些什么?卢沟桥事变时美国做了旁观者,中日战争进行两年了,美国还在向日本出售石油、废旧钢铁、橡胶。我今天才知道,日本用于战争的石油百分之九十来自美国,废旧钢铁同样百分之九十来自美国。这不是一贯标榜自由、民主、正义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支撑着日本的侵略战争么?美国,该清醒了!”

 

 

第八一0章 纽约(下)

  《洛杉矶时报》记者的感叹,听在在场的记者们的耳朵中,无疑是一声悲愤之极的怒吼。

  倪华开新闻发布会要的就是这效果,坐在她身边的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要的也是这效果。因此,倪华当即说道:“这位记者先生,你说的很准确、很精辟,期待着能在明天的《洛杉矶时报》上看到你睿智、精辟的分析文章。中国人民感谢你,美国人民将来也会感谢你!”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满脸都是沉思状,连谢谢都忘了说。

  这场新闻发布会由于内容丰富,持续时间很长,在场的记者们几乎人人提了问题。等会议结束时,倪华已经累得支持不住了。但是热情的记者们围上来要与美丽的东方天使、刘一民将军夫人、抗日战场上的女战士合影留念,倪华不忍让记者们失望,有求必应,和大家一一合影。

  新闻发布会后,胡适当即向国民政府外交部和蒋介石夫妇拍去电报,报告倪华的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并说看情况,倪华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拥有非凡的影响力,趁倪华在美国活动,应该再争取一笔援华贷款。

  美国政府给中国的第一笔贷款2500万美元,是桐油借款,基本上是1938年11月份罗斯福同意、1939年2月份发放的,合同规定只能用于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不能用于购买飞机、军火,年息4.5%。但是在具体使用时,美国人并没有真正限制。因此,这笔贷款在国民政府看来,是一笔政治贷款,说明了美国的态度,而且对中国稳定法币汇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收到胡适的电报,蒋介石异常高兴,指示外交部立即回电,务必乘胜扩大战果,最好安排倪华到华盛顿去,拜见罗斯福总统,与国会实力团体约谈,最好能促成美国对日本经济制裁,转而大力支援中国抗战。

  宋美龄笑话蒋介石激动过度,说她了解美国人,那是要以利益来交换的,暂时情况下美国人是不会真正和日本决裂的,他们还有幻想。倒是可以想法再争取点贷款,比较实惠。

  说归说,知道倪华在纽约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宋美龄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嘴角的笑意任谁都能看出来,连说话办事的底气都足了许多。没办法,谁叫倪华是她的小表妹呢?而且,倪华还给他长脸了呢?

  当天晚上,纽约各广播电台无一例外地报道东方天使倪华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有的还制作成挂广播专题,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到了次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各大报刊都出了专刊,全面报道倪华新闻发布会的实况。

  《纽约时报》的版面设计很有创意,头条新闻标题是《东方天使重返纽约——倪华博士在本报召开新闻发布会》,标题下是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照片,下面是文字稿。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全部是新闻发布会详细经过。第五版是《中国国共两党领袖为本报题词,盛赞本报支持中国抗战的正义之举》,不但刊登了蒋介石、毛泽东的题词,还详细介绍了蒋介石、毛泽东两个人的传奇经历。第六版整版都是倪华的照片,飒爽英姿、光彩照人。第七版大标题是“帮助中国抗战就是救美国”,专门邀请了一些时事评论专家,针对倪华提出的这个观点发表意见。第八版更震撼,背景是一个日军士兵端着刺刀捅向蜷曲在一角的一对中国母子,标题是《美利坚,日军的刺刀何时捅向你的胸膛?》下面的文字稿秉承了倪华新闻发布会上的观点、数据,质问美国商务部是站在正义的一边还是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呼吁总统和国会尽快禁止对日贸易。

  如此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正常情况下就是花钱也做不到。胡适欣喜之下,把美国各大报刊各购买一份,寄回国内,再次给蒋介石、宋美龄发报,称赞倪华人物、学识一流,风采、气度一流,实为我国妇女之骄傲。

  其实,胡适最应该发报的对象是刘一民,可惜胡博士不认识刘一民,也不知道刘一民怎么联系,心里也没想着联系刘一民,自然不会给刘一民发报了。就是倪华这傻丫头,忙着进一步做工作,也没想到给刘一民发报。这些情况刘一民自然就不知道了。

  日本驻美大使坐不住了。本来,只是纽约领事馆门前有华侨静坐抗议,电台、报纸一宣传,完了,全美各地日本使领馆门前都出现了抗议和静坐的人群,不但有华侨,还有金发碧眼的地道美国人,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全美很可能掀起大规模、大范围的反日高潮。

  日本驻美大使不敢怠慢,给外务省发了请求紧急指导的电报,并让几个报务员轮流作业,把报纸上登的倪华新闻发布会的文章发往国内,供外务省参考。

  此时的日本外相是有田八郎,主张回避与日美冲突,接到电报后,当即给驻美大使回电,指令他紧急请见赫尔国务卿,要求美国政府维护良好的日美关系,制止这一由中国人策划的反日浪潮。

  有田八郎当不了日本陆军的家,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和陆相畑俊六见到外务省报来的倪华在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情况后,立即分别把外相有田八郎训斥了一顿,而且直接给驻美大使发报,指令驻美大使立即约见赫尔国务卿,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撤回所有在中国参战的志愿人员,赔偿美国志愿人员给大日本陆海军造成的损失,逮捕煽动反日情绪、组织反日活动华北惯匪刘一民夫人倪华,并保证不再做有违日美友好关系的事情。

  日本驻美大使拿着大本营的电报,仿佛接了一块烫手的山芋。他心里明白,日本无时无刻不想取代美国在太平洋和亚洲的权力和影响,成为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的领导者,并为此不懈努力。问题是日本的战略物资基本上都来源于美国,按大本营的指示精神和美国佬谈判,又要提那么多的要求,肯定没有好结果。搞不好还会导致日美关系倒退,那影响就大了。

  这个大使也很负责任,又给外务省发报,请求紧急约见美国国务卿赫尔时,可以提抗议,可以提要求撤回中国战场的美国志愿人员,可以提制止反日活动,但是要求美国赔偿志愿人员给大日本造成损失和逮捕倪华就不要提了,容易引起美国人反感,影响至关重要的日美关系。

  有田八郎现在成了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干脆就去请见首相平沼骐一郎,请求指示。

  平沼骐一郎不像闲院宫载仁亲王和畑俊六那么疯狂,还知道维护日美关系对日本的至关重要性,最起码他知道现在不是和美国人翻脸的时候。因此,他让有田八郎给驻美大使发报,责成他紧急请见赫尔国务卿,重申日美友好,希望美方正确分析倪华新闻发布会上散步的谣言。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方有共同利益,日本内阁将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巩固这种友好关系,希望美国政府能够约束国内媒体,不再发表损害日美关系的言论,派出警察,切实保护日本驻美利坚合众国使领馆的安全。

  平沼骐一郎的指示发出去后,日本驻美大使才长出一口气,说了声哟西,就去请见赫尔国务卿。

  当然,平沼骐一郎不知道,他的内阁很快就要垮台了,因为闲院宫载仁亲王和畑俊六对他的指示电报很不满意,准备公开对付他了。

  现任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是田纳西州人,1871年10月2日出生,因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之所以从政,是因为他认为参加民主政治是对自己最好的教育。

  对于经济学来说,赫尔是个人所得税的积极倡导者,可以称得上个人所得税之父了。

  日本驻美大使紧急请见时,赫尔正在翻看当天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嘴里还不停地喊OK,为倪华的表现叫好。

  见了日本驻美大使,赫尔不等他说话,就直接质问日本把从美国进口的废旧钢铁和石油、铜、铅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真的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拿去制造航空母舰和飞机大炮去了?要真是这样,日本国就违背了日美通商条约精神,应该向美利坚合众国作出合理解释。

  日本大使本来是来提抗议的,没想到赫尔先发制人,一下子就敲在了麻骨上,慌忙辩解说倪华的说法纯粹是在捏造事实和数据,造谣污蔑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国恪守信誉,他敢保证,从美国购买的废旧钢铁全部用在民用建筑上。即令是用于造船,也造的是商船、货船,根本不存在用废旧钢铁制造军舰、大炮、飞机、坦克的问题。

  赫尔不理他,只是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拿给他看,要他好好解释解释日本军队在中国的行为。

 

 

第八一一章 裂痕征兆

  日本虽然一直谋求独霸亚洲,但是仍然非常重视英美关系。驻英大使是日本著名的外交官重光葵,是外务省改革的积极倡导者。驻美大使原来由日本国内最有名的美国问题专家斋藤博担任,这家伙曾向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建议日美通过谈判划分太平洋势力范围,被赫尔拒绝。只不过这家伙命短,今年2月份客死美国,劳驾美国政府派军舰把他的尸体送回了日本。现在的驻美大使永井松三自然也不是草包,那也是日本国精挑细选的美国问题专家。

  见赫尔态度不好,不但死揪住废旧钢铁、石油之类物资的用途问题不放,还拿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让他解释日军在中国的行为,永井松三心里就一阵焦躁,觉得和赫尔打交道比较困难,这美国佬,皇军杀的是中国人,碍着你什么事了?又碍着美利坚什么事了?

  心里焦躁,但是永井松三脸上仍然是一副谦恭的笑容:“国务卿阁下,关于大日本陆海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我国政府已多次向友邦通报,也早已得到贵国政府的谅解。”

  话还没有说话,科德尔·赫尔就勃然变色:“贵大使记错了吧?我国政府虽然对中日战争采取中立立场,但从没有谅解过日本陆海军在中国的行动,多次谴责。日本陆海军在中国战场屠杀平民、奸杀妇女,违背人道主义精神。贵国政府应该退出中国,与中国政府谈判解决双方争端!”

  永井松三一下子就愣住了,眨巴着眼睛往赫尔脸上看了半天,这才谨慎地询问:“国务卿阁下,我能把你的话当作贵国政府立场的转变么?”

  永井松三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如此明确、严正的说法,简直是晴天霹雳一样,震得他有点发晕。如果真的是美国对中日战事态度发生巨变,那他就没必要在这里和赫尔虚与委蛇了,得赶紧回去向国内报告才行。

  只听赫尔回答道:“NO!这不是我国政府的态度,是我个人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得出的结论,也算是我个人对贵国政府的建议和忠告。”

  永井松三高悬的心落进了肚子,长出一口气,赶紧说道:“国务卿阁下,双方交战互有伤亡是正常的。大日本陆海军是纪律严明的部队,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发生屠杀平民的事情。国务卿阁下不知是否清楚,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倪华,是支那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的妻子。刘一民极端仇视大日本帝国,屠杀奸淫日本被俘女兵和女侨,抢劫银行资本,剥夺有钱人的土地,掠夺民间资财和粮食,罪恶累累。济南军法会议曾经以刘一民犯有破坏社会治安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金融秩序罪、违犯国际公约罪、屠杀伤员罪、奸淫妇女罪等六项大罪,判处其死刑,悬赏200万银元通缉刘一民。国务卿阁下试想,刘一民的妻子在新闻发布会上能说大日本帝国的好处么?她和她丈夫一样,是一个撒谎者、诬陷者。我国政府强烈要求贵国政府制止刘一民妻子煽动的反日宣传,维护良好的日美关系。”

  赫尔一下就笑了:“贵大使可能没有仔细看报纸,倪华博士不是撒谎者、诬陷者,她是哥伦比亚大学培养的医学博士,是全美最著名的外科专家道格先生的得意弟子。你以为美国教育会培养撒谎者和诬陷者么?”

  永井松三总算明白了,赫尔国务卿已经受了报纸上那些文章的蛊惑,思想发生变化了。无论他怎么说,都不可能有愉快的结果的。话不投机半句多!都是该死的刘一民惹的祸!

  这要是换换其它外交官,特别是像主张与德意缔结同盟关系的大岛浩、白鸟这样的外交官,可能马上就会和赫尔撕破脸,日美关系就会瞬间巨变。

  可惜永井松三属于亲英美派,主张不与英美发生冲突。所以,他能忍。就听永井松三说道:“国务卿阁下,我无意冒犯美国的教育制度。可能倪华博士确实认为她说的是真的,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她一个漂亮女士,能见到大日本陆军部队么?要是皇军像她说的那样,她能从中国战场上安全地跑到美国来么?这一切,都是中国政府安排的,是八路军的刘一民安排的。倪华博士很有可能是被他们利用了。”

  赫尔不想纠缠这个问题,直截了当地告诉永井松三,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宪法保障言论自由。美国政府不可能禁止中国人的反日言论,也不可能禁止美国公民同情被侵略的中国人民,因此,美国政府不可能满足日本政府的要求,去禁止倪华的反日言论。请日本政府予以谅解。

  这就是标标准准的外交辞令了。

  永井松三能当驻美大使,那就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可是外交高手,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不,永井松三马上转移话题,开始和赫尔探讨日本准备派亲善团来美国访问的事情。

  日本人最擅长搞这个,隔三岔五都要派亲善团都友好国家去访问,目的是增进友谊。来美国的亲善团早已确定了方案,就等美国人同意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04 , Processed in 0.07921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