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610 页

  平田正判知道自己在司令官面前出丑了,赶紧弥补,亲自去给多田骏冲了杯咖啡,恭恭敬敬地端上去,说是请司令官阁下品尝,可以提神。

  多田骏确实需要提神,也不管热不热,一口气就把一杯咖啡给喝完了。平田正判低头哈腰说了声“给你添麻烦了,请多多关照”,接过多田骏手里的咖啡杯屁颠屁颠地跑去研究作战计划去了。

  多田骏还没有清净一会儿,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森岗和华北方面军铁道部长下田室力就在作战室门外喊报告了。

  吉川贞佐原来是喜多诚一的助手。喜多诚一调任重建的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后,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空缺。杉山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一直由副参谋长武藤章兼管方面军特务机关事务。多田骏上任后,武藤章也奉调回日本了,只好报告参谋本部,提拔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次长森岗担任方面军特务机关长,任命喜多诚一的助手吉川贞佐担任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

  多田骏的设想是森岗主持军队的特务工作,吉川贞佐主持华北五省地方特务工作,相互配合。其中,森岗主持的华北方面军特务部设在方面军司令部,吉川贞佐主持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总部由天津迁往河南,设在开封陕甘会馆。

  森岗和下田室里来找多田骏,都没有好事。

  下田室力的华北方面军铁道部负责华北的铁路运输,手下有平汉路铁道守备队、津浦路铁道守备队、陇海路铁道守备队、胶济路铁道守备队、同浦路铁道守备队、正太路铁道守备队,都是联队规模的建制。他来找多田骏,是报告津浦路、陇海路运输中断,请求司令官阁下尽快增派兵力清剿破坏铁路运输的八路军,恢复铁路运输。

  下田室力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专门拿了个本子,上面记述了每年通过铁路运往日本的物资数量。报告说,如果不能恢复铁路运输,华北的煤炭、矿石、棉花运不回日本的话,本土的许多工厂可能就要关门,居民甚至有可能没有煤气做饭和烧洗澡水,纺织厂也没有原料,连军装生产都不能保证。

  本来,下田室里还想说最好能把华北的粮食运回日本。但是想了想没有说,原因是他知道粮食都被八路军抢了,华北方面军自己还填不饱肚子呢,还得依靠从华中、满洲和本土调粮呢!

  多田骏对下田室力没有客气,斥责他大大的饭桶。坐拥六个联队兵力的铁道守备队,竟然还得让野战部队为他守备铁路,大日本帝国的脸都让他和他的铁道部以及铁道守备队给丢完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铁道守备队统统集中起来,交给野战部队管理,用于清剿八路军。

  下田室力硬着头皮听完了多田骏的训斥,然后就辩解说铁道守备队虽然是联队规模,但兵力和野战联队没法比,野战联队都是三个大队,每个大队四个步兵中队。铁道守备队每个联队只有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三个步兵中队。比如津浦路守备队,满打满算也就1700多人,守着从天津到浦口1000公里的铁路线,每公里不到两个人。不要说是八路军了,就是个农夫,也能轻易越过铁路防线。津浦路太长,没有可比性,就拿胶济路来说,全长395公里,沿途车站众多,胶济路守备队1700多人,每公里平均四人守备。八路军那么猖獗,这样的守备兵力能顶什么用?而且,铁道守备队的武器装备很差,没有炮,没有战车,连掷弹筒、重机枪都少的可怜。这样装备的部队,如何能是动辄都是动用几个炮兵团的八路军的对手?这就是八路军把铁道防线视若无物的根本原因。

  下田室力说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本原因是支那太大,皇军兵力太少。

  多田骏气的直想笑,可是又笑不出来,只好挥手赶下田室力滚蛋。不过,多田骏告诉下田室力,津浦路、陇海路不通只是暂时的,方面军决心很快打通津浦路和陇海路。但是,八路军很可能故技重施,把道轨、枕木全部拆除。下田阁下应该尽快向大本营报告,调运钢轨和枕木,做好抢修的准备。

  下田室力走后,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森岗报告说,已经接到了在枣庄负责侦破正太商行惨案的南造云子的报告,枣庄被八路军攻占了。她已经趁混乱逃了出来,准备到徐州去。

  多田骏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森岗接着报告说,按照司令官的指示,已与第一军、第十二军联系,挑选人员着手组织挺身队。同时,特务机关准备大量开办公开、半公开、隐蔽等三类特务训练班,招收中国青年接受训练,对八路军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渗透,执行策反、暗杀、投毒等任务。另外,特务机关准备组织力量广泛配合作战部队行动。具体办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前行动。当皇军准备进攻某个八路军根据地时,特务班先行进入,在侦察地形的同时,采取伪装八路军派粮派款、散布谣言、投毒、制造混乱等办法,引起老百姓对八路军的反感,离间老百姓和八路军的关系。二是当皇军攻占八路军根据地时,宣抚班同时进入,宣传皇军安民措施,安定人心,动员逃难的老百姓回归家园,安心生活和生产。

  森岗的话说到多田骏心里了!

  多田骏精瘦的脸上总算浮上了一丝笑容,拍着森岗的肩膀直说哟西,让他放手去做。中国这么大,人多的是,有人抗日,就有人愿意和皇军合作。关键是要想办法把愿意和皇军合作的人组织起来,给它来一个遍地都是皇军的朋友,看看八路军还能怎么办?

  多田骏交待森岗,工作重点在山西和山东,特别是山东,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打进八路军内部,给皇军提供准确情报。像这次第十师团主力玉碎的事情,真正该承担责任的不是第十师团玉碎的勇士们,而是负责情报工作的特务机关。想想当年日俄战争时福岛安正大将和明石元二郎大将是如何做情报工作的吧,再想想满洲事变时土肥原贤二中将是怎么做情报工作的,请不要让他们蒙羞!

  最后,多田骏告诉森岗,要善于和中国人做朋友,像山西的阎锡山,他不投降不等于他手下的人也不投降,可以绕过他直接和晋绥军的军长、师长、团长联系,许以重利,必定能够见到成效。像山东的于学忠,他和八路军搅和到一起对付皇军,实在可恶。务必派人渗透到于学忠部,和他的军长、师长、旅长、团长交朋友,要让他们明白,跟着刘一民走早晚会被吞并。只有和皇军合作,才是根本出路。于学忠部是东北军,可以想法从满洲寻找他们的亲属,找他们做工作。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要官职给官职。整个华北情报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皇军消灭八路军服务。

  森岗走后,多田骏的兴奋劲还没有退,连连夸奖森岗有能力,比武藤章那骄傲自大的家伙务实能干的多了。

  兴奋过度的多田骏,要通了第三飞行集团集团长木下敏中将,要他明日早早起飞战机,到鲁南、鲁西北、鲁西南、济南地区实施侦察,掩护各部队作战。特别是鲁南地区,一定要大机群不间断出动,掩护鲁南地区驻军收缩兵力。

  这次,多田骏下了狠心,他对吉住良辅说,第十师团主力玉碎是坏事,但要利用这个事情做文章,争取大本营的支持,向山东增兵,彻底消灭刘一民教导师。上海、南京、武汉都攻占了,大日本帝国难道还会怕小小的刘一民么?

  吉住良辅觉得多田骏说的有道理,就请示第二十七师团留守济宁、兖州、泗水、曲阜的部队是不是要赶紧收缩在泰安。

  多田骏摇摇头,交待吉住良辅,第二十七师团主力明日在飞机掩护下迅速撤回防地,收缩部队,依据各县城坚决固守,与八路军缠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都不得撤退。决不能把占领区拱手让给八路军。要告诉本间雅睛中将,把皇军扶持的各类武装和各级政府人员全部收缩的县城周围,把他们保护起来。这些人是巩固占领区的关键,不能让八路军把他们当汉奸处理了。鲁南方向也是这样,与所有能够联系上的地方政权、武装包括那些联庄会、枪会、帮会联系,要他们在飞机掩护下向徐州撤退。等皇军打回来的是再跟着回来就是了。

  多田骏这一招要比寺内寿一和杉山元高明,这也是他总结山东治安形势迅速恶化的心得。多田骏发现,刘一民部作战不同于其它中国军队,和山西的八路军都有所不同。刘一民部作战,从不放过特务机关和皇军扶持的政权、武装,就像割麦子一样,齐刷刷割倒一片,连一根麦秸都不会剩下。这样一来,皇军的情报网没有了,皇军的朋友也没有了,没有人帮衬皇军了,皇军就成了聋子瞎子。大日本陆军引以自豪的情报优势丧失了,自然就变得处处挨打了。

  现在既然刘一民主力在鲁南,攻击目标也就明确了。多田骏决定等大本营回电一道,就开始对山东的八路军动手了。

  此时,费县城里八路军和于学忠部的作战会议还在进行。

  蔡中说话后,于学忠坐不住了,慌忙解释说:“刘师长、罗政委、蔡主任,我们只是想让蒋委员长早一点知道喜讯,没有想到委员长直接就对外公布战报了。这事谁都不怪,怪我考虑不周。”

  于学忠这样一说,蔡中不好再就此问题多说,接着又说道:“于总司令,各位将军:此次鲁南作战,贵我两军精诚团结,统一号令,统一行动,才取得了如此大捷。接下来的战斗更残酷,我们是不是研究个办法,统一两军指挥,这样更有利于配合作战。”

 

 

第八八八章 统一指挥(再续)

  本来,成立苏鲁战区的时候,国军系统从上到下都巴不得把教导师纳入苏鲁战区系统管理指挥。包括走了的沈鸿烈,当初到济南时也是这想法。但是了解了教导师的实力后,从于学忠到他手下的军长、师长、旅长,除了于部的地下党员,其它人都没有这想法了。相反,还生怕八路军把他们给吞并了。要知道,这五十一军、五十七军可是东北军现在最大的本钱了。

  这个问题很敏感,刘、罗、蔡三人仔细斟酌后,委托蔡中提出,而且会议前已经上报八路军总部和中央。

  八路军之所以提出统一指挥问题,主要是因为山东战场山雨欲来风满楼,日军一定还会继续向山东增兵,进行重兵扫荡。在日军重兵集团面前,再分什么国军、八路军,搞各自为战,显然不合时宜。如果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最起码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国军部队毛病太多,经常会出意想不到的状况。要是于学忠部离开山东就什么都不用说,问题是人家不走,而且也是一心打鬼子,双方不合作都不行。只要双方合作,就不能再出现象这次提前报捷、吴化文部擅自撤离阵地之类的问题。否则的话,不用打仗了,光是考虑如何处理两军关系就是件头疼事。

  蔡中一提统一指挥,会场上的气氛就有点冷。

  在场的都是统兵将领,谁都明白统一指挥的好处,两军联手消灭日军第十师团主力的战役又刚刚结束,按理说,八路军此时提这个建议正是时候。但是,事情就这么怪,在场的苏鲁战区长官部的将领们没有一个发言,都在眼观鼻、鼻观心,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里面对统一指挥最反感的人是黄埔出身的苏鲁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任周复和苏鲁战区参谋长王敬轩。尤其是周复,他认为刘一民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想吞并苏鲁战区,简直是目无国家法纪。他在观察,看于学忠会怎么表态。要是于学忠胆敢同意把部队指挥权交给刘一民,周复想了,就是血溅当场也要拼死抗争、坚决制止。

  教一旅旅长高原站起来敬礼后说道:“报告于总司令、刘师长、罗政委:山东现在说是敌后,实际上是抗日最前线。日军在山东的兵力,远远大于全国处于战场的其它省份。为了打破日军即将到来的重兵集团围剿,让山东的老百姓能够安心种地吃饭,我建议成立山东抗日联合指挥部,由刘师长、于总司令、罗政委分别担任正副指挥,统帅山东军民齐心协力打鬼子。我代表八路军教导师教一旅健儿向三位总指挥保证,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只要是打鬼子,战至最后一人在所不惜!”

  于学忠部的将领们今天晚上已经知道高原是刘一民麾下最精锐的教一旅旅长了,他的建议加表态,等于是逼着于学忠等人就范了。

  五十一军军长牟中珩是于学忠的心腹,听了高原的话,又见刘一民、于学忠都不说话,知道该自己说话了,就开口说道:“刘师长,苏鲁战区长官部本身就是山东、江苏两省我军的统帅机关,这统一指挥的问题原本就不是问题,只要贵部服从于总司令命令就行。现在大敌当前,团结抗战是第一位的。但是,人常说吃饭穿衣趁家当,做买卖办事情都是靠实力说话的,眼下的情势大家都明白,贵部实力雄厚,远远超过我军,再说让苏鲁战区指挥教导师的话就是欺人之谈。但是,我们东北军也不能服从八路军指挥。那样子的话,没法向张副总司令交待,没法向军委会交待,弟兄们那里也不会同意。再说了,我认为这次合作的形式就很好,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独立,不影响作战。八路军有战役计划,请刘师长知会于总司令,由于总司令指挥我部执行。苏鲁战区有战役计划,请于总司令知会刘师长,由刘师长命令部队配合。因此,我认为不需要成立联合指挥部,按照这次双方合作的形式办就行。不知道我这个意见行不行?请刘师长、于总司令考虑。”

  牟中珩不愧是当省主席的人,说的意见在现在情况下是比较可行的。

  高原和牟中珩各自发表意见后,会议室里的气氛才算活跃起来。不过,八路军的几个旅长都以为成立联合指挥部好,于学忠部的军长、师长都认为还是保持独立指挥好。

  常恩多本来想发言支持成立联合指挥部的,但是他记得郭子化告诉他的话,这个时候不是发言表态的时候,也就不说话了。

  于学忠沉吟一会儿,说道:“刘师长,成立联合司令部的提议就算了。我琢磨着还是既团结又独立的好。这样吧,还是这次的办法,你制定作战计划,多考虑、多担当一点,我们配合作战。”

  听了于学忠的话,周复、王敬轩、牟中珩、缪征流等人总算长出了一口气。现在就看刘一民是啥态度了。

  成立联合指挥部的事情实际上也没什么,山西我军和第二战区合作不就是这种形式么?朱总司令因为是第二战区副总司令,还受命指挥国民党部队呢。只不过眼下的山东和历史上的山东不同,八路军和国军强弱易势,教导师又过于强悍,于学忠部有疑惧心理是很正常的。

  事情谈到这里,刘一民、罗荣桓已经很满意了。特别是于学忠的表态,那是摆明了愿意继续以八路军为主配合作战,这就行了。

  刘一民开始讲了。他先是简单总结了此次鲁南战役的得失,赞扬五十一军、五十七军打得好,在日军飞机大炮坦克的猛烈攻击中坚守阵地,岿然不动,为八路军主力赶到战场全歼日军赢得了时间。然后就说,此战由于炮火过于猛烈,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大炮都被摧毁,只能运回山区做零件。就是日军的轻武器缴获的也不多,小鬼子习惯于临死之前砸坏枪支,打扫战场后缴获了一部分步枪、轻重机枪、掷弹筒、手雷。在费县日军仓库缴获了一个大队的常备弹药,还有一部分药品、粮食和1万多日元。他和罗政委、蔡主任商量了,亲兄弟明算账,所有缴获物资都是一家一半。会后请于总司令安排后勤部门和蔡主任联系,把分给五十一军、五十七军的缴获物资领走。

  刘一民这一讲,于学忠部的将领们高兴了,觉得不管怎么说,八路军做的够意思。原来还想着和刘一民吵架的人,觉得自己小看八路军了。

  刘一民原来已经下令把缴获的弹药就地补充部队,武器运回后勤司令部。但是下完命令,罗荣桓提出不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把战利品全部划拉到自己怀里。于学忠部为战役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应当分得一半战利品。共产党八路军办事要公道,不公道还怎么和人家合作?

  说的刘一民都有点羞愧。

  不过,罗荣桓提出,完全分配也不对,拿出一部分来分配就行。五十一军、五十七军都是国造装备,而且步兵武器比日军的不差。估计他们对武器不是很感兴趣,关键是要给他们多分配药品、粮食和钱。

  刘一民听完,就笑着说政委考虑的周到。

  果然,刘一民刚把缴获物资分配方案说完,苏鲁战区长官部参谋长王敬轩就提出,战区可以少要点武器弹药,五十一军、五十七军现在是人少枪多,而且日式武器弹药和五十一军、五十七军的武器也不匹配,分一点做纪念展览用就行。能不能请刘师长考虑,把战区应该分得武器弹药折合成药品粮食。这一仗伤亡太大,听说八路军有一种药与盘尼西林功效差不多,能不能请八路军给支援一点。

  刘一民当即表态,此战是国共双方合作取胜的,牺牲的烈士依例抚恤,伤员迅速救治。这些事情本来应该由山东省政府做的,但是现在沈主席去职,国民政府又没有任命新的省主席,战区长官部解决起来也有困难,就由八路军和山东抗日民主政府参政会负责解决。烈士的抚恤金由战区长官部按照国民政府抚恤条例标准统一造表,由八路军教导师后勤部门拨付。负伤伤员就在费县就地治疗,八路军教导师野战医院和战区医疗部门合作,该手术的手术,该养伤的养伤,绝对不能让伤兵因为治疗不及时而牺牲。至于粮食问题,只要于总司令坚持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就不能让弟兄们饿肚子。原来说的是同意五十一军、五十二军在根据地内自由采购,这个是政策,继续执行。考虑到苏鲁战区部队远离大后方,经费拨付不及时,必要时可以由于总司令和罗政委、蔡主任会商,由山东抗日民主政府参政会拨款垫资,保证部队粮食供应。至于分配的武器弹药折换粮食、药品问题,完全可以。

  苏鲁战区的将领们给刘一民鼓掌了!

  等掌声停止,刘一民又说道:“说句实在话,我都没有想到五十一军、五十七军这次能打的这么好。部队伤亡那么大,还死战不退,说明从将领到士兵,都在和小鬼子拼命,把阵地当成了自己的坟墓。我很感动。各位将军,弟兄们,我刘一民给你们敬礼了!敬礼!”

  这次没有掌声,会场上一片肃静。

  敬完礼,刘一民继续讲道:“这次我们之所以提统一指挥问题,主要是考虑日军即将到来的报复可能非常惨烈,山东的抗战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山东我军又分属三个系统,互不统属,容易被日军各个击破。大家只知道武汉会战惨烈、知道淞沪会战惨烈,没有见过日军重兵集团扫荡山东时的惨烈。寺内寿一曾搞过两次重兵集团扫荡山东,逼得我不得不率部队南下苏北。因为和日军重兵集团硬抗的话,结果我不说大家都清楚。再说一句实话,真要是统一指挥,那也还是于总司令指挥苏鲁战区部队,我和罗政委指挥八路军,只不过是可以在一起研究制定作战计划,形成共识,分别指挥部队完成而已。大家也清楚,没有于总司令的命令,就是让我指挥五十一军、五十七军,我也指挥不动。同样道理,没有我和罗政委的命令,于总司令同样指挥不动八路军。我说的意思是大家要理解为什么要统一指挥,这绝不是让苏鲁战区吞并八路军教导师,也不是我想吞并五十一军、五十七军。我再骄傲、再狂妄、再自大,也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说白了,都是为了坚持山东抗战,为了不被日军消灭、不被日军赶出山东。”

  这话说的白的不能再白了,完全是掏心窝子的话,无论是八路军干部还是苏鲁战区的将领,都悚然动容。

  觉得大部分人听进去了,刘一民就说:“刚才大家都表达意见了,蔡主任、于总司令也表态了。我和罗政委也同意按照这次战役的指挥办法统一山东我军作战。以后大的战役,由八路军制定作战计划,和于总司令会商,双方都同意后,分别下达各部队执行。也就是说,山东战场上的我军各部队,虽然名义上没有统一指挥,但实际上是一盘棋,执行的是一个作战计划。八路军和苏鲁战区部队互为依靠,互相支援。苏鲁战区部队只要坚决执行于总司令的命令就行,八路军定然不会在危险关头弃苏鲁战区部队于不顾。”

  说到这里,刘一民的眼睛从于学忠部各位将领的脸上扫过,眼神极其严厉,看得主张发报报捷的周复等人心里一阵发毛。只觉得刘一民接下来的话像刀子一样:“难道抗战还需要抢功么?只要打败了日本鬼子,赢得了抗战胜利,中国军人的功劳就与日月同辉,不用争功、抢功,全国的老百姓都会记着,历史会记着。难道这还不够么?大兵团作战,纪律第一。无论是教导师各部还是五十一军、五十七军,都必须严格遵守作战纪律。像提前报捷这类事情,我不希望再次发生。像吴化文违抗军令、临阵脱逃的问题,请于总司令从严查处。问问吴化文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没蛋子儿了、吓怂了,还是另有隐情。要查清楚,追究责任。八路军各部队如果发生此类事情,是要执行战场纪律的!”

  刘一民说话的语气已经俨然以山东各部队最高指挥官自居了,不但罗荣桓、蔡中感觉了,于学忠也感觉了,眉头都皱了起来。

  不料,刘一民接下来的语气更激烈:“告诉吴化文,坚持山东抗战,山东人民欢迎,苏鲁战区欢迎,八路军也欢迎。作战有功,部队补给、伤员救治都好说。如果贪生怕死、玷污抗日军人荣誉,国法不容、军法不容!就算我没权处分他,但难堵悠悠众口。我们可以让《大众日报》公开报道此事,让老百姓来评评理,看他做的对不对,能对得起军人二字不能!”

  这话要是让吴化文知道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罗荣桓赶紧站起来提醒刘一民:“师长,抓紧部署下一步行动,时间不早了。”

  刘一民哪里不知道时间不早了?也知道他的话传到吴化文耳朵中,恐怕吴化文会睡不着觉。他要的就是这效果,打仗是人头落地的事,哪里能总是一团和气?就算吴化文听说后撤出山东,刘一民也不怕。包括于学忠部,他们真的都撤出山东,这山东的抗战还好打了。最起码不用深更半夜在这里磨嘴皮子!

  缓了口气,刘一民开始部署了:“各位,根据刚才教导师参谋处张副处长介绍的敌我态势,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收复鲁南,为我军下一步作战赢得战略空间和休整补充时间。因此,我决定,八路军鲁南战役参战部队沿费滕公路、费峄公路出击,协助骑兵旅迅速铲除费县、峄县的日伪势力,并向兖州、济宁、泗水、曲阜攻击前进,争取控制济南以南地区。苏鲁战区部队指挥新四师、张里元部沿台潍公路南下,肃清徐州以北之敌,主力置于台儿庄一线,与我鲁南军区担任鲁南防御任务的新五旅一道,构筑坚固防线,向徐州方向警戒。苏鲁战区后勤机关留驻费县,保证主力后勤供应,招收编练新兵,伤员在费县治疗养伤。五十一军、五十七军主力抵达台儿庄一线后,应就地抓紧时间休整补充。为了确保主力战斗力,建议于总司令考虑,以张里元部优先补充主力战损。具体作战计划,由张林风负责送达于总司令,请于总司令研究。同意后下达苏鲁战区各部队执行。”

  刘一民讲完后,联合作战会议也就结束了。

  由于急着赶往滕县,刘一民、罗荣桓、蔡中就在老县衙门口和于学忠等人作别。

  上马前,刘一民再次和于学忠握手,叮咛他抓紧动身,率主力赶往台儿庄一线。去晚了,日伪军就都跑回徐州去了,连口汤都会喝不上的。

 

 

第八八九章 四处开花(上)

  弯弯娥眉月,迢迢星汉稀。澹澹沂水光,苍苍蒙山奇。大军夜出动,铁骑踏熊罴。一战收费城,再战定鲁南。星月阑珊处,碧血染征衣。

  这首诗是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山东局书记、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八路军教导师师长兼党委书记刘一民从费县赶往滕县的路上随口吟出的,也是对1939年10月9日夜山东我军浴血奋战、克敌制胜、抒写血火传奇的充满自豪感的赞颂和纪念。

  这是一夜之间刘一民第二次赋诗了,原因是刘一民在费滕公路上夜行军时,接到了八路军骑兵旅长胡老虎、政委鲍文和特战司令李凌风联名拍发的电报,报告我军成功袭占滕县县城、峄县县城和鲁南煤城枣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41 , Processed in 0.0673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