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628 页

  孔祥熙这人不贪婪的时候,脑子是绝对管用的,言语之间透露着山西商人的精明,当得上老谋深算四个字。他算是把张学良给看透了。

  在座的人都知道孔院长是蒋介石和大家的钱袋子,虽然他大发国难财、靠内战、抗战成了中国首富,但是他的钱袋子确实支撑着蒋介石的整个武装体系。像瓦解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瓦解福建事变中的十九路军、瓦解广东军阀陈济棠等等等等,都有孔祥熙钱袋子的功劳。因此,没有人觉得他的说辞异想天开。

  宋子文在坚持抗战上态度是很坚决的,听了孔祥熙的话就说:“孔院长的话有道理。如何处理张汉卿和东北军是内部事务,能不动刀动枪就坚决不动刀动枪,能花钱办的事就坚决不动武。”

  孔祥熙和宋子文这样一说,贺国光得到支持了,就接着说道:“委员长,孔院长、文白兄说的都在理。还是那句话,戒急用忍。当务之急,是封锁消息,将张学良的卫队营缴械关押,一个人都不能放走。请夫人去看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告诉他们张副总司令到前线视察,把她们接到夫人住处稳住。等张汉卿伤势稳定了,派人做他的工作,两条路任他选,一条是公审他,武力彻底解决东北军;另一条路是他自动认罪,公开向委员长道歉,将东北军彻底交由军委会指挥。我相信他会选择后者的。”

  陈布雷是浙江慈溪县人,今年49岁。

  陈布雷从小就学,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也就是浙江大学。1912年,陈布雷22岁的时候加入了同盟会,担任蒋介石侍从室侍二处主任前,先后当过记者、教师、商务印书馆编译、《商报》主编、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军委会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时事新报》主编、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才华横溢。

  陈布雷是正派人,看不惯张学良风流成性的军阀作风,对张学良从来就没有好感。听了何应钦、张治中、贺国光、孔祥熙、宋子文的话,心里权衡一阵,再次说道:“委员长,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确实不是武力解决东北军的好时候。搞不好,还会把东北军各部逼向对立面。但是,张汉卿的问题没有商量余地,必须认罪服法,给天下一个交待。否则,国法何在?领袖尊严何在?”

  何应钦恨恨地说:“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再想彻底解决东北军问题恐怕就难了。我的意见,不但要张汉卿认罪服法,还要将东北军重新整编,彻底中央化。”

  无论怎么说,蒋介石都是一国领袖,考虑问题还得从抗战大局着眼,眼前的抗战局面不容他对东北军大动干戈。

  综合了几个人的意见,蒋介石艰难地说道:“此次张汉卿谋逆,实出意料。想不到亲如兄弟却同室操戈,可叹可悲。东北军开战以来表现可圈可点,将士用命,颇有功勋,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张汉卿是张汉卿,将士们是将士们,中央不能是非不分,逼他们投向共产党或日本人。有功的奖,有过的罚,赏罚分明才是王道。敬之负责,调四十九军军长万福麟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所遗军长一职由周福成接任;调四十九军一0五师师长王铁汉到陆大特别班学习,所遗师长一职暂由四十九军副军长林耀堂兼任;一0八师师长张文清升任二十五军军长,所遗师长一职由王敬久推荐人选,报军令部批准;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升任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所遗军长一职由骑三师师长徐良接任;任命五十一军军长牟中珩为山东省政府主席。派飞机接万福麟、周福成、刘多荃、王铁汉、张文清、何柱国、徐良、牟中珩、缪征流到渝城来,我要和他们好好谈谈;孔院长负责做好这些将领的工作;让辞修全面负责解决张汉卿在渝城的卫队营和后勤机关;文白立即到于学忠部去,稳定部队,避免发生意外;夫人和子文负责做张汉卿思想工作,务必使其迷途知返、洗心改面,公开认罪服法。我也不难为他,只要他认罪服法,我保证他人身安全,闲居读书即可。事实上确实是我言语之间急怒攻心,责骂过重,想来还是戒急用忍功夫不够,才导致今日之辱。”

  蒋介石说的大义凛然,俨然一副大国领袖气魄,实际上言语之间,已经是把东北军该明升暗降的明升暗降,该制造矛盾的制造矛盾了。像让牟中珩任山东省主席,那就是要在苏鲁战区部队和八路军之间、于学忠和牟中珩之间、牟中珩和周从政之间制造矛盾。要知道,周从政已经奉命向渝城赶来,正在路途中。他来渝城的目的就是面见蒋介石,接受考核,准备接任山东省主席。周从政和牟中珩一文一武,是于学忠的左膀右臂,这下周从政还能像过去那样一心一意地替于学忠和牟中珩谋划么?像四十九军,现在就只有一个一0五师,把师长王铁汉调往陆大特别班学习,名义上是要深造重用,王铁汉欢喜还来不及呢!但是,接替王铁汉兼任一0五师师长的四十九军副军长林耀堂却是黄埔出身、蒋介石的嫡系,眼见四十九军军长刘多荃马上就要变成孤家寡人了。

  但是,这里面确实也有因功提拔的,像周福成接任四十九军军长,就是因为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打的好,与中央军配合的好。一0八师师长张文清升任二十五军军长,也是战功所致。当然,让张文清当二十五军军长,由撤销番号的六十七军血脉缩编的一0八师就彻底化入中央军了,再也不用担心他们是东北军了。

  何应钦琢磨半天,也琢磨也有味,由衷地说道:“委员长不愧是全国领袖,处置十分得当,我马上去办,坚决落实委员长指示。”

  蒋介石又对何应钦指示道:“告诉徐学忠、牟中珩、缪征流,山东必须坚持。必须支援吴化文部、张里元部补充发展,要钱给枪,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团结一致。既不能被鬼子消灭,也不能被八路军吞并。要监督八路军执行军委会命令,撤回陕西。八路军如果赖在山东不走,于学忠部就要大力支持和保护山东地方武装与八路军斗。特别要抓住日军重兵扫荡的机会,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削弱八路军。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共产党在山东继续坐大。”

  何应钦彻底明白了,蒋介石不对于学忠部下手,就是要驱使他们和共产党斗,拖共产党八路军的后腿。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管是那只老虎被咬死,都是好事。毕竟少了一只老虎么!

  何应钦再次表态,坚决执行委员长指示!请委员长安心养伤。

  张治中也表态坚决完成任务。

  蒋介石这才挥手让众人散去。

 

 

第九二二章 夫人出马

  春早气温不稳定,夏长酷热多伏旱。

  秋粮绵绵阴雨天,冬暖少雪云雾多。

  这四句歌谚说的是渝城的气候特点。

  山城渝城多雾,一年平均有104天的云雾天气,是世界上云雾天气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这是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轰炸,渝城市民盼望的不是晴天,而是阴雨天、大雾天。只有阴雨天、大雾天才能保证渝城的安全。

  10月份的渝城,刚从酷热中解脱出来,细雨、大雨交替进行,给饱受日机轰炸的苦难渝城带来了一丝凉意。

  宋美龄坐在汽车里,朝着张学良在渝城的副总司令官邸驰去。

  一路上,满城废墟,楼房的窗户都没有玻璃,仿佛是一双双空洞的眼,在向路人诉说着日军“五三”大轰炸、“五四”大轰炸犯下的滔天罪恶。

  挨着没有窗户的楼房在废墟上矗立的,是居民们用木棍和篾竹搭起的“抗战房”,墙上刷着白灰写的标语“愈炸愈勇”。一群童子军淋得浑身精湿,举着竹竿在短墙上捣腾。

  宋美龄隔着汽车玻璃朝童子军们忙活的墙头上一看,才发现墙头上挂着几只断胳膊、断腿,不用说是日机轰炸造的孽。看样子,这群童子军是想趁着下雨把墙头上的断胳膊、断腿弄下来埋掉。

  宋美龄眼睛又止不住掉泪了。

  汽车到张学良的官邸时,门口的卫兵立正敬礼,然后放行。

  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在东北军乃至国人心目中形象都很好。

  于凤至刚从美国回来,清秀的脸上还有一丝旅途飞行的倦态。见到宋美龄,亲热的不得了,拉着宋美龄的手就往客厅里让,又喊侍女给蒋夫人烧咖啡。

  宋美龄心里有事,但是看着于凤至一脸至诚,也不好拂了她的美意,耐住性子坐下来,询问于凤至美国之行是否顺利。

  于凤至是去美国陪伴孩子上学的。她和张学良婚后生有三子一女,长女张闾瑛,1916年生,长子张闾珣,生于1917年,次子张闾玗,生于1918年,三子张闾琪,1919年生,10岁即早夭。现在,三个子女都在美国旧金山读书。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也生有一子,名字叫张闾琳,今年才9岁,随赵四小姐在渝城读书。

  于凤至告诉宋美龄,经过倪华在美国的宣传,美国普通民众现在对支援中国抗战热情很高,旧金山的报纸、电台天天都有中国抗日战场的消息。像刘一民、薛岳等名将,美国的大人小孩都知道。

  听于凤至说起倪华和刘一民,宋美龄心头就一片苦涩。丈夫刚刚把刘一民由中将师长降为少尉见习排长,眼见着国共两党又要掀起纷争,小表妹知道了,不知道是帮刘一民呢还是帮自己?都是刘一民狼心狗肺、忘恩负义,品貌如此出众、天仙化人的小表妹都嫁给他了,他还不知道感恩,铁了心跟着共产党干,早晚不得好死!这该死的家伙,喝迷魂汤了,共产党能给他什么好处么!就是共产党给他好处,能比得上我们把小表妹嫁给他还贵重么?要是他能像大姐夫一样辅佐委员长,一个掌军,一个管钱,还愁日本鬼子不滚蛋?更不会怕什么湘军、川军、桂军、滇军、晋绥军和东北军。

  想着想着宋美龄就恨上心来,恨不得马上让倪华与刘一民离婚,不跟这忘恩负义的家伙过了!

  于凤至的贴身侍女是从东北带出来的,非常精干,一会儿功夫就把咖啡端上来了,还不忘说蒋夫人请、夫人请。

  宋美龄这会儿哪有心情品尝咖啡,但还得装着一脸欢喜。只见她端起精致的咖啡杯,用小勺轻轻搅几下,品尝了一口,轻声说道:“这咖啡好,味道很纯正,香浓、甘醇,适度的酸中带有些微的葡萄酒香,尝一口就让人无法抗拒。是用夏威夷康那的极品咖啡豆磨出来的吧?”

  于凤至虽说也是大家闺秀、知识女性、原先的东北第一夫人,但是和从小在美国受教育的宋美龄比起来,就稍有逊色了。最起码,她不能流利使用英语。在这个信息不太发达的年代,许多书本上没有、需要通过游历得来的知识,她就远远不如宋美龄。当然,如果论起持家的学问,于凤至管理着张学良一大家子人,那知识就要比宋美龄丰富的多了。

  于凤至嫣然一笑:“大姐真是好学问,可让小妹开了眼了。小妹知道大姐喜欢喝咖啡,可是我又不懂,专门请教了孩子们的老师,买了美国最有名的咖啡,就是想送给你的。还想着给你个惊喜呢,谁成想就让你一口就给你尝出来了。看来,这咖啡不送给你都不行了。”

  于凤至和宋美龄都是1897年出生的,只不过宋美龄是3月份出生,于凤至是6月份出生。蒋介石本身就是张学良的拜把子大哥,宋美龄又比于凤至大三个月,于凤至喊宋美龄大姐那是应该的。

  于凤至说完,就喊侍女把送美国带回来的咖啡全部装到蒋夫人的汽车上。

  于凤至在张家父子的大帅府里呆的时间长了,最会应付张作霖和他那几房太太,也最讨张作霖欢喜。

  据说,当年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在当梨树县商会会长的时候,曾经对还在当胡子的张作霖多有照拂。后来,张作霖无意中听算命先生说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就发下宏愿,如果将来发迹,一定娶于凤至当儿媳妇。

  张大帅日后果然发迹了,就张罗着给儿子张学良娶媳妇。于凤至比张学良大3岁,倾向婚恋自由的张学良恨父亲包办自己的婚姻,死活不同意。杀人如麻的张作霖拿儿子没办法,只好说:“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指继室卢夫人)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张学良只好答应了。

  让张学良想不到的是,美丽聪慧的于凤至过门后,为人庄重、内敛、仁义,在帅府和奉天城的百姓中赢得了赞誉,张学良不得不喊她大姐。

  心思缜密的于凤至去美国一趟,回来肯定是要给蒋介石夫妇带礼物的,这咖啡就是她精心准备的礼物,是行前都确定了的,可不是什么问了孩子的老师才知道的。

  这才刚回来,宋美龄就登门看望,于凤至激动之下,一五一十地讲开了美国之行的经过。

  宋美龄急着赶时间,因为陈诚指挥的中央宪兵团正往张学良官邸赶,她得先把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弄走,便于陈诚他们行动。

  宋美龄品了几口,放下咖啡杯,打断于凤至的话头,说道:“怎么没看到绮霞妹子啊?”

  绮霞是赵四小姐赵一荻的小名。

  于凤至脸一红,说道:“在房里吧?我喊她出来。”

  宋美龄点点头。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的恋情轰动全中国,当年是以终生不要名分为代价,求得了于凤至的接纳。在沈阳的时候,赵四小姐居住在于凤至为她建的“金屋”,以秘书身份陪伴在张学良左右。现在是抗战时期,日机对渝城狂轰滥炸,造成渝城房荒,赵四小姐也就带着儿子住进了张学良官邸。

  时间不长,赵四小姐就出来了,走到宋美龄跟前福了一福,喊了声蒋夫人好,就忙着要给宋美龄重新烧咖啡。

  宋美龄制止了赵四小姐,说道:“两位妹子,汉卿陪委员长飞往桂林去了,白长官报告说日军似有向桂南发起攻势作战迹像,汉卿陪委员长去和白长官会商去了。凤至妹子刚从美国回来,委员长走时交待说让我们出面招待一下各国驻华使节的夫人,陪她们吃顿饭,介绍一下我国的抗战形势,目的是联络感情。我考虑就放在黄山松亭,大姐、二姐和何香凝先生都已经去了。我是来接你们的。先说好,介绍国内抗战情况你们不用管,我和二姐来做。凤至妹子多和美国大使夫人交流,主要谈在美国的感受,让她产生和我们的亲近感。绮霞妹子和谭祥负责安排她们在黄山上游览,路线务必认真勘察,确保安全。我们都老了,跑不动了,这些事情就得靠你们了。”

  谭祥是去世的国民政府前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的女儿,也是宋美龄的干女儿、陈诚的夫人。那也是权贵、名女人。

  好一个宋美龄,不愧是民国第一夫人,编谎话都编的滴水不漏。还真应了那句老话:要想会,跟师傅睡!

  国难当头,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拼杀,渝城又经常遭日机轰炸,连宋美龄都经常上前线劳军,还受过伤,差一点送命。全渝城谁不知道蒋夫人是巾帼英雄?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何尝不想向宋美龄那样,到前线劳军,为将士们鼓劲加油。可惜,丈夫虽然是副总司令,但却是坐冷板凳的副总司令,她们两个就是想去劳军也没有人敢批准啊?现在机会来了,而且是必须得完成的任务,于凤至和赵四小姐都激动的脸色发红,呼吸都变急促了。

  于凤至毕竟也当过东北的第一夫人,虽然激动,但还能拿捏得住,只是询问宋美龄需要不需要带洗漱用具。

  宋美龄回答说,可能得在山上住两、三天,最好带上洗漱用具和换洗衣服,让贴身侍女和警卫跟着。

  赵四小姐是第一次出席这种规格的活动,心里激动,以为经过这次活动她的身份就会得到蒋介石夫妇的认可,再也不用当张学良的秘书了。听完宋美龄交待于凤至的话,就慌里慌张跑回去收拾。时间不长就收拾齐整,让侍女带着行李出来了。

  上车的时候,赵四小姐才想起给宋美龄和于凤至说儿子正在上学,是不是可以把儿子闾琳带上。

  宋美龄不想让小孩子目睹大人之间的仇怨,但是一想到这里马上就会被宪兵团查抄,就同意了赵四小姐的请求,拐到学校,接上孩子,向黄山松亭别墅开去。

  宋美龄和于凤至、赵四小姐乘一辆车,于凤至、赵四小姐的侍女、警卫分乘两辆车,跟在宋美龄的警卫车队后面,朝黄山开去。

  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逗弄小孩,气氛很是融洽。

  到了松亭别墅,还真是何香凝、宋庆龄、宋霭龄、谭祥都在,一起嘘寒问暖的,气氛越发的好了。

  说宋美龄撒谎也确实有点冤枉她。她确实是要邀请渝城的驻华使节夫人们到松亭聚会,何香凝、宋庆龄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官邸之变呢,她们接到的通知就是来与各国驻华使节夫人座谈交流,宣传抗战。只有宋霭龄和宋美龄两个人知道内情。

  就在宋美龄把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请上黄山的时候,陈诚指挥中央宪兵团包围了张学良官邸和卫队营以及东北军驻渝城的后勤机关、办事机构,以蒋委员长在张副总司令陪同下前来训话为由,不费一枪一弹,将他们集中缴械,电台、电话也被全部切断。

  转眼之间,张学良在渝城的家人和部属全部被控制。

  与此同时,宋子文、张群到了陆军总医院,坐镇指挥对张学良的抢救。

  张学良这人,虽然丢了东北,虽然好女人,但是对朋友仗义,值得深交。宋子文和张群都与他交好。特别是张群,当年东北易帜,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可以说,张群和张学良是至交。正因为这层关系,在蒋介石办公室的时候,张群板着脸一语不发。

  一切安排妥当,手术也顺利结束的时候,张群对宋子文说:“我觉得这里面绝对有蹊跷,汉卿好好的怎么会对委员长开枪呢?要知道,如果委员长不信任汉卿,他哪里能带着枪进入委员长办公室么!”

  宋子文苦笑一声:“委员长的脾气本身就急躁,对汉卿又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汉卿这人你比我更清楚,那也是个随心所欲之人。他们两个在一起,如果发生争执,一定是互不相让。唉,这事不是国家之福!等汉卿醒来,伤势稳定了,我们再问吧!”

  张群摇头叹息:“多事之秋,屋漏逢雨。飞来横祸啊!”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8:49 , Processed in 0.05299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