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07 页

  只要司令员坐在地图前琢磨,小鬼子就注定要倒霉了。这是规律,司令部的同志们都清楚。

  司令部里登时就寂静起来。

  罗荣桓过来看了一下,见刘一民正在对着地图沉思,就让李小帅去给司令员送两包烟、送缸浓茶,不要打扰他。

  刘一民喝着茶、抽着烟,眼睛盯着地图,脑子里不住地翻腾。

  现在整个关内战场的情况是大致清楚的。

  山东战场上,为了掩护主力扩军整训、根据地搞大生产运动,在全山东范围内,特战司令部各小编队向日军发起了特种游击战。虽然是小部队出击,但每一击都打在小鬼子的要害处,战果、战损比都是惊人的!而且,特战小编队没有死守某个要点的任务,行踪飘忽,又有地道网掩护,各地的小鬼子挨了打还找不到打他们的人是谁,时间长了,恐惧心理、急于报复心理就越来越重,势必会乱了章法,给我军提供战机。

  山西的八路军主力完成反顽战役后来不及休整,就投入了恢复根据地的战斗,和日军第一军、日军驻蒙军杀得难解难分。

  陕西的八路军留守部队和从山西战场抽回增援陕西的部队,在打退蒋介石对陕西的进攻后,一边舔着伤口休整补充,一边抓紧部署东、西、南、北四个方面的防线。日军要打八路军,蒋介石也要打八路军,日军想要打过黄河去,蒋介石不但抢占了川北、陇东,还在陕西周遭部署大军,随时都可能再次搞军事冒险。

  华北的日军除了第一军和驻蒙军指挥伪军对我晋察冀、晋绥、太行、晋中根据地扫荡外,华北平原上的日军和驻山东的第十二军忙着修铁路、公路、建封锁线防御工事、抓夫拉丁扩充伪军,在四处救火、追击八路军小部队的同时,企图用封锁线困死我军。

  华南的日军在重新攻占昆仑关后,主力回撤,第十八师团调回广州,第六师团返回华中。日军撤销了第二十一军番号,将第五师团、近卫第一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编为第二十二军,久纳诚一中将任司令官,若松只一少将任参谋长,固守南宁,与第四战区部队形成了对峙。

  这几个方面都没有问题,日军一时半会儿搞不出什么鬼名堂。唯一让刘一民担心的是华中方面,因为历史上,这个时候日军就要发动枣宜会战了。

  作为穿越者,好处是知道历史走向,不好的地方是因为知道历史走向而平添许多烦恼。像现在,八路军其他将领谁也不知道日军要发动枣宜会战,也不用操这个心。何况蒋介石刚刚结束第一次反共高潮呢?

  刘一民就不同,由于是穿越者,清楚的知道历史轨迹,一心想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弥补历史缺憾,争取早日打败小鬼子,减少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他这一坐到地图跟前啊,心就飞的老远老远,琢磨开枣宜会战的事情了。

  虽然蒋介石挥动部队夺去了川北、陇东,虽然蒋介石让冀察战区部队进攻太行根据地,虽然蒋介石两口子扣留倪华母女、害得刘一民骨肉分离,但是,刘一民还是心系枣宜会战。没办法,谁让他是中国人呢?

  由于国共关系恶化,华中方面的情况一如桂南会战一样,最高统帅部没有向第十八集团军通报,更不用说让第十八集团军参赞谋划提建议了。这种情况和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时大不一样了。

  想想自己赶走了沈醉的通讯联络组,无法直接和蒋介石联系,也不知道这个中国最高统帅会不会还向历史上那样部署枣宜会战。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军队这次就要吃大亏了!

  历史上的枣宜会战,日军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打的可圈可点,重创了第五战区主力,攻占了宜昌。而我军,不但丢失了宜昌,伤亡也高达十多万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殉国,成为整个二战期间反法西斯阵线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第五战区自此以后元气大伤,完全没有了台儿庄大战时的声威。

  刘一民之所以担心即将爆发的枣宜会战中国军队吃大亏,是因为历史发生了变化。

  历史上,日军在1937年初制定了一个以苏、美为假想敌的整军计划,准备用二十四亿日元,将陆军扩建至四十个师团。后来,由于七七事变爆发,这个计划不行了。到武汉会战结束的时候,日军已经提出了一九四二年之前完成战时六十五个师团与陆军航空队一百六十四个中队的整备工作目标。但是,由于对华战争陷入泥淖,军费开支过于庞大,日本黄金储备消耗三分之二,财政到了临界点,日本内阁不得不一再向军部施加压力,要求减少在华驻军数量。双方协商的结果是1940年在关内驻军削减到75万人。这样一来,一些长期在对华战场上的常设师团就被抽回日本休整,几个特设师团抽回日本撤销番号、复员。像第十一军的第十六师团、第九师团就调回日本休整去了,第一0一师团、一0六师团调回日本撤销番号、复员了。接替他们的是三十三师团、三十四师团,三十九师团、四十团这样的新编警备师团。

  现在的情况大大不同,由于中国军队要比历史上打的好的多的多,日军根本就不可能把常设师团抽回日本休整、复员,反而是不断的扩军。现在的第十一军,除了第九师团调到华北以外,还有第三师团、第六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四个常设师团,第一0一师团、一0六师团也没有回国复员,等于是第十一军还保存着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时的强横战斗力,只是少了一个第九师团而已。

  想到这里,刘一民忽然想起现在的日军可是比历史上不要脸的多了。明明把他们一个师团消灭了,也击毙师团长了,但是只要没有缴获日军的师团军旗,日军就会捂着脸说瞎话,死不认账,而且会马上重建该师团。第十师团已经重建一次了,日军会不会再重建呢?第三十五师团也重建了,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也重建了。还有,鲁西南的第三十八师团主力被歼灭了,余下的部队撤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是像历史上一样,调到广州去了呢?要是第三十八师团调到广州后就地整补,要不了多久,就又是一个完整的师团了,说不定将来日军攻占香港时,还会以这个主力被歼灭过的第三十八师团为主力呢!

  由第三十八师团,刘一民又联想到除夕之战中主力被消灭的第二十七师团,日军又是开记者招待会,又是在报纸、广播上大肆宣传,肆意隐瞒败绩,拒不承认第二十七师团主力被歼灭的事实。不用说,这个师团也是要重建的。只不过王东强搞来的华北日军兵力布防图上依然显示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驻防济宁、兖州、泗水、曲阜,和近卫第二师团驻防地相同,难道第二十七师团躲在这一带悄悄的补充休整么?

  联想到这里,刘一民忽然觉得自己后世学的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有极大的失误,光讲日军兵力不足了,就没讲这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过剩的国家,一门心思想对外扩张、移民。他们根本就不缺兵员,缺的是受资源限制的武器装备。何况日本现在占领了朝鲜、东北、台湾,必要时完全可以从这些地区征召兵员,与日军混编。事实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日军都这么做过。

  历史上之所以日军侵华兵力不足,并不是日军没有那么多的兵员可以动员,而是有别的原因。

  这一个原因不用说是财政原因,日本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国家,裕仁天皇也好,近卫文磨也好,未来的东条英机也好,他们都没有希特勒那种独裁地位。一旦军费开支过大,财阀们就不愿意了,这就会迫使内阁在某一阶段削减军队,减轻财政压力。

  第二个原因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利用自己优越的海运能力,随时可以把精锐师团投放到需要的战场去,大大提高了野战师团的使用效率。像日军的第五师团、第六师团,几乎是每个战场都到过。战役结束,甚至还会回国休整。

  第三个原因,应该是历史上日军从来就没有真正把中国军队看成平等的对手,设计战役计划时,一般以一个联队对中国一个师来调配兵力,像长沙会战时,日军的作战计划甚至是以一个大队对中国一个师来调配兵力。日军的假想敌一直都是苏、美,连英国军队他们都看不上眼。即便是苏联,历史上诺门罕事件时,日军才动用了多大的兵力啊?完整的师团只有一个二十三师团。小鬼子自以为他们的部队射击术、拼刺术、投弹术水平高,作风顽强,根本就没把苏军看到眼里,这才导致大败。如果日军像苏联那样倾尽全力,恐怕历史上的诺门罕事件就要重写了。

  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历史上1939年下半年,日军在侵华战场尚处于胶着状态之时,还有余力把常设师团调回国休整,把大部分特设师团调回国撤销番号、复员。而且,那么庞大的关东军竟然呆在东北不动,这一方面是对苏备战,另一方面是日本人认为中国派遣军就足以打败中国了,用不着动用关东军。这才有了日军有余力发动太平洋战争。假设日军不这样做,而是不断加强驻华兵力,关东军再大举南下,恐怕历史上的中国抗战会更加艰难。

  想通了这个道理,刘一民不由得脸上挂上了一丝笑意,由于他的横空出世,小鬼子连遭败绩,成旅团、成师团的被消灭,战死的鬼魂怕是已经把靖国神社挤满了。看看,到现在,小鬼子也没有舍得让一个师团回国复员,全部都在战场上挣扎着呢!而且,关东军主力已经几次南下参战了,其中的第十一师团、十二师团、二十八师团、二十九师团仍然留在华北战场,成了守备部队。包括那么骄横的第九师团,现在不还得老老实实地当铁路守备队么?

  笑完,刘一民就想,如果日军第十一军囿于第一次长沙会战遭到的沉重打击而延缓发动枣宜会战,那现在的中国战场就暂时出现了两军相持局面。因为第三战区、第九战区、第五战区结束冬季攻势后,也与日军第十一军、第十三军形成了对峙。

  刘一民从地图跟前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日军第十一军到底会不会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发起枣宜会战,会不会向历史上那样部署。如果日军像历史上那样部署,第五战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制胜,或者减少损失。

  唐星樱就在院子里纺线,时间长了,累了,起身想去喝口水,歇一下。走过刘一民办公室门口时,看见他噙着烟正在踱步,一会儿皱眉,一会儿脸上挂着傻笑,就知道他又在思考问题。

  唐星樱本来不想打扰他,但还是心疼男人,虽然这男人现在成自己的前夫了。

  唐星樱回到自己的住处,到了缸水喝了,坐在床边歇了一会儿,然后取出茶叶盒,往茶缸里倒上茶叶,又去把白糖拿出来,挖了两勺白糖放进茶缸,这才倒上水,端着茶缸,袅袅婷婷地向刘一民办公室走去。

  喝着甜甜的、浓浓的白糖茶叶水,看着眼前头顶花头巾、腰围花围裙的唐星樱,刘一民扑哧一下就笑了。

  唐星樱美目一闪,粉拳就捶到了刘一民身上:“不准笑!再笑不依你!”

  这纯粹是小夫妻的调情了!

  刘一民放下茶缸,伸手就要去抱唐星樱,只听一声轻笑,唐星樱闪身跑了。

  看着唐星樱俏丽的背影,刘一民咽了口唾沫,摇摇头,又老老实实地坐在了地图前。

  仔细地在地图上审视,看来看去,刘一民都觉得日军第十一军如果发起枣宜会战的话,简直就是去送死。原因很简单,日军第十一军虽然是战略进攻部队,但也承担着守备任务,要是他们集中全力进攻第五战区的话,等于是把后背卖给了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到头来只能落个顾头不顾腚的结局。

  如果是自己的山东主力在武汉外围,那一定会趁势攻占武汉,端第十一军的老窝!

  一想到这个念头,刘一民就懊悔的不行。亏自己还是后世学军事的硕士生呢,怎么就把这一节给忘了?早知如此,攻占石门后,就应该率教一旅和骑兵旅转入山西,从山西渡河南下,进入湖北隐蔽待机。不用坦克、汽车、装甲车,就凭教一旅、骑兵旅、特战队,就可一举夺取武汉,将日军第十一军主力晾在江汉平原上。任凭它战斗力再强悍,想再夺回被骑兵旅和教一旅固守的武汉三镇,那是难如登天。到了那时候,打胜不打输的国军第九战区、第五战区、第三战区、第一战区各部队都会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像群狼一样扑上来,很可能会在武汉周围聚歼第十一军主力。只要消灭了第十一军主力,华中战场形势顷刻间就会天翻地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插上翅膀也飞不到枣宜会战战场了!

  刘一民知道,蒋介石不缺战略眼光,他身边的何应钦、白崇禧、陈诚也都不是弱者,自然能看出日军第十一军发起攻击后后方的虚弱,必然会命令第九战区、第三战区发起攻势作战,牵制日军,策应第五战区。问题是顾祝同也好,薛岳也罢,谁会愿意给李宗仁的功劳簿上增砖添瓦呢?他们可能会服从命令发起攻击,但是投入多大兵力、打到什么程度,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就是国民党的劣根性!

  懊悔不已的刘一民,觉得自从在山东站稳脚跟后,自己一直考虑如何建设根据地,很少再打像奔袭天津那样精彩的战役了。那种仗,打在敌我双方谁都想不到的地方,缴获大、伤亡小,对日军的打击程度高。称得上经典中的经典了。

  老是在鲁中南埋头建设根据地可不好,时间长了,等于是让小鬼子把自己的主力困在这鲁中南地区,他们好放开手脚去进攻其它地区了。等小鬼子完成主要战略进攻任务后,他们还会回头对鲁中南实施重兵集团扫荡。自己再建设,也经不住小鬼子飞机炸、大炮轰!

  看来,多田骏这家伙是想了个计策,故意在鲁中南周围布设封锁圈,捆住自己的手脚。接下来,他就会在华北大展拳脚、兴风作浪了!

  刘一民坐不住了,再一次站起来绕室徘徊。

 

 

第一0五四章 忧心如焚(续)

  4月19日这天,刘一民自从收到王东强发回的华北日军兵力布防情报后,就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一直在地图前苦思对策。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刘一民才喊来朱哲晓,要他起草命令,命令鲁西、冀鲁边、鲁西南、清河、胶莱、胶东、鲁中、鲁南、鲁东南各正在扩编整训的主力部队实行紧急战斗动员,扩大侦察范围,严防日军偷袭。

  朱哲晓把命令起草好后,刘一民签上自己名字,让他拿给政委会签。

  一会儿功夫,罗荣桓就拿着电报稿过来了,询问刘一民为什么这个时候下达这样一道命令。

  罗荣桓的意思很明白,我军主力正处于扩军整训时期,此时不适于大战。况且还有特战司令部各小编队在日军后方袭扰,小鬼子被捅了猴屁股,自顾不暇,不可能有什么大动作。

  刘一民实际上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知道,历史上日军就很狡猾,他们打枣宜会战前,先虚晃一枪,在4月20号,也就是明天,先对九江附近的国民党根据地展开扫荡,派海军向鄱阳湖、洞庭湖发起进攻,以航空兵对湘、赣两省要点进行轰炸,摆出了一副再次寻歼第九战区主力的姿态,吸引中国方面的注意力,掩护其主力秘密集结部队,掩盖其对第五战区部队发起突然进攻的战略企图。

  现在的日军,由于频频失利,在华北被八路军揍的晕头转向,进攻长沙又被国军狂揍一通,只能比历史上更加狡猾。很可能,日军佯攻第九战区的同时,也会在华北有所动作。

  眼前看,鲁中南地区周围集结着日军的第九师团、第一一四师团、第二十九师团、第十二师团、近卫第二师团、第三十二师团、第三十六师团和一个不知道是躲在哪里隐蔽休整补充的第二十七师团共八个师团,还有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八旅团,加上伪满洲挺进军和华北治安军、山东的几支伪军部队,总兵力达20万。要不是日军惧怕被八路军消灭一路的话,很可能会对鲁中南再次发动重兵扫荡。现在他们会不会蠢蠢欲动,那可不好说!

  华北治安军现在已经改名叫华北绥靖军了,名义上成了汪伪政府的军队了。但是,八路军习惯上还是把他们称作华北治安军,老百姓仍叫他们皇协军。

  再一个就是鲁西地区,日军驻守聊城的第四十一师团、驻守德县的第四十师团、驻守南宫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各指挥有一个伪华北治安军集团,兵力充足,加上驻守德石路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日军随时可以对鲁西发动突然袭击式的大扫荡。

  由于主力正在扩军整训,此时不适合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刘一民就不得不防小鬼子给八路军来个突然袭击了。

  刘一民没法给罗荣桓说日军马上要发起枣宜会战,事情还没有发生,又远隔千里,刘一民不能当神棍不是?因此,他只能说王东强搞的这份情报太重要,日军一旦发觉,不但会调整部署,甚至会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主动偷袭我军。万事小心一点好!

  罗荣桓将信将疑,最后还是签字了。

  刘一民明知道枣宜会战即将打响,也知道历史上国军为什么会败,更知道枣宜会战失败的严重后果:第五战区元气大伤,我军丧失了江汉平原鄂西北产粮区,日军占据宜昌后直接威胁渝城,国民政府内部出现抗战以来最严重的悲观失败情绪。刘一民更知道必须得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然的话,正面战场抗战形势会进一步恶化,也会刺激日军第十一军的野心。

  刘一民命令各部队紧急动员,一是防止日军耍流氓,趁机偷袭我军。另一个就是要在关键时候狠捅日军一刀,迫使日军尽快结束枣宜会战。

  实际上,要是搁在以前国共关系密切的时候,刘一民不用打乱主力扩军整训计划,只要给蒋介石、李宗仁发封电报,把应该注意事项和作战计划漏洞指出来,日军就决计讨不到好去。但是,现在枣宜会战还未打响,如果刘一民给蒋介石、李宗仁发报指出作战计划的缺憾,不但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会问他从哪里得到的情报证明日军要发起枣宜会战,恐怕蒋介石也会有这样的疑问,甚至怀疑中共在他身边和李宗仁身边安插有内线,窃取了绝密的作战计划,接下来就是一番鸡飞狗跳的内部肃奸活动,搞不好,还真的会使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暴露。

  心里有话不能说、极度郁闷的刘一民,去了唐星樱的住处。

  唐星樱是山东局的妇委会主任,既得办好妇女干部、医护人员培训班,还得带头参加大生产劳动。纺线纺了一天,唐星樱累得小腰都快折了,正躺在床上休息呢!

  刘一民进来一看,就知道从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唐星樱受累了,不让她起来,坐在床边,伸手按摩开了。

  刘一民没有学过按摩,但他一身武功,对人体经脉穴道非常精通。这又是给自己儿子他妈按摩,自然是十分用心,双手不疾不徐,手劲恰到好处,推、拿、捏、捶,足足忙活了一个小时,唐星樱才舒服地叫了一声,让他停手,起身下床给他倒水喝。

  刘一民喝着水,唐星樱就笑着说:“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本事!还别说,让你按摩一会儿,浑身的酸困都跑的无影无踪。”

  刘一民放下茶缸,说道:“你知道我的武功不错,知道人身上的经络。要是你愿意,我以后天天来给你按摩。”

  唐星樱啐了他一口,说了声“想得美”,接着就说想儿子了,不知道平儿现在能不能走路,好想看看儿子。

  从刘一民进屋的那一刻起,唐星樱心里就甜丝丝的,知道男人心里有她,偷空来看她,就趁势说想儿子。

  实际上也确实是想,做梦都想!

  刘一民也想儿子,想的发急!不过西安是大后方,比山东安全的多,又有岳母带着,刘一民不想让孩子们现在就到山东来。他们来了,打仗都得带上,不然不放心。

  唐星樱见他不说话,就走到床边坐下,低声说道:“我知道你难,可是我想孩子了么!要不,我请假回陕西一趟,去看看孩子,哪怕只住一天,都行。”

  这一说,刘一民登时就有想起了枣宜会战的事情。自己想儿子,但毕竟知道儿子安安全全地在西安住着。就是倪华母女,虽然回不来,安全也没有问题。宋美龄就算能逼着倪华和自己离婚,也不会不善待他们母女的。可是,江汉平原上多少人家都会因为日军发动的枣宜会战而家破人亡,不知道有多少母亲、儿子会死在日军的刺刀下。

  这一想,刘一民心里就又烦躁了,掏出烟来,点着,闷着头抽开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16 , Processed in 0.06073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