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28 页

  老板说,这油车啊,由碾糟、碾轮等组成,碾槽是用长一尺多到7尺不等、宽一尺多的青石料特殊加工拼接成圆形,外径中间雕出凹糟,糟上口宽七寸、深一寸多、边厚半寸。碾轮直径五尺多,最厚处一尺。中轴(抱梁栓)上部固定在横梁上,铁臂一端连接中轴,另一端连接碾轮。用牛拉。

  刘一民看了一下,除了油车,还有蒸炉、炒炉,不用说,可以生产花生油、菜籽油、豆油。

  刘一民就问老板生意好不好。

  老板回答说不管生意好不好,图的是能和八路军在一起,不受小鬼子和二狗子欺负。就是不卖钱,把油全部送给八路军都愿意。

  黎玉见老板说的诚恳,就问税收重不重?

  老板说,八路军有政策,只收一种营业税,走遍鲁中南都是这样。全中国恐怕再也没有这么低的税了。

  黎玉又问:“八路军收税的人好打发不好?用不用给他们买盒烟、割二斤肉啊?”

  话还没说完,老板扭头就喊伙计。几个伙计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后,老板指着刘一民和黎玉说:“把这两个满嘴喷粪的家伙扭到县政府去。说什么呢?八路军和老百姓命都连在一起,哪有你说的那种事。你把八路军看成韩主席、张大帅的兵了!我看你两个贼眉鼠眼的就不是好人,问的话都在挑拨离间,八成是特务混进来了。”

  几个伙计上来就要推推搡搡,黎玉忙说:“老乡,误会了,我们是八路军,你没看我们的同志还在门外等着么?”

  老板朝门外一看,确实是站有八路军,这才放刘一民和黎玉走。

  刘一民看了一路,回到司令部时,罗荣桓和蔡中也是一腿水一身泥地刚回来。

  四个人坐下后,黎玉脱口就骂:“这破老天,还不嫌中国人可怜!旱的时候旱死,涝的时候涝死。春上大旱,麦根都旱死了许多,导致夏粮减产。就那,日本鬼子又来烧杀抢掠,抢走了不少粮食和牲畜。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雨,想着秋庄稼有指望了,冬天不用害怕挨饿了,这可好,竟然是暴雨,连山上的大树都能冲下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要房倒屋塌呢!这破老天,有本事就在小日本下暴雨弄海啸搞地震,把小鬼子都弄死,那才叫老天爷呢!”

  黎玉是文明人,说话文绉绉的,能让他气得破口大骂,就知道这场暴雨下的多么的可恶!

  刘一民听黎玉骂的可爱,就说:“黎玉同志,光骂娘是不行的,得想办法。我刚才去看了一下,下这么大的雨,潍河没有决堤,说明这两年我们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见功了。我看,你们要抓紧研究一下,一个是赈灾,不能让根据地出现大规模逃荒要饭的;第二个是防疫,大水过后很容易滋生疫病,去和陈同他们研究一下,看怎么办更有效;第三个是得变害为宝,天晴后,要抓住墒情,大规模种植萝卜、白菜,这些蔬菜产量高,既能改善生活,关键时候又能当口粮,要大种特种。第四个,是要动员老乡们多腌制咸鱼之类的海产品,我们守着黄海,光是海产品一项,就能解决许多人的口粮。部队口粮也要从这方面想办法。第五,还是老办法,放开粮食市场,鼓励和保护市场流通,有粮食市场就饿不死人!”

  蔡中从济南返回后,追上了部队,和刘、罗汇合了。听刘一民说的条条在理,也不奇怪,搁伙计这么久了,刘一民的本事他们都清楚。

  蔡中请示道:“司令员,根据地的粮食市场一直都很红火。但是小鬼子一扫荡,粮商们损失很大,再加上洪灾,我估摸着有些粮商就会动歪念头,搞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鬼把戏。是不是给杨大林的公安总队下个命令,注意一下,发现不法粮商,抓起个,送到法庭审判。情节特别严重的,枪毙几个,杀一儆百!”

  刘一民一听就想到了后世一大二公时期的反投机倒把,马上就摇头,说道:“靠抓靠杀的办法不行,市场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这样,让山东抗日民主参政会农业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粮食市场物价监督办公室,专门负责收集分析监督根据地粮价变化情况,和后勤司令部粮食科的韦日成同志联系,粮价高的时候,我们就出售公粮、军粮,把粮价压下来;粮价低的时候,我们就买回来。这一高一低,就起到了稳定粮价的作用,不用再担心个别粮商乱涨价了。”

  黎玉咂摸了半天,说道:“司令员,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有副作用,老乡们会不会以为抗日政府买卖粮食作生意呢?要是老乡们产生了误会,会不会影响他们支持抗战交公粮的积极性呢?”

  罗荣桓插话说:“我们搞的给农户的贷款,可都是无息的,而且还允许用粮食还款,很受根据地老百姓支持。鬼子几次重兵扫荡,都在根据地站不住脚,一个是我们的战略战术得当,打在鬼子不得不救之处,迫使日军撤退。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根据地的老百姓支持我们,相信我们,一声令下,坚壁清野,跟着民兵就走,支前抬担架运粮食弹药,可都没有讲过价钱。我看,不如这样,夏粮、秋粮收获季节,除了应缴的公粮外,我们拿出资金,大量收购,就储存在农户家里。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平价卖给缺粮的老乡们,八路军不赚老百姓一分钱。这样,真正缺粮的老百姓得到了救济,粮商们也不可能大幅度的哄抬粮价。”

  蔡中问道:“那损耗怎么办?光是老鼠都不知道能吃掉多少呢!”

  是啊,损耗怎么办?时间长了、损耗大了,恐怕资金也就不够用了。

  几个人都默不作声了。

  刘一民知道,现在是抗战时期,首要任务是打败鬼子,但是打鬼子没有可靠的经济支撑是不行的。不说别的,光是粮食一项就是头等大事。没有粮食,饿都饿死了,还打什么小鬼子么!部队没粮打不成仗,老百姓没粮就得逃荒要饭。但是,部队实行的是供给制,老百姓卖粮买粮是市场行为,办法本来就不同。可黎玉和罗荣桓说的也对,八路军靠的就是老百姓,不能让老乡们产生误会。

  想了想,刘一民就说:“把平抑粮价和赈济分开。平抑粮价按我刚才说的办法办,市场问题用市场办法解决。另外,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按赈灾的办法办,以工代赈,修路修水利工程。”

  以工代赈的办法早在西安时期都实行过,现在陕西根据地还在实行,山东根据地也实行着。刘一民这样说,算是把问题给解决了。

  几个人还要再说,钱壮英就送来了总部的电报,刘一民一看,总部通报说山西我军主力今日发起正太路战役。

  刘一民顾不上和罗荣桓他们说抗洪的事情了,交待罗荣桓他们详细研究,自己走进作战室,看地图去了。

  八路军总部要发动对正太路的破袭作战,刘一民自然是知道的,而且还知道这一打就会演化成百团大战。

  历史上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正规作战中战果最辉煌的大战,导致了蒋介石对八路军实力壮大过快的警惕和日军的疯狂报复。

  蒋介石警惕八路军发展过快的问题不用说了,导致日军重视八路军、对八路军疯狂报复的问题也不用说了。这些问题早就发生了!看看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吧,再看看日军部署在鲁中南地区的兵力吧,再担忧日军会不会对八路军根据地疯狂报复已经没意思了。

  刘一民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配合百团大战问题。

  小鬼子必然会迅速调集兵力打通正太路和同浦路、平汉路,而且还会调动主力对八路军实施疯狂报复,这一打,恐怕就要打到年底去了。而且,日本政府也会因此下定决心先解决中国战事,中国抗日战争真正困难的时候就要到了。

  刘一民不怕这些,北上抗日以来消灭了日军这么多部队,刘一民和山东我军早就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光是大规模的重兵集团围剿都搞了三次,不但没有消灭我军,反而使我军愈战愈强。刘一民哪里会担心什么困难时期么!有小鬼子在,就有人送枪送炮送吃喝,连小鬼子的尸体都能卖钱,遑论其它呢!

 

 

第一0八八章 动向

  作战室里静悄悄的,几个参谋见司令员坐在地图前沉思,连打电话的声音都压低了,生怕影响了司令员的思绪。

  刘一民坐在地图前,边看边想,脑子像过山车一样,飞快地转动。

  由于撵走了国军通讯联络组,加上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以后国共关系降至冰点,军委会不再给八路军总部通报正面战场的战报,更不用说给刘一民通报了。这样就造成了负面效应,那就是刘一民对各战场形势的变化把握滞后,往往是把原来的历史知识和现在截听日伪电台的消息来综合分析判断。这样一来,一些敌我双方都认为是高度机密的东西刘一民就不知道了。

  历史上,此时日军正在做侵占东南亚的准备工作,甚至在做偷袭珍珠港的准备工作。现在,由于历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刘一民实在吃不准小鬼子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盲动,这才有了他决心在日军不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前提下打败小鬼子的新战略思维。

  实际上,此时东南亚一带已经是风声鹤唳了。

  小鬼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趁火打劫。

  就在德国攻占荷兰、英法处于危急关头的时候,日军大本营派出了八个参谋,分赴东南亚各地,具体侦察军事、地形和政治情况,以制定进攻这些地区的作战计划。这八人中去印度尼西亚的为志甫健吉、冈村诚之、加藤长三;去马来亚的为谷川一男;去菲律宾的为岛村矩康、岩越绅六;去香港的为濑岛龙三。就在百团大战发起前的8月16日,这八个参谋根据实地侦察情况,由濑岛龙三大尉执笔写成了陆军进攻东南亚地区之作战计划,提交大本营。

  这是日军习惯的打枪的不要、偷偷的干活!

  如果仅仅是如此,那小鬼子就不叫小鬼子了。

  德国占领法国后,日本外务省马上就召见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威逼英国必须绝对禁止经香港、缅甸的仰光港向中国运送军事物资。紧接着,日军华南部队调动第1炮兵司令部和速射炮3个大队、重炮兵第1联队、独立重炮兵第2、第3大队、独立重迫击炮第2大队,部署于香港以北的深圳附近,第十八师团部队、从关东军调来的重轰炸机第98战队也抵达深圳一带,摆出了封锁香港的架势。英国此时被德军逼得焦头烂额,哪里还能顾得上东南亚的殖民地,因而在7月12日就回复日本,同意从7月18日之后,封锁缅甸至我国的港口、铁路、公路3个月。

  见英国低头,小日本欣喜若狂,马上派出陆军的渡边三郎、平冈闰造大佐等5名军官和海军大野善隆大佐,飞到缅甸仰光的总领使馆,监视英军封锁对华物资运输通道情况。

  法国更不用提了,德军攻占法国前,日本就多次向法国提出不得通过法属越南向中国输送作战物资。法国向德国投降的第三天,也就是6月18日,日本外务省就向法国驻日大使安里发出了不得经过越南向中国运送武器、弹药、汽车、汽油的通告。次日,日本外务省又向法国驻日大使安里提出,要派出一部分军事人员,组成监视团,至越南的北部港口和通向中国各边境地区的公路、铁路终点,实地视察、检查有无物资运入中国。

  紧接着,日军第五师团开始向镇南关前进,摆出武力进入越南的架势。

  在小日本的眼里,战败的法国就像是个橡皮娃娃,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此时,法国在越南的部队还有160架各类飞机、一艘巡洋舰、5艘炮舰,陆军3万余人(包括越南人),分别是驻守河内的东京师,约19800人,其中白人约6800名;驻守西贡的安南师,约4000人,其中白人约1000名;驻守金边的柬埔寨师:约6700人,其中白人约2200名。

  日军第五师团开往镇南关的仅仅是一个旅团,法国驻越南军队就怕的要死!

  这也不是说法军就没有放手一战的勇气,关键是法国政府投降了!虽然撤到英国的戴高乐将军组织了“自由法国”抵抗政府,法国驻越南总督卡道尔将军及驻越陆军司令马尔登将军还是不得不服从维希政府领导,毕竟维希政府总理贝当元帅在法国影响很大,他的政府也在法国本土。

  这样一来,法国6月16日投降,7月2日,日军驻越南派遣监视委员长西原一策少将领着30个日军陆海军军官就到了河内。紧接着,我国在海防港尚未运完之物资均被西原一策查封,云南与越南交界处老街铁路桥被拆去一段铁轨而中断,广西省的镇南关至同登、北仑河口、东兴至芒街等处通向越南的公路,全被日军派在该地区的监视组所挖毁。

  西原一策在越南收获巨大。此时,中国在海防港尚未运完的物资堆积如山,有进口的汽车、汽油、钢轨、桥梁器材、铜、铝、电线、通讯设备、汽车轮胎、各种发动机、机械等,也有出口的钨、锡、锑等物资,总数超过10万吨。

  接替卡道尔将军担任越南总督的杜科将军向日军提供了一份查封中国战争物资的清单:钢材1760吨,铁材5088吨,铜1915吨,铅1270吨,钢轨6000吨,铜铁线600吨,黄铜1557吨,汽车3753台,机械类1006吨,寝具纺织品等5013吨,盐3136吨。

  狡猾的西原一策生怕越南人隐瞒物资,要求法国驻越南总督杜科修正清单,同时派人到海防港实地调查。结果在海防向西约60公里的沿途田地中,被日军搜出航空汽油16000桶,车用汽油9000桶。

  这么庞大数量的物资落入日本人手中,那是个什么概念?

  十万吨物资啊!蒋介石不舍得给八路军山东部队拨一分钱军费,不舍得补充一粒子弹,到了全部落到了日军手中。

  八路军从鬼子手中缴获,日军从蒋介石、张学良之流手中夺取,这抗战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么!

  桂南会战失利,枣宜会战失利,香港通往内地的物资通道被封锁,缅甸仰光通往中国的物资通道被封锁,越南通往中国的物资通道被封锁,国民政府一下子就陷入了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难怪渝城蒋介石政府内部突然间弥漫出一股投降妥协的气氛、许多官员纷纷逃出渝城投奔汪精卫去了。

  日本人攻占东南亚的伎俩还不止如此!6月12日,就在法国投降前三天,日本与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准备策动泰国以解决与法属越南湄公河两岸的领土问题为由,向驻越法军进攻,配合日军攻占东南亚。

  现在,日本人对东南亚已经磨刀霍霍了,所差的就是用于进攻东南亚的军队了。因此,近卫内阁一上台,就决定新编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共五个师团,加上今年新编的二十八、二十九、四十八、五十一、五十七等五个师团,日本陆军又新增加了10个师团。这五个师团准备全部用于对东南亚攻击作战,历史上他们也没到过中国战场,所以中国人对这五个师团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日本杀向东南亚的脚步已经不可阻挡了!

  这些情况刘一民学战史的时候都很清楚,问题是现在历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小鬼子连八路军都消灭不了,还会不会沿着历史轨迹走下去,刘一民实在是心里没底。

  自从鲁南战役消灭日军重建的第十师团主力以来,刘一民一直忙着打仗、许多时间都实行无线电静默,就是监听日军动向也主要针对华北方面军,对其它战略方向日军的动向掌握不够。像日军发动桂南会战、枣宜会战,刘一民都是日军发动后才从电台上得知准确消息的。

  日军逼迫英、法妥协的事情,那都是内幕,只有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和蒋介石他们知道,不可能在电台、报纸上大肆宣传。蒋介石不向八路军通报,英国人、法国人办了坑害中国的事情,没有脸四处张扬;日本人两眼瞄着东南亚,保密还来不及呢,更不会炫耀了。

  要不是刘一民是穿越者,八路军将领中,谁能知道日本人在越南海防港扣了中国10万吨物资呢?谁能知道英国人答应日本封锁仰光到中国的物资运输通道3个月呢?不要说八路军将领们不知道,就是国民党的将领,恐怕绝大多数也不会知道。蒋介石怕动摇军心,才不会宣传这事呢!

  刘一民喊来了钱壮英,要他集中力量整理截听到的日军在华南军事行动的新闻,一定要找到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五师团的动向。

  早在红七军团的时候,刘一民就设立了情报分析处,电台台长贺兴华兼任处长,姜大红和李子风任副处长。李强到山东后,当了电台和情报分析处的政委。可以说,山东我军的情报收集、分析能力远远高出其他部队。

  到晚上的时候,钱壮英拿着厚厚一摞材料来见刘一民。

  刘一民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终于在缴获的一张日本《读卖新闻》报纸上找到了一条有关第十八师团的新闻。

  这是一张图片新闻,照片上一个日军军官正在朝远处瞭望,他身后的炮口隐约可见,远处是大海,大海对岸是一座隐隐约约的城市。

  刘一民连照片下面的文字说明都不看了,坐下来开始提笔起草电报了。

 

 

第一0八九章 西打东拉

  窗外雨打芭蕉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屋里的马灯忽明忽暗。

  刘一民笔不停点:“此次正太路战役,我军优势在于突然发动,打在鬼子没有提防之际,必然能造成日军之平汉路、同浦路、正太路以及山西若干公路交通瘫痪,极大地削弱鬼子、鼓舞人民坚持抗战。不足是我军全面开花,形不成强有力的拳头,很难取得像一一五师消灭阿部旅团那样的战果。相反,许多日伪据点我军还会攻而不克。主要原因是我军大部分部队攻坚火力不足,日军容易依托险要地势和工事固守待援。

  由于苏联与日本签订友好条约,关东军主力随时可以南下参战,这样,日军主力糜集于华北。一旦日军反应过来,很可能会发动大规模报复性、毁灭性扫荡作战。而我军,随着战役的持续发展,参战部队会越来越多,几乎穷尽全部兵力。等到日军反击报复开始,我军各部队很可能仍然处于破袭作战中,对反扫荡准备不足,导致作战被动,根据地大幅缩水,部队伤亡过大。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52 , Processed in 0.05812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