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42 页

  1927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出笼时,当时还是军医大尉的石井四郎就献计说“缺乏资源的日本要想取胜只能依靠细菌战的支持。”

  石井四郎的建议得到了日本军部的支持,并派他作为陆军最优秀的军官出国考察。

  石井于1930年回国后,向参谋本部报告说“我认为,研制细菌武器己刻不容缓,迟延一日,必将使日本遗恨无穷。”理由是“细菌战无疑具有特殊的可能性,否则联合国也不会禁止”。

  矢志发展细菌战的石井四郎得到了日本军国主义政要的支持。当时的陆军大臣荒木贞夫把闺女嫁给了他,日本化学战之父小泉亲彦为啊奔走呼号。石井四郎由于是有名的色鬼、酒鬼,屡次违犯军纪,甚至几次都要被送进监狱,都是因为永田铁山等人相救,才让他不但收不到惩罚反而步步高升。很快,参谋本部晋升石井四郎为陆军少佐,并在陆军军医学校成立了细菌战研究室(对外称防疫研究室),提出“以物质和名望来满足石井四郎的需要”。

  细菌战研究室成立后,石井四郎主持研制了石井式细菌培养箱,生产出了细菌战剂。日军开始成立“防疫给水部”,作为细菌战部队的组织机构。

  九一八事变后,石井四郎带着他的恶魔们到了东北,开始细菌战实战检验。

  这个时候,侵华日军已经建立了四支细菌战部队,形成了完备的细菌战体系:

  一、关东军第731部队,全称满洲第731部队(对外称防疫给水部队)。731部队总部设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的平房区,对外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

  731部队是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前身是石井四郎于1932年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背阴河设立的东乡部队,该部队最早开始进行的是在日本国内无法进行的人体实验。1932年,石井四郎率部队修建中马城——哈尔滨市郊的监狱。1935年的一次监狱暴-动迫使石井关闭中马城。石井到离哈尔滨更近的平房区重新设立一个新设施,并在黑河孙吴县建立细菌实验基地,包括动物饲养、制菌室等300间建筑。731部队原来定员2000人,1939年10月因为在诺门罕会战中使用细菌战而立下战功的石井四郎把731部队工作人员扩充到2600人。731部队除本部外,还有一支隶属关东军的分支部队第100部队,是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细菌武器的另一大本营。第100部队驻地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孟家屯,负责人高桥隆犊兽医中将和松有次郎兽医少将。第100部队的前身关东军临时病马收容所1931年在沈阳成立。1933年,病马收容所迁到长春。1936年,关东军正式建立了“100部队”,对外称“关东军军马防疫给水部”。尽管有这个堂而皇之的名称,第100部队实际上研究的是针对动物、植物和人畜并用的细菌武器——鼻疽菌、炭疽热菌、牛瘟菌、斑驳病确定为主要的进攻武器。二、华北第1855部队,也是731部队的分支。

  1855部队本部设在燕京的天坛公园西门神乐署,原国民党中央防疫处,对外称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后称第151兵站医院。1855部队定员1500人,部队长开始是黑江少将,1939年10月改为西村英二中将,部队番号“北平甲第1855部队”,在北平修建了包括7栋病房、100多间工作室、70多间小动物室和储存各种剧毒菌种的192平方米的地下冷库在内的大批建筑。

  731细菌部队的骨干都到了这支部队,石井四郎也在其中。作为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的部队长,石井四郎担任的职务是“北平甲第1855部队”的技术指导。三、华中(荣字)第1644部队,本部设于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对外称华中派遣军防疫给水部,又称“多摩部队”。细菌武器研究所设在原中央陆军总医院大楼后面的原中央卫生实验院的大楼里。定员1500人,部队长为桔田武夫中佐,副部队长兼研究课长为小林贤二少佐,下设7个课,在上海、南京、岳阳、荆门、宜昌等地派驻12个支队。四、(波字)第8604部队,本部设在广州原百子路中山大学医学院内,对外称华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部队长田中严大佐,下设6个课,定员1200名专业人员,并且在华中、华南、华北的数十个城市设立了支队,从事各种细菌研究、传染病研究及鼠疫培养和病(活)体解剖。

  日军细菌部队在诺门罕会战中参战的情况多田骏很清楚,日军大本营批准在浙江一线城市使用细菌战术多田骏还清楚。事实上,华北方面军早在1938年8月就已经通过对重要村镇水井大量施放霍乱、伤寒等病菌展开了细菌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国际红十字会驻华负责人向国联提出了指控。只不过,当时日军是通过向水井投毒进行细菌战的。现在,多田骏想的更毒辣,他要通过飞机投放细菌弹来一举消灭山东八路军主力。

  多田骏脸上阴晴不定,眼睛在吉住良辅、平田正判、木下敏、吉冈等人脸上扫来扫去,半天才说:“吉住君,向大本营紧急报告,第三十二师团、战车第一师团玉碎,华北治安肃正作战遭遇空前危机,请求对刘一民部实施大规模细菌战。请西村英二中将和石井四郎中将来,研究具体方案。航空兵作准备,出动飞机,投放细菌炸弹。这一次,我要让刘一民和他的部队统统死啦死啦的!”

 

 

第一一一一章 防疫

  刘一民原计划是消灭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和战车第一师团后,吸引日军第七师团和第三十六师团来援,扩大战果。

  日军的表现让刘一民大跌眼镜,多田骏不但命令胶济路东段的独立混成第十八旅团连夜紧急撤退,去与第七师团会合,全部缩回青岛一线防守,连周村的第三十六师团和伪军各部队都逃向了章丘,与第十二师团会合,抱成了重兵集团。这样一来,继续扩大战果的机遇就没有了。

  青岛外围多山,章丘也是个浅山丘陵地区,日伪军又有早已修好的工事作依托,强行攻击势必要逐阵地争夺。

  刘一民认为在不具备一战收复山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打这种拿人命往里填的阵地争夺战。但是,为了压迫日军,将鲁中南根据地和清河、胶莱、胶东连成一片,刘一民依然挥动主力扑向了逃往青岛的日军第七师团、独立混成第十八旅团,摆出了一副围歼青岛之敌,攻占青岛的姿态,另以李清指挥三纵和鲁中军区、清河军区部队、地方武装、民兵压向济南。命令刘建立、张洪涛、陈士渠完成破击黄河北津浦路作战任务后,要连续作战,压迫日军第四十一师团,迫使日军调往山西的第三十七师团、第四十师团、第十一师团抽兵回援,减轻山西战场压力。待日军回援后,以一部牵制敌人,集中三个纵队主力跃马鲁西南,寻歼驻守鲁西南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七旅团,至少要将其逐出鲁西南,压缩至陇海路。

  至于日伪军向鲁东南和鲁南发起的猛烈攻击,刘一民根本就不在乎,指示鲁东南的十二纵队司令员王南湖、鲁南五纵司令员洪超远、泰沂山区的九纵司令员王建安,放开大路,坚壁清野,让小鬼子大踏步向根据地前进。结果,小鬼子折腾了两天,就又乖乖退回了出发阵地。

  八路军的高压态势见到了效果,增援山西战场作战的日军第十一师团、第三十七师团、第四十师团都迅速抽调兵力返回德石路、津浦路,山西战场我军的压力骤然减轻。胶东日伪军退向烟台、威海,借助海军力量固守。

  刘一民当即命令刘建立、陈士渠、张洪涛率二纵、六纵、十纵主力结束在鲁西北津浦路一线作战行动,南下鲁西南。结果,闻到风声的鲁西南日伪军跑的比兔子还快,不等八路军前锋抵达鲁西南地区,就退向了陇海路固守。

  至此,鲁东大战落下了帷幕。中央和总部当即命令刘、罗主力转入隐蔽休整,继续完成扩军整编任务,鲁中军区、清河军区部队向西监视章丘一线日伪军动向,胶莱军区部队向东监视青岛日伪军动向。

  鲁东大捷,我军一举歼灭日军第三十二师团、战车第一师团、胶济路守备队昌乐至高密段的警备部队和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击毙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井出铁藏中将、战车第一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以下日军3万余人,消灭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厉文礼以下伪军一万八千余人。加上鲁东之战前期消灭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骑兵第四旅团、济南守备队和二十九师团,山东我军近期攻消灭日军三个师团、三个旅团级部队,战果之丰硕,超出了历次大战。

  此时,国共双方的关系已经再度紧张起来,起因是日军主力对苏北大扫荡后,被山东我军主力调向了山东战场,苏北再次出现了反扫荡过后国共双方军队争相恢复根据地的问题。江南的新四军一支队也渡江北上,与韩复榘手下的桂系背景的陈泰运部发生了交战,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陈泰运,占领了姜堰、黄桥。黄桥战役一触即发。

  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军委会早已取消教导师番号、撤销刘一民的中将师长职务,国民政府、军委会对鲁东之战的结果置若罔闻,连封贺电都没有发。

  就在这种艰难的政治背景下,鲁东大战的捷报传开后,大后方民众还是反响热烈,许多报纸、电台都展开了宣传,一些政治团体的贺电雪片般飞来。

  特别是八路军新闻战士、《文汇报》派驻山东前线的战地女记者黄薇写的《战地通讯》组稿,以新闻纪实手法,详细报道了山东我军鲁东大捷的过程,《文汇报》一时间洛阳纸贵,许多热心的读者每天都是提前排队等候在报馆门口,等候购买报纸。

  美国、英国、东南亚各国的报纸都在连篇累牍地转载黄薇的新闻报道。

  这个时候,骄横的日军第五师团近卫独立混成旅团等不及日本政府与法国维希政府关于日军和平进驻越南的交涉,迫不及待地于23日由镇南关两翼攻向了越南北部的同登,侵入了越南北部,和法国驻越南军队开打了。

  日军一进入越南北部,美英就感到了压力,坐不住了,开始准备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如何对付日军可能的向美英殖民地进攻的问题了。这个时候,黄薇的新闻稿就格外让美国佬、英国佬感兴趣,不但报纸上转载,军方也在认真研究。

  这一切,刘一民都顾不上管了,他现在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因为日机在周村到青岛之间大量投放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的面粉、麦粒,引发了鼠疫。

  野战医院院长陈同现在是我军资深医疗专家,从部队送来的病号中发现了鼠疫,立即向刘一民做了报告,请求采取紧急措施,调查疫区范围,组织防疫。

  刘一民是个穿越者,知道历史上日军这个时候在浙江衢州、宁波等地投放携带鼠疫杆菌跳蚤的麦粒、面粉,引发鼠疫,疫区被烧毁后直到建国后才恢复重建。而且,刘一民也知道历史上日军在鲁西实施霍乱大战,导致鲁西地区死伤二十万人。

  接到陈同报告后,刘一民亲自去野战医院查看了鼠疫感染的战士,见确实是寒颤、高烧、淋巴结肿痛、浑身无力,和后世军事防疫学上讲的症状一模一样,就下令各纵队野战医院配合军区野战医院进行调查。

  这一调查,就发现各部队已经出现了几十例死亡病例,染病病例达到了上千例。

  刘一民马上意识到日军黔驴技穷,战场上失败后想用细菌战这种灭绝人性的罪恶手段来打败我军、消灭我军。联想到日军此时已经建立了以防水供给部为掩护的细菌战部队,刘一民就知道鼠疫只是日军细菌战的一种,因为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可以和面粉、麦子拌和在一起,通过飞机投放,而日军731部队等生产的霍乱杆菌、伤寒杆菌主要通过污染水源传播,不能用飞机投放。以后,小鬼子恐怕会经常使用细菌战对付我军。

  穿越前,刘一民在国防大学读研究生时,学过军事防疫学,对鼠疫、霍乱、炭疽、伤寒等细菌战如何对付熟悉的很,关键是现在不是和平建国时期,而是中国最困难的抗战时期,缺少必要的防疫手段。像鼠疫活菌苗和治疗鼠疫病的特效药链霉素,都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根本就没有研制出来,真要发生大面积鼠疫的话,那就是一场灾难,不用小鬼子打,我军都会遭受重大损失。

  刘一民想起抗美援朝时期,美军也对志愿军实施了细菌战,由于我军积极组织防疫,广泛接种疫苗,美军的细菌战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用美军的说法就是细菌战连屁都不是。但是,抗美援朝毕竟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鼠疫活菌苗和链霉素也都研制成功了,美军的细菌战才没有得逞。现在可没有那个时候的条件。

  刘一民当即下令,成立以野战医院院长陈同为主任、副院长倪华为副主任的山东军区防疫中心,指挥全军、各根据地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在山东根据地内大规模灭鼠、灭蚤、灭苍蝇,隔离治疗感染患者,进行消毒,规定军民不得喝未烧开的水,不得食用生食物。

  倪华远在渝城,不在根据地,刘一民处于盼望爱人能够早日回来的期望,还是在命令中把倪华任命成了防疫中心副主任。

  好在后勤基地的制药厂恢复了生产,能够正常生产青霉素,虽然青霉素不是对付鼠疫的特效药,比不上链霉素,但是有总比没有强,最起码能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只要发现的患者,都可以在军区野战医院和各纵队医院得到救治。

  全山东根据地都行动了起来,除了部队野战医院外,私人医院、中医全都投入了大规模的防疫运动中。

  安排好后,刘一民叫来了李凌风、王同生、王老虎,命令他们组织精锐分队,想法进入北平,摧毁日军华北方面军“北平甲第1855部队”,又给远在东北的赵勇刚发报,命令他限期摧毁日军731部队和关东军第100部队。

  一头扎进了制药厂,大开金手指,去研制链霉素和疫苗去了。

 

 

第一一一二章 链霉素

  由于山东我军攻占过天津、两次占领青岛和济南,缴获了大批各种工业设备,位于泰沂山区深处的山东军区后勤司令部制药厂设施齐全,人才济济,设有西药部、中药部、材料部、制造部、化验室、仓库等部门,除了生产青霉素这种异常珍贵的药品外,还能四十多种针剂、片剂和20多种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及酒精、小苏打、药棉、纱布等,除了满足山东我军需要外,还承担着给苏北、冀南、冀中我军提供药品补给的任务。特别是新华制药厂研制成功的牛痘疫苗,在山东根据地给儿童接种后,解除了儿童出天花的痛苦,深受根据地群众的欢迎。

  刘一民到制药厂后,听取了制药厂厂长李维祯、政委刘仁保的汇报。当听说制药厂药剂学家程闻藏、化学家胡嘉谟在陈同和美国医生指导下,正在研制霍乱灭活疫苗和鼠疫减毒活菌苗时,刘一民非常兴奋,当时就叫来了程闻藏和胡嘉谟,要他们详细介绍研制情况。

  程闻藏报告说,早在1883年科学家已经分离霍乱弧菌了,随即就开始了研制非口服霍乱灭活疫苗,并于1884年在西班牙霍乱疫区实行临床试验,接种组发病率明显减少。到了二十年代,印度爆发大规模霍乱疫情时,大规模使用霍乱灭活疫苗,有效率达80%。我军在天津、济南、青岛都缴获有少量疫苗,制药厂通过实验分析,正在试制,处于病原体的培养增殖阶段。

  至于鼠疫减毒活菌苗,程闻藏说1908年国外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只是我军由于战事频繁,制药厂经常中断生产,无法研制。现在根据地出现了鼠疫,他们就开始着手研制了。

  刘一民这才知道自己学艺不精,穿越前看资料时都是一目十行,总认为这个时候链霉素没有出现,鼠疫疫苗也不会出现,实际上已经有这种东西了。

  刘一民时间宝贵,直接就领着几个人去了实验室,查看了一番,感觉和自己记忆的霍乱灭火疫苗的研制步骤一致,只要再经过灭活、纯化,就能让病原体完全丧失感染性,保留病原体的几乎全部组分,制出具有较好防疫性的霍乱灭活疫苗。

  因为有指导研制青霉素的经验,刘一民对研制成功链霉素充满信心。不过,他不是学医的,之所以能够指导研制青霉素,是因为青霉素的名气太大了,后世网上的资料多的是。链霉素不但是治疗鼠疫的特效药,更是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网上资料也不少,但绝对没有青霉素的资料多。而且,为了掩饰他穿越者的身份,他也不可能直接说出后世工业生产链霉素的流程,只能领着程闻藏和胡嘉谟先从鼠疫杆菌病理分析做起,在设法提取链霉菌,一步一步的走。

  对鼠疫杆菌病理分析后,又用青霉素进行杀菌实验。这一实验,程闻藏和胡嘉谟就发现,青霉素杀菌的原理是“强攻”病菌的细胞壁,导致其缺损,从而使病菌失去保护屏障,继而破裂死亡。但鼠疫杆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外周除了细胞壁的保护之外,还有一种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荚膜,这如同为鼠疫杆菌披上了一层盔甲。这样一来,用青霉素对付鼠疫杆菌就力不从心了。

  刘一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要研制一种和青霉素性质相仿的抗生素,作用的靶点就是鼠疫病菌的核糖体,这种细胞器在细菌中的作用是蛋白质的加工厂,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蛋白质都由这一加工厂生产。等这种抗生素占领并破坏了加工厂后,病菌如同被掐住了七寸的毒蛇,除了乖乖送命别无他途。

  干什么事情最关键的就是有正确的思路。

  要知道,链霉素的发明人瓦克斯曼早在1915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发现了链霉菌,此时还在领着几十个学生正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分离毒性较小的链霉菌新种呢!

  刘一民这种做法严格说是一种很不道德的剽窃。但是,为了打鬼子,借用一下前人的智慧和辛苦结晶也未尝不可。用后世的话说,那是开动金手指!

  制药厂的所有技术人员都被发动起来了,在刘一民的指导下,顺利的从土壤微生物中发现了链霉菌。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努力,成功地从土壤和鸡的咽喉中各分离出了一个可以抑制结核杆菌的链霉菌菌种。新的抗生素链霉素在八路军山东军区后勤部制药厂秘密诞生了。

  刘一民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指导程闻藏和胡嘉谟用活性炭吸附法、带溶法、沉淀法从营养液中提取链霉素,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野战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刘一民把自己关在制药厂实验室里指导制造链霉素,多田骏在北平可没有闲着,日军不停地在山东各地投放鼠疫杆菌跳蚤,八路军防不胜防,这边刚刚消毒结束,那边小鬼子的飞机就又投下了跳蚤。一个多月时间,鼠疫竟然在山东泛滥开来,出现了一个村庄户户死绝的现象。部队虽然好一点,但是感染鼠疫的人数越来越多,伤号满营。主持工作的罗荣桓和负责防疫的陈同急得头都大了。

  可能是感觉到折腾的差不多了,八路军的战斗力一定大幅下降了,多田骏再次调动兵力来攻胶济路了。

  这一次,多田骏学精了,他把华北治安军当成主力使用,一个日军师团指挥一个华北治安军集团,而且把战车第二师团、第三师团集中起来使用,再一次形成了钢铁洪流,从章丘出发,向东攻击。罗荣桓和蔡中指挥部队且战且退,节节抗击,日军重新占领了胶济路,第十一师团接替了原来三十二师团的防务,又恢复了重兵围困鲁中南的局面。

  日军重占胶济路的情况,罗荣桓和蔡中一天几封电报向刘一民通报,他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日军重占胶济路本身就在刘一民的预料之中,他已经下定了在山东尽可能多地消灭日军精锐部队、为北进东北奠定基础的决心,对日军重占胶济路根本就不在乎,这才静下心来,埋头指导制药厂研制链霉素。

  制药厂送来的链霉素一到,陈同就在感染鼠疫的战士们身上使用了。这一使用,还真的是立竿见影。喜得陈同直接给刘一民发电报,说是新药对症,疗效显著,建议司令员命令制药厂全力生产!

  到了这个时候,刘一民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坐镇制药厂,指导研制霍乱疫苗和鼠疫减毒活性疫苗。

  一直等到了12月份,天都下大雪了,两种疫苗也研制成功了,刘一民率先接种,并通知《大众日报》的记者赶到制药厂来,拍下了他接种疫苗的照片,用以宣传鼓励根据地的老乡们踊跃接种疫苗。

  有了链霉素和疫苗,不怕小鬼子打细菌战了,刘一民这才放心地赶回大店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部。

  罗荣桓一见他,就说日军内部人事大变动,闲院宫载仁亲王、参谋次长泽田茂中将、作战部长富永恭次少将、华南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第五师团长中村明人全部被撤职,怀疑与日军攻占越南有关。杉山元老鬼子当上了参谋总长,冢田攻中将当了参谋次长,驻蒙军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任作战部长,后宫淳中将任华南方面军司令官,松井太久郎中将任第五师团长。

  刘一民一听就说:“表面上看是因为日军第五师团武力进攻越南北部,违背了日本政府和法国维希政府商谈的日军和平进驻越南的本意,实际上是日军在抓紧部署南下东南亚作战行动。裕仁天皇害怕万一战事不利,连累闲院宫载仁亲王将来上审判台,保护他,才把他免职的。杉山元老鬼子不知道死活,把烫手山芋当成了香饽饽。看来,这多田骏还真的是笨蛋元帅!”

  蔡中一听就说:“说的对!要按说寺内寿一、杉山元、多田骏打了这么多败仗,不要说免职了,就说枪毙几回都正常。但是裕仁天皇个龟儿子,竟然不撤他们的职,一个个还在台上唱花脸呢!”

  罗荣桓接着就检讨,说是胶济路防守作战打的不好,让日军重新占领了胶济路,导致鲁东大战的战果大打折扣。而且,由于日军的大规模细菌战,部队战斗力下降,伤亡增大,没有几个月时间休整补充,就无法恢复战斗力。

  刘一民笑着说:“这个不用检讨,谁也想不到日军会大规模持续进行细菌战。不过,以后不怕了。有了链霉素和疫苗,小鬼子再搞细菌战就没有效果了。而且,我们还有报复措施,李凌风他们不是去端日军细菌部队的老窝了么?接下来,该多田骏哭了!”

  蔡中接着报告说,新四军取得了黄桥战役胜利,消灭了韩德勤主力。现在,蒋介石恼了,下令新四军军部北移。中央正在和蒋介石打嘴仗呢!

  刘一民一听就急了,慌忙让蔡中去把这段时间中央和总部的电报全部拿来,他要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14 , Processed in 0.06042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