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54 页

  虽然击毙松冈洋右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但是,刘一民深思熟虑后觉得这个风险必须冒。一来,松冈洋右去和苏联谈判签订日苏友好中立条约,本身干的就是出卖中国的事情,必须得制止。天经地义,没什么好犹豫的!二来呢,假如能够趁机从日本人手中收回列宁曾经承诺归还给中国的领土,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再说了,只要在技术上处理的高明,谁能知道是自己下令击毙松冈洋右的呢?小鬼子本来就是敌人,战场上杀敌,谁也说不出什么的。

  想明白了,刘一民也就浑身轻松了。只不过必须讲技巧,作技术性处理!

  直到这时,他才透过窗户看清了院子里的情景:满院子靠墙都摆着纺车,司令部空闲的干部们,男男女女,一个人一架纺车,吱吱呀呀响个不停。小东进领着自己的妹妹和蔡中的女儿在院子里疯跑,一不留神,摔了个筋头,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咧嘴一笑,又跑开了。

  刘一民心里突然就涌起了一股柔情,扔掉烟头,拉开门走出去,一把抱起小东进,架到脖子上,让他紧抱着自己的头,然后两手一手一个,抱起罗荣桓的小女儿和蔡中的女儿,原地转开了陀螺。

  三个小家伙的咯咯笑声把正在纺棉花的干部们都逗笑了。林月琴慌忙跑过来,就要把孩子们拉走,说是不能影响司令员的工作。

  刘一民不让林月琴带孩子们走,脖子上架着小东进,怀里抱着两个小姑娘,在院子里尽情地疯了一阵儿。

  林月琴把孩子们领过去后,就对身边的唐星樱说:“赶紧把和儿、平儿接回来吧,我看司令员是想孩子们了。”

  唐星樱登时就两眼噙泪,一声不吭,低头飞快地摇动着纺车。

  林月琴一看,就低声说:“得,别抹眼泪了。我去给他说,不用你张嘴。我就不信,这男人的心真的就是铁打的!”

  刘一民逗三个孩子玩了一阵儿,心满意足地回到办公室,喊来叶挺,要他立即找罗延,听取近期对敌侦察情况分析,向他报告。然后,刘一民又喊来钱壮飞,要他立即给赵勇刚发密电,催促他对日军重点目标实施攻击后迅速撤离哈尔滨,时间长了,小鬼子必然会找到蛛丝马迹,也就危险了。

  刘一民没有直接命令赵勇刚他们去击毙松冈洋右,但是他知道,他催促赵勇刚攻击日军重点目标后离开哈尔滨,赵勇刚就必然会给哈尔滨的日军留下一个难忘的纪念。以特战队的作风,赵勇刚不可能不知道松冈洋右即将抵达哈尔滨的事情。这就足够了,松冈洋右等着去见天照大神去吧!

 

 

第一一三六章 哈尔滨火车站

  江城哈尔滨是因俄国人修建中东路而兴起的新兴城市。城内分布着俄罗斯传统式、新艺术式、浪漫主义式、欧洲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犹太式、新古典主义式、日本式等各种各样的建筑,简直是一座建筑展览馆。哈尔滨也因此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哈尔滨火车站是沙皇俄国宣示其进步文化和强盛国力的产物,设计在俄国完成,建筑风格是在西欧和俄罗斯非常流行的新艺术风格,建筑构图中心是主入口及两个次要入口,焦点是建筑正中间的主入口、即高9.07米的中央门厅。站内依中央门厅两侧,依次分布一、二、三等候车室、餐厅、中国人候车室等五个大厅,围绕这五个大厅分别布置了售票室、行李房服务员室、警察室、站长室、小卖部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各候车室有独立的出入口和检票口,总建筑面积为1619.78平方米。

  火车站门前是由车站街、铁路街、松花江街、医院街相交而成的半圆形的广场,正对面是哈尔滨最大的东正教堂圣·尼古拉教堂。

  如果抛开殖民色彩不说,哈尔滨火车站确实是建筑精品,光是那些柔软的装饰曲线就有点像五线谱,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铸铁线条装饰、曲线的女儿墙甚至曲线的车站名称,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一个个音符,叮叮咚咚,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刻,八路军北进先遣小队的两名狙击手就趴在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大钟下面,透过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死死地盯着哈尔滨火车站的入口处。

  这只是北进先前小队队长兼政委赵勇刚布置的其中一个狙击组,在火车站周围,像这样的狙击小组最少还有六、七个,所有的狙击步枪全部指向了哈尔滨火车站内外,静静地守候着目标出现。

  刘一民确实是太了解自己的特战队了,隐蔽在哈尔滨的赵勇刚,确实是已经知道了日本外相松冈洋右要到哈尔滨的消息。

  抗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侵华日军伤亡惨重,日本国内也是经济畸形、物价飞涨,但日本依然算得上世界强国之一。外相访问欧洲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这是外交惯例。他这一发布信息,全世界都知道了,何况专门打鬼子的八路军呢?

  赵勇刚从哈尔滨的广播和报纸上得到松冈洋右要途径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再到德国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判断松冈洋右必然要路过哈尔滨,道理很简单,他一定会从哈尔滨乘火车北上。这一点,也不是刘一民和赵勇刚英雄所见略同,而是交通常识。如果松冈洋右是乘飞机直飞莫斯科,就不会说途径西伯利亚了。

  哈尔滨原来是通向苏联的重要交通线,很早就有我党的地下党组织,可惜,后来被日军破坏,牺牲了许多烈士。著名的抗联女英雄赵一曼被俘后,就曾被押送哈尔滨,在医院治疗时竟然策反了主治医生、看守的伪警察和护士三人,从医院成功脱逃。可惜最后还是被日军追上遇难殉国。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红军也在东北各主要城市、特别是北满各城市都建立了秘密情报点,组织了国际红色特工网络。哈尔滨就有苏联红军的情报站。这些情报站刚开始的时候是用通信的方式传递情报,后来改由交通员传递情报,再后来用上了电台,情报传递变得迅速了。但是,有了电台,日军特务机关就可以用无线电监测手段侦破情报站。这样一来,到1938年的时候,哈尔滨的苏联红军情报站也被破坏殆尽,其中有40多个红色特工被送到731部队做活体标本,英勇牺牲。

  由于杨靖宇、魏拯民从南满北上,向抗联二路军、三路军传达了刘、罗来信指示精神,抗联二路军、三路军早已化整为零,组成了一支支武工队,深入北满的矿山、城镇,隐蔽发动群众。其中,就有几支抗联武工队利用哈尔滨市内企业急需苦力的机会潜回了哈尔滨,重新开始了在哈尔滨的隐蔽斗争。赵勇刚他们就是在抗联武工队的接应下,进入了哈尔滨市区。

  此时的东北,由于日军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劳动力奇缺。小鬼子除了把在关内战场抓到的俘虏运到东北当苦力外,还让华北的汉奸们出面招募劳工,以高工资、吃的好为诱饵,骗青壮年来东北做苦力。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就专门成立了个机构,专干买卖苦力的生意。因为有这个背景,加上哈尔滨的中共地下组织和苏联人的情报站被破坏殆尽,小鬼子骄狂的很,赵勇刚他们把支援火力的重武器埋在城外,将轻武器拆解开来带着,没费多大事就混进城里,找到了工作,隐蔽了下来。

  说起来也真委屈这些特种兵了。抗联武工队给他们弄的身份都是周围各县农闲出来混饭吃的农民,找到的工作也只能是干苦力的了:一部分战士成了电厂的运煤工,一部分成了火车站的搬运工,还有的成了烧锅炉的、饭店里打杂的。结果,当搬运工的赵勇刚用五块大洋贿赂了鬼子站长的翻译,竟然当了包工头,领着一部分战士天天跟在鬼子车站货场调度人员的屁股后面揽活计,短时间内倒也不虑身份暴露。

  其实,赵勇刚最想干的是伪装伪满军、伪警察。可惜的是,日军对伪满军、伪警察控制的极严,新入伍人员必须经过几个月的军训,赵勇刚哪里有时间和小鬼子去磨叽,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拔腿走人了。

  得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可能要从哈尔滨乘火车北上转西伯利亚铁路的消息后,赵勇刚第一时间就想到干掉他!

  赵勇刚不是刘一民,没有那么复杂的思想,只是想着像松冈洋右这种鬼子大官,杀一个少一个,遇见了就是自己的福分,放过他就是自己的无能!

  等刘一民的电报一到,赵勇刚马上就明白司令员这是命令他击毙松冈洋右,然后撤离哈尔滨。因此,他马上发出了联络暗号,命令随他行动的北进先遣小队集结,准备战斗。

  赵勇刚很短就拿出了几套行动方案,其一是如果松冈洋右乘飞机到哈尔滨机场的话,就在松冈洋右乘车赶到火车站下汽车时用狙击手干掉他。其二是如果松冈洋右乘汽车直接进站,在上火车前用狙击手干掉他。其三是如果松冈洋右不乘坐飞机到哈尔滨,而是从大连或者长春乘坐亚细亚号特快列车抵达火车站的话,就冒充检修机车的铁路工人,在松冈洋右更换专列的时候,以检修机车为掩护,搞个电起爆炸药包放到专列下面,炸他狗日的。

  结果,一开战前民主会,特战队员们就否定了用电起爆炸药的方案,因为小鬼子必定对车站提前戒严,根本无法把炸药包弄进去。战士们倒是提了新的办法,那就是在哈尔滨郊外用单管火箭炮、火箭筒攻击松冈洋右的专列,相对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赵勇刚当即修改自己的方案,确定了两套行动方案,一套是用狙击手干掉松冈洋右,一套是在郊外用火箭筒、单管火箭炮攻击松冈洋右的专列。

  方案确定后,赵勇刚命令赵浩率领大部分队员立即出城,取出埋在城外的重武器,在郊外设伏,准备火力攻击,同时做好接应城内狙击手撤退准备。赵勇刚自己则留在火车站内,指挥狙击手们布设狙击阵地,准备狙杀松冈洋右,并承担万一狙杀失败向城外传递专列开车时间和松冈洋右所在车厢的准确位置。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赵勇刚下足了功夫,每个狙击点他都亲自跑去查看,连狙击手们的撤退线路都勘察清楚。

  费了这么大劲,实际上狙杀得手却很简单。

  松冈洋右这家伙实际上有点像希特勒一样有点神经质,这家伙11岁时就因为家庭破产去美国谋生,被其叔父扔在美国海岸上要他自谋生路。为了活下去,他在美国的俄勒冈听差、仆人等,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意志。也可能是小时候的经历太过曲折,松冈洋右长大后就特别喜欢冒险,而且异常狡猾,口若悬河却言不由衷。比如他说自己是亲英美派,你就得马上想这家伙可能是准备挖坑让英美往里跳了。他说自己反对军国主义,你就得马上联想他提出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论断。否则的话,松冈洋右能把你忽悠瘸!

  松冈洋右13日离开日本,乘飞机飞到了大连。本来,他要是直接从大连乘飞机飞到哈尔滨,下飞机就坐火车走,说不定还能躲过杀劫呢!但是,松冈洋右对大连有感情,因为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前夕,正在上海担任日本驻上海领事助理的松冈洋右从侦悉俄国舰队从越南金兰湾北上的准确动向,从而使日本海军顺利实施海上伏击、大获全胜。松冈洋右因此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关东都督府第一任外事课长。在松冈洋右眼里,这大连就是他事业起步的第一站,也是他纵横情报界、外交界的大本营。结果,在大连休息了一晚上,曾经两度担任满铁总裁的松冈洋右,选择了乘坐亚细亚号高速列车北上,在长春会见了关东军司令官兼日本驻满洲国大使梅津美治郎,并于次日上午拜访了溥仪,对溥仪又大讲了一通日满一体的大道理,这才继续乘坐亚细亚号前往哈尔滨。

  按照行程安排,松冈洋右到哈尔滨后不作停留,直接换成普通火车编组的专列,前往赤塔转西伯利亚铁路赶往莫斯科。

  1941年3月15日下午3点,从长春开来的亚细亚号告诉列车停靠在了哈尔滨站。

  此时,哈尔滨火车站早已戒严。头戴礼帽、身穿黑呢子大衣、内穿西服的松冈洋右在陪同人员簇拥下下了高速列车,与早已等候在站台上的哈尔冰驻军、宪兵等日军将领见面。然后就在一群人的簇拥下通过一等候车室出了车站,在火车站广场合影留念。

  松冈洋右站在火车站广场,看着对面的圣·尼古拉教堂,伸出带着洁白的手套的手,做了个挥手致意的动作,嘴里还说着“俄罗斯,我来了”,等着摄影师抢拍照片。

  就在这个时候,隐蔽在正对着火车站的圣·尼古拉教堂钟楼大钟下面的八路军狙击小组开枪了,子弹无声无息地从松冈洋右大张的嘴巴里穿了过去,一下就把松冈洋右打了个仰面而倒!

  和松冈洋右同时倒霉的,是日军驻哈尔滨部队的部队长,那家伙扛着明晃晃的中将肩章,在太阳下金灿灿的,晃得八路军狙击手们眼花,自然是要陪着松冈洋右去死了。

  再接着倒霉的是哈尔滨的日军宪兵司令和特务机关长,这两个家伙和那个中将一样,紧紧地靠在松冈洋右两边,明显是重要目标,不打他们打谁?

  这个狙击小组仅仅是每人打了两枪,就发出了目标清除的暗号,撤退了。车站广场上的日伪军却一下子乱套了,哨子声四起,负责警戒的日军、宪兵、特务全都慌神了,牵着军犬、警犬朝车站四周扑去,展开了大搜查。

  开始的时候,赵勇刚还担心狙杀失败呢,因为日军的防范太严了,个子不高、留着小八字胡的松冈洋右被严严实实地簇拥在鬼子军官们中间,狙击手没有开枪的机会。赵勇刚正要通知赵浩他们准备火力打击松冈洋右专列呢,没想到松冈洋右竟然出火车站照相去了。大喜之下,赵勇刚当即下令其它狙击小组准备掩护接应,单等隐蔽在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狙击小组一击成功。

  这一见狙杀成功,赵勇刚不敢怠慢,马上下令各狙击小组隐蔽撤退。

 

 

第一一三七章 扑朔迷离

  堂堂大日本帝国外相在哈尔滨被刺杀,捎带着三个日军高级军官被杀,这么重大的事件把哈尔滨的日军宪兵、特务机关给震懵了,在展开全城搜查的同时,第一时间就向关东军司令部作了报告。

  震惊、错愕的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向大本营急电报告。

  近卫首相接到电报后根本就不相信,直接给梅津美治郎回电,要他带上关东军军医总监梶塚隆二少将亲自到哈尔滨去,尽一切力量挽救松冈外相的生命。

  哈尔滨的电报上说的清楚,松冈洋右被不明射击手一枪毙命。梅津美治郎给大本营的电报上也说的清楚,松岗外相玉碎。近卫文磨莫非是不认识日本文字了,还让梅津美治郎亲自带军医总监去哈尔滨抢救?

  梅津美治郎很清楚松冈洋右出访欧洲肩负重大使命,明知道斯人已魂归东洋,根本就不存在抢救问题。但是,松冈洋右死在在关东军统治的地盘上,简直是关东军的耻辱!梅津美治郎不得不按照近卫首相的命令办,和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一起,领着关东军的宪兵司令竹内宽中将、军医总监梶塚隆二少将等人乘飞机赶到了哈尔滨。

  一时间,日军关东军的首脑们齐集于哈尔滨,全城戒严,街道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派肃杀。

  梅津美治郎到哈尔滨后,亲自查看了松冈洋右的尸体和搜到的弹头,指定关东军宪兵司令竹内宽中将负责调查松冈洋右外相遇刺案,紧接着就下令关东军各国境守备队和伪满军的边防部队进入临战状态,严防松岗外相遇刺消息泄露后,苏联人趁机发难。

  梅津美治郎再次向大本营发报,确认松冈洋右外相等人遇刺身亡。

  近卫文磨挑中松冈洋右做外相,不要说近卫身边的亲信了,连裕仁天皇都不放心,曾经质问近卫文磨,说是让松岗当外相,日本“可能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黑暗之中。你有这种准备吗?”但是近卫文磨还是坚持选用松冈洋右,原因是近卫的国际新秩序构想与松岗奉行的外交政策有契合点。

  松冈洋右确实有个性,他出任外务省大臣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向首相近卫文磨要外交决策权,近卫文磨竟然认可了。

  松冈洋右这次是踌躇满志地出访欧洲,一心实现自己的拉住德、苏逼迫美国不敢参战的外交构想,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有张口五千言之能的日本国民英雄松冈洋右,在哈尔滨车站中弹身亡了!

  日本的政治说句实在话,实在是太过混乱。像松冈洋右想到苏联与苏联签订《日苏友好中立条约》这样大的事情,事先并没有在御前会议上讨论过,因为近卫文磨答应过松冈洋右有外交决策权,松冈洋右就可以便宜行事。因此,松冈洋右要和苏联谈判签订《日苏友好中立条约》的事情,此时还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顶多也只是他自己拟了个草稿装在口袋里。也正因为如此,就在松冈洋右启程的同时,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吉三郎也开始奉近卫首相之命与美国就“日美谅解案”进行谈判,此事松冈洋右连知道都不知道。

  瞧瞧这小日本都唱的是哪一出,海军的舰载机早已开始偷袭珍珠港的模拟训练了,首相还在想着与美国缓和关系;刚刚与德国、意大利签订盟约,而且明知道外界疯传苏德关系恶化、随时可能开展,外相又想着去与苏联进行友好中立条约谈判。他们就不想想,美国之所以同意与日本就“日美谅解案”进行谈判,目的是为了分化德意日同盟;苏联如果愿意和日本签订《日苏友好中立条约》的话,那也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谁是鹬蚌、谁是渔翁,被侵略欲望弄迷了双眼的小日本哪里能分得清?

  接到梅津美治郎确认松冈洋右死亡的电报后,近卫文磨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心情,因为他已经感觉松冈洋右比较难于驾驭了,只不过松冈洋右一手促成德意日三国同盟,此时在日本国内威信正高,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现在松冈洋右一死,近卫突然间产生一种失落感。因此,他把总参谋长杉山元、陆相东条英机召到办公室,狠狠地痛斥了一顿,骂关东军一群饭桶,连外相都保护不了。

  闲院宫载仁亲王当总参谋长的时候,那是何等威势,连近卫文磨都拿他没办法。现在换成了杉山元,他可不是近卫文磨的对手,被训的一愣一愣。

  训斥完,近卫文磨琢磨半天,领着杉山元和东条英机请求紧急觐见天皇陛下,向天皇陛下报告松冈洋右遇刺一事。

  裕仁天皇对松冈洋右不是很感冒,听完奏报后就淡淡地说:“这么说松岗爱卿确实是为国捐躯了?”

  近卫文磨奏道:“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中将已经到了哈尔滨,亲自检查了松岗外相的遗体。”

  裕仁天皇这时语调才有了几分悲怆:“前段时间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玉碎了,骑兵第四旅团玉碎了,第二十九师团玉碎了,第三十六师团、战车第一师团也都玉碎了,现在又有了松岗爱卿为国捐躯。朕的脸面、大日本帝国的脸面全都被丢完了!此时朕思念起松岗爱卿以前说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至今言犹在耳!三位爱卿,你们下去研究,就帝国未来战略走向拿出切实的方案来。无论如何,要确保满洲国不能出现危机!”

  说到这里,裕仁天皇又对近卫文磨说道:“外相对国家外交政策负有重大责任,一天都不能中断。首相要尽快选用新的外相,不知有无合适人选?”

  近卫文磨奏道:“陛下,臣拟启用丰田贞次郎海军大将担任外相一职,请陛下裁断!”

  “丰田贞次郎?”裕仁天皇反问了一句,然后沉思了一会儿,就回答说:“既然首相已有定论,就让他觐见吧!”

  这一刻,杉山元眼角闪过一丝余光:“看来首相大人早已做好了撤换松冈洋右的准备啊!”

  天皇召见结束后,近卫文磨和杉山元、东条英机去了设在皇宫一角的大本营,他们要分析松冈洋右死后可能会引起的各国的反响,采取相应对策。

  在哈尔滨的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严令关东军宪兵司令竹内宽中将把网撒的再大一点,务必捉住凶手,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射杀了松冈洋右。无奈,八路军狙击手使用的是带有消音器的狙击步枪,开火时松冈洋右周围的人由于距离圣·尼古拉大教堂距离稍远,根本就没听到枪声,自然也说不清子弹是从哪里射来的。好在竹内宽中将是高手,从松冈洋右等四人倒地的方向,估算弹道,竟然判断清楚了子弹来自于车站对面。可惜的是,八路军特战队、狙击队从来都是不会留下弹壳的,撤退时连狙击阵地的痕迹都破坏了,日军在圣·尼古拉教堂周围及教堂内部反复搜索,不但没有抓住开枪的狙击手,连个弹壳都没有找到,更不用说能查到八路军狙击手在圣·尼古拉教堂钟楼大钟下的狙击阵地了。

  竹内宽中将心里明白,他来的晚了,哈尔滨的宪兵司令、特务机关长又都给松冈洋右殉葬了,没有高手指挥,哈尔滨的宪兵、特务和日军就是没头苍蝇,在最宝贵的时间内没能弄清楚狙击手隐蔽的位置,影响了搜索和抓捕。这个时候,可恶的狙击手很可能已经隐蔽起来了,藏在哈尔滨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了,甚至还可能已经逃出哈尔滨了。要知道,这哈尔滨不同于中国人传统的城市,没有城墙和城门,出入非常方便。

  竹内宽中将只能一边指挥日军在哈尔滨郊区设置封锁线,盘查可疑人员,一边在市内挨门挨户搜查,发现可疑人员一律抓起来,严加审问。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53 , Processed in 0.06191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