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75 页

  这些情报都来源于上海中共情报科和上海地下党、新四军的情报系统。原本只是一些零散的情报,是刘一民从钱壮飞上报的分析中发现的。只不过发情报的同志和搞情报分析的钱壮飞都没有多加注意,往往都是作为日军、伪军内部关系的资料一笔带过,因为他们都没有想过我军会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来袭占上海。刘一民就不同了,他的想法比那些情报人员和钱壮飞他们要深邃的多,看到这些情报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才大胆策划用船队搭载部队长途奔袭上海。

  要是没有这些情报支持,刘一民就不敢设想袭占上海。因为单单是一个吴淞口要塞,强攻的话,那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攻下来的。

  守军发信号同意巡逻艇、汽艇停靠了。

  吴淞口太有名了,有名的都不需要向导领路!

  六艘登陆艇和四艘汽艇分成了五组,就像五支箭头一样射向了吴淞口东炮台、西炮台、北炮台、南石塘炮台、狮子林炮台。靠岸后,巡逻艇、汽艇上的鬼子都跳下船,在夜色中排着队、打着手电筒,向各炮台快速走去。

  鬼子炮台上的哨兵还在嬉皮笑脸地问发财大大的、金票大大的呢,殊不知来的不是什么缉私的鬼子,而是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尖兵部队。带队指挥的就是八路军特战司令兼特战大队大队长李凌风和特战副司令、特战一中队中队长王老虎。

  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鬼子哨兵嬉皮笑脸地问话,八路军也是哟西不断,不停地用日军回答着鬼子哨兵。等八路军各小队进入日军据守的要塞炮台,异变就突然发生了。

  李凌风率领特战一小队和狙击一小队攻击的是吴淞口南石塘炮台。巡逻艇一靠岸,李凌风和特战一小队队长张大雷就跳下了船,领着战士们大摇大摆地向南石塘炮台鬼子守备据点走去。

  就在日军哨兵们嘻嘻哈哈的招呼声中,特战一小队和狙击一小队进入了日军的南石塘炮台要塞阵地。到了这个时候,李凌风和张大林哪里还会客气,手里的拧着消音器的手枪就开火了。鬼子哨兵连一声惊叫都没有发出,就软倒在了哨位上。

  解决了哨兵,张大雷带着一部分特战队员们扑向了鬼子岸防炮、高射炮、高射机枪、重机枪阵地,消灭日军的战斗值班人员,上着消音器的狙击步枪、八一自动步枪“噗噗噗”直响,收割着日军的生命。李凌风带了一部分战士直接去了小鬼子的营房。那里的小鬼子还正在吃饭呢,老远都能闻到白米饭的清香和鱼汤的浓香。

  特战队员们都是三人一组,狙击手们是两人一组,各战斗小组旋风一样卷了过去,手里的八一自动步枪、狙击步枪交替开火,朝着正端着饭盒狼吞虎咽的小鬼子射击。

  满地血污,满地尸体,坚固的吴淞口要塞南石塘炮台鬼子据点成了修罗场,在海风、江风吹动下忽明忽暗的汽灯,把这幕惨景死死地照在了夜幕掩护下的大地上。

  在李凌风他们动手的同时,王老虎和其它几个小队也全部动手了。到了此时,主要是炮兵阵地、防空阵地的吴淞口要塞,对于八路军特种兵来说,那就是自己的训练场和靶场,可以任意挥洒。

  这场战斗打的轻松、自如,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原本铜墙铁壁一样的上海门户吴淞口,瞬间被八路军控制在了手中。此时,就算是日军舰队主力赶回,恐怕也得先饱尝一顿吴淞口要塞的炮弹再说。

  控制了吴淞口的李凌风,没有再乘夜色继续西进,而是指挥特战一中队和狙击一中队的战士们上炮位,严密控制吴淞口,等候主力到来。

 

 

第一一八一章 单刀直入

  1941年9月18日夜晚,注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夜晚。

  刘一民率南下支队船队抵达吴淞口后,收到了李凌风发出的信号。到了此时,大上海可以说已经落到八路军手里了,就算是上海的日伪军此时紧急动员,也绝对挡不住装备精良的一纵和骑兵纵队的攻击。

  刘一民当即下令,搭载随船南下的炮兵旅和防空旅抽调部队组成的混合炮兵团立即在吴淞口码头上岸,扼守吴淞口,扣押吴淞口码头、宝山码头全部船只,封死上海各码头船只进出长江通道。

  紧接着,控制吴淞口的李凌风、王老虎率领的特战一中队,重新登上了巡逻艇和汽艇,一马当先,引导着船队在黄浦江里乘风破浪,朝着上海快速前进。

  作战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哪一支部队在哪一个码头停靠上岸都是提前定好的。船队一路行来,不停地有部队在途中码头上岸,执行自己的任务。

  整个袭占上海的作战行动,代号“单刀直入”。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此次八路军袭占上海,既不同于淞沪会战,也不同于历史上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渡江作战后解放大上海的攻城战,这两个战役都是在重兵固守的情况下进行的坚固设防城市攻坚战,时间长,牺牲大。刘一民此次袭占上海,就是抓住上海日军守军兵力极度空虚的空当,一刀戳进日军心脏。自然是要打的准、打的狠、打的猛、打的快,是要用船队通过黄浦江把部队直接运到外滩,登岸后直接占领上海市区,然后再向上海郊区发展,不给小鬼子任何反抗机会。甚至连上海郊区都不一定打,只要上海市区和码头、仓库以及日军的兵营、弹药库。

  八路军的船队这么大的规模,一上来又封锁黄浦江航道,再想保密就很难办到了。平常的船只都以为是日军船队在通过吴淞口向上海前进,但是看在日伪特务们的眼里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时候,还真的有水警团的缉私船在宝山港停留,伪军们先是看到船上飘着太阳旗的船队,接着看到军舰、轮船后面拖着长长的木船、木排,再接着就见到穿着日军军装的八路军开始查封码头上的船只和货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马上就借着地形熟悉,四散逃命。其中就有些铁杆汉奸利用船上的电台向日伪军报告,怀疑八路军船队通过了吴淞口,偷袭上海来了。

  之所以是怀疑,那是因为船队上面插着日本军旗,船上的军人都穿着日军军装,包括去查封船只和货物的日军士兵,嘴里也都说着日语,水警团的铁杆汉奸们也吃不准到底是不是八路军。

  说来也奇怪,八路军都在华北,距离上海如此遥远,但是伪军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路军来偷袭上海。人怕出名猪怕壮,刘一民率领的山东八路军战绩太辉煌了,上海的日伪军平时没事就爱瞎捉摸,想着偷袭天津、青岛的八路军会不会也来偷袭上海,琢磨着琢磨着,还真的把八路军给琢磨来了。

  怀疑八路军船队过了吴淞口的似是而非的报告层层上报,报到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和参谋长唐川安夫那里的时候,这两个家伙还都不相信,忙下令黄浦江沿岸据点里的守备部队查明情况。

  泽田茂是从参谋次长的位置上被调整到十三军当军司令官的,唐川安夫是从参谋本部作战部谋略课课长位置上被调整到十三军任参谋长的。这两个人都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智囊之一,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八路军会突然兵临上海城,这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上海的日军情报机关很多,平日里都习惯于争功邀赏。这些家伙们嗅觉灵敏,眼线也广,自然也收到了怀疑八路军船队通过吴淞口的情报,层层上报。近卫文磨、杉山元、东条英机就是通过参谋本部的情报系统得到这个情报的,并以此向天皇报告。只不过他们向裕仁天皇报告的时候,那已经不是什么怀疑八路军船队通过吴淞口了,而是八路军已经进入上海市区了。

  十六铺码头是上海乃至远东最大的码头。九月份秋高气爽,正是长江水道繁忙的时候,往常这里此时正是汽笛长鸣、搬运工号子声声飘荡的时候,但是现在在日军铁蹄下风雨飘摇的十六铺码头,就显得不死不活的,码头上的灯光好似鬼火一般。

  十六铺这地方,早在北宋天圣元年岸边就逐渐形成街市,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但是,直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才出现了“十六铺”这个地名。当时,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上海县的地方官员搞起了团练组织,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组织,起名叫“铺”,负责区域内的治安。原计划是划分为27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范围包括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的广大面积。到了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即被取消名称随之消失。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客流量极大,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将这里称作十六铺,十六铺一名也就固定下来了。

  北伐战争前,十六铺是上海航运中心、上海商业中心。江边几十个大小码头上帆樯林立,银楼、皮货、海味、地货、棉布、药材等批发商店鳞次栉比,端的是繁华无比。北伐战争后,上海商业中心逐渐北移,许多大商铺、银楼、钱庄动员搬进了租界,十六铺地区的繁华景象略有减色。特别是经过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两次战争,十六铺地区许多商铺都被炸成了废墟,商家们蜂拥进租界,十六铺就显得有些破败了。

  上海中共情报科负责人吴纪光领着几个特工,早早地来到了十六铺的招商局码头,潜伏了下来,眼巴巴地盼着八路军船队快点到来。

  晚上十点,从吴淞江方向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吴纪光一听就知道是日军发现八路军到上海了,两军开始交战了。

  吴纪光心里一紧,不知道原计划在十六铺方向登岸的船队还能不能按时抵达。

  吴纪光判断的很准,从吴淞江方向传来的枪声确实是八路军与日军交火了。只不过此时从黄浦江进入吴淞江向日军控制的虹桥机场、海军陆战队机场和公共租界日本控制区域进攻的八路军已经上岸,一色的骑兵,沿着宽阔的大马路快速奔袭,那样子分明是要直捣日军机场、十三军司令部了。

  就在吴纪光的急切盼望中,八路军船队的灯光划破了夜空,朝着十六铺快速奔来。吴纪光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个时候,黄浦江案已经乱套了。只不过大上海是日军的大后方,日军为了粉饰太平、维护上海的畸形繁荣,并没有在十六铺这样的商业中心设置据点,也只是派驻警察和宪兵维持治安。这个时候,宪兵和警察大部分都在歌舞厅里泡着,十六铺码头等于是不设防的。只有那些值哨的警察们乱喊乱叫,在电话里拼命的向上级报告:八路军打进上海了!

  赶到十六铺的八路军船队靠岸了。在招商局码头靠岸的,是搭载装甲团和汽车、装甲车的军舰、轮船。因为招商局是一个码头全部是铁面铁甲码头,适合停靠军舰、货轮。

  最先上岸的是自然是巡逻艇、汽艇上的李凌风、王老虎率领的特战一中队和狙击一中队。一见到吴纪光,接上头,李凌风就对吴纪光说:“我的任务是敲掉日军在上海的情报机构、宪兵机构和汪伪76号总部。上海特工科的任务是给我带路,但是你们不能暴露,坐在车里指路就行。”

  吴纪光一听,马上就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每个中队配一个人,每个中队一个重点目标。”

  紧接着,吴纪光又向李凌风建议说大上海面积大,徒步行军速度慢,不如等车辆上岸乘车前进,防止特务们逃跑。

  李凌风手一挥:“等不及!扣留征用沿途发现的一切车辆!”,说完,李凌风命令王老虎率特战一中队立即出发。

  吴纪光身后的程和生闪身而出,领着王老虎和一中队就走。

  很快,乘船赶到的特战司令部政委王同生率领的其它两个特战中队和两个狙击中队上岸了,李凌风当即命令各中队投入战斗,跟随情报科的同志行动。

  八路军的坦克、装甲车开始上岸了,改造后的军舰、轮船舰首的甲板都变成了能够收放的便桥,搭在码头上,一辆辆坦克、装甲车、汽车轰轰隆隆驶上了江岸,朝夜幕下的大上海市区前进。

  刘一民和蔡中、高原、程翠林、周毅上岸后,直接就把指挥部安在了招商局大楼,开始指挥部队清剿上海市区的日伪军。

 

 

第一一八二章 战上海

  泽田茂是日军中唯一的独眼龙中将。这家伙是一个精通法语、俄语的苏联通。可能是坏事做的太多了,泽田茂当大佐的时候一只眼睛就害上了青光眼,被摘除了。都成残废了,按理说应该老老实实的做人,保住另一只眼。结果,这家伙不安分,一心一意扩大侵华,竟然一路升迁,熬到了中将,而且还在闲院宫载仁亲王手下当了很长时间的参谋次长。

  闲院宫载仁亲王卸任参谋总长的时候,安排泽田茂出任驻守上海地区的十三军司令官。日军大本营之所以这样安排,一个原因是上海的公共租界依然存在,需要协调与英法美的关系,泽田茂虽然是个独眼龙,但脑子管用,又长期在日军统帅部里工作,了解日本的对外政策,适合担任坐镇上海的大将。另一个原因是上海的经济依然畸形发展,泽田茂到上海来可以搜刮个盆满钵溢,算是对他个人长期担任参谋次长的一种酬报。

  这段时间,泽田茂一直关注着远东战场形势,心里懊悔不已,觉得没有能够参加日苏远东之战是一生最大的遗憾,因为他是日军中有名的苏联通,真正大战到来了,他却只能呆在上海观战,简直是浪费人才!

  这段时间,由于日军在远东地区取得的战果,中国派遣军上下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嗷嗷乱叫,期望着也要像关东军一样大打特大。日军第十一军趁势提出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自然是得到了中国派遣军和大本营的大力支持。今天早上,第十一军全面发动,向第九战区发起了猛攻。第十三军也抽调部队加入十一军的攻击序列,同时向第三战区发起攻势作战,牵制第三战区不能支援第九战区。

  在泽田茂想来,第十一军第一次长沙会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还被痛揍一顿,这次一定能挟远东大胜之威取得满意的战果。

  泽田茂正聚精会神指挥部队配合第十一军进行长沙会战呢,晚上竟然接到了似是而非的怀疑八路军船队通过吴淞口的报告,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下令部队查明情况。

  在泽田茂想来,一定下面的家伙喝醉酒看花眼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都没有海军了,八路军从哪里来的船队?再说了,八路军就算真的要攻打上海,事先总得有点蛛丝马迹才对,八路军总不能凭空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地下钻出来吧?最近各方面的情报显示,刘一民的主力在山东鲁中南和第十二军激战,苏北的新四军、八路军没有大的动作,忙着和韩德勤、第五战区部队修复关系呢!山东距离上海相隔千山万水,支那最能打的八路军刘一民部就是想打上海也得过了连云港和徐州防线、过了江北防线才行。现在的情报显示,刘一民部在山东被困在了网里,就像关进了笼子的老虎,无论怎么蹦跶都不可能出牢笼。

  这都是泽田茂自己的猜想,他哪里知道刘一民打仗向来都是遵循“出其不意”四个字,往日军意想不到的心脏部位捅刀子。像袭占上海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泽田茂想不到,就是蒋介石和八路军总部也想不到。连自己人都想不到,这仗自然是必胜无疑!

  泽田茂下令让部队查询情况。这一查,把泽田茂和参谋长唐川安夫的魂都吓掉了。确实是有庞大船队通过吴淞口进入黄浦江。这可是在十三军驻防的大上海啊,如果是日军大型船队进入上海,十三军司令部早就知道了,哪里能像这样不声不响、偷偷摸摸的在夜间摸进黄浦江呢?

  泽田茂当过日军参谋次长,是一个厉害角色,马上就意识到八路军偷袭天津、青岛的故事在上海重演了,一定是刘一民从山东走海路南下,偷袭上海来了!

  霎时间,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的电话、电台全部忙碌起来了,向驻守上海的各部队传达司令官的紧急命令。

  晚了,晚了,这个时候再想挡住八路军挺进上海的脚步,就有点痴人说梦了!别说是当过参谋次长的泽田茂了,就是日军上一任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和现任参谋总长杉山元在此,也休想阻击八路军攻进大上海!

  八路军装甲团上岸后,马上分兵,两个轻型坦克营引导着庞大的汽车队,向西划弧,迂回包抄整个大上海,攻击目标是火车站,目的是要配合从吴淞江沿岸码头登陆的骑兵纵队,将上海市区的日伪军全部圈进包围圈中,一个都不放过。重型坦克营和一纵一旅的装甲车引导着步兵,分成一支支小箭头,在上海市区穿插进攻,实施中心开花战术。

  这个时候,上海市区已经是枪炮齐鸣了。惊醒过来的日伪军,慌忙占领阵地,企图顽抗。

  一纵一旅旅长王大湖和政委王新运上岸后,马上把地图铺开,就着路灯看了一遍,迅即指挥部队快速行动。

  王大湖的命令简洁有力:“快、猛、准、狠!要用铁拳将一切胆敢顽抗的日伪军砸碎!遇到鬼子火力点,不管它是街垒还是楼房,一律火箭筒、步兵炮、枪榴弹招呼,让日军没有和我军纠缠的机会!”

  王大湖,这个刘一民穿越后再新圩遇到的第一个红军排长,在刘一民的精心培养下,已经成了我军身经百战的中高级将领,指挥着我军最精锐的第一旅,下达的命令自然也是果断有力!

  一旅、二旅、三旅、一纵炮兵旅和纵队各直属部队全部涌进了上海城,各团、营、连、排,奋勇争先,按照上海地下党事先绘制的日伪军布防图上指示的目标,快速攻击前进。

  一营长张光明率领部队刚一攻进还保留着的老上海县城东门,就遇到了日军的火力阻击。这是一个仓促上阵的鬼子中队,沙袋堆砌的街垒似乎还没有完成,小鬼子就在半拉子街垒上架起了机枪,喷吐着毒蛇的蛇信子一样的火舌,企图拦阻一营的去路。

  掩护一营进攻的重型坦克排的三辆坦克根本就无视小鬼子的机枪和步枪交叉火力,马达轰鸣着,车载机枪哒哒哒直叫,打得小鬼子抬不起头。紧接着,八路军的三辆坦克一辆接一辆直接就碾压了上去。只听轻微的嘎嘎声响起,小鬼子和他们手里的枪支在坦克履带下粉碎了。

  一见八路军开着重型坦克攻过来,活着的小鬼子发急了,手雷接二连三甩过来,企图借着手雷爆炸的烟雾的掩护,用炸药包炸坦克。

  一营装备着一色的八一自动步枪、八一机枪,是刘一民一手培育的尖刀的刀尖,岂能让小鬼子得逞?这不,跟在坦克后面进攻的各战斗小组就地展开,手里的八一自动步枪不停地射击,点杀那些满地打滚、企图炸坦克的小鬼子。

  鬼子还真的是训练有素,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上楼顶了,在楼顶上架起了机枪,向正在街道上尾随坦克攻击前进的八路军疯狂开火。几个战士躲闪不及,被鬼子的机枪打翻在地,殷红的鲜血当时就洒满一地。

  张光明眼睛都红了,当即命令发射枪榴弹,干掉楼顶上的小鬼子机枪火力点。

  八路军研制成功枪榴弹后,这是第一次在攻坚作战中使用。不过,由于刘一民的指点,山东八路军研制的枪榴弹是参照后世我军的枪榴弹制造的,比历史上八路军、新四军研制的枪榴弹射程远、杀伤力大,配合八一自动步枪使用,特别适合敲鬼子的机枪火力点。

  几发枪榴弹破空而出,准准地落在了楼顶上的鬼子机枪阵地上,掀翻了鬼子的机枪。

  张光明大喜,枪榴弹初战见功,这玩意比火箭弹省钱、省材料,容易量产,以后可以让兵工厂多多生产。

  干掉鬼子机枪阵地后,一营火力支援连的八一机枪、掷弹筒全部开火了,压制鬼子在东门内仓促布置的阵地,一营战士们在坦克和重火力掩护下,以战斗小组交替掩护跃进的方式展开了突击。哒,哒哒,哒哒哒,八一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发着清脆的响声,进行精准点射。

  鬼子步兵拉栓开枪的功夫,八路军的八一自动步枪就能发射几发子弹。三八大盖遭遇八一自动步枪,小鬼子不死透透才怪呢!而且,来的课是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战士的单兵素质也比守备上海的日伪军素质要高的多。小鬼子除了死就是撒丫子跑路,别无二法。既然小鬼子想依托地利,把八路军赶出上海城去,那他们就只有回东洋的大大小小的神社报到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43 , Processed in 0.0624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