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76 页

  上海县城的鬼子并不多,八路军入城后迅猛攻击,迅速控制北门、南门、西门,开始向上海特别市市区进攻。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续)

  激烈的枪炮声惊醒了上海市民,那些在百乐门歌舞厅里轻歌曼舞的先生、小姐们不用说了,刚刚还搂着美女呢喃着醉人的情话的先生们纷纷推开了怀里的美女,朝出口涌去;那些方才还陶醉在男人的臂弯里的美女更可怜,尖叫声、哭泣声随即响起,跑的快的,高跟鞋把脚弄崴了;跑的慢的也好不到哪去,不是在骂没良心的男人,就是在叫钱包丢了。倒是那些普通的上海市民,一见打起来了,就悄悄地把门啊、窗户啊推开一道细缝,想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这一看,才发现今夜的上海城变得莫名其妙,小鬼子内讧了,互相打开了。许多人低声咒骂几句,就关上了门窗。

  这也不怪上海市民,八路军为了达到奇袭目的,全部都穿的是日军军装,头戴钢盔,比上海守备队的小鬼子装备的还齐整呢!

  就在八路军迅速攻击前进的同时,一纵辎重团已经开始清查十六铺码头上的货轮、货船,所有货轮、机动船全部接到了八路军的征用通知。紧接着,唐星樱、赵小曼率领着一纵政治部的干部战士开始在各码头进行宣传发动。

  出发前,军区政治部就拟定了进入上海的宣传材料。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边张贴、散发,一边直接宣讲,效果奇好。

  码头工人和船员、水手本来就是纪律性、团结性比较的族群,上海又是一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城市,唐星樱、赵小曼他们一宣传,大家伙都知道是八路军进了上海,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快就有不少人要求报名参加对日军的战斗,为部队带路。唐星樱、赵小曼和一纵政治部的同志们趁热打铁,马上就在十六铺码头组建上海码头工人纠察队,带上红袖章,抽调人员给部队带路,开战抬运伤员等支前工作,对那些被征用的轮船、机动船进行编组,准备运载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油料、粮食、布匹、药品、钢材等物资。

  大上海自从有了租界以后,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外国人的天堂是租界,中国人控制的地区叫华界。

  由于殖民主义者不断越界筑路,扩充租界,使租界地横贯上海市区,将华界的南市、闸北阻隔为二,由北入南,需假道租界。就这,殖民者仍不满足,居然抛出一个“大上海计划”,意欲将南市、闸北全部并入租界,迁上海县治于闵行。这样一来,软弱无能、无力收回租界又不甘受辱的国民政府就不得不着手规划建设新市区。于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留美六年的建筑大师、中国建筑学会会长董大猷,就被委任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建设委员会”顾问兼建筑师办事处主任,在上海东北角的江湾开始规划建设新市区。

  之所以选中江湾,是因为这里东邻黄浦江,南近租界,既有建深水码头的优越自然条件,从北站延伸的铁道亦可直接与海港相衔,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同时这里平畴宽广,招商建厂前景无量,且少有动迁户,可收平地建设之功,却无改造旧区之烦。此后“新市区”可南北推展。

  国民政府在江湾征地7000亩,规划建造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三个部分。主要建筑有市府大厦、图书馆、博物馆、上海运动场、市立一医院、三十六宅等,另外还有纪念塔、喷水池、美术馆、文化宫以及五孔巨型牌楼等。区内公路以五角场环岛为圆点,呈放射状,100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尤其令人感受至深的是这些道路的路名,一反租界采用西文译音命名的惯例,而带有浓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为名首,五角场周围东西向路名以“政”字打头,南北向路名以“国”字为首,如政通路、政肃路、政府路,国权路、国顺路、国济路,置身其间,倍觉庄严。“新市政府大厦”坐落于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路四条干线之中,一眼即明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世界大同”之义。

  可惜,工程才进行一半,日军就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不准在上海市区驻扎,一心忙着围剿红军的蒋委员长竟然同意了这样的安排。等到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小鬼子嫌华界老城区破败,又不能随意在租界动手,干脆就把江湾的上海新市区当成了自己的兵营,并炮制“上海大都市”计划,准备将江湾五角场地区建成移民56万、建筑面积2240万平方米的新殖民区,与日本在虹口、杨浦的控制区连成一片,以便限制美英法的租界势力,有效地控制整个上海。

  这样一来,江湾五角场就成了上海日军的大本营,十三军司令部在这里,日军的骑兵、特种兵全部驻扎在这里,连伪上海市政府也设在这里。

  八路军的部署是骑兵纵队经吴淞江上岸,包围攻击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以及日军海军江湾机场、虹桥机场所在的江湾新区和日本控制的杨浦租界地,封堵日军向北撤退通路;一纵沿黄浦江西进,主力在十六铺码头上岸,以装甲团主力和搭载重机枪团、一纵补充团、工兵团组成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由南向西北迂回包抄,封堵上海日军向西、向西南逃跑通路;一纵主力从十六铺上岸后横扫华界,然后攻击租界西北的虹口日军占领区,与骑兵纵队一道,合击上海日军主力。

  之所以这样部署,是因为一纵机械化部队的坦克、装甲车、汽车需要从十六铺码头的招商局码头上岸。而且,骑兵的机动能力强,上岸后可以以最快速度展开,部署包围圈,便于封死上海日伪军向东北方向逃跑的通路。

  这样一来,八路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彻底封死上海日伪军逃跑的水路、铁路、公路,四面合围,关起门打狗,中间突破。鬼子也好,汉奸也罢,一个都不准溜掉!

  因为这种情况,一纵主力在上海县城和华界的战斗异常顺利。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在沪宁铁路和虹口、杨浦、江湾展开。

  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和参谋长参谋长唐川安夫在确认八路军船队偷袭上海后,没有退缩,一边向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和东京大本营报告,一边下令在上海的日伪军紧急动员,布设阵地,坚决消灭偷袭上海的八路军。

  泽田茂之所以敢于下达死守上海的命令,是基于三点判断:一是八路军长途奔袭,船只数量必然有限,运送到上海的兵力也必然有限;二是十三军几个师团都部署在上海周边地区,虽然正在配合十一军第二次长沙会战,但是长沙哪里能比得上大上海重要,一道命令下去,各师团都会以最快速度回援上海。而且,参与远东战役的海军已经抽调三艘航母返回本土,可以以最快速度增援上海作战。三是上海是日军的大本营,日军经营日久,不但有十三军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也可以紧急武装侨民,八一三事变时中国军队曾经攻占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陆,最后还是被击败。泽田茂有信心在上海坚守待援。

  泽这就是泽田茂长期坐在日军参谋本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恶果,如果他曾经上过华北战场,与八路军山东主力交过手,见识过日军第八师团、战车第一师团等精锐师团被歼灭的过程,相信他就不会下令死守上海了,怕是会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就下令炸毁军火库、全线撤退,那样子的话,八路军袭占上海的战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赵大河率领两个轻型坦克营上岸后,从上海县城外围的华界地区绕过,直奔沪宁铁路天通庵车站,在装甲团主力身后,是不断上岸的长长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钢铁洪流。

  泽田茂不是庸手,他在下令死守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把上海战场的局势看明白了。八路军是从黄浦江上登陆的,必然会将攻击重点放在江湾、杨浦、虹口,至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以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八路军是不会进攻的,正好可以用来替日军阻挡八路军从东南方向进攻。至于华界,那里的守备兵力本身就不多,只要能牵制登岸的八路军就行。关键的关键一是要夺回吴淞口要塞,二是要保守沪宁铁路,便于派遣军司令部和联合舰队增援。现在吴淞口要塞暂时间无暇顾及,这沪宁铁路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保住的。

  因为泽田茂有这个考虑,日军上海守备队在一时间加强天通庵车站、北站的守备兵力。

  日军增援天通庵车站的部队刚刚抵达,八路军机械化集团的车灯就像银河奔流一样,朝着天通庵车站流淌过来了!

 

 

第一一八四章 战上海(再续)

  上海是东方第一大都市,举世瞩目。

  日军为了粉饰太平,不可能像其它城市那样到处设防。相反,还要设法维持上海的虚假繁荣,好让外国记者们笔下留情,多写写日本人发展上海经济的成就,少刻画日军杀人放火的丑陋面孔。加上上海是华中日军大本营,远离战火,小鬼子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消灭中国军队主力、逼迫蒋介石国民政府投降,根本就想不到中国军队还能袭占上海。因此,上海日军的防御也不像其它地方那么严密,就像这沪宁铁路,平日里隔几里远才能看到一座日军炮楼或碉堡,与华北津浦路、平汉路、同蒲路、石太路那种据点密集、戒备森严、辅助有封锁沟的情况大相径庭。

  赵大河指挥两个轻型坦克营赶到天通庵车站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片混乱了。车站里停靠的一列火车正紧急启动,轰轰隆隆,向北站开去。刚刚赶到这里加强守备力量的日军正忙着占领阵地,指挥官的命令声、士兵们的跑动声响成了一片。

  天通庵车站的灯光依然通明通明,把车站和周围的目标照的清清楚楚。

  一见八路军是大规模车队朝天通庵车站涌来,增援的鬼子大队长一下就懵了,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一迭声地吼叫着“杀给给!杀给给!”连拉电闸把天通庵车站的灯光关闭都忘了。

  鬼子的轻重机枪和九二式步兵炮、掷弹筒、步枪全部开火了,炮弹在八路军坦克进攻路线上爆炸,子弹打得坦克装甲砰砰作响。

  要是鬼子知道八路军是开着坦克进攻的,说不定就会在这里配备战防炮,阻击八路军的坦克。上海是日军的大本营,军火库里啥装备都有,虽然上海守备队不配备战防炮,但如果遭到坦克攻击,小鬼子很快就可以从仓库里取出战防炮,装备部队。

  最搞笑的是,八路军经常把九二步兵炮平置使用,用来攻击日军据点和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小鬼子反而不会把九二步兵炮平置使用。他们的步兵操典里没有这样使用步兵炮的说明。

  赵大河要的是攻击速度,根本就不理会鬼子的拦截火力,只是通过车载电台,命令各营连排加快攻击速度,用坦克炮摧毁日军的步兵炮阵地,用车载机枪火力覆盖日军。

  一个排三辆坦克,一个连十一辆坦克,两个营加起来,再算上赵大河的指挥车,那就是70辆坦克。70辆坦克的坦克炮开火攻击,那就是70门火炮,相当于日军两个三单位制师团配备的炮兵联队了。这样的火力对上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的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说实话,太欺负人了。

  倒霉的小鬼子刚刚赶到天通庵车站,连个反坦克战壕都来不及挖。这地方又是一马平川,适合坦克机动作战。小鬼子生产的轻型坦克别的好处没有,速度快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无出其右。八路军的坦克就在日军步兵大队火力的拦截中,在小鬼子绝望的目光中,轰轰隆隆,碾压了上去。

  坦克集团冲上日军步兵阵地,那情景是极其残忍的。鬼子兵们在坦克车灯的照耀下,活像一只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在八路军的车载机枪扫射中摇摆,在坦克履带下就像一只只蚂蚁一样,被碾压成尘。

  鬼子大队长连向守备队司令部和第十三军司令部报告都忘了,眼睁睁地看着他的部队被蜂拥而来的八路军坦克分割,被紧随在坦克后面的装甲车、汽车上的机枪火力撕碎。最后,已经彻底绝望的鬼子大队长,竟然举着战刀、领着身边残余的小鬼子朝八路军坦克群发起了逆袭。那样子要多二有多二!

  这么强大的火力,别说是一个鬼子步兵大队了,就是一个联队,如果同样没有坚固阵地的话,那也只有死路一条。说白了,这个年代步兵对坦克,除了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炮、火箭筒、反坦克壕以外,就没有太好的办法。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炸和投掷燃烧瓶烧,那都需要时间,而且效果不好。这群倒霉的小鬼子,接到的命令只是加强沪宁铁路天通庵车站的守备,确保沪宁铁路安全,来不及修正自己对中国军队的认识,就匆忙上阵,连战壕都来不及挖,自然是要死翘翘了。

  解决完天通庵车站的日军、切断了沪宁线,赵大河一刻都不停留,率领两个装甲营直奔上海北站而去,那里才是重点攻击目标。

  骑兵纵队司令员胡老虎、政委鲍文率领部队乘船进入吴淞江后,部队就陆续登岸了。首先控制的是吴淞江上的桥梁,紧接着就以团为单位,迅速迂回穿插,封堵杨浦、江湾日军退路,并控制虹口、江湾日军机场。

  八路军大举杀向上海,在海上行军可以保密,进入黄浦江以后再想保密就不可能了。特别是大上海高楼林立,随便一座楼就可能是一个异常坚固的堡垒。因此,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骑兵的任务就很明确,承担迂回包围任务,控制机场,消灭向登岸部队发起反击的日军。至于城市攻坚战,那是一纵主力的任务。

  本来,刘一民完全可以对江湾五角场的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伪上海市政府围而不打,或者是放缓攻击节奏,吸引第十三军主力来援,实施我军惯用的围点打援战术。但是,刘一民的目的是要把上海日军储存的军用物资运走,那就得快打快搬,时间一长,等日军增援的海军舰队主力赶回来,把长江口一封锁,那就连一只汽艇都休想返回山东了。因此,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就是一夜解决上海日军,动员征用上海所有的轮船、机动船,连夜搬运物资。

  正是因为这个作战计划,刘一民才动用了机动能力最强的一纵和骑兵纵队。

  八路军骑兵在上海东北大地上纵横驰骋!

  这个时候,泽田茂总算是从梦中醒了过来,知道八路军此次偷袭上海下足了本钱,连战马都运来了,不用说,传说中的刘一民部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大炮全部运来了。

  惊醒了的泽田茂,命令向派遣军和大本营报告,杨浦、江湾地区发现八路军骑兵集群,对守军实施迂回包围,请求紧急战术指导。同时,泽田茂下令上海守备队、海军陆战队出动所有能出动的战车、装甲车,掩护部队围歼八路军骑兵。

  在泽田茂想来,战车、装甲车就是骑兵的天敌。只要战车和装甲车出动,目标较大的八路军骑兵就会尸横遍野。

  原骑兵旅骑一团团长宋兴、政委康威现在已经是骑兵第一旅旅长和政委了。说是一个旅,实际上部队并没有扩大多大,三个团每团只有1200人骑,全旅不到4000人,仅仅相当于一纵一旅的第一团。没办法,骑兵太宝贵了,训练不易,战马补充更是不易。

  不过,骑兵旅升格成骑兵纵队后,火力却是大大加强。特别是这次袭占上海,刘一民把后勤基地最近一段时间生产的八一自动步枪、火箭筒、火箭炮、枪榴弹全部装备了一纵和骑兵纵队,加上骑兵纵队炮兵团格外加强的高射炮营,整个骑兵纵队的火力,已经远远高出了二纵、三纵这样的王牌主力步兵纵队。

  骑一旅的任务就是迂回包围江湾五角场日军,使其不能突围逃跑,等待主力赶到将其全歼。

  完成迂回任务后,宋兴命令部队下马,将战马隐蔽,部队以团营为单位,在五角场东北面构筑防线,防备日军反突击。

  三门高射炮架了起来,平置使用,炮口指向了五角场方向。配属骑一旅指挥的纵队炮兵团一营的野炮也建立了阵地,炮口高高扬起,同样指向了五角场方向。专门给特种兵、骑兵装备的单管火箭炮也架了起来,炮口还是指向了五角场方向。

  骑兵工兵忙着布设电起爆炸药,准备给小鬼子来个惊喜!

  这边刚刚建立炮兵阵地,将火把熄灭,日军果然就发起了反突击。这次,日军发了狠,出动了十二辆坦克、四十辆装甲车,掩护着夜色中看上去黑乎乎一片的步兵,朝着骑一旅的防线杀了过来。

  坦克、装甲车的车灯把原野照得通明通明!

  宋兴一见,马上就对康威说:“政委,立即向司令员报告,日军主力在五角场,请求装甲团、一纵快速增援!同时向胡司令报告,日军配备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请各部队提防!”

  说完,宋兴就命令炮兵开炮,轰击日军进攻队形!

  骑兵纵队炮兵团一营的十二门野炮开炮了,这是重炮,与天通庵车站日军用来轰击八路军坦克的步兵炮不同,威力要大了许多!

  炮弹掠过夜空,长长的光翼犹如流星划过的痕迹一般,美丽得让人把握不住!

 

 

第一一八五章 无知者无畏

  宋兴和康威都是老红军,是在通道随胡老虎调入红18团担任骑兵干部的,是中央红军中很宝贵的骑兵干部。

  身经百战的宋兴面对日军的反突击作战,沉着冷静,下令配属指挥的野炮营开炮后,紧接着就命令射程远的高射炮和单管火箭炮打击日军的坦克。

  八路军的大炮一开炮,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就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样,嗡嗡叫着,朝着八路军炮兵阵地方向扑了上来。小鬼子知道,以他们的战车、装甲车的装甲厚度,如果被野炮炮弹击中,就报废了。只能以速度取胜,利用野炮发射速度不快的缺点,快速冲击,摧毁八路军的炮兵阵地。

  鬼子坦克、装甲车上的车载机枪打的山响,用火力肃清进攻正面可能潜在的八路军伏兵。

  1941年9月18日夜,就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夜晚,在大上海东北角的江湾五角场一带,日军再一次向中国军队发起了攻击。不过,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不是北大营一枪不发的东北军,而是日军的克星、名震天下的山东八路军精锐。小鬼子的遭遇和十年前的九一八相比,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单管火箭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对面上打击火力强大,缺点是点上打击精度不够。要是小鬼子只有一辆或几辆坦克的话,用一门单管火箭炮,还真的是很难击中。现在,小鬼子十二辆坦克、四十辆装甲车,掩护着步兵进攻,最适合火箭炮面上打击。

  就在日军坦克、装甲车加速向八路军炮兵阵地奔来的时候,八路军的三门平置高射炮和二十几门单管火箭炮开火了。

  我军自从创建以来,一直都是在缺枪少炮中度过,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作用,提高有效命中率。刘一民部虽然打大仗多、胜仗多、缴获多,但是由于刘一民一直强调火力制胜,宁可消耗一百发子弹也不牺牲一个战士生命,弹药消耗量比起其他八路军部队要大的多。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部队训练抓的更紧,讲究的是首发命中。特别像高射炮弹、火箭弹这种极为宝贵的弹药,那是绝对要首发命中的!

  三个高射炮班三门高射炮,三发高射炮弹同时飞出了炮口,奔向了三辆间隔约30米、冲在最前面的坦克。

  日军上海守备部队从没有和八路军交过手,就向不知道九二式步兵炮可以平置使用一样,根本就不知道高射炮可以平置打坦克、打装甲巡逻车和铁甲列车,也就不明白为什么躲过了八路军野炮攻击的坦克霎时间就变成了一堆废铁。

  鬼子正在进攻之中,三辆坦克的被击毁并没有影响鬼子坦克、装甲车和步兵继续前进。

  这小鬼子,还真的是勇敢。坦克、装甲车在前面冲,后面的步兵端着步枪、扛着机枪、掷弹筒、弹药箱也在快速奔跑,生怕跑的慢了就不能投胎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让小鬼子刻骨铭心的一幕出现了,八路军的单管火箭炮发射了,二十几枚火箭弹轰鸣着、拖着长长的光翼朝着正在加速前进的坦克、装甲车扑去,爆炸后,形成了一道长长的火线,一下子就把正在呈扇形进攻的日军坦克、装甲车笼罩进了火海中。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59 , Processed in 0.08569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