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89 页

  倪华知道刘一民的德行,偏偏不理他,自己拿了个小本子在桌前坐下,一笔一划地写今天的工作日志。

  刘一民干着急没办法,只能抱着女儿哄,还教女儿背儿歌。见他的大头鬼,也不看宝贝女儿才多大一点,能听懂不能。

  好不容易等到晶儿困了,睡着了,刘一民才轻手轻脚的把女儿放到小床上。一看倪华还在认真的写东西,肚子里的邪火也跑没影了,就脱衣服上床睡觉了。

  还没有睡着,就觉得脸上痒痒的。睁眼一看,倪华的俏脸就在眼前,正用头发梢在轻轻抚弄他的脸颊呢。

  刘一民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闷吼,伸手就抱住了倪华的娇躯,稍一用力就拖上了床,嘴唇也跟着亲了上去。

  云收雨散,倪华躺在刘一民的臂弯里,轻声说道:“你把和儿、平儿接回来吧,跟着唐星樱也行,跟着我也行,我知道你想他们。”

  刘一民此时正是心满意足的时候,一听倪华这样说,就问道:“你想通了?”

  倪华低声呢喃道:“我有了晶儿后,才知道什么是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你把儿子们接回来,不光你想,唐星樱更想。老在西安,也让人放心不下!”

  刘一民这才说道:“其实,我不是因为你的原因把儿子送到西安的。一个是西安环境稳定,和儿、平儿能正常上学。另一个是我怕他们跟在我身边时间长了骄傲,觉得我是山东的最高首长,他们就有多了不得。孩子的教育得从小抓,我是想让我的儿子、女儿独立成长,将来有一个独立健全的人格,有一身真正的本事。就是晶儿,将来到了上学的年龄,也要送到学校去住。先说好,你可不能扯后腿。”

  这刘一民,啥事都能整出一番大道理来!

 

 

第一二一0章 文化精英

  廖承志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潘汉年是因为在上海身份暴露才转移到香港去的。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精细。这次香港的文化精英大转移,就是他们两个牵头组织的。

  这天早上,换上了八路军军装的廖承志和潘汉年一大早就领着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叶以群、戈宝权、茅盾、胡绳、胡风、梁潄溟、欧阳予倩、廖沫沙、夏衍、乔冠华、萨空了、蝴蝶、王莹等人到了军区司令部,来见刘一民。

  刘一民正端着个大碗和罗荣桓、项英、叶挺、蔡中、黎玉蹲在地上呼呼哧哧喝白菜萝卜汤呢,猛一看见廖承志和潘汉年领着一群文化名人走了进来,就慌忙站起来,手里端着碗迎了上去。

  潘汉年没有见过刘一民,廖承志经历过长征,认识刘一民,赶紧上前一步,举手敬礼,报告说:“报告刘司令员,先生们着急来见你,我拦不住,只好带大家来了。请你原谅!”

  刘一民哈哈一笑:“你个廖承志,提前报告一声么,看看,让我在各位先生面前丢丑了吧?来来,大家进屋坐,外面冷。”

  说着,刘一民就端着饭碗,领着大家进了司令部的会议室。

  进到会议室,请大家一一就座后,刘一民三下五除二喝完了菜汤,这才说道:“让各位先生见笑了,有点失礼了。本来说好我吃过饭就去见大家,没想到劳动各位先生走过来了。说不过去啊!”

  罗荣桓、项英、叶挺、蔡中也都跟了进来,大家团团而坐。罗荣桓已经见过这些文化名人了,就给刘一民一一介绍。

  介绍完,刘一民又问都吃早饭没有?

  廖承志报告说吃过了。

  何香凝是遇刺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夫人、廖承志的母亲,也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德高望重。这一见刘一民和战友们一起蹲在地上喝白菜萝卜汤,说话如此亲切、家常,就笑着说:“刘将军,要是日军的元帅、大将能见到让他们心惊胆颤的刘一民早上喝的是大碗的白菜萝卜汤,恐怕不用打就认输了。”

  何香凝这是表扬刘一民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不搞特殊!

  刘一民笑着说:“廖夫人,你不知道,日军中也有能和官兵一起吃饭的大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就是这样一个家伙。我听说,冈村宁次下部队的时候,不但和士兵们同吃一锅饭,还亲自拿着饭勺给士兵们打饭,和士兵们交谈,鼓舞士气。那可是个厉害家伙!当然,冈村宁次是个特例,日军的元帅、大将都是军阀,是不会和士兵们同吃同住的。那样的话,他们发动侵略战争还有什么意义?”

  何香凝点点头,微笑不语。

  刘一民扫视了一圈,才知道自己看电报时记错了,洪深没到山东来,他此时应该是在大后方的,来的是大戏剧家欧阳予倩。

  梁漱溟被后世尊为“最后一位儒家”,此时他还不到50岁。这个人不光是大学者,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抗战前曾经在山东教书育人、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现在是民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见刘一民英气勃勃中不失赤子淳朴,梁漱溟就说:“刘司令员,抗战前我曾在邹平创办过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想从乡村建设入手,以教育手段来改造社会,收效甚微。这些天,我在这一带的乡村考察,发现八路军办了许多识字班、扫盲班、干部训练班、妇女培训班、医护培训班等,还有什么汽车修理班、摩托车修理班。刘司令员,我想当面向你请教,你是怎么想到以教育手段开启民智的呢?”

  刘一民回答说:“梁先生,你在山东搞的乡村建设运动不能说成效甚微,应该说成效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一部分干部战士当年就是受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走进学校的。不过,你的乡村建设运动存在着明显不足,那就是覆盖范围小,性质上呢,也只是一种改良社会的尝试。试想,依靠韩复榘的政府来支持你进行乡村建设运动,会能有多大的成效呢?你问我怎么想到以教育手段开启民智,这道理大家都知道啊,不识字就如同瞎子、聋子,中国要想真正站立起来,首先就得解决文盲问题。实际上,这些各种识字班、扫盲班只是初级的扫盲教育措施。真正能让文盲的民族、国家解放、富强起来,将来还是要靠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全国普及小学、中学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让我们的劳动者都成为有文化、有修养、有劳动技能的人。”

  梁漱溟的眼睛一下子就变得明亮起来,说话的语气无比热切:“刘司令员,你说将来要在全国普及小学、中学教育?那岂不是全国没有文盲了?”

  刘一民肯定地点点头,补充道:“一个合理存在的政府,必须是维护国民权益的政府。受教育权是国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凡是搞愚民政策的政府,都是反动政府,应该被推翻的政府。”

  梁漱溟是个性格倔犟、很有骨气的人物,历史上与主席交往很深,后来在建国后参加一次政协会议的时候,发言中提出搞发展计划要照顾农民利益问题,还举了个例子,说是近几年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这话引起了主席的的反感,不点名的予以批判。结果,梁漱溟认为自己没有反对总路线的意思,要求发言解释,和主席当面顶撞。以后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据说,文革中梁漱溟写了首打油诗,说是“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知识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

  梁漱溟听了刘一民的话,大有遇到知音之感,感叹道:“想不到在抗日主战场之一的山东,八路军的将领在和日寇浴血拼杀之余,还如此重视教育,把教育看的这么重,实在是难得。难得啊!”

  刘一民没有因为梁漱溟的夸赞激动,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梁先生,不重视教育不行啊!大道理不说了,诸位都是大家、大儒,比我认识的深刻。就拿部队打仗来说,光凭勇敢是不行的,需要用脑子打仗,用知识打仗。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缴获了日军的飞机,如果有飞行员、领航员,就能马上起飞投入战斗。如果没有,只能烧毁。再举个例子,日军的士兵一般都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他们对武器性能的了解就比较透彻。像他们的炮手、观测手,计算坐标参数都很快而且很准确。所以,日军的大炮打的就很准。而中国军队,士兵大多数都是拉来的壮丁,文盲很多,连名字都不会写,更不用说迅速计算比较复杂的弹道参数了。这样一比,两军的战斗力差距就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日军在做战役计划的时候,往往以一个联队甚至是一个大队来比对国军一个师的根本原因。各位可能不知道,就是日军步兵,射击术也是非常厉害的,优秀射手占的比例很大。特别是小鬼子常设师团的步兵,你只要在他的射程内,被他看见,那基本上都是枪响人倒,不死也得受伤。因此,国军和日军的伤亡比例一直维持在10比1的高比例上。可以说,国军每一次胜利,都是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这中间也凝结着厚重的文化教育差距的深深的悲哀!”

  这话说的很沉重,梁漱溟等人都不说话了,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刘一民可不想让这些文化名人、国之瑰宝精神上受打击,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有差距不可怕,落后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找到造成落后、造成差距的症结所在,并采取措施迎头赶上。我们山东部队主力为什么能够连战连捷?除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外,最主要的就是想方设法提高战士们的单兵素质。各位可能不知道,自从湘江整编组建红18团后,我军就把干部战士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提出的口号就是当学习型指挥员、学习型战斗员。攻占陕西后,我们不但编写了红军步兵训练纲要,还编写了红军小学教材、中学教材,组织干部战士学习。这些教材都是我编写的,经过在陕西的教育界的专家们审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们山东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干部战士一部分已经完成中学课程,其他的也都完成了小学课程。其中一部分战士还能流利使用日语,个别的甚至掌握了英语、日语两门外语。有这个文化水平,再经过专业的培训,我军缴获日军的各种装备都能马上投入使用。比如我们缴获了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在战场上直接就列装部队了。特别是缴获日军的各类大炮、轻重机枪,当时就可以调转炮口、枪口,用日军的武器弹药来消灭日军。这样一来,战斗力自然就上去了!”

 

 

第一二一一章 文化精英(续)

  刘一民的话,放到后世那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再普通不过,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发人深省的妙论、高论,饶是面前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大文豪,听后也不由得不张口结舌、顿生豁然开朗之感!特别是刘一民说山东八路军从红18团建军时起,就把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战士们现在都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个别战士甚至精通英语、日语,把这些文化名人彻底给震晕了!

  就听茅盾慢悠悠地说:“刘将军,你是说山东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干部战士都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么?”

  刘一民肯定地点点头。

  茅盾摘下眼镜,擦拭掉镜片上热气哈成的水雾,半天才激动的说:“想不到啊,真的是想不到!谁能想到上阵端着枪冲锋的勇士原来都是读书人?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刘一民哈哈一笑:“茅盾先生,说我们的战士都是读书人不一定准确,但我们的目标是把战士们都培养成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士,也就是我说的学习型战士。我们的战士,特别老战士,都有战场经验,这一经过学习,大家就明白原来子弹射出后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弧线运动,明白子弹的初速度是怎么计算的,风速怎么测算以及风速对子弹飞行的影响,射击精度自然大大提高。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打飞机,如果战士们没有文化,不懂得飞机得飞机的飞行速度和计算提前量,只是举枪瞄准打,那永远都打不中。因为等他扣动扳机射出子弹的时候,瞄的准准的飞机已经飞过去了。相反,如果有数学知识,能够准确计算飞机速度和提前量,那就是在飞机前方开炮,等着日军的飞机撞上弹片,一打就中。你们想想,我们的战士本来有战场经验,经过学习后恍然大悟,用学来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作战,效果必然好。如果战士们再把经过战场检验的知识予以稳固并找出不足,重新学习,然后再去指导作战实践,那效果就更好了。”

  这是全新的学习性理论,这些文化名人们自然是不清楚的,但是他们的文化修养在那里放着,原理方面的东西一点即透。

  就听欧阳予倩说道:“说起这个道理,放到各个方面的工作上都能行得通。就像戏剧表演,不也是这个道理么?刘将军,欧阳予倩今日受教了!”说完,欧阳予倩站起来,郑重其事的向刘一民鞠躬,慌得刘一民忙不迭地说使不得、使不得!

  柳亚子这年50多岁了。他是个标准的诗人,豪放不羁,因为在皖南事变后写文章怒斥蒋介石破坏团结抗战,被国民党开除了党籍。现在听了刘一民说的话,眼前一亮,顿时就要笔墨纸张,他要吟诗。

  刘一民笑着说:“柳老,吟诗的事先不忙。回头我让人给你送几刀好宣纸、好墨。这次我军攻占上海,缴获很大,纸张也很多,足够你吟诗用的。”

  柳亚子一听,吟诗的情思没有了,反问道:“刘将军,八路军攻占上海后,是不是把上海的日本人都杀了?”

  刘一民说没有,八路军是纪律严明的抗日武装,除了战斗中击毙负隅顽抗的日军外,对放下武器的日军要执行俘虏政策。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当经营的日本侨民更不能杀。

  柳亚子默然不语,弄得刘一民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次见面,虽然刘一民是端着饭碗见各位文化名人的,看上去似乎有点狼狈,但他的话是那么吸引人,没有人在意他是否失礼。

  这些文化名人毕竟都是文化人,真正论起政治军事,严格说他们都是门外汉,只能听刘一民唱独角戏。因此,刘一民就开始询问茅盾先生最近有无大作,并说他看过《子夜》,对《子夜》里描写的人物还有印象。

  这一说,算是把话题引到文化上来了,茅盾就介绍了左联的情况,介绍了抗战文艺发展情况。

  蔡中喊来了唐星樱和赵小曼,要唐星樱向何香凝先生介绍山东根据地的妇女工作,要赵小曼向各位先生介绍山东根据地的文学艺术发展情况。

  唐星樱主要介绍组织发动妇女参加抗战、支前的情况,把山东根据地各专区、县组建妇委会和农村选举产生女民兵队长、妇女委员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听得何香凝连声说山东才是真正开展了妇女解放运动,八路军不但宣传主张婚姻自由、妇女解放,还能够阻止妇女参加抗战,说明共产党保护妇女权益是实打实的。

  何香凝和宋庆龄关系极好,自然是知道眼前的唐星樱与刘一民和倪华之间的感情纠葛。因此,她说话很谨慎,绝不说容易引起唐星樱或者是刘一民不快的话。

  蝴蝶就不同了,人长的绝顶漂亮,又是一派明星范儿,自从见到刘一民后发现刘一民一直没有和她说话,一味和何香凝、梁漱溟、欧阳予倩、柳亚子、茅盾等人说话,还说的有滋有味,突然就产生了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女人,漂亮女人,众星捧月的漂亮女人,最受不得被人冷落。这不,唐星樱刚介绍完山东根据地妇女工作,蝴蝶就突然说道:“不知道山东根据地有没有电影公司、电影院?”

  蔡中忙介绍说:“山东目前没有电影公司,也没有电影院。主要原因一个是山东战事多,鬼子大扫荡多,轰炸多,放电影时候人多,万一遭到日机轰炸,损失太大。二是八路军原来没有拍电影的设备,也没有电影拷贝。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了设备,江青同志正在牵头筹建山东电影厂,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能阻止拍摄电影。”

  蝴蝶就说:“请问刘将军,八路军欢迎不欢迎我们这些电影人留在山东工作啊?”

  刘一民忙说:“欢迎,怎么能不欢迎呢?求之不得。如果大家能在山东创作拍摄抗日题材的电影、戏剧、小说,八路军热烈欢迎。”

  蝴蝶听后,美目流转,直接说道:“既然八路军欢迎我们,为什么你们的江青同志还欺负人呢?把王莹小姐都气哭了!”

  这话说的,简直是大煞风景,一下子就把气氛弄得有点尴尬。

  刘一民昨天晚上已经从倪华那里知道这件事了,但是没有来得及把江青叫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蝴蝶这一说,还真让他不好回答。

  想了片刻,刘一民笑眯眯地说:“江青和王莹,都是抗日文艺战士。偶尔发生点小矛盾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头啊,我让蔡主任了解一下,是江青的不对就批评江青,是王莹的不对就批评王莹。也真是的,两个明星遇到一起,应该携起手来为抗战出力,怎么就闹矛盾了呢?王莹,别哭鼻子,看把小脸儿哭成了五花脸儿,就不漂亮了,观众就不喜欢了。”

  王莹的脸一下子就变得通红通红,恨恨地瞪了蝴蝶一眼,低声说道:“要你多事!”

  其他人却都是哈哈大笑。

  欧阳予倩是中国现代戏剧界的大师,能演能导能编,是一个实干家,马上就又说道:“刘将军,拍摄电影需要高投入,这个投资必须从票房收入中收回来。山东不比上海、香港,八路军没有控制大城市,很难有票房收入,拍摄电影就是亏本生意,不好办。”

  刘一民回答说这个问题请赵小曼同志来回答,正好也介绍一下山东根据地的文学艺术发展情况。

  赵小曼先介绍了山东局、山东军区联合召开的新闻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接着就介绍山东根据地创办的文学杂志、画报、报纸副刊,再接着就介绍了根据地的文学创作和戏剧创作情况,说明山东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实行的是供给制,拿起枪是战士,放下枪是作家、记者、演员,戏装、排练费用都是从山东抗日民主参政会列支的。最后,赵小曼应欧阳予倩等人的要求,当场演唱了沂蒙小调和陕北民歌。

  蝴蝶惊叹道:“赵小姐,你唱的太好了。要是在大上海,你恐怕早就成名了,成金嗓子了!”

  赵小曼害羞了,忙说唱的不好,只是给部队演出,哪里能谈到什么成名啊、金嗓子啊!

  罗荣桓就笑着说:“赵小曼同志是山东文联主席、八路军山东军区文工团团长。她的歌声有鼓舞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效果,是同志们公认的红军百灵。”

  茅盾先生听后,当即就说山东根据地的文学艺术可以算是一个大流派,是不是可以叫敌后抗战文艺,或者叫根据地文艺。

  刘一民很忙,要结束座谈了,就说欢迎各位先生在根据地参观考察,更欢迎大家留在山东工作。如果不愿留在山东,想到西安或渝城去,八路军可以护送各位前往,保证安全迅速抵达。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41 , Processed in 0.05949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