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792 页

  朱老总疑惑地问:“美军的太平洋舰队昨天刚刚被日军摧毁,哪里能半年内就发起反击呢?”

  刘一民哈哈大笑,说道:“总司令啊,你那么严谨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从美国和日本两方面发的战报中瞧出端倪呢?我仔细的看了一遍,日军偷袭珍珠港堪称完美,确实的摧毁了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摧毁了欧胡岛上的美军飞机。但是,我比对了一下,双方都没有提及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这说明,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不在珍珠港内,躲过了日军的打击。要是搁在日军偷袭海参崴以前,大家还会向一战时候那样认为战列舰是舰队的主力,自从日军偷袭海参崴后,海军的作战形式就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战列舰已经可有可无了,巡洋舰、驱逐舰都变成了航母战斗群的护卫舰。有这三艘航母在,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就在。倪华告诉我,美国的造船工业发达得超出我们的正常想像,日本人这一打,美国佬说不定在半年内就能再造出几艘航空母舰来。以美国人的脾性,半年内必然发起反击。”

  主席这才点点头,说了声有道理。

 

 

第一二一七章 布局东北

  说完莫斯科会战和太平洋战事,刘一民就建议我党应该立即发表声明,表明政治态度,向德意日及其仆从国宣战。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同样也牵涉到美援的分配以及战后利益格局的摆布,我党必须有明确的态度,而且赶早不赶晚。

  任弼时提出个问题,那就是苏联刚与日本签订了《日苏友好中立条约》,苏联会不会对德意日同时宣战呢?是不是应该先征求一下共产国际的意见,征求一下苏联的意见,再讨论这个问题。

  任弼时提这个问题要是搁在后世看很莫名其妙,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这是惯性思维,还是中共是共产国际一个支部的惯性思维。

  任弼时被誉为党内的骆驼,是个任劳任怨的领袖人物。也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这样提,就是考虑和苏联的关系问题。

  其实,不光中共党内此时在犹豫,渝城的国民政府内部此时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感情因素,一个是利益因素。

  感情因素上,卢沟桥事变到现在,4年零5个月过去了,抗日战场上中国一直在孤军奋战。从抗战以来的情况看,对中国给予最大支持的,开战前是德国,开战后是苏联。英、法可以说对中国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支持。相反,在日军的逼迫下,英国人还把滇缅公路封闭了一段时间,法国人更坏,直接把中国在越南海防港来不及抢运回国的物资全部交给了日军。美国开始时对中国不但没有支持,还不停地卖给日本人飞机、汽车以及钢铁、石油、橡胶,在中日战争中大发战争财。后来,美国虽然逐步觉醒,加大对中国的援助,但那都是杯水车薪,济不了大事。

  现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世界两大战争阵营就要彻底划分清楚了。此时,让中国选择与英美一起对德意日宣战,国民政府、国军里曾经和德国军事顾问朝夕相处的要员们从感情上接受不了。他们从感情上、从战前德国对中国的帮助上,是不愿意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的。在蒋介石想来,希特勒、墨索里尼也未必会把中国当敌人,他们只怕根本就想不到中国会考虑对他们宣战。

  国民政府其实最想结盟的国家是苏联,最盼望的是苏联出兵协助中国打败日本。现在,苏联由于远东战败而不得不和日本签订了《日苏友好中立条约》,加上苏德战争,不但不可能出兵帮助中国,连援华物资都逐渐减少了。中国的抗战越来越困难了。

  至于对日宣战,到了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但是要考虑对日宣战后苏联会不会囿于自身实际困难和《日苏友好中立条约》而彻底断绝对华援助,这是个关键因素。

  利益因素是最大的因素,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要员们深知英美过去从不把中国人当人看,与他们结盟,会不会成为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无足轻重的二流盟国。出死力的时候想到中国了,战后分配利益的时候把中国给忘了。甚至他们会不会还像过去一样,背着中国搞幕后交易。这事不是胡说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美外交官还在背着中国秘密谈判。不用说,那都是以牺牲中国为交换筹码的。

  但是,现在有个很现实的问题,苏联自顾不暇,又有《日苏友好中立条约》限制,眼见很快就要中止援华物资输送了。国民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能够提供强大援助的盟国,而这个盟国非美国莫属。

  是单独对日宣战,还是对德意日同时宣战,彻底加入英美阵营,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要员们在研究、在纠结。

  刘一民自然是知道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稍后会正式宣布对德意日宣战,知道这是蒋介石力排众议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再次显示了他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当之无愧的领袖,眼光比那些莫衷一是的大员们要高明的多。刘一民要做的是,促成我党马上声明对德意日宣战,亮明自己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态度,让美国人、英国人、苏联人知道,中共和它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有自己的立场、观点,不容忽视!

  听了任弼时的话,不等别人开口,刘一民就回答道:“任书记,我党不需要事事时时向共产国际请示,也不需要征求苏联同意。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是王明的论调,他也是据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把自己凌驾于中央之上。事实证明,这是极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政党,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中国的利益,考虑问题、战略决策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有利于中国的抗战,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战后中国真正成为繁荣富强的大国。要是都听共产国际的,听苏联的,明明《日苏友好中立条约》出卖了中国利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还不得不说这个条约签的好。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片谩骂声!严重损害了我党在民众中的形象和号召力。同志哥,这种蠢事干一次就行了,可不能再干第二次!”

  看着任弼时脸都涨红了,刘一民赶忙缓和了一下语气,道歉道:“任书记,对不起,我说的太急了,你别生气啊?我的意思是说,我党要想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求得彻底解放的重任,就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事事时时向共产国际请示,时时刻刻顾忌苏联的意见,我党就会始终是学步的小孩,长不成巨人的。再说了,从目前的情况看,将来斯大林会解散共产国际的。这不是我顺嘴胡说,是现在的国际形势决定的。道理很浅显,现在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这个人虽然独裁专制,犯了许多令人痛心、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他绝对是个统帅、战略家。我想,他会看清楚这一点的,会在必要的时候解散共产国际,以便于苏联更好的和其它国家联手打败希特勒!”

  这话简直是离经叛道,越说越离谱,但是听在主席、老总这些统帅的耳朵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什么能比得上打败德国鬼子、保住苏联重要呢?斯大林能与日本签订《日苏友好中立条约》以换取避免两线作战,将来为什么不可能解散共产国际以换取英美的支持呢?说白了,这国与国之间就是利益交换,看穿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刘一民一直都是这观点,从长征路上讲到了现在,听得主席和老总他们的耳朵都快磨出糨子了!任弼时只是因为没有和刘一民共过事,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让他去给刘一民当政委,恐怕早已和罗荣桓、蔡中一样了。

  别看说话人的声音都不小,但这是高度保密的谈话,参加的人员也仅仅限于中央书记处的几个领导,讨论的又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连个记录人员都没有,不怕泄密。

  朱老总也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过去英美对中国抗战曾经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后来由于我们在美国的宣传和国民政府的努力工作,美国才不断加大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从眼前看,英美短期内是要取守势的,我们如果对德意日宣战,英美在日军打击下,会不会要求我们加大对日军的攻击力度,拖住日军的攻击步伐,充当英美的炮灰呢?

  这个问题朱老总提到点子上了,也是渝城的蒋介石等人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确实如此,历史上日军杀向东南亚后,美国人突然发现原来中国才是能帮助自己的最大的盟友,比英法的作用大多了。于是,美国人转而高估中国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建议成立中国战区,让蒋介石当总司令,史迪威当参谋长。英国人也要求中国派遣远征军参与东南亚作战。

  刘一民这次回来,核心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向主席和老总汇报我军进军东北的问题。这样重大的问题,是必须经过中央批准的。另一个是和主席研究讨论缩短整风运动时间、避免整风运动出现历史上的抢救失足者运动那样的重大失误,在确保取得统一全党思想辉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维护党内民主不被损害,进而避免以后历史上那些令人痛心的悲剧。

  朱老总这一说,正好契合了刘一民要汇报的进军东北的问题。

  就听刘一民说道:“日军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打了英美一个措手不及。短期内,英美在东南亚的军队将会一败涂地。美国人、英国人必然会要求中国派军队到东南亚作战,同时还会要求我们加大对日军的攻击力度,牵制日军,使其不能全力南下。我的理解,这个事情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看。”

 

 

第一二一八章 布局东北(续)

  刘一民说的从两方面看英美惊慌失措之下要求中国军队加大对日军攻击力度、牵制日军不能全力南进攻击东南亚问题,吸引了领导们的注意力,大家都大睁着两眼看着他,等他阐述自己的看法。

  刘一民说的一个方面是英美必然要求中国军队加大对日军的进攻力度,牵制日军,协助东南亚的英美军队作战,自然是有牺牲中国军队、挽救自身危机的因素,这一点不可否认。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美国必然会加大对中国的援助,武装中国军队,与此相伴的,必然是进一步密切中美军队的关系,协调指挥。从常识上推断,美国人会向蒋介石要求成立统一的指挥机构,由蒋介石挂帅、美军派出高级指挥人员负责具体的战场指挥,美国出钱出武器,中国出军队,与日军作战。而我军,由于在美国的大力宣传,战斗力、战绩早已为美国人所熟知,只要我们及时发表声明,积极主动地与美国方面联系,美国人为了能真正拖住日军步伐,应该会与我们合作。提的要求也必然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加大对日军攻击力度。这样一来,我军必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能认为这是美国人把我军当炮灰。没有美国人,我们照样得打日本鬼子,而且奋斗的时间还得更长,牺牲还会更大。对于我党我军来说,这是一个加速胜利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

  主席淡淡地问了句:“如果美国人不理我们,会怎么样?”

  刘一民的回答是:“那样的话,美国援助就会全部落入蒋介石手中,使得蒋介石能够把国民党嫡系全部美式化。抗战胜利后,国军的战斗力将远远超过战前,蒋介石的野心也会极度膨胀,很可能抗战胜利后仍然抱有一党专政的独裁想法。当然,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怕他,只不过付出的牺牲会更大。”

  朱老总着急地说:“说你的另一方面的看法。”

  刘一民笑着说:“老总,你别急么。先给口水喝好不好?”

  主席这才注意到几个人一进屋就关注门讨论,没有让叶子龙他们进来倒水。

  主席拉开门,喊叶子龙进来倒水,另外给刘一民打盆热水,让他洗个脸。

  叶子龙端着水盆、毛巾进来了,身后跟着提着茶壶、拿着茶碗的贺子珍。这么长时间不见,贺子珍的气色好多了,人也变得丰润了、白皙了,满脸喜气,提着水壶进来给主席、老总、张闻天、陈云、任弼时、刘一民一一倒水。到刘一民跟前的时候,还笑盈盈地交待慢点喝、小心烫嘴。

  朱老总就说还是我们的刘一民同志有面子,子珍亲自来倒茶,可是难得的很。

  刘一民也是高兴得很,洗完脸,端着茶碗和了一口,就说一夜未睡,这口茶一喝,精神就来了。也真是的,不知道主席用的什么仙法,贺大姐怎么越来越漂亮了呢?这看上去好像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哪里像是孩子们的妈妈么!

  满屋笑声,连主席都被逗笑了。

  一个小小的笑话,就把屋子里刚才凝重的气氛给冲淡了。

  贺子珍也笑了,笑完丢下句“记得带着孩子来吃饭,主席给你留着茅台酒,我等着给你包饺子”,就出去了。

  朱老总喝完茶,就催促开了:“脸也洗了,水也喝了,烟也抽上了,赶紧说另一方面的看法。”

  朱老总五十五了,一副长者慈祥模样,看刘一民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满眼都是说不出的慈爱。

  在座的都是领导,刘一民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可以,但是绝对不放纵自己。他现在也是一方统帅了,面对自己的领袖们,那是绝对得知道本分的。

  刘一民接着就报告自己的第二个看法:“主席、老总,各位首长,我说的另一个方面的看法,实际上和第一个是紧密相连的。那就是我军必须要抢在英美和苏联打败德寇前打败日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国现在虽然团结抗战,但全世界都知道国民党和我们有重大分歧,这个分歧不是一般的小分歧,而是关于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分歧。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抗战胜利后,中国到底往何处走,英美苏心里都没数。这样一来,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划分,很可能中国利益会受到损害。举个例子吧,现在日苏签订了协定,苏联不支持外蒙独立了,把《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侵占的中国远东领土和外蒙古都划给满洲国了,把我们的库页岛、千岛群岛划给日本了。大家可以设想,如果苏联和英美先打败德国,到时候美国为了减少战争伤亡,肯定会要求苏军重新杀向远东,消灭日本关东军。到时候,苏军把外蒙古、远东甚至东北一占,东北的工业设施必然会被苏军以缴获物资之名全部车运苏联,东北的工业基础恐怕要倒退许多年。这还是小问题,以后我们慢慢发展。最大的问题的远东的原本属于我们的领土问题。苏联红军只要战胜希特勒,斯大林必然会撕毁与日本签订的《日苏友好中立条约》,挥军东进,夺回远东、库页岛、千岛群岛。到时候,远东、东北、外蒙古都在苏联红军控制之下,我们能够完整的收回东北就不错了,斯大林绝对不会把外蒙古、远东还给中国人的。后世的子子孙孙只能看着远东、外蒙地图痛哭,怨恨我们无能,怨恨我们丧土失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赶在英美和苏联打败希特勒前,率先消灭日军关东军,取缔满洲国,彻底收复外蒙古、远东,彻底将这些地区重新纳入中国版图。这样的话,等苏联红军击败希特勒,也无法再从我们手里夺回远东和外蒙古了。当然,中共、苏共是兄弟党,两国关系以后还会进一步发展,我们绝对不主动和苏共、苏联闹矛盾,也不能占苏联的便宜。远东那么大,我们只要我们自己的领土,原属于苏联的,坚决归还苏联,不占苏联一寸领土的便宜。”

  既然是敞开了谈,刘一民彻底没有顾忌了,说完这段话后,走过去拿起茶壶,给主席他们茶碗里续上水,也给自己茶碗里倒上水,端起来咕咕噜噜喝了下去。然后,刘一民从放在桌上的烟盒里摸出两根烟来,给主席一根,恭恭敬敬的点上,自己也点上一支,吸了两口,过了把瘾,又说道:“东北问题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等不到战后、只要大局初定,英美苏中四国就会坐下来商谈战后如何惩处德国、日本问题。说白了,就是安排新的世界格局。如果我们不能提前打败日本侵略者,这个英美苏中四国首脑会议上中国就要吃亏,吃大亏。我分析,世界上的事情总归逃不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几个字,打败法西斯后,很可能会出现民族独立大潮,列强很难再保持他们的殖民地。但是,英美苏必然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如果我们打的不好,就会让英美苏轻视中国军队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作用和贡献,甚至他们会背着中国搞阴谋诡计。不幸的是,单靠国民党的表现,实在是不行。鉴于此,我军必须努力奋战,为中国争得尊严、尊重和应有的权益!”

  说到这里,刘一民大手一挥,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还不算完,刘一民滔滔不绝的分析还在继续:“现在,我军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小日本不知道死活,竟敢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是自寻死路,纵然是他们的天照大神复活,都救不了这群狂妄的倒霉蛋。从现在开始,美国就要全面动员投入战争了。要不了半年,美国海军就会率先发动反击,成群的美国重型轰炸机就会轰炸日本本土。紧接着,充分动员扩大后的美军会加入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与德军、日军作战。说句实在话,美国参战,我们应该好好的喝酒庆祝一番。接下来,小鬼子倒霉的日子就到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顶多支撑一年,攻势就会陷入停顿,日军将不得不从关内、关东军抽调大批精锐师团加入太平洋战场。这批鬼子主力一涌向太平洋战场,等着他们的将是美军的轰炸机和舰炮,势必成为炮灰。因此,我个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我军布局东北、进军东北、经略东北的大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东北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只要占了东北,我们自己可以生产足够的武器装备,像坦克、汽车、火车、飞机、军舰都可以生产,大炮、机枪、步枪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再也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说话,再也不需要求任何一个国家援助。相反,日军如果丢失了东北,马上就要面临全线崩溃。因为,没有了东北的粮食、弹药的补给支撑,关内的小鬼子就断绝了补给来源。如果美军再集中轰炸日本的工业基地,就像我们上次轰炸长崎、八幡、佐世保那样,小鬼子最后除了无条件投降,将无路可走!”

  主席、老总和其它首长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全部奔向了墙上挂着的地图,开始盯着东北看开了。

 

 

第一二一九章 布局东北(再续)

  主席他们都挤在地图跟前盯着东北地区看,刘一民坐在那里抽烟喝水,一会儿功夫,困劲上来了,眼皮子直打架,竟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这几天,刘一民内心极度紧张,生怕日本鬼子和美国佬在最后关头妥协、媾和,不发生珍珠港事件,那麻烦就大了去了。这种心事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自己默默地煎熬,几天几夜都守在办公室里不睡觉。加上从山东飞到西安,又是几个小时。到西安后,主席和老总他们不知道刘一民已经几天几夜没睡觉了,拉着他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讨论,就没有给他个休息的机会。现在好了,珍珠港事件已经发生了,太平洋战争如期爆发了,北上抗日以来一直压在刘一民心头上最重的一块石头终于搬掉了,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也说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领袖们的思考、讨论和决断了。一身轻松的刘一民,再也架不住瞌睡虫的攻击了,坐在主席办公室里的椅子上就睡着了。

  主席和老总他们盯着地图看了足足有一个小时,这才转回身来,想喊刘一民一起再继续讨论,发现刘一民竟然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这一刻,领袖们的眼睛湿润了。

  主席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轻手轻脚地去卧室里拿了床被子,轻轻地搭在刘一民身上,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看着睡着的刘一民,脑子里不停地翻腾着进军东北的事情。

  朱老总和其他人也没有走,都坐了下来,看着沉睡中的刘一民,也都在思考刘一民提出的进军东北的问题。

  看看睡梦中的刘一民,再想想经略东北成功后的辉煌未来,主席就觉得眼前的刘一民实在是太优秀了。自从他参加红军以来,立了多少大功啊!现在庞大的山东军区,可是在没要中央一分钱的基础上一步步建设起来的。包括这陕西根据地,当时在成都如果不是刘一民的提醒,红军舍四川而取陕西,哪里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事实证明,刘一民的每一步筹划都算对了。这个同志啊,那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争取抗战胜利,把心都操到家了!

  想着想着,主席就想,这一次得抓住刘一民回来的机会,让他到重建的分散的兵工厂、制药厂去看看,还要到陕北的油田去看看,看能不能扩大产量。

  再一想,就觉得自己正要发起整风运动,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这个时候谋划布局东北、进军东北,会不会冲淡整风运动呢?

  越想越深,主席就想着是不是考虑把刘一民调回来,协助指挥全局。但是再一想就摇头了,因为前线需要这个青年虎将,进军东北更需要刘一民去统帅大军征战。那可是要面对日本80万关东军啊,除了刘一民,主席想不出还有谁更适合去承担这份责任。

  本来,林彪也是合适人选。但是,经过抗战4年多的发展,一一五师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都比山东主力差的远。以一一五师去东北和武装到牙齿的关东军对阵,暂时间想都不用想,不是对手。必须得派我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山东主力去,而且是野战主力纵队一个不留的全部去!还必须得让刘一民统帅大军进军东北。这样一来,就有了新的问题,一个是山东军区主力抽走后,派哪支部队去山东,由谁来坐镇山东。另一个问题就是刘一民太年轻了,在党内的资历还有点浅,东北、远东、外蒙古,那么大的一摊子,人手少了根本就顾不过来,必须得派大批的干部前去东北,而且必须派资历深、影响大、级别高的干部去。像政治局委员,最少也得去几个,这样才能有利于迅速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问题是主帅只能有一个,派别人不一定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派刘一民去资历又太浅,这个问题得先解决才行。总不能让一个中央委员领导几个政治局委员吧?

  主席这里想的出神,刘一民那里却是正在梦见周公。

  可能是太想儿子了,而且马上就要见到了,睡梦中的刘一民梦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和儿长高了,背着书包上学呢!外婆把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竟然是一个健壮活泼的小学生了。平儿是1938年6月出生的,今年也已经三岁半了,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缠人。这小弟兄俩个,亲的时候黏糊的不得了,恼的时候又打又哭的,把外婆缠磨得哭笑不得。

  梦境中,看见父亲突然回来,和儿丢下书包就扑了上来,三下两下就爬上了刘一民肩膀,非让爸爸架着在院子里跑步。平儿一见,张着手就哭着喊着让爸爸抱。刘一民只好弯腰把平儿抱在怀里,把和儿架在肩上,嘴里喊着“得儿、得儿”,在院子里傻跑。

  正在美着呢,脑子里一转,竟然出现了黄苏、李亦默、晶晶、陈瑶光、李承毅、李东海、郭征等烈士的形象,一个一个排的整整齐齐的向刘一民敬礼。只听黄苏说道:“要到东北去了,那里天冷,部队得准备足够的棉衣、棉被。万事要小心,东北比不得关内,日本人培植的伪满汉奸很多,鼻子很灵,部队一不小心就会泄密。”黄苏刚说完,李亦默就雄赳赳、气昂昂地闪了出来,大声报告道:“报告师长,防空旅集合完毕,等待你的命令向东北进发,请指示!”紧接着,李承毅、李东海、郭征一个个都过来敬礼报告,请求指示。落在后面的晶晶两眼含泪,柔情似水地看着刘一民,轻声说道:“要去东北了,不准你丢下我。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我要跟着你去东北,办一份中英俄三种语言版式的大报,发行到世界各国!”不等刘一民回答,晶晶身后的陈瑶光就说:“你好狠心,不来看我。你回西安了,记得去看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好!”

  刘一民再也忍不住了,喊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嚎啕大哭!

  睡梦中一哭,就醒来了。睁开眼,就看见主席、老总他们全都坐在那里看着自己。

  刘一民使劲摇摇头,把梦境里的情景从脑子里挥去,不好意思地说:“唉,怎么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呢?都是小鬼子害的,我年轻体壮的,都变成瞌睡虫了!”

  老总爱怜地说:“你再多睡会儿吧!是不是又是几天几夜没合眼啊?”

  刘一民把军帽整了整,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想睡,是小鬼子太能折腾,忽北忽南,一会儿打苏联,一会儿打英美,搞得人精神紧张么!”

  几个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刘一民出去弄水洗了脸,让脑子清醒了一下,这才又回到主席的办公室,继续讨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6:20 , Processed in 0.06232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