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02 页

  甫一交手,八路军飞行员们就感到了压力,日机的速度太快了,转弯太灵活了。眼见着日机的尾翼抖动,似乎被击中了,日机却突然来了个翻滚,返身抢占高度,猛烈开火,占尽优势!

 

 

第一二四二章 长空鏖兵(再续)

  戴维马上意识到来的是日军陆军航空兵的新式战斗机赶到战场了。

  战前的时候,刘一民特意去检查了航空一大队、二大队的备战工作,和飞行员们在一起总结探讨空战经验教训。因为八路军航空队的战机都是日军的97式,原来是日军的新式主力战机,但是自从零式战斗机出现后,就落后了。刘一民知道,日本海军开发出了零式舰载机,不甘其后的陆军很快就招标生产了1式战斗机,也就是“隼”。97式战斗机碰上“隼”,空战自然不是对手,很可能会发生璧山空战那样的一边倒的局面。

  这种讨论都是以飞行员们为主,刘一民间或发言,其中就有意无意地要求大家分析璧山空战中国空军惨败原因。零式战斗前出现前,中国空军使用的苏联战斗机与日军战斗机性能在伯仲之间,日军胜在飞机数量庞大、生产补充能力强。中国空军胜在将士勇敢、战术相对灵活。双方交战互有损伤,但是日军始终不能全面控制中国战场制空权。自从零式战斗机出世、璧山空战后,正面战场的制空权就全部被日军控制。

  这个时候。日军的零式战斗机、隼式战斗机都是高度保密的。没有参数资料,连名字都不知道,讨论只能是在猜想中进行。不过,冯达飞、常乾坤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对苏军战机性能比较了解,知道苏联支援国军的飞机性能与日军九七式战斗机不相上下。就是有差距,差距也不大,完全可以靠战术、技术弥补。但是,璧山空战日军完胜,超出了冯达飞、常乾坤他们的想像。因此。冯达飞认为日军的新式战机在速度、火力等方面必定是远超九七式战机。至于超出到什么水平,很难说。刘一民就引导大家往遇到日军新式战机的时候怎么样才能迅速摆脱对方攻击的思路上引,制作了大模版,在模板上演练双机对抗。到了这个时候。刘一民就分析开了。按照他的说法,日军新式战机的速度必然在时速500公里以上,很可能采用的新型合金材料,减轻了重量,便于转弯机动。遇到日军新型战机,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以垂直方向进行动力俯冲并打开加力来摆脱攻击,是不是可以在时速370公里航速时突然向右转并横滚,摆脱日机追击,是不是可以使用燃烧弹,既然日军新型战机速度高、轻便灵活。很可能装甲防护能力差、耐火性差,用燃烧弹可以攻敌所短。

  刘一民的话都是来自于历史上二战时期美军缴获零式战机后,多次试飞研究找出来的零式战机的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什么刘一民的高见。再说他也不会驾驶飞机,没有任何空战经验,哪里来的真知灼见么!不过,他说的绝对是管用的,马上就引起了冯达飞、常乾坤、戴维的注意,几个高手按照刘一民的思路进行了详细讨论,又做了模拟对抗演练。现在。终于要用上新战术了。

  戴维当即下令,按照战前讨论的对付日军新锐战机的战法执行,变换队形,换燃烧弹,迎战日军新式战斗机。

  机载机枪用的燃烧子弹。早已准备好了。

  戴维下令的时候,八路军战机已经被日机击落了五架了。再不采取新战术,恐怕八路军战斗机会伤亡极其惨重的,说不定还要全军覆没。而且,八路军战斗机的油料已经不能支撑持续作战了,必须得打退日机快速返航。

  随着戴维的命令,已经处于被动的八路军战斗机编队突然变换队形,迅速拉升,待日机追上来时,僚机在前诱敌,长机在空中垂直俯冲,子弹也换上了燃烧子弹,与日军的新式战斗机展开了厮杀。

  戴维实际上对刘一民说的办法心里并无太大把握,但这是生死搏杀,有办法总比无办法强,两军相逢勇者胜!这是刘一民一直强调的,戴维现在也把这句话学到骨子里去了。一架日军隼式战斗机咬上了戴维的僚机,机枪喷吐着火舌,眼见就要把戴维的僚机打爆了。戴维在喉部送话器里着急的大喊“向右转、横滚”,驾驶僚机的张磊匆忙中就突然推动操纵杆,飞机向右平移,紧接着就做出了横滚动作。追击的日军隼式战斗机飞行员眼前失去了目标,慌忙跟着右转。不料隼式战斗机右转不像左转那么灵敏,等他完成动作的时候,已经拉升的戴维展开了垂直俯冲扫射,一串燃烧子弹打进了隼式战斗机薄薄的机体,引燃了里面的木结构部件,霎时间就变成了火球。

  一击成功,戴维在喉部送话器里激动的大叫:“小伙子们,亲爱的刘说的办法绝对有用,我干掉它了!用燃烧子弹,揍黄皮猴子!”

  刚才日军新式战机一投入战斗,八路军战机编队不适应,上来就被击落了三架。现在戴维首战成功,说明刘司令员指点的战术管用,飞行员们信心马上就提升上来了,两架一组,僚机诱敌,长机歼敌,沉下心来,与日机缠斗。

  隼式战斗机加入战场以来,在日苏战争中大放异彩,罕有对手。日军飞行员们做梦都想不到,八路军战斗机编队能窥破隼式的弱点,并采取了破击战术。这下热闹了,刚开始一边倒的日机追着八路军战机打的局面被板过来了,胜利的天平开始朝着八路军倾斜了。

  戴维击落一架日机后,再次拉升,和僚机会合,再次杀向战场。这一次,他们瞄准了刚把一架八路军战机打得冒出浓烟的日军山口少佐驾驶的隼式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隼式战斗机性能先进,但是对飞行员的要求也高。只有高水平的飞行员才能把零式战斗机、隼式战斗机性能发挥出来。日军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华北方面军第三飞行集团损失太大,飞行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很难找到高水平的飞行员。于是,那些已经退役的老飞行员又被紧急征召入伍,集训后加入战场。

  山口少佐就是这样的飞行员。他已经40多岁了,本来在家搂着老婆带着儿子女儿过的幸幸福福的,陆军一纸征召令就把他重新拉上了战场。参战以来,山口少佐在日苏战场上击落了十二架苏军战机,荣获了勋章。日苏战争结束,山口少佐随队返回华北驻扎,不但得到了大笔的赏钱,还能优先到慰安所接受大和美女、朝鲜美女的慰安招待,日子过的倒也逍遥。今天凌晨6点,他就驾机起飞,随队执行为轰炸泰安的八路军阵地的轰炸机护航任务。返回机场后,来不及休息,就接到命令,赶赴渤海湾上空参加空战。

  山口少佐确实日军的王牌飞行员,就这一会儿工夫,他已经击落了八路军两架战机。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戴维带着僚机扑了上来,瞄准了他。

  山口少佐根本没把八路军战机看到眼里。退役前他驾驶的就是九七式战机,对九七式战机的性能太熟悉了,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因此,一见两架八路军战机扑上来,山口少佐狞笑一声,一推操纵杆,机头上扬,就要快速拉升。

  这一次,死神再向山口少佐招手了。就在他快速拉升的时候,戴维的战机和张磊的战机呼啸着从山口少佐的战机下方掠过。仿佛命中注定一样,从山口少佐座机下方水平掠过的戴维和张磊,几乎是同时突然机头朝上,同样拉升。关键是在拉升的同时,戴维和张磊开火了,两架战机的机载机枪喷吐着火舌,把子弹送进了山口少佐的隼式战斗机的腹部。又是一团火球!

  骄横无比的日军王牌飞行员山口少佐只来得及喊了声“美子”,就和燃烧起火的隼式战斗机一样,化为灰烬了。

  美子是山口少佐的妻子。山口少佐临死时不喊天皇万岁而是喊妻子的名字,这说明了什么?不过,此战过后,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上刊登的介绍山口少佐事迹的文章中,还是振振有词的说山口少佐在玉碎的一刹那,高喊着“天皇陛下万岁”,又让死得连个骨头渣都找不到的山口少佐在国民面前大秀了一把。

  已经二比零了,戴维和张磊愈战愈勇!

  刚刚击落山口少佐的战机,一架隼式就咬了上来。戴维哈哈大笑,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大叫:“黄皮猴子,来追啊,有本事把爷的球咬了!”

  这个戴维,现在都已经改邪归正,不再要求刘一民给他弄娇媚的日本美女了,说话还是如此的放浪,似乎不粗野就提不起精神似的!

  日机飞行员听不懂汉语,自然也不知道把球咬了是啥意思,加速追击。戴维心里暗惊,日机的速度恐怕比自己快了一倍!

  说时迟那时快,戴维和张磊故技重施,右转横滚,轻松摆脱了日机的追击,闪到了日机的右后方,再次猛烈开火,又是一团火球腾空爆炸!

  激战持续时间不长,日机编队撑不住了,开始撤退。这次,八路军战斗机编队同样没有追击,因为追不上!

 

 

第一二四三章 花园口登陆

  3月25日的空战虽然以八路军战斗机编队的胜利告终,但这是惨胜。八路军战斗机编队前后共损失了12架战斗机,等于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力。战后只有4个飞行员获救,其他8名飞行员全部壮烈牺牲。

  烈士的牺牲换来的是辽东天空的一片干净,为山东主力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良好条件。

  刘一民率领船队从石臼所起航后,一路北上,绕过青岛海域和长山岛,天明前转向胶州湾的龙口一带隐蔽。

  本来,从石臼所到预定的登陆点金州的花园口,正常航速需要15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八路军的军舰、轮船后面都拖着长长的木船船队,速度慢了,天明前就只能转移到这里隐蔽。

  已经在龙口一带隐蔽待命的赵山八纵和许世友十一纵,为隐蔽船队做好了准备。船队一接近隐蔽集结地点,除了镇海号等几艘大军舰和大轮船外,其它船只全部进了八路军严密封锁的龙口一带的芦苇荡,披上了伪装网。就是镇海号等不能进芦苇荡的大型舰船,也都靠近了海边的小道,披上了伪装网,远远望去,与海上的一座座小礁屿浑然一体。就算是飞机抵近侦察,也很难看出太大的破绽。

  在龙口,刘一民和八纵司令员赵山、政委赵捷、十一纵司令员许世友、政委高锦纯等八纵、十一纵的干部们见面了。

  老战友重逢,其间乐不必待言。赵山和许世友向刘一民汇报了八纵、十一纵整编后的情况以及北进准备情况。

  整体情况刘一民很满意,八纵长期奋战在胶东,十一纵一部分是鲁西子弟兵、一部分是胶东子弟兵。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大部分干部战士都是老八路了。特别是十一纵,还是警备旅的时候就经受了战火考验,打的很出色。整编后部队战斗力提升很快,俨然一副主力风范。

  许世友有点舍不得离开胶东了,说话的语气都是恋恋不舍的:“司令员,这胶东可是好地方。有山有海,有白面,有杂粮,吃不完的海鲜,还有金矿。就这样走了,没法向老乡们交待啊!”

  刘一民马上反问:“许司令是不是不想去东北啊?”

  许世友忙摇手:“不是,不是!司令员千万不要误会。我老许盼着去和关东军见个真章呢!不过是这辈子都很难遇到胶东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老乡,有点舍不得而已。”

  十一纵政委高锦纯自从奉中央命令到山东发展武装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胶东,对胶东的感情那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许世友这一说,高锦纯的眼睛就咪了起来,也不管其他人了,拉着刘一民就走,站到一块小土丘上,用手指指点点,告诉刘一民这么好的地,种小麦亩产多少斤,种花生亩产多少斤、栽红薯亩产多少斤、种玉米亩产多少斤。然后又说盐场一年能晒多少盐等等,言外之意这富饶的胶东大地就是八路军的粮仓,万万丢不得。

  刘一民拍拍高锦纯的肩膀:“同志哥,眼光要放远一点,东北那么大,顶住多少个胶东啊?胶东也不是舍弃,而是移交给一一五师主力了么!有一一五师在,日军占不了胶东的!”

  高锦纯出身于陕北红军,历史上参加了山东出席七大的代表团,到延安学习,解放战争时期跟随彭老总转战陕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我军评定军衔时没有授衔。现在,由于山东我军大整编,高锦纯出任十一纵政委,这个职务超过了历史上高锦纯的最高军职,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

  高锦纯忙报告说他不是担心丢掉胶东,只是想向司令员报告胶东人民对八路军的支持,请司令员空闲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胶东抗战的文章,算是十一纵向胶东人民告别。

  这话说的在理。由于保密需要,山东老百姓到现在都不知道刘、罗首长率军离开山东,包括干部战士的家属都不知道!

  刘一民再一次深情地望望齐鲁大地,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由于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刘一民此时尚不知道八路军航空队的战果如何,只能等晚上联系。但是,八路军战机和日机在渤海湾上空激战的情况还是有一些鳞爪落入了防空旅对空警戒的警戒哨的眼中,防空旅长韩前进向刘一民做了报告。刘一民知道了八路军航空队战胜的消息。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山因为是红18团时期的老五营营长,关系非比一般,把晶儿抱在怀里,弄个小勺笨拙地一口一口喂晶儿吃饭。喂完,才把小丫头放下来,让她歪歪扭扭地走。

  倪华见赵山如此喜欢晶儿,心里欢喜,抱着晶儿让晶儿对着干部们一个个喊伯伯,把一帮威震日寇的英雄们乐的鼻子眉眼都是笑的。

  刘一民也很高兴,不过一看见晶儿就想留在西安的两个儿子,心里琢磨着还得想法让唐星樱带到东北来。不然的话,两个儿子老跟着外婆和母亲,可能长大后性格中会缺少男子汉的勃勃英气。

  结果,不等刘一民心里琢磨出怎么把唐星樱劝到东北来,几个老战友就询问刘一民唐星樱怎么没有随司令员行动,是不是回西安接孩子们去了。

  刘一民只好说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了,暂时间不会来东北。

  干部们登时都默不作声了。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参军后一直随部队行动,和赵山、赵捷这些原红18团出身的骨干将领们有深厚情谊。倪华也不错,也深受大家敬重,但是唐星樱和干部们的情分更深。这一听说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恐怕很多干部都会想是自己有了新人忘旧人,抛弃唐星樱了。这冤屈向谁说去?

  刘一民哈哈一笑,补充道:“唐星樱同志只是暂时回西安工作,要是我们在东北打得好,需要她过来组织支前和开展妇女工作,她一定会回来的。那还不是一封电报的事儿?”

  赵山忙带头说道:“就是,我们红军女英雄,难道还会怕东北的严寒天气么?小唐主任不但会自己来,一定还会带着小政和、小政平过来的。”

  这是小插曲,不值一记,不过是反映了干部们的一种战友情愫而已。

  到了25日夜晚,八路军船队从龙口一带重新起锚,向花园口赶去。这一次,八纵、十一纵也加入了北进行列,胶东的木船等于是全部集中起来了,用钢丝绳把一艘艘木船连接起来,加入了军舰、轮船拖载行列,好浩浩荡荡地向辽东半岛金州东部的花园口开去。

  出发前,刘一民命令电台开机,联系了冯达飞,了解了白天空战的结果。然后又给先期出发、已经抵达金州隐蔽的李凌风去电,命令他牢牢控制花园口,确保主力登陆安全。

  关东军的第二飞行集团被打残了,旅顺口的日军机场被摧毁、港湾内的船只也损失严重,八路军战机撤离后,关东军忙着修复机场、清理飞机残骸并加强对苏戒备,根本就想不到八路军山东主力大举北进,踏浪而来,要在花园口登陆。等于没有丝毫戒备。话又说回来,就算这个时候关东军知道了八路军要在花园口登陆,也为时已晚,来不及部署了。八路军船队一路行来,竟然波澜不惊,连艘日军的巡逻船都没有遇到。

  叶挺对刘一民笑说这是马克思在天之灵在保佑我军,保佑我军旗开得胜,顺利登陆。

  刘一民说确实是马克思保佑,但是也是日军的骄横帮了我们。日军上下已经被日苏战争、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把八路军三个字给忘了。连那些汉奸们都成天鼓噪,又是发表广播谈话,又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鼓吹日军的胜利,似乎他们的腰杆子也变直了一样。好,日伪军越骄横越好,越忘乎所以越好,八路军要的就是他们的骄横和忘乎所以。到明天,老子叫他们哭都来不及!

  叶挺听得哈哈大笑。

  凌晨三点,从龙口出发的八路军渡海船队抵达花园口。

  这个花园口,就是上次赵勇刚率北进特遣小队北进东北时的登陆点。此时已是三月下旬,农历2月初十。老皇历上是个黄道吉日,说是宜订盟、纳采、裁衣、合帐、冠笄。八路军船队踏着月色,劈开万顷碧波,安全到达预定登陆点。

  李凌风率领的特战大队已经先期出发,此时已控制了花园口,接应主力登陆。

  最先靠岸的是八路军巡逻艇、汽艇拖载的小木船队,战士们跳下巡逻艇、汽艇和木船,就按照作战计划,冲上海岸,去控制要点,接替特战大队的防务。紧接着,小吨位的轮船赶着涨潮的潮头靠岸,船头的铁板放下,赫然就是改装过后的能够收放的钢铁便桥,一辆辆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陆续上岸。木船更简便,解开钢丝绳,直接划向岸边。唯一麻烦的是大吨位的军舰、轮船,这里不是上海,没有黄浦江上现成的水泥码头、船坞和钢铁栈桥,码头都是砂石路面,大型舰船无法直接靠岸。人员可以下船,乘坐汽艇、木船、舢板登陆。拖载的重装备就不行了,必须得依靠工兵快速搭建一段简单的浮桥,当做浮动船坞,便于重装备卸船。

  工兵们忙乎开了!

 

 

第一二四四章 站在辽东大地上

  刘一民登岸后,见到了等在这里接应主力登陆的李凌风、王老虎等人。李凌风敬礼后指着身边的一个高大的汉子报告说抗联一路军的杨司令来迎接司令员了。

  刘一民看着眼前的杨靖宇,“啪”地一个敬礼,大声说道:“杨靖宇同志,我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代表东北人民抗日联军,向坚持东北抗战、不畏强敌、英勇牺牲、奋斗不息的抗联英雄们致敬!”

  这是抗日军人之间、抗日英雄之间发自内心的敬重!

  杨靖宇坚持东北抗战,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次餐雪卧冰,早已成了钢铁战士。现在总算是迎来了主力北进,突然之间就觉得热泪盈眶,控制不住情绪,还礼后拉着刘一民的手,哽咽着说道:“刘司令员,可算是把你盼来了,把主力盼来了!东北有救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36 , Processed in 0.07619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