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23 页

  刘一民告诉彭真,从山东来的杨大林是从美国学法律回来的,遇到问题可以与杨大林多商量。

  最后,刘一民告诉陈云、李富春、彭真,在他上前线指挥作战期间,东北局的后方工作由陈云决策。

  刘一民提的分工意见照顾了每个人的特点,比较公平公正。因此,他说话后,陈云就说就按这个意见办,抓紧休息一下,马上开始工作。

  到了次日,罗荣桓、项英、蔡中、朱瑞、吴征、杨至诚乘火车赶到沈阳。晚上,刘一民在大青楼一楼的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东北局第一次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除了东北局常委和委员外,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各纵队司令员、政委都乘车赶来参加会议。

  自从泰西战役结束后,刘一民部各主力部队很少像这次这样全部集结到一起。因此,会议开始前,会议室里就热闹的很,老战友重逢,一个个都在忙着问好。

  李昌最郁闷了,一纵都打到开原去了,他的炮纵今天下午才刚刚赶到沈阳附近。因此,一见到高原,李昌就嚷着说一纵不够意思,应该分出一部分汽车支援炮纵,把驮马牵引的大炮改成汽车牵引,那样的话炮纵就能随时支援战斗。

  高原就说日军太抠门,制造的大炮都是木轮子和铁轮子,连个橡胶轮胎都不舍得用。那些木轮子的炮车用驮马牵引还行,换上汽车牵引,速度一快直接就散伙了,弄不成。

  说得李昌直翻白眼!

  陈士渠也从山海关赶来参加会议了,他在笑话后勤司令部政委杨至诚,说是老杨是有名的半仙儿,但别的半仙都是想法骗钱的,杨至诚这个半仙儿反其道而行之,变成了老抠,想从后勤司令部多要点火箭弹都要不来,好像那火箭弹是老杨的媳妇似的,不能让人多碰一下。

  杨至诚就反唇相讥,说是陈大牙现在当司令了,官当大了,学会伸手要东西了。红军的传统就是那样,主力部队从来都是上缴缴获的,哪里有主力部队向后勤部门张嘴的?要火箭弹可以,拿缴获的战利品来换!

 

 

第一二八七章 东北局(续)

  杨至诚的话听在陈士渠的耳中可就不中听了,十纵是以鲁西南警备旅、鲁西警备二旅为基础扩编的,长期奋斗在鲁西、鲁西南地区,大部分时间与鲁中南根据地隔绝,而且鲁西南地区非常贫困,没有金矿也没有煤矿,充其量就是个粮食产区。日伪军多次扫荡,部队的补给都很困难,哪里能有多余的缴获上缴?和经常随刘一民征战的一纵、骑纵、特战司令部比起来,十纵上缴的缴获可以忽略不计。

  陈士渠被杨至诚的话刺激的脸色不好看。不过,这是战争年代,杨至诚、陈士渠又都是从井冈山上一路走下来的红军骨干将领,战友情深,加上调到山东工作后,深受英迈绝伦、胸怀如海的刘一民影响,自然是不会计较许多的。

  就听陈士渠嘿嘿一笑说道:“杨半仙儿,你别那这些话来挤兑我,没用!我告诉你,不是我老陈没本事,缴获少,是刘总偏心,像袭占上海这么好的事情就轮不到我老陈,我还想找刘总好好报告报告呢!先说清楚啊,这次我守山海关,那可是有伤亡没缴获的活儿,你把那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火箭炮、火箭筒、反坦克地雷、枪榴弹都给我预备足了,炮弹、子弹多多的准备,这一次,我老陈要让小鬼子知道知道什么叫千炮万炮打不动!”

  杨至诚还没有回答呢,就听一声吼叫:“好,有志气!好一个千炮万炮打不动,陈士渠,说的好!”

  陈士渠一听,“腾”地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大声吼道:“报告刘总,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陈士渠向您报告,我纵各部已在山海关至喜峰口的长城一线展开,请指示!”

  原来是东北局的主要领导到了,当先一人正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总司令员刘一民,跟在他身后的是东北局常委、副书记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

  中央正式组建东北局的命令下达后,并没有像刘一民在西安汇报时提的建议那样,东北局设几个副书记,另设常委、委员,而是书记、副书记兼常委,目的是精兵简政,减少领导层级。至于东北局的委员,包括书记、副书记在内,共有45人。其中,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各主力纵队、特种司令部的司令员、政委全部是委员。

  司令员和各位首长进来了,屋里坐着的干部们全部站了起来,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刘一民一行。

  刘一民还礼后看着陈士渠,满眼都是欣赏之意,大声说道:“山海关和喜峰口扼守华北、东北通道,日军必然会调集重兵攻击。陈士渠,你给我听好了,拿出你的真本事,认真的修工事,要修建以坑道为骨干、连接野战工事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会后你和任超然到我办公室来,我要和你们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陈士渠和站在另外一角的工兵旅长任超然马上就同时回答:“是!”

  刘一民点点头,走向会议桌前坐下。

  等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叶挺、谭政、蔡中等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领导依次坐下,刘一民抬头扫视了一下参加会议的同志们,目光在每一个同志的脸上都短暂停留,等于是和每一个同志都见面了。

  会议由罗荣桓主持,陈云宣读了中央组建东北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正式命令,李富春报告了在陕西组建干部队和动员向东北移民的情况,彭真报告了在晋察冀动员干部队的情况,项英报告了组织山东干部队的情况。

  等大家都报告完,刘一民就开始讲了。

  看着在座的各位同志和战友,刘一民心潮澎湃,想想刚穿越时在新圩附近遇到王大湖等人并因此参加红军,至今已经过去七个年头了。在七年的征战岁月中,自己从一个新兵成长为统帅兵50万大军的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总司令,这要是搁在穿越前的和平时代,那是做梦都梦不到的。老天待自己不薄,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机会,让自己有机会在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杀鬼子报仇雪恨!

  就听刘一民轻声说道:“组建东北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战场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党我军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从东北局常委的组成人员就可以看出,中央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来加强东北的工作。陈云同志、李富春同志、项英同志都是政治局委员,彭真同志是我党北方地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罗政委、谭副政委、蔡主任大家都熟悉,不用多说。叶挺同志是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新四军军长,我军重要创始人之一。另外啊,中央还派来了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蔡畅同志、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李立三同志以及大家熟悉的郭洪涛同志、许光达同志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可以说,眼下的东北局,人才济济,群英聚会,凝聚了我党相当大的领导力量。就军队来说,我山东主力12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骑兵纵队和后勤司令部、编练司令部、炮兵司令部、特战司令部、防空司令部、工兵司令部全部杀向东北,总兵力达50万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央审时度势,看准了争夺东北的重要性,看准了争夺东北的时机!也说明中央信任我们,信任我们这支能征惯战的主力部队!”

  说到这里,刘一民停了下来,低下头,竟然轻声背诵起了岳飞的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刘一民背诵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因为岳飞的满江红抒发出了在座众人的心怀。

  背诵完,刘一民可能是有点太激动了,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着,吸了两口,这才讲道:“进军东北,实施的是进攻战略,目的是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反攻的序幕,为早日打败法西斯、结束二战、恢复世界和平发展秩序作贡献。从政治上讲,我军进军东北,必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我党从此将进入领导中国抗战、甚至逐步建立新中国的崭新的发展阶段。从经济上讲,东北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现在伪满洲国的工农业产值基本上和日本持平。也就是说,小日本不用国内的粮食、武器弹药,仅仅依靠东北的粮食和制造的武器弹药,就能够满足侵华日军的基本需要。我军占领东北后,只要我们坚持抓经济不放松,东北的经济资源就会为我所用,彻底结束我军缺枪少弹的历史,我军也将从此进入大兵团作战的时代。反观日本,由于我军攻占东北,原煤进口渠道基本上被切断,矿石进口渠道基本被切断,国内庞大的钢铁企业、制造业都将陷入倒闭状态。小日本接下来就等着挨炸弹吧!从军事上讲,关东军是日军最大的战略预备集团,伪满军是伪军中装备最好、训练最好、受日军控制最严的伪军,只要我们消灭了关东军和伪满军,就等于消灭了日军最大的战略集团,消灭了最有战斗力的伪军集团。这个问题我不用多说,大家摸着脚趾头都能想清楚。”

  刘一民讲的浅显易懂,还如此风趣,在座的东北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高级干部们听的都是哈哈大笑。

  等干部们笑完,刘一民接着讲道:“说了这么多,等于是给大家勾勒了一个美好的前景,距离彻底实现,还相差很远。我在西安向中央汇报的时候,主席和老总就曾经说过,我军进军东北,无非三种结局,一种是站住脚、打赢了,一种是站不住、退回去了,第三种是被关东军和日军消灭了。我向主席和老总保证说,我军必然旗开得胜、彻底消灭关东军。陈云同志当时在场,这话他也听到了。现在,我军登陆东北,初战告捷,形势大好。但是,我得提醒大家,关东军不是纸老虎,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军精锐。这个话在指示电中已经说了,这里我再重复一遍。为什么说关东军不是纸老虎呢?一是因为关东军不但兵力庞大,远远高于我军,而且关东军里日军的精锐师团多,老兵多,装备好。我们只有一个装甲旅,关东军不但有战车第二师团,还有几个战车独立混成旅团,真要是我们的装甲旅和日军的装甲部队死拼,我们不是对手。第二呢,关东军此时因为在日苏战争中获胜,军官普遍得到锻炼,士气旺盛,是正狂的时候。第三呢,关东军在东北实行的政策很成功,欺骗了一部分东北民众。另外呢,东北交通发达,日军增援部队随时可以在海参崴、朝鲜登陆,增援关东军。有着四个原因,注定我军的东北之战必然是恶仗、硬仗。东北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每一个干部、每一个指挥员、指战员对此都必须有清醒认识。”

  分析完关东军的情况,刘一民就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东军、伪满军是比较强大,但是我军也不弱。比起日军的战略战术,我军主力只强不弱。我们具备消灭关东军的实力。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讲一下经略东北的总战略问题。军事上,整个攻略东北的行动分三步走:第一步,我军主力全部登陆后,按照作战计划向北快速推进,在日军主力赶到前,力争全部占领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第二步,以长春为目标,实施围点打援战术,以一部兵力围困长春,集中主力打援。把长春变成消耗关东军主力的榨油机,一点一点把关东军的元气轧尽。迫使其不得不放弃东三省,退向远东和蒙古地区。第三步,追击关东军,各个击破。要想实现这个计划,从军事上讲,有几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山海关、喜峰口一线能不能守住;第二个是辽东半岛能不能守住;第三个是后勤保障能不能跟上;第四个是兵员补充能不能源源不竭。这四个因素必须得考虑,必须得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家设想一下,我军正在长春一线与日伪军作战,日军突然突破了山海关天险或者是登陆辽东,切断了我军的补给运输线,那我军就将面临弹药补给不足、粮食供应不足的危险局面,战局就会极端被动。因此,赵山、许世友的辽东指挥部和陈士渠的山海关前线指挥部任务极端重要。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严密监视日军动向,确保北宁路、沈大路畅通!”

  刘一民没有说确保日军不能突破我军防线,是因为山海关、喜峰口一线虽然有险可依,我军又可以构筑坑道工事,但那是山岭地区,挖坑道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挖好的。而辽东半岛可以登陆的地点多了去了,除了旅顺、金州湾,其它地方就是无险可守,日军的海空力量那么强大,与其让日军大规模杀伤我军坚守阵地部队,不如给部队更多一点灵活机动的作战空间。我军打仗,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主。如果关东军抽调到山东作战的三个精锐师团真的在辽东半岛附近登陆,我军完全可以集中主力,迅速从长春前线南下,将其歼灭。这是关东军最精锐的部队,如果有能在野战中将其全歼的机会,就是放弃沈阳刘一民也愿意。

 

 

第一二八八章 东北局(再续)

  讲完经略东北的总的军事战略,刘一民开始讲政治战略。

  现在的刘一民,已经不是长征时期的刘一民了。那个时候,刘一民要考虑的仅仅是打仗,杀伐决断、勇敢果决。自从攻占西安、结束长征后,刘一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已经不单纯是军事将领了,考虑的问题多了、承担的责任大了。像现在,他不但是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总司令,还是东北局书记,承担着领导东北党政军的重任,不但要打仗,还要考虑如何保证东北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问题。这是东北局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东北的仗怎么打、政权怎么建、经济怎么发展,等等等等,都需要他提出正确的思路和明确的要求,否则,就会形成各行其是的局面,重蹈历史上我军初进东北时的混乱覆辙。

  历史上我军初进东北时,由于部队来自不同系统,联系不畅,缺枪少弹,开始时非常困难。当时彭真是东北局书记,由于主席一心要彻底控制东北,东北局按照中央的指示死守城市,与国民党军硬抗,造成局面极度被动,我军在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击下,立足不住,一路撤退。别的同志提出这种办法不行,但彭真坚持说他是在执行主席的指示。直到我军主力从山海关一路北撤到松花江以北,国民党军停止了追击,主席这才采纳了林彪等人的建议,决意让开大道占领两厢,从此东北我军才开始逐渐从战略上夺取主动。彭真也被调离东北,由林彪接任东北局书记。

  这个时候由刘一民主政东北,眼界自然要比历史上的前辈们高明一些,这也并不是说刘一民就比其他人聪明能干多少,关键是他是穿越者,是站在前辈们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看问题,少了许多在黑暗和痛苦中摸索的艰辛。

  刘一民讲经略东北的政治战略的时候,分析说现在的东北只有我党我军和日伪两种政治势力,能够对东北政治形势发生影响的还有苏联。现在蒋介石公开发表声明,任命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官员,似乎是要和我们抢夺东北控制权,但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没有一兵一卒,充其量只有一些地下工作者,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可以忽略不计。但蒋介石也干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那就是公开宣布收回远东地区主权,设立了远东省、海参崴特别市、库页岛特别行政区,恢复蒙古地方行政区划。这样一来,只要我军消灭关东军,就可以从日伪手中收回自《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被沙俄掠夺的领土,彻底恢复我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存的远东失地,避免了我党我军与苏联同志的误会。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再次强调了如何处理中苏两国、两党关系问题。说的内容和刘一民对主席他们说的内容一模一样,那就是中苏两国要做世代友好邻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中共和苏共都是马列主义政党,是平等的兄弟党,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现阶段中苏两党的共同任务是携起手来,组织和领导中苏两国人民,打败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刘一民强调,经略东北必须坚持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讲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到东北地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东北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死搬硬套。东北的具体实际是什么呢?一是关东军实力强大,伪满军训练有素,沦陷时间长,彻底伪化;二是东北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与军工有关的重工业、采矿业畸形发展;三是东北的城市化程度高,市民多、工人多、蒙古族人多、朝鲜族人多、满族人多、日本人多,人口构成成分复杂;四是东北交通发达,机场多,铁路纵横,公路干线多;五是东北地广人稀,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大,适宜机械化作业,但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提高产量只能靠改良种子、提高肥力、兴修水利;六是东北资源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又有旅顺港、海参崴港两大优良不冻港,可以连通世界各地;七是东北人民受日俄侵略时间最长,受奴役最重。这七个方面就是东北现在的实际。无论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还是经济建设,都不能脱离这个实际,都要围绕这个实际去调研、去思考、去谋划。比如我们要在东北建立政权,就要考虑东北一体的问题,按道理讲,东北各省都应该直属中央领导。但是,现在是战争年代,一切围绕战争胜利这个中心,这样一来就只能设立东北局,统一领导东北党政军与日伪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筹建东北政务委员会,作为东北地区的行政领导机关,各省设省政府,原来在山东、陕西搞的专员公署不适应东北的城市化程度高的要求了,我们就需要借鉴日本人在东北搞的市制,省下面设市,行政级别相当于专署,市内设区、街道办事处,还可以下辖县或县级市。为什么要这样搞呢?我给同志们说,世界列强之所以比中国强大,一是他们工业化早,二是他们城市化早,三是他们推行重商主义,就是保护和发展商业。未来我们的新中国发展方向,同样是工业化、城市化,大力发展工商业。东北要给全国带个头,创造和积累经验。再一个,由于东北人口构成复杂,我们在建立政权、制定政策方面,还要考虑和照顾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得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民族团结一体、当家作主的好处。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日本人,他们是侵略者,得实行劳动改造,什么时候日本投降了,我们就什么时候把他们驱逐回国。

  干部们的掌声“哗”地一下响了起来。

  讲到具体的发展东北的经济问题,刘一民讲,现在的首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发展军工,二是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军工上,后勤司令部要立即接管沈阳军工厂、大连的军工厂,把从山东带来的设备迅速安装,立即大规模生产,为大战提供充足的弹药。特别是火箭炮、火箭筒、火箭弹,要大规模生产,优先保证火箭弹生产。特别是空军司令部接管的日军的沈阳飞机制造工业,有日军现成的设计图纸,现成的技术人员,现成的设备,我们要是不大规模生产飞机,那我们岂不是脑袋进水了?我们不但要生产日军的飞机,还要设计生产更先进的飞机,生产它一万架,看小鬼子的飞机还敢不敢到中国的天空来撒野!解决粮食问题方面,日军把东北当成了军事供应基地,竟然在东北实行配给制,中国人不能吃大米白面,吃大米白面就是犯罪,要关进监狱的。狗日的小鬼子,是从中国人口中夺粮食,去喂它们的士兵,好让它们的士兵吃饱了去杀中国人。现在我军到了东北,很快将彻底控制东北最富裕的辽宁全省,粮食问题就摆上桌面了,既要保证市场充足,又要保证军队需要,还要考虑开春及时恢复和扩大粮食生产,这三个问题一个都不能出现失误。市场供应短缺,就会出现哄抬粮价,难民成灾。部队军粮供应不上,战士们就无法行军打仗。开春的春种抓不好,秋天就抓瞎了。因此啊,我们要把日军的粮库存粮管理好,使用好,用这个存粮做平衡市场的杠杆。还要鼓励老乡们多卖粮,支援我们。至于春种问题,老政策不变,部队战斗闲暇时期,一律屯垦。我们要在东北生产拖拉机、收割机,搞机械化的大农场,到秋天的时候,部队的军粮问题力争实现部分自给,明年实现全部自给。

  除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刘一民重点强调了要用好用足倪华从美国带回来的技术人才、从上海带回来的技术人才和犹太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在辽宁各地招工招兵,招兵是扩军打仗,招工是培养技术工人。刘一民要求现在就着手准备研制石油钻探设备,组成地质队,专门勘探寻找油田。大连有日军新修建成的炼油厂,只要我们找到油田,就可以马上生产汽油、柴油,满足部队需要。

  讲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笑着说,美孚公司曾经在东北进行石油钻探,得出了中国贫油论。到陕北油田钻探,认为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小鬼子曾经在东北钻探找油,但是没能找到。现在,陕北的油田由于是隐蔽开发,产量有限,但也点亮了陕西全省的煤油灯。我看东北应该也有石油,而且是比陕北油田产能大得多的油田。美国人当年可能是受当时的理论水平限制,真的没在东北找到石油。也可能是找到了故意说没找到,因为东北情况复杂,是日俄争夺的重点,美国人可能不愿意在这里找到大油田便宜日俄。小鬼子找不到,可能是他们钻探的深度不够,选点不正确。这小鬼子啊,就是傻逼,急功近利,他们一定是到处钻探,钻探一阵,看没有石油就撤了。殊不知地质构造多种多样,石油业又是新兴行业,理论尚不成熟,需要不断的创新。美国佬、小鬼子在东北找不到石油,不等于我们找不到。我估计啊,这是我们的老祖宗保佑着我们的油田,不让他们发现,专等着我们来发现的。是让我们钻探出石油,让汽车、坦克、飞机喝的饱饱的,好载着我们的战士去打鬼子,去解放被日伪奴役的人民,去收复我们的失地。

  陕北的煤田是刘一民找到的,陕北的油田是刘一民决策扩大生产规模的,潼关的金矿也是刘一民找到的,沂蒙山的一些矿山同样是刘一民领着技术人员找到的。在干部们的心目中,刘一民说东北有油田那就一定有油田,而且很可能很快就能找到。他们的刘总可总来不说办不到的事情、办不到的话的。干部们听得热血沸腾,一遍又一遍的鼓掌。连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叶挺、蔡中都是一遍又一遍的鼓掌。

  经济问题涉及面广,刘一民讲了很长时间,在下面做记录的同志们都累得手腕发酸。

  刘一民还提出了一个新看法,那就是日本人虽然是侵略者,十恶不赦,但是日本人并不是一无所取,特别是他们在管理企业上、在制造业的工艺水平上,都是可圈可点的。比如日本在大连开办的百货大楼,服务态度绝对是全世界第一流的。我们接管后,在没收日本资产的同时,还要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把优质服务给保留下来。不能因为日本人办的百货大楼成我们的了,就可以摈弃原来的第一流的服务。那样的话,我们共产党人岂不是还比不过日本人么?我们共产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也要向敌人学习,凡是我们不懂的、不会的、一知半解的、虽然会但水平不高的,都要学习,通过学习得到提高。

  刘一民的讲话很长,涉及面很广,基本上把经略东北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不光是政治、军事、经济,连文化教育也都将的很透彻。等于是给我军经略东北进行了总规划。

 

 

第一二八九章 帅府轶事

  大帅府里房子多,东北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从晋察冀、晋绥、太行、陕西抽调来的干部,大部分还在等待分配,临时也驻在这里。

  猛然间住进如此豪华的大帅府,很多人不适应。这些老八路们钻山沟钻惯了,把大帅府当成了根据地的村子,挨家挨户串开门了,不管有人没人都要推门进去瞧瞧。反正大帅府里的路灯够亮,不影响他们走路、串门。几个级别高的、胆子大的,看了四合院、小青楼、花园、赵四小姐楼还不过瘾,竟然要进大青楼参观,被警卫一连的哨兵挡住后,还正儿八经地让哨兵进去报告,说是他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想去看一下刘总的办公室,以后和小鬼子拼命,就是光荣了也没用遗憾了。

  大青楼是进不去的。

  那些随首长来东北工作的警卫员更忙了,满屋子找地方拴绳子,准备给首长晒衣服、凉毛巾,找来找去找不到拴绳子的东西,有一个警卫员就把窗玻璃砸个窟窿,好把绳子拴到窗户的木框上。

  更好笑的是,随干部队来的一个炊事员没进过城,有点土,脑子里没有什么自来水的概念,想给首长熬小米汤,找来找去找不到水,看到抽水马桶里有一小池水,就把小米倒进马桶里淘开了,一不小心碰住了水龙头开关,“哗”地一声,小米都被水冲进下水道了。这个炊事员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边骂张作霖不是好人,把他的小米给拐跑了。

  更有甚者,有的干部图省事,连去厕所都免了,小便就地解决。只要看着眼前没人,掏出家伙就朝树根或假山上撒尿。气的警卫一连的战士们嘴里嘟囔着土包子、看见有人随地小便就吹哨子,弄得大帅府里哨音不断。

  东北局在大青楼里的会议室开会,帅府大院里却如此热闹。

  刘一民讲完后,会议本来就要结束了,这个时候钱壮飞站起来报告,要求发言。主持会议的罗荣桓晚饭前才赶到沈阳,不知道唐秀儿又去刺杀刘一民的事情,就批准钱壮飞发言。

  钱壮飞大声说道:“我向东北局会议报告一件事情,请会议讨论决定。”

  这一说,罗荣桓愣住了,不知道钱壮飞是哪根神经转错了,有什么事情不能事先报告,非要在会议上说呢?而且,钱壮飞随着刘一民行动,莫非出什么事了?

  罗荣桓看了看钱壮飞,问道:“钱副参谋长,什么事情啊?”

  钱壮飞是鼓足了劲报告的,他已经想清楚了,刘一民是不会处死唐秀儿的。但是唐秀儿不死,依她的身手,身体一恢复,重刑具和地牢未必能困住她。万一她侥幸逃脱,除了刘一民和李凌风、王老虎这三个高手,其他人那还不是唐秀儿想杀谁杀谁?太危险了!

  刘一民刚要制止,钱壮飞就说出来了:“昨天夜里,唐秀儿打晕警卫,趁司令员休息,企图谋杀。虽然司令员惊醒后制服了唐秀儿,但留着唐秀儿太危险了。我请求处死唐秀儿,请会议研究批准!”

  钱壮飞刚说完,会议室就炸锅了!

  一纵司令员高原当即站起来吼道:“留唐秀儿在身边就是定时炸弹,和这个鬼子婆有什么啰嗦的!什么能比得上一号的安全重要?我支持处死唐秀儿,立即执行!”

  高原站起来一吼,各纵队的司令员、政委全都站了起来,纷纷报告请求立即处死唐秀儿。

  俘获唐秀儿这么大的事情,刘一民就是再保密也要向中央报告,陈云是决策圈的,自然是清楚的。李富春和彭真他们就不知道了,忙着问身边的蔡中、罗荣桓,唐秀儿是谁?

  从钱壮飞报告的那一刻起,唐秀儿的命运就注定了。说实话,这也是刘一民一心想留着唐秀儿将来取代裕仁天皇,不然的话,唐秀儿恐怕早就被处决了。害死了警卫团长李成毅等烈士,损失了一架运输机、四架战斗机,绑架林月琴母子,刺杀刘一民,每一件罪恶都足以让她死上几次。偏偏唐秀儿还死不改悔,她不死谁死?再说,想用唐秀儿取代裕仁天皇,那也只是刘一民的一种构想,能不能做到,谁能说准?

  罗荣桓和蔡中的脸一下子就严峻了起来,不等陈云说话,蔡中就对刘一民说道:“这唐秀儿留不得。你想想,要是唐秀儿不去刺杀你,而是去对付我们几个或者倪华母女,恐怕现在你哭都来不及。我的意见,马上处死,不能有片刻犹豫!”

  罗荣桓厚厚的嘴唇里蹦出了几句话:“此事不用表决,不用公审,我来批准,立即处死唐秀儿,交李凌风执行!我作为政委,没有处理好唐秀儿的事情,差点再次酿成大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向东北局作检讨,向同志们做检讨,向主席和中央作检讨!”

  这是刘、罗搭班子以来,罗荣桓第一次没有征求刘一民的意见就在会议上公开表态决策,行使政委职权。可见,罗荣桓听说唐秀儿再次行刺刘一民后,内心是多么的愤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12 , Processed in 0.08856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