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76 页

  打仗打的是实力,现如今风水轮流转,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无论装备、数量、训练质量都已经超过了关东军残部,战斗力凌驾于日军之上。不要说是刘一民了,换做彭老总、林彪、刘伯承、徐向前任何一个人,握着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这样实力强横的大军,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大会战,打大歼灭战,与关东军、朝鲜军剩下的最精锐的八个师团一决雌雄!

  星光闪烁的夜晚,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一纵、二纵、四纵、五纵、六纵、七纵共六个主力纵队以及炮纵、防空纵队、工兵旅等东总直属部队,向日军发起了全线追击。

  茫茫夜色下,到处都是车灯和手电筒、火把照射出的光辉。各部队几乎是一条横线的真实,全力向东推进。

  刘一民率领东总指挥部向前转移的时候,得到了意外之喜:唐星樱带着父母与和儿、平儿从西安飞到了长春,来就任东北局妇委会主任。

  飞机一在机场降落,唐星樱顾不上休息,就向在长春坐镇的陈云报告,要求带着两个儿子去见刘一民,向他传达主席的指示、报告祭奠黄帝陵的经过。

  陈云说前线正在大战,这个时候赶去安全无保障,等明天战局稳定了再去不迟。

  唐星樱当时就说:“报告陈政委,我本身就是红军战士,枪林弹雨我见的多了。我的安全不用首长担心,我是妇委会主任,也是战士!给我一个警卫班,我要上战场参加战斗!”

  陈云知道唐星樱是有名的红军女英雄,见她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战场上多一个人、多一支枪就多一份力量!陈云把自己的警卫排长叫来,要他带战士们护送唐星樱去九台见刘一民。

  两人这一见面,唐影星就转达主席的指示。

  原来主席生怕关东军退守朝鲜。朝鲜山多,易守难攻。如果关东军和朝鲜军11个师团退守朝鲜,我军即使收复了东北、蒙古、远东地区,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受关东军牵制也不能全力用于关内作战,争夺华北、华中。因此,主席让唐星樱务必向刘一民转达清楚,必须将关东军、朝鲜军的11个师团消灭在鸭绿江以西,不得放鬼子一个师团蹿回朝鲜。至于作战时间,主席说的清楚,不必要急于求成,打上两个月、三个月都不要紧。我军现在兵多将广,弹药、粮食补给充足,耗的起!

  围歼第十四师团和日军第二十军的战斗刚结束,东总给中央的捷报也刚刚发出。唐影星来的时候主席还不知道日军的三个师团已经灰飞烟灭,因此说的还是11个师团。

  主席要唐星樱向刘一民转达的另一个意思是,我军中有朝鲜同志,这些同志和我们并肩战斗,中央在西安办有朝鲜革命学校,培养了一批朝鲜干部。可以让这些朝鲜干部和原在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中工作的朝鲜同志一起,在东北的朝鲜同胞中宣传发动,组建朝鲜人民军,进入朝鲜发动群众,打击日伪。一旦我军主力彻底消灭关东军、朝鲜军,就可以派部队进入朝鲜,横扫朝鲜日伪政权和日伪军,协助朝鲜同志建立朝鲜人民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罗荣桓和叶挺见唐星樱说的比较详细,就出了指挥部,指挥指挥部的干部战士拆卸电台、电话,准备转移,等候刘一民出来。结果等着等着,没有等到刘一民出来,屋子里却传出了低低的柳笛一样的欢唱声。罗荣桓气得脸色铁青,看着夜色一言不发。

  叶挺自然也知道那声音意味着什么,只是他想不通刘一民怎么精力这么充沛,指挥打仗费心劳神,累得像个龟孙一样,他怎么还有余力整那事!

  刘一民和唐星樱好不容易出来了,一看警卫团的战士们早已上车,罗荣桓和叶挺两个站在门外看着夜色等候,唐星樱一下就羞了,低低的喊了声“政委”,就低着头走过去上了东总指挥部干部们乘坐的汽车。

  罗荣桓嘴里迸出了两个字:“荒唐!”

  脸比城墙转弯处还厚的刘一民竟然哈哈一笑,说了声“走,去找山田乙三算账去”,就带头上车了。

  横山勇到了此时,总算彻底明白了刘一民部的实力,也不再理会小林浅三郎关于设伏的建议了,根本就不敢和我军纠缠,生怕被我军追上后围住,再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因此,横山勇牢记大本营和山田乙三电报中的责成他务必安全地把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带回去的命令,不停地督促各部队迅速撤退,跑的越快越好。

  这不是横山勇胆小,是我军摆出了要一举全歼关东军的架势,六个主力纵队齐上阵,南面还有八纵、十一纵、十二纵三个主力纵队在夹击,北面是横扫远东的三纵、九纵在回师由西向东横扫,关东军的情报部门再不管用,也知道北线、南线战场形势,横山勇心里自然也有数。他已经知道,现在的东北战场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关东军、朝鲜军的剩余的8个师团都不占优势。

  横山勇可能不知道,我军在长春周围隐蔽待机期间,刘一民已经下令将程翠林指挥的沈阳卫戍区扩编部队改编为东北独立第一师,由程翠林任师长兼政委;将符竹庭指挥的锦州警备区部队改编为东北独立第二师,由符竹庭任师长兼政委,将蔡中和许光达指挥的洮辽指挥部所属部队扩编为独立第三师,由许光达任师长兼政委;将赵山、许世友辽东指挥部在大连地区扩编的地方武装和抗联一路军合编,整编为独立第四师,由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将抗联二路军与长春地区发展的地方武装合编,整编为东北独立第五师,由周保中任师长兼政委;将抗联三路军和辽阳地区发展的地方武装合编,整编为东北独立第六师,由李兆麟任师长兼政委。上述六个独立师全部是三旅九团编制,现在已经完成征兵和武器配备。其中程翠林东北独立第一师在沈阳地区编练,符竹庭东北独立第二师在锦州地区编练,许光达东北独立第三师在洮辽地区编练,杨靖宇东北独立第四师在大连地区编练,周保中东北独立第五师在长春地区编练,李兆麟东北独立六师在辽阳地区编练。

  为了完成对关东军的最后决战,在刘一民的命令下,符竹庭东北独立第二师已经伪装陈士渠第十纵队,悄悄接手了山海关前线防务,陈士渠的第十纵队已经秘密开往长春,指挥周保中的东北独立第五师在长春布防,严防关东军突袭长春。日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情报不准,光看到了刘一民部主力在饮马河一线激战、长春空虚,没有想到刘一民早有准备,他们一旦突袭长春,必定会碰的头破血流。李兆麟的东北独立第六师也奉命开赴前线,受五纵司令员洪超远指挥,加强饮马河防线。程翠林的东北独立第一师承担起了沈阳以西地区的进攻以及沈阳地区防务,杨靖宇的东北独立第四师拉上了安东前线,归属赵山指挥,在实战中磨练。许光达东北独立第三师承担了从双辽到齐齐哈尔的守备任务,监视哈尔滨日伪军动向。旅顺、大连等辽东沿海防御任务全部交给了海军司令部,铁路守备任务交给了铁道兵司令部。

  由于多了六个独立师,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可以全部腾出手来,用于进攻作战。这不,留在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六个主力纵队向东追击日军的同时,陈士渠指挥第十纵队沿京哈铁路、公路北进,去攻夺哈尔滨。赵山指挥的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纵队也开始全力向日军第四师团猛攻。特别是第十二纵队,战线已经与东进主力相连。

 

 

第一四一八章 鳌龙河边

  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全线发动对关东军余部8个师团及伪满军、伪朝鲜军发动大追歼后,从饮马河一线回撤的日军第七师团、第八师团以及在安东一线向我八纵、十一纵、十二纵发动佯攻的第四师团立足不住,开始了快速撤退。

  日军是以师团为基本战略作战单位的,在师团编制内,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编制齐全。正常情况下,一个日军师团展开,那是既有坦克、装甲车、汽车,也有骑兵搜索侦察甚至参与突击,更有炮兵、工兵、辎重兵提供火力支援、战场通行、后勤保证等支持。应该说,日军的师团编制是比较先进的,体现了近现代战争特种兵支援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特点。

  日苏战争前,日军在部队编制设置上进行了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原来的两旅团四联队制常设师团改为步兵团下设三联队的三单位师团,减少了旅团这一指挥层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灵活性。二是加大了机械化。过去,除了日军的第二师团、近卫师团、第五师团这三大机械化师团外,日军其它常设师团都是驮马制、挽马制师团,一类、二类师团车辆比较多,三类、四类师团基本上每个师团只有150辆汽车。诺门罕会战后第二十三师团重建时变成了机械化师团,日军到此有了四个机械化师团。后来日军加大了机械化建设步伐,增设了战车第一师团、战车第二师团、战车第三师团等战车师团,还编成了部分战车旅团、战车联队。日军的常设师团为了适应日苏战争、太平洋战争需要,也增加了战车、装甲车、汽车数量。像关东军现在留存的这几个师团,除了近卫第一师团、第二师团是老牌的机械化师团外,第一师团、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第四师团包括参加过日苏远东战争的朝鲜军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现在也基本上成了半机械化、半驮马制师团。

  第七师团、第九师团早在山东战场都曾经是我军重点打击目标,被我军揍得伤筋动骨,不得不大规模补充休整。包括第一师团、近卫第一师团、第二师团都曾经和我军交过手,也都曾被揍得满地找牙。另外一个师团、朝鲜军的第二十师团虽然没有和刘一民部交过手,但他们的师团长、参谋长曾经被一民击毙于山西霍州的师团司令部,搜捕刘一民、追击刘一民的部队又被打得可怜吧唧的,那也是一支被刘一民吓破胆的师团。

  可笑日军大本营的头头脑脑们不了解这些师团的官兵们听到刘一民三个字是啥表情,还梦想着依靠他们来挽回战局。殊不知,这些师团的许多官兵,平时练拼刺的时候都是对着人形靶呀呀狂叫,喊着刘一民的名字一遍遍地把刺刀狠狠地捅进人形靶的心脏、腹部部位,但真正上了战场,遭到我军攻击的时候,这些日军官兵恨不得爷娘多生两条腿,让他们跑的快点、快点、更快点。

  现在东北战场上只有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第四师团和朝鲜军的第十九师团过去没有和刘一民部交过手,不知道“怕”字咋写,还咋咋呼呼的。

  日军隐蔽待机的五个精锐师团并不在一起,近卫第一师团、第一师团、第二师团部署在吉林地区,用作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的支援部队;朝鲜军的第十九师团、二十师团部署在吉林东南地区,既可作为第十四师团和第二十军支援部队使用,也可以作为第四师团支援部队使用。

  我军一全线追击,刚刚逃离战场的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在我一纵装甲集团的追击下,后卫部队跑了一个小时后还是被追上了。这一被我军追上,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的噩梦就开始了。不得不不断地留下一支支小型后卫部队,企图依靠这些后卫部队的拼死阻击,为主力逃逸赢得时间。

  自从红18团在湘江边整编成军以来,这支部队之所以能连战连捷,发展壮大,最关键的问题是内功扎实。这个内功不是别的,概括起来就三点:一是以诉苦为主要内容的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以单兵战术动作、步兵班排作战要领和合同战术为内容的部队训练;三是在科学技术是战斗力指导下的兵工生产。这三样,是刘一民部快速崛起、愈战愈强的不二法门。

  一纵之所以能迅速追上日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靠的是侦察兵的指引。沟通侦察兵和主力联系的是无线电台,小鬼子可能做梦都想不到,罗延的侦察营、一纵的侦察营,每个侦察小组都配备有小型电台。这些侦察员们在我军消灭日军第二十军之前就已行动了,接着夜色掩护,向吉林方向快速隐蔽前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直到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率领第七师团与第二师团接应部队汇合,日军的胆气才壮了起来,在吉林西面鳌龙河一线稳住阵脚,对一纵发起了逆袭,企图击退一纵的追击,然后迅速撤离。

  一纵现在是全机械化部队,追击速度快,后续其它纵队还没有赶上来呢!

  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一见一纵孤军扑了上来,自己又和日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第二师团会师了,竟然萌生了幻想,想集中三个师团的力量,给一纵来个迎头痛击,让刘一民部不敢肆意追击他们。

  正常情况下,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看的确实很准,一纵确实是攻势突出。而且横山勇知道我军主力正在陆续赶来,也不敢恋战,没有全歼一纵或者彻底击溃一纵的想法,只是想打个反击,吃掉一纵的先头部队,遏制一纵的追击势头,给他们撤退赢得时间。

  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命令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的战车队,配合赶来接应的第二师团的战车队,在鳌龙河东岸布设了一个伏击圈,又命令三个师团的炮兵就地布设炮兵阵地,炮口斜斜扬起,全部指向了鳌龙河西岸。就这还不算,横山勇早已知道我军有强大的装甲部队,而且从后卫部队的报告中,他已经知道追上来的我军先头部队是装甲部队。为此,他把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第二师团的三个37毫米反坦克炮中队以及反坦克枪全部集中了起来,在鳌龙河东岸部署阵地,协助三个战车队作战,以最快速度结束战斗。

  横山勇的计划是等一纵装甲先头部队追过鳌龙河后,炮群立即开炮,炮击赶到西岸的我军后续部队,炸断鳌龙河上的桥梁,三个师团的战车队和反坦克部队对我军装甲先头部队进行围攻,全歼我装甲先头部队。

  有三个炮兵联队的炮火,横山勇相信足以拦截鳌龙河西岸的我军后续追击部队,给他围歼我装甲先头部队创造条件。只要打掉了我军装甲先头部队,横山勇就可以率领第七师团、第九师团随第二师团撤过第二松花江,那里还有第一师团、近卫第一师团接应。五个日军最精锐是师团依托第二松花江布防,凭借天险,横山勇觉得就算刘一民主力全力杀来,也奈何他们不得。

  鳌龙河是一条发源于永吉县一拉溪的一条小河流,全长97.7公里,流经岔路河、三家子、太平、桦皮厂、两家子、土城子等地,注入第二松花江。

  当地老百姓都把鳌龙河叫兴龙河,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年大旱,天上的龙子私自降雨拯救黎民,触犯了天规,被贬到到松花江里。有一次松花江上起了大风暴,不少渔船被打翻在江里,龙子拼命地把掉到江里的人救到岸上,筋疲力尽后不知不觉被风暴卷到一个小山沟里,奄奄一息。为了能救活善良的龙子,当地的老百姓全部发动起来,翻越了99座山岭,踏遍了99条山涧,找到99个泉眼,把99个山泉汇聚起来,形成河流,救活龙子。从此,本地的老百姓就把鳌龙河发源的山沟叫龙兴河,把这条小河叫兴龙河。无数年后,风流好事的清高宗乾隆帝东巡来到兴龙河畔,看见河水蜿蜒如龙,流向东方,遂信口呼为“鳌龙河”,于是,兴龙河便改为鳌龙河。

  日本人做事踏实,关东军早已对东北的山山水水摸的清清楚楚,像鳌龙河这样的小河流都被写进了日军的兵备志。横山勇长期担任第一师团长,长期驻守东北,对兵备志上载明的地理状况早已烂熟于心。知道鳌龙河虽小,但确实是防守吉林必须设防的理想阵地。因此,横山勇要在这里冒险了!

 

 

第一四一九章 春雷

  就在日军第四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在鳌龙河边设置伏击圈、准备伏击我一纵装甲先头部队的时候,隐蔽在吉林东南部的日军朝鲜军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也相继暴露位置了。

  日军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进入安东的部队并不是两个师团的全部。这两个师团在集中兵力攻占安东地区后,因为第四师团很快在鸭绿江口登陆,关东军南下攻击四平、沈阳的西路主力、中路主力迅速被我军歼灭,关东军整个南进攻夺沈阳、消灭我军主力的计划彻底破产,第十九师团、二十师团就转入了就地防御,抽调部分部队返回朝鲜镇守。他们是朝鲜军,无论如何都要留够足够的兵力守备朝鲜。不然的话,就算朝鲜人不一定会造反,日军也不会放心的。

  在吉林东部隐蔽待机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都是这两个师团的主力,包括各两个步兵联队、各一个炮兵联队、各一个骑兵联队和工兵、辎重兵一部分。

  按照日军的作战计划,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本来是要紧随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军之后渡过饮马河,从南面夹攻长春的。由于山田乙三决心的改变,这两个师团和第一师团、第二师团、近卫第一师团一样,分别在吉林周围和吉林东南部隐蔽待机。现在由于第十四师团和第二十军的快速被歼灭,这两个师团接到了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迅速后撤,准备撤回安东地区布防,与第四师团一道,依托朝鲜,在安东地区固守,确保安东和朝鲜之间的联系。

  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这一快速撤离,就暴露在了一直在吉林南部作战的王南湖第十二纵队的视野中。

  得知发现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踪迹,刘一民大喜,当即命令第十二纵队务必粘住该敌,命令第八纵队、第十一纵队加大对日军第四师团的攻击力度,迟滞第四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的后撤速度。

  主席、刘一民最担心的都是日军朝鲜军和关东军余部脚底抹油退回朝鲜。因为战争发展到现在,日军在东南亚、华北、华中、华南到处用兵,战线长的不得了,根本就不可能对关东军实施举国动员式的更强有力的增援,这次抽调飞行第四、第五飞行集团和第二师团、近卫第一师团、第四师团、朝鲜军加入关东军作战序列,日军对关东军的支援已经到了极限了。接下来,日军充其量能够再给关东军以战机和海军力量支援,地面武装力量肯定是抽调不来了。小日本已经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完了!

  刘一民相信,美国公开承认蒙古、远东属于中国领土,就已经把我军在东北取得大捷的消息给泄露了。接下来,只要我军再一公布消灭关东军主力、夺回长春、收复外蒙的战果,全中国都会沸腾的。在渝城的蒋介石必然坐不住,必然会下令国军集中力量向华中、华南日军发起进攻型作战。也不光是蒋介石,美军将领们也会坐不住,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反攻。只要盟军和国军发起反击,加上关内我八路军健儿、新四军健儿的全线反击,日军休想再从中国派遣军、南方军抽调一兵一卒支援东北战场,相反,他们得考虑在投降还是加强本土防御问题上做选择了。

  至于蒋介石会不会趁着我军向日军发起全线反击、陕西守备兵力减少之极再次攻击陕西根据地,制造大摩擦,刘一民相信不会。一是美国人不允许。二是说到底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态度还是坚决的,他虽然反共,但要他在这个全国战场拉开大反攻序幕的时候再向我党下手,他没有那么傻,也没有那种在政治上自掘坟墓的胆量。三是凭借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强大的实力,对蒋介石本身就是一种震慑,只要他敢做初一,我军消灭关东军后挥师入关,完全可以做十五,既消灭侵华日军,也推翻蒋介石政权,为建设新中国彻底扫清障碍。刘一民相信,蒋介石此时不会落井下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的。他最大的可能就是集中兵力反攻,多收复失地,不会给消灭了关东军以后的强横的我军提供借口的。

  这就是历史改变后的魅力所在!

  按照正常思维,在接到日军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军被歼灭的报告后,日军大本营必然会紧急研判东北形势。这些家伙们也都是日本侵略史上的一时俊彦,都不是草包,必然会看清楚关东军余部接下来的结局。日军丢失满蒙和远东又无力收复,绝对不愿意再丢失朝鲜半岛。他们肯定会当机立断,命令朝鲜军撤回朝鲜布防,甚至会命令关东军余部彻底放弃东北、远东沿海城市,全部撤向朝鲜半岛。如果日军撤向朝鲜半岛,政治上没有合法的朝鲜政府的邀请,我军进军朝鲜等于是进入了别的国家,政治上需要时间来完善这些缺憾;军事上,朝鲜多山,易守难攻,日军隔鸭绿江与我对峙,仗不好打。日军海军暂时还保持着依然强大的力量,随时可以给朝鲜军、关东军余部提供增援和补给。到时候,会真的像主席担心的那样,我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顾忌日军关东军余部和朝鲜军会随时杀过鸭绿江,而不能集中全力挥师入关,必然会延迟战争进程。

  必须把日军朝鲜军乃至整个关东军余部留在东北大地予以歼灭,那样才算是彻底消灭了关东军、朝鲜军,彻底收复了东北、远东、蒙古失地,朝鲜问题也可一鼓而定,我军主力可以全力入关作战,迅速消灭华北方面军。

  现在好了,原本处于隐蔽待机状态的日军朝鲜军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暴露了,只要我十二纵、八纵、十一纵能缠住日军朝鲜军和第四师团,天亮后,我军就可以集中轰炸机进行轰炸,用空中优势击溃该敌。只要击溃或重创朝鲜军,加上特战手段,他们就休想逃过鸭绿江!

  刘一民严令卡尔·斯巴兹少将和冯达飞,天亮时分出动所有轰炸机对暴露了行踪的日军朝鲜军、第四师团进行不间断的大规模轰炸,用航空炸弹、机载机枪、机载机关炮告诉小鬼子什么叫空对地优势!

  紧接着,李凌风指挥的由特战司令部和一纵一旅一团编成的特战编队接到了刘一民的紧急电令:向安东紧急实施空投,控制跨国跨江大桥,封死日军退回朝鲜的通道。

  星光闪烁的夜晚,长春各机场上都是灯火通明,塔台上一阵阵指挥调度命令通过扩音机在夜色中回荡。在各机场待命的特战司令部的特战大队、狙击大队、一团的战士们一个个神情肃穆,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候登机。轮到的部队,随着各级指挥员的命令,陆续登机。轮不到的部队继续原地待命,等候飞机返回,准备参加第二次、第三次空投。很快,美军东亚战略轰炸司令部的运输机、我军的运输机一架架次第升空,朝着安东方向飞去。

  这是伞兵作战,本来应该严加训练,反复进行演习才行。可惜这是战争年代,日军不给我们太多的演习机会,偏偏刘一民因为有在山西被日军击毁座机被迫跳伞的经历,胆子大的出奇,仅仅是每人演习了一次,刘一民就下令停止演习,准备投入战斗了。

  憨大胆,憨大胆,这个时候的我军,就是一群憨大胆!

  第一批登机空投的部队,是特战大队,由李凌风亲自率领,第二批是狙击大队,由王同生率领,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才是一团主力。没办法,运输机还是少,一次运载不了那么多部队。

  就在我军特战编队起飞向安东地区实施空投的同时,长春的广播电台突然恢复了播音,只不过呼号变成了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寂静的深夜,播音员甜美的声音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战火中的中国,也唤醒了在法西斯铁蹄下挣扎的苦难的人们。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本台现在开始第一次播音。从现在开始,本台将在解放了的东北名城长春为你报道东北抗日战争的新闻。下面播送本台重大新闻,下面本台重大新闻,收音机前的朋友们,请你们锁定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频率,收听本台新闻。”

  “重大新闻:本台战地记者最新报道,本日晚间,我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总司令刘一民将军、罗荣桓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叶挺将军统帅大军,向长春以西九台地区之饮马河一线的日军发起突击。我军先头部队在炮火掩护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饮马河铁路大桥、公路大桥。刘、罗首长当即下令全军过河突击。我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四纵队、第五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随即渡河,将日军第十四师团团团包围。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装甲部队引领主力发起突击,经激烈战斗,全歼日军第十四师团,击毙师团长川并密中将,第十四师团残部缴枪投降。

  我军随即扩大战果,采取诱敌惑敌手段,以攻击第十四师团友邻部队日军第二十军第七十一师团,迫使日军第二十军司令官国琦登中将率领第二十军直属部队及第三十军来援。待日军两支部队合流后,我军以强大的装甲机动力量,迅速行动,彻底切断了日军第二十军向北、向东撤退通道。西有水流湍急的饮马河,我军主力从南、东、北三面合围,动用强大炮群,一举摧毁日军第二十军抵抗意志。紧接着,我军全线突击。当是时也,我军万炮齐鸣,炮弹流星一般划过夜空,天空一片通明。我军各主力部队以车灯照亮战场,以强大的坦克、装甲车集群开路,各种轻重火力组成绵延不绝的火网,将日军死死罩进火网之中。在我军强大火力打击下,第二十军直属部队、第三十师团、第七十一师团瞬间崩溃,彻底溃散。我军展开政治攻势,全军指战员用日语呼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等口号,战场上口号声气势如潮,排山倒海,日军残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战至最后,日军残部逃无可逃,缴枪投降。此战,日军第二十军司令官国琦登中将、参谋长名仓柔少将、第三十师团师团长两角业作中将、第四十一师团师团长远山登中将以下主力在我军打击下灰飞烟灭,余部缴枪投降,无一漏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十军司令官国琦登中将曾任侵华日军第九旅团旅团长。1937年,国琦登率领第九旅团编为国琦支队,参加了攻占南京的战斗,在南京及其周围地区烧杀抢掠、奸杀妇女,犯下滔天罪行。刘一民总司令早已多次指出,拒绝接受发动卢沟桥的日军华北驻屯军旅团和攻占南京日军各部队的投降,杀无赦。现在,日军华北驻屯军旅团在我军袭占天津和消灭第二十七师团主力的战斗中早已被全歼,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被我军公审处以剐刑,今日国琦支队支队长国琦登再次死于我军刺刀之下,说明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日军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军被歼灭后,与这两支部队同时进攻至饮马河一线、窥视我解放了的长春城的日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在日军第四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率领下,连夜落荒而逃!

  曾几何时,号称日军精锐的常设师团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在侵华战争中、在日苏战争中攻城略地,气焰极为嚣张,今日却变成了为人不齿的逃兵,连陷于我军包围圈中的友邻部队都不增援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日军也不过尔尔,常设师团也不过尔尔,号称日军智勇双全的战将横山勇也不过尔尔!只不过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横山勇及其指挥的第七师团、第九师团还能逃多久?山田乙三指挥的关东军残部还能躲多久?”

 

 

第一四二0章 春雷(续)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这条重要新闻,不用说出自刘一民手笔。除了他,谁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在新闻的篇幅内,以精炼的语言,将战场情态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一听,顿时产生如同亲临的感觉。特别是对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攻进南京城各部队的再次追杀令,以及对日军的嘲笑,英风豪气扑面而来。除了统帅大军与关东军决战的刘一民,谁还能写出如此神采飞扬的文字呢?

  据说,刘一民写完后,奉命前来指挥部取稿子的著名战地女记者,晶晶牺牲后被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干部战士视为我军第一才女的黄薇,当场就朗诵了一遍。读完,不管首长们反应如何,见了刘一民就变得含羞带傻的黄薇,竟然对着手里拿着稿纸轻轻地吻了几下,惹得正随指挥部行动的唐星樱、赵小曼鼻腔里都发出了轻轻的哼声。直到这时,痴情才女黄薇才在参谋们的哄笑声中跑出了门,把稿子拿去拍发,供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10 , Processed in 0.08041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