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91 页

  寺本熊市的飞行技术、空战技能或许不低于冯达飞,甚至可能还会超过冯达飞,而且此时他抱着拼死一战的决心,横的很。只不过他的运气不好,战场形势对他极为不利。这不,他驾机蹿出去后,兜头就遇上了赶来堵截的戴维,一梭子机枪子弹打过来,差一点要了寺本熊市的命。吓得寺本熊市一按机头,从戴维的飞机下面蹿了出去。

  这一次,跟着他拼杀的剩下的四架战斗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落在了戴维率领的中队和冯达飞率领的中队的夹击中,除了一架战斗机和我军战机相撞外,其余三架被打成了火球。

  等到寺本熊市将飞机拉升后再度扑下来时,他才发现自己成了单机作战,虎入狼群了。

  刚才寺本熊市如果逃跑的话,可能不一定能逃掉,但毕竟是有机会。这个时候他就是想逃都逃不掉了。

  冯达飞完成转向后直接迎着寺本熊市飞了过来,机载机枪喷射子弹,打得密不透风。寺本熊市也是猛烈开火,子弹同样打得密不透风。远远地看去,两个人似乎要同归于尽了。

  结果,寺本熊市可能是胆怯,也可能是考虑到他的指挥职责,在电光石火之间,突然拉升,想从冯达飞的上空掠过。

  冯达飞不惜与寺本熊市以同归于尽的打法对射,要的就是这一刻。好一个冯达飞,就在寺本熊市的战机从他上空掠过的瞬间,猛推操纵杆,机头垂直向上,机载机枪一梭子子弹打出,全部打在了寺本熊市中将座机的腹部。“轰隆”一声巨响,寺本熊市的座机被打成了一团火球,结束了这老鬼子罪恶的生命。

  这场空战,随着寺本熊市的毙命,基本上都接近尾声了。

  此战,我中美空军战斗机机群以牺牲48名飞行员、被击落56架战斗机的代价,在地面火力的配合下,全歼日军增援机群,日军自关东军航空集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第二飞行集团司令官寺本熊市中将、第四飞行集团司令官下山琢磨中将、第五飞行集团司令官小细英良中将一下200架战斗机、100架轰炸机无一漏网。

  空战结束,刘一民当即下令返回各机场加油装弹待命的轰炸机群再一次出动,分两路轰炸攻击图们镇的日军和正在向安东地区逃窜的日军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

  接着,刘一民下令主力分兵,一纵迅速沿公路东进,以最快速度赶往图们镇,跨过图们江,奔袭新义州,关死南线日军退回朝鲜大门;命令二纵、七纵利用铁路、公路运兵,掉头南下,横扫吉林东南部地区,与南线攻击日军第四师团的八纵、十一纵和尾击日军朝鲜军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的十二纵队以及赶去增援的五纵、六纵合围日军第四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命令四纵随一纵东进,夺取敦化,进至图们时,沿铁路、公路向海参崴进军,配合由赤塔向东横扫的三纵、九纵夺取远东沿海城市,并相机攻占库页岛。

  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炮兵纵队和防空纵队分兵,以旅为单位,配合各部队作战。

  部署完,刘一民口述了给中央的报捷电,并报告将率军进入朝鲜,彻底摧毁日军在朝鲜的统治基础,确保东北、外东北、蒙古等解放区不再受日军袭扰。

  消灭了日军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军之第三十师团、第七十一师团、第四军司令官横山勇率领之敌七师团、第九师团和增援他们的第二师团以及第一师团、近卫第一师团和日军从本土调派的机群,东北战场形势彻底稳定。

  收到刘一民的报捷电报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当即对外公布战果,宣布我军歼灭日军最大的战略集团关东军,收复东北、外东北、东蒙古、外蒙所有国土。

  中央同时宣布在东北、外东北、蒙古地区设立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蒙古省、兴安省、热河省、新域省、鲸海省、库页省、长春特别市、沈阳特别市、大连特别市、海参崴特别市共十三个省、市的可抗日民主政府,公布了十三个省、市的省、市委和抗日民主政府行政首长人选。

  这十三个省、市的省、市委书记、省长、市长,基本上都出自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包括东北局的李富春、项英、彭真、林枫和东总的谭政、蔡中以及各纵队的司令员、政委,基本上人人有职务。

  东北局上报的方案是将东蒙古分别划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不单独设兴安省,也没有将长春和沈阳列为特别市。上报的各省、特别市的党政军建议名单中,也不包含各纵队司令员,基本上是调派政委、政治部主任去地方任职。因此,接到中央通报后,刘一民揣摩良久,才悟出了中央的用意,那就是要用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各纵队司令员、政委的威名和战绩来堵蒋介石国民政府之口,免得他又说我党破坏团结抗战。

  实际上,各纵队司令员、政委是不可能专注地方工作的,他们还得挥师入关,去消灭关内日军呢!

 

 

第一四五三章 东北野战军

  中共中央公开宣布将东北、外东北、蒙古地区划分为十三个省、特别市,并公开宣布成立十三个省、特别市的委员会和抗日民主政府,必将在国内国际引起轩然大波。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收复远东失地和外蒙事关长远,必须进行有效的统治。而有效的统治,附着于合法有效的政府。不在远东、外蒙、库页岛设置行政区划、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统治。时间一长,就必然重蹈历史上汉唐时期、明清时期对远东、外蒙统治的覆辙,得而复失。

  当然,中央敢于迎着政治压力上,也是以强大的实力做后盾的。这个实力就来自于我军强大的战略集团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来自于愈战愈强、发展壮大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就在对外公布十三省行政区划和党委、抗日民主政府负责人后,仅仅过了一天时间,中中中央、中央军委公开宣布,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改编为东北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由刘一民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蔡中任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任参谋长,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陆军野战兵团,每兵团辖三个野战军,另辖炮兵军、骑兵军等部队。

  同时,中央宣布成立东北边防军,刘一民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叶挺任第一副司令员,项英任第一副政委,谭政任副政委,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第一至第六共六个边防军,另辖边防炮兵、边防航空兵、边防骑兵、边防防空兵、边防工兵、边防铁道兵等部队。

  这个公开公布的改编命令,和头一天公布的设立十三省、特别市是相配套的,也是为了配合任弼时他们在苏联的谈判。实际上就是刘一民心里猜想的那样,显示实力!

  没办法,家业大了,就得断了一些宵小之徒的妄想。老百姓说的好,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保不准就有人想浑水摸鱼。得让那些家伙们知道,东北地区有我党我军百万雄兵,一切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都得打消!

  在对外公布东北我军改变的同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改编命令也下达到了东北局、东总。

  按照中央的改编命令,东北野战军设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情报分析部、保卫部,下辖各野战兵团、野战军及支援部队。

  其中,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现有十二个主力纵队全部改称野战军,按照原纵队序号分别变为东北野战军第一至第十二军,各旅改称师,师辖团,直至营连排班,全军按三三制原则编成。

  全军十二个军整编为四个兵团。其中,第一兵团下辖第一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二兵团下辖第二军、第六军、第十军;第三兵团下辖第三军、第七军、第十一军;第四兵团下辖第四军、第八军、第十二军。

  东北野战军直辖骑兵兵团、炮兵第一军、防空第一军、防空第一军、特战支队、工兵师、辎重师、重机枪师。

  东北边防军以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为基础,从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部队和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独立师、警备师、保安师抽调部分骨干予以加强,共编成边防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等六个边防军,承担中苏边界、中朝边界和东北地区守备任务。

  原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空军、海军、后勤司令部、编练司令部改归中央军委直辖,仍有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刘一民、政委罗荣桓指挥。

  东北大解放,情况特殊,所以中央限期宣布了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改编为东北野战军、东北边防军。事实上,中央下达给各战略区的命令上,不光是东北我军改编,山东我军、苏北我军、晋察冀我军、晋绥我军、晋东南我军、包括留守陕西的部队都被改编成了野战军。只不过为了掩护东北我军进入朝鲜和未来挥师入关,其它部队改编命令没有对外公布而已。

  这个整编命令,说实话,来得有点太快。本来这是刘一民很早以前的战略构想,但是眼下部队还在追击残敌,日军尚有第四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正在撤退中,当务之急是迅速扑上去合围日军、消灭日军,而不是大整编。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下达整编命令的时候,主席发来了一封长电,通报了任弼时在苏联谈判的艰难细节,要求刘、罗迅速歼灭南线之日军第四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攻占海参崴等远东沿海城市,真正实现彻底解放东北,并相继占领朝鲜,摧毁朝鲜的日伪政权。争取在6月份完成上述任务,挥师入关作战。

  至于库页岛,因为需要渡海作战,主席指示刘一民和罗荣桓,如能相机夺取更好。如不能则暂时搁置,待消灭华北方面军后再夺取库页岛。

  这就是大战略家、大政治智慧。如果我军在美国海军消灭日军海军主力前进攻库页岛,不说日军的航母编队了,光是小鬼子的潜艇就可以把我精锐的渡海作战部队拦住。

  接到整编命令和主席的电报时,刘一民、罗荣桓已经率领东总到达了延吉,在延吉架起大功率电台,指挥大军横扫残敌,并准备从延吉经图们镇过江进入朝鲜。

  刘一民率领的东总指挥机关是乘坐汽车行动,速度快,两天时间赶到了延吉。后面第四纵队还在横扫敦化地区、安图地区的日伪军呢!东总指挥部是跟着一纵的车轮绕过敦化城快速赶到延吉的。

  之所以要在延吉停留,是因为刘一民要在这里接见从西安赶来的朝鲜族干部和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中的朝鲜族干部,并与延吉地区的朝鲜族同胞代表座谈。同时,刘一民还要在这里见一见被俘虏的山田乙三、武藤章和溥仪、张景惠等人。

  春天的长白山是美丽的,长白山脚下的延吉城同样是美丽的。特别是解放了,小鬼子被消灭了,延吉城一夜之间竟然焕发出了青春,连朝鲜族的姑娘们都穿上了洁白的长裙,在街上载歌载舞,欢庆解放。

  看完中央的整编命令和主席的电报,罗荣桓和刘一民商量,是不是喝个酒,给叶挺送行,让他先返回长春去组建东北边防军指挥机关。

  中央整编命令和主席电报上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刘、罗率野战军主力征战,陈云、叶挺、项英率领边防军留守。这以后,东北大后方就交给陈云他们了。

  刘一民是穿越过来的,知道东北局这样的中央派出统一领导某个地区的领导机构,在建国后都要撤销。本来,中央应该是这一次整编就应直接撤销东北局的,可能是考虑到中央远在西安,影响东北地区事务决策,这才依旧保留了东北局。但是东北政务委员会是绝对不会再成立了。自己原来的让陈云主持东北党务、项英主持东北政务的设想实现不了了。

  罗荣桓的建议刘一民欣然赞同,当即喊来叶挺,要他向政委移交工作,准备返回长春,去见陈云、项英等人,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

  叶挺似乎很不情愿担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员,脸上没有一丝喜色,报告说战斗没有结束,他身为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副司令兼参谋长,应该留在前线,协助刘、罗首长指挥。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的事情,请刘、罗首长致电陈云同志,请他命令谭政和许光达承担。

  叶挺的态度让刘一民和罗荣桓很意外。要知道,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防线长、责任大、任务重,除了镇守边防外,还要在东北各地执行剿匪任务。这么强大的关东军垮了,伪满洲国灭亡了,不知道有多少散兵游勇躲进了深山老林,不尽快消灭他们。这些家伙将来就会成为匪祸的。

  战争年代的我军高级将领那都是无条件地服从中央命令的,绝对不允许违令和执行命令不坚决的。许多干部调动,就算是心里不情愿,也得先执行命令。叶挺身份特殊,资历老,他要是思想上有疙瘩,这工作就不好配合了。

  刘一民还以为叶挺是不想当副司令,就告诉叶挺,东北边防军的领导人选随后中央还会调整。比如自己这个司令员,将来率军征战,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如何能够及时指挥东北边防军?因此,中央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叶挺可不是这意思,他之所以有点不情愿回长春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是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刘一民和罗荣桓。说实话,自从他投身革命以来,和刘、罗共事这段时间是最愉快的时光,那是同志战友加弟兄一样的情意。

  叶挺见刘一民误解了他的意思,就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一四五四章 二叶对调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这句话是历史上主席曾经说过的话,很客观,很唯物!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是说不能共产党一党专政,搞独裁,要联合其他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说的是党内也是有山头的,有不同派系的,这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刘一民这个人的贡献不必说了,战功在那里摆着,建设根据地、发展部队的功劳也在那里摆着,不用任何人评价。但是,刘一民有一点,在这个年代显得特别的宝贵,那就是他的胸怀如海!

  罗荣桓不用说了,历史早已有公论,那是绝对的党内君子,为人正派,胸怀宽广。历史上,日军在山东赶走了他们认为的最大的对手于学忠苏鲁战区,但是却赶不走罗荣桓领导的山东我军。山东我军愈战愈强,到最后根据地大幅扩大,主力大幅扩大,等到抗战结束时,山东我军一下子就编成了八个主力师。没有罗荣桓的胸怀、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山东我军能有那么大的发展么?

  叶挺和项英在新四军工作的时候,矛盾是那么深,对新四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里面既有战略思想上的分歧,也有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很复杂。但是自从项英和叶挺与刘一民、罗荣桓共事以来,被刘、罗、蔡之间那种亲密无间、无比信任的关系所感染,他们也得到了刘一民、罗荣桓的信任和友谊。这是一种彼此坦诚以待、完全不设防的信任,是可以彼此挡子弹的情意,是建立在为共同目标奋斗基础上的,没有什么私心杂念的。

  正因为如此,受过很多委屈的叶挺不愿意留在东北,想继续跟着刘、罗横扫朝鲜、挥师入关,最好是能一直打到日本投降。说白了,叶挺就是怕留在东北再受委屈。

  连年奋战,当年的红18团发展壮大成了东北野战军,成了我党领导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部队战功之大、开辟的根据地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培养的干部和建立的地方政权之多,我军其它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相比。不知不觉之间,干部们中就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想调离刘一民部。调出去的想回来,留在这里的不想走。本来这是很正常的,政治环境好么!但是要是看在康生之流的眼里,这就是山头了,而且是我党我军中实力最强大的山头了。

  刘一民穿越前就精研军史,穿越后在战火中摔打了这么多年,已经成了威震一方的名将、名帅。但他绝对不是单纯的军事将领,而是军事、政治、经济都来得的名副其实的统帅级人物。他考虑问题,自然是首先要从战略上考虑,首重政治因素。

  这次东北我军整编,目的是要集中野战军主力,打战略歼灭战,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侵华日军,赢得抗战的胜利。野战军主力入关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保障,而这个后勤保障只能依靠物资充沛、交通发达的东北解放区。因此,让陈云、李富春、叶挺、项英、谭政、许光达留守东北,本来就是东北局向中央建议的。这几个人于公于私,都会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满足前线需要的。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次东北我军改编,分成东北野战军和东北边防军,也是刘一民在作战略构划并向中央建议时采取的一种富有政治智慧的策略。东北我军军力如此强大,解放区面积如此之大,必要时是需要拆分的。这对作为东北我军领导人的刘一民来说,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未来许多政治风浪的。说白了,就一句话四个字:自削兵权!

  还有一点,叶挺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指挥,新四军老军长,威震中外的名将,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刘一民率军入关作战后,需要有一位被各方面都推崇的名将来坐镇东北,确保东北解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自从曾中生牺牲后,东北我军中,除了刘、罗,没有哪一个将领的资历、声望能比得上叶挺的。加上叶挺这段时间给刘一民当副司令和参谋长,深得刘一民的信任和倚重,让他主军留守东北,现在确实是一时之选。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叶挺性格高傲,和刘、罗相处好不等于和别人也相处的好。严格说,让叶挺主军留守东北,也并不是完全合适。如果有可能,应该派一个性格外圆内方的统帅级将领来东北坐镇。关键是这种高级别的将领都有重任在肩,东北解放区以后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发生大的战事,而且还有陈云抓总,事情才这样确定的。

  刘一民耐心地给叶挺讲留守东北的重大意义,给叶挺讲未来留在东北的主要将领的性格特征、指挥风格和作战经历。特别是重点介绍了陈云同志。

  刘一民告诉叶挺,党内领袖级领导人中,陈云是有名的办事公道,严肃认真,务实稳健。和陈云合作,没有任何压力和顾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和尊重的领导人。

  同时,刘一民很严肃地指出叶挺本身的缺点。在刘一民看来,叶挺身上最根本的缺点,就是单纯军事观点问题。说白了,叶挺就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考虑问题多从军事观点考虑,很少以政治观点来考量。这种情况作为中级军事将领可能也没什么,但是作为镇守东北的高级将领,单纯军事观点就万万要不得。

  谈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谆谆告诫叶挺,未来东北边防事务,一般问题有叶挺、项英、谭政、许光达会商解决。重大问题必须向陈云同志报告,向中央报告,也可以向刘一民报告。在没有得到刘一民、陈云或者中央明确指示前,不得随意妄动,以免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处理与苏军关系问题,必须严格遵照中央指示执行,不得随意决断。

  刘一民之所以对叶挺谈的这么深、这么透,主要是不想让他犯错误。要知道,叶挺向蒋介石请示枪毙高敬亭一事,在党内、军内影响很坏。现在虽然名义上刘一民仍然是东北边防军司令员,但是刘一民率军入关作战后,对东北边防将会鞭长莫及,而坐镇东北的陈云不是军事长才。大事上陈云必然会正确决断,一般事情一定是交由项英、叶挺、谭政、许光达他们处理。叶挺与项英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正和好,需要时间检验。谭政和许光达的资历又比叶挺、项英浅的太多、太多。这里又牵涉与苏军打交道这样复杂的问题,一个处置不当就会造成损失。

  这种亲密战友之间的谈话,用不着遮遮掩掩。加上叶挺也很尊重刘一民,刘一民的话说的这么重,叶挺也都听进去了。但是,叶挺还是表态说,想给中央去电,愿意留在现在岗位上工作,随野战军征战。留守东北的事情,请中央另选高明。

  看来,叶挺是在新四军工作期间被项英排除在新四军决策机构军分会外一事给吓怕了,生怕刘一民、罗荣桓率主力一走,他会再次成为有名无实的军事首长。这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

  罗荣桓见刘一民越说叶挺心理压力越大,态度也越坚决,就不让刘一民再谈下去了,让叶挺去参谋处了解一下各部队进展情况。

  叶挺走后,刘一民摇着头叹气,说是叶参谋长钻牛角尖了,这是镇守一方、单独统军的好事,没有一个军事将领不渴望得到这样的位置的。怎么叶参谋长就这么执拗呢?与其这样,当初还不如向中央建议派叶总参谋长来坐镇东北呢!叶总参么长留在渝城或者西安都有点浪费将才,他这个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技巧,放在东北处理中苏、中朝边界守备问题,再合适不过,根本就不用自己这样啰嗦的交待和做思想工作。

  刘一民是在向罗荣桓发泄怨气,罗荣桓却听得眼睛一亮,脑子里翻腾了一会儿,就对刘一民说道:“叶总参谋长的资历、能力都是军内一流的,我觉得可以给主席去个电报,把叶挺的意见报告一下,把我们的想法也报告一下,请主席、周副主席、老总他们决断。”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4:34 , Processed in 0.06673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