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92 页

  刘一民刚才是顺嘴而出,罗荣桓这一说,刘一民愣了一下,干脆坐下来,摸出烟,点上抽开了。

  琢磨了一会儿,刘一民总算是想妥当了,对罗荣桓说道:“就这样办!政委,你去亲自给中央发密电,我请求辞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职务,请求中央派叶总参谋长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叶挺留任东北野战军副司令,袁国平仍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其它人事任命不变。”

  大约只间隔了两个小时,中央的回电就到了,基本同意了刘、罗意见,调叶总参谋长担任东北野战军代司令员,刘一民仍兼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叶挺调回军委工作,任八路军代总参谋长。等于是二叶对调。

  至于为什么仍让刘一民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主席的电报上说的很清楚:东北复杂的局面需要刘一民同志的赫赫威名!

 

 

第一四五五章 三千里江山

  二叶对调,实际上是一个很高明的措施。叶总参谋长的政治智慧、能力是得到历史检验的。他本人长期没有统兵作战机会,早就想到东北来一展身手,由于刘、罗建议,这次算是得偿所愿。叶挺呢,回到中央协助主席、周副主席、老总指挥全局,发挥他的军事才能,也非常合适。等于是皆大欢喜!

  因此,当刘一民向叶挺传达中央命令的时候,叶挺当即表示执行中央命令,打完南线之战就走,回长春和即将赶到的叶总参谋长对接。

  罗荣桓笑着说,以后再说叶总参谋长就是说叶挺同志了,剑英同志的称呼就要变成叶司令了。

  叶挺心情愉快,说话也幽默了:“我只是代理,不能称叶总参谋长,充其量是叶代总参谋长。这多了个代字,咱得谦虚不是?跟着一号、二号学了这么长时间,得有进步,可不能堕了东野的名头!”

  这才刚刚接到中央改编命令,具体改编方案都没有拿出来呢,叶挺就把听起来更加威武雄壮的东北野战军简称“东野”了。

  叶挺自然是不知道由于刘一民的穿越才让他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如果不是刘一民的穿越,他现在正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呢!

  叶挺的风趣让刘一民也感到吃惊,眼睛朝叶挺脸上扫了一圈,逗他说:“据说叶夫人是大美人,叶代总参谋长是不是想着到了西安就可以把夫人接去团聚,心情激动之下,说话都变得风趣了呢?老哥,我告诉你,久别胜新婚,你见了夫人可得悠着点,千万别闪了腰。”

  罗荣桓也打趣道:“就是,早就听说你们两口子的爱情很传奇,还没有听你说过呢!晚上找个时间,给我说说。林月琴都问我几次了,我都说不知道。”

  叶挺和夫人非常恩爱,是军中有名的恩爱夫妻。可惜叶挺从皖南突围过江时,夫人尚在香港,现在去了渝城,两口子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见面。

  罗荣桓这一说,一身轻松的叶挺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摆龙门阵说他和夫人认识的经过了。结果,罗荣桓怕他说起来没完,赶紧制止了他。三个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不管怎么说,主力改编成东北野战军也好,组建东北边防军也好,包括叶挺出任八路军代总参谋长,都是喜事,加上我军连战连接,歼灭关东军主力,那是喜上加喜,重重喜!

  刘一民就在喜气盈盈的东总司令部里接见了我军中的朝鲜籍干部。

  朝鲜的问题很复杂,很悲哀,总之一句话:一把辛酸泪。

  朝鲜也是个文明古国,朝鲜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中国古代典籍中,“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大传》中,里面记载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尚书大传》里“朝鲜”一词的意思是“朝日鲜明”。

  箕子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爵为子,故称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曾任商太师。

  据朝鲜典籍和司马迁《史记》记载,武王伐纣后,箕子带着族人和殷商的礼仪、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与那里的土著居民一道建立了朝鲜侯国,定都平壤,并延续1000余年,史称“箕子朝鲜”。由于保留了商代的文明制度,中原人都把“箕子朝鲜”称为文明国。“箕子朝鲜”直到西汉时候才被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卫满建立了卫满朝鲜。

  历史上,朝鲜都是中国属国。直到清末,由于满清日益没落,日本人才对朝鲜起了觊觎之心。

  这个时候,日本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入点。

  1862年,朝鲜国王哲宗去世,因为哲宗没有子嗣,只能让旁系李熙即位,是为高宗。李熙年幼,由其生父大院君摄政,从此开始了朝鲜王朝内部的权力争斗。不愿当父亲傀儡的李熙,在闵妃的帮助下大院君隐退,实现了亲政。这闵妃就是后世电视剧里的明成皇后,原是朝鲜京畿道骊州郡近东面蟾乐里人,佥正闵致禄的女儿,精明强干,比懦弱的大君主高高宗李熙强势多了。这一把老公公大院君赶下了台,闵妃就形成了以外戚集团为中心的政治势力,与大院君的势力相对抗。一边是父亲大院君,一边是爱妃闵妃,高宗李熙被架空了。这样一来,两股政治势力斗来斗去,就要寻找外来靠山。开始是闵妃引入了日本势力,打压大院君。后来再争斗过程中,闵妃认识到当时的朝鲜还是中国的实力强大,逐渐亲华。大院君原来保守,排斥日本势力,慢慢却和日本人亲近了。

  飘摇的政局,就是豺狼入侵的突破口。

  到了1876年2月,日本威逼朝鲜缔结了朝鲜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岛条约》。随后列强纷至沓来,朝鲜被迫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通商条约。包括满清政府都参与其中,成了欺负朝鲜的一员。

  就这,日本人还不满足,到1882年的时候,干脆策动军人暴乱,赶跑了闵妃,扶持大院君重新上台。满清政府得知后,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候补道马建忠率三艘军舰前往朝鲜,又增调淮军宿将吴长庆率军增援,以朝鲜为中国属邦为理由,照会日本不得采取激烈行动,并随即将大院君押回中国,囚禁于保定,闵妃重新执政。这是清政府和日本在朝鲜的第一次斗法,以清政府取胜告终。

  仅仅过了两年,日本人又不安生了。1884年12月4日晚,日本人再次策动叛乱,把国王、闵妃软禁于景佑宫,并组成新政府。这个时候正是袁世凯担任清朝驻朝鲜钦差大臣,当即组织反击,打得叛军和日本大使竹添率领的日军屁滚尿流,闵妃再次当权,重新成立了新政府。

  这两次斗法,都是以清朝的胜利而告终的。可惜,朝鲜统治者没有治国良策,满清又日益腐败衰落,日本却是日益强大,朝鲜半岛的斗争不但没有因此结束,相反越来越激烈。

  1894年7月23日,日军突然占领朝鲜王宫,推翻闵妃集团,扶植大院君政权。过了两天,也就是7月25日,日本发动甲午海战,大院君秉承主子主意,宣布废除与清政府的一切条约,与日本缔结了针对中国的“日朝盟约”。

  甲午海战与中国北洋水师覆灭、清朝战败而告结束。这场海战可不光是清朝赔偿日本多少白银那么简单,附带的是大量利益的丧失。中国承认了朝鲜独立,丧失了在东北亚的传统大国地位,延续多少年的传统朝贡体系最终瓦解,崛起的日本开始以强国身份出现,朝鲜沦为日本势力范围。

  让人想不到的是,朝鲜和中国的东北一样,又引起了另一头饿狼的觊觎。偏偏朝鲜急于摆脱日本的控制,对清朝政府又极度失望,主动向俄国靠拢。这样一来,惹恼了日本人。1895年4月甲午战争结束,10月8日拂晓日本就策动了“乙未事变”,30多名日本浪人冲进朝鲜王宫景福宫,见人就砍,闵妃被砍成重伤后被日本暴徒轮奸致死,尸体被泼上汽油烧毁,骸骨扔进了水池子。朝鲜王宫中的亲俄派势力也被清除。

  接下来就很戏剧化了,朝鲜国王高宗李熙带着儿子逃到俄国避难,俄国和日本开始了一系列外交谈判。整整谈了一年,双方才达成协议,朝鲜国王李熙这才回到朝鲜,宣布将朝鲜改名为“大韩帝国”,自己也由国王晋身为皇帝,年号也改为了“光武”。

  李熙当皇帝了,朝鲜也改名叫“大汉帝国”了,却阻挡不住日俄两国在自己的国土上整军备战。等到日俄战争结束,俄国战败,朝鲜就彻底变成了日本的保护国,丧失了独立的外交权。日本人在朝鲜设立了统监府,由日本驻朝鲜大使伊藤博文出任统监。

  就这,日本人并不满足,在陆续掌握了朝鲜的内政权后,开始策划把朝鲜并入日本版图。正好,朝鲜志士安重根于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导致朝鲜沦亡的罪魁祸首之一的日本枢密院院长兼朝鲜统监伊藤博文,日本人这下有了借口,威逼朝鲜皇帝顺宗李坧(哲宗的儿子)下诏书谈判,实行日韩合并。谈了将近一年,日本驻朝鲜统监、侵华魔头寺内寿一的父亲寺内正毅和朝奸李完用在1910年8月22日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一周后宣布合约生效,朝鲜并入日本。日本在朝鲜的统监府变成了总督府,寺内正毅当上了第一任日本的朝鲜总督,开始了对朝鲜迄今为止长达32年的殖民统治。

  也就是说,现在的朝鲜早在1910年8月就已经亡国了,被并入日本了,成了日本的一部分了。

 

 

第一四五六章 三千里江山(续)

  朝鲜被日本吞并的经过,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大格局内弱肉强食的一个真实写照。

  应该说,日本这么顺利的吞并朝鲜,滋长了日本人的侵略扩张野心。如果没有朝鲜的被顺利吞并,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时恐怕还得多思量思量到底敢不敢。正是因为顺利吞并朝鲜、抢占旅顺大连,日本人才野心膨胀,得陇望蜀,把贪婪的爪子伸向了东北大地,制定了满蒙是日本生命线的侵略扩张国策,并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然,日本人这样做最终也是要饱受苦果的,看看牤牛河和拉法河之间长图公路上以及周围田野里的日军尸体,就知道小鬼子遭到的报应了。

  日本侵占朝鲜后,不甘心当亡国奴的朝鲜志士就开始了抗日活动。

  早在1907年日军解散朝鲜军队,各地义军武装就蜂拥而起,可惜遭到日军疯狂镇压而陷入低潮。从1909年期起,朝鲜新民会等进步组织就决定以中国为战略大后方,以中朝边境地区为其独立运动基地。许多爱国志士和义兵陆续进入东北中朝边境地区坚持抗战。

  特别是苏联十月革命后,朝鲜于1919年3月1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三一运动”,要求朝鲜独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三一运动”基本上席卷整个朝鲜半岛,全朝鲜218个府、郡中,就有212个府、郡发生了2000次示威与冲突,参加人数达到200万,占当时朝鲜人口的10%,在国际上造成了巨大影响。日军对朝鲜人民进行了疯狂镇压,有7509人被日军杀死,15961人受伤,46948人被捕,8511人被日伪政权判刑。著名的朝鲜女英雄柳宽顺就是因为参加“三一运动”被日军活活折磨死在了监狱里。

  “三一运动”失败后,个别运动组织者由于惧怕日军的镇压和经不起收买,堕落为朝奸,但数十万朝鲜志士流亡海外,在上海、海参崴、夏威夷等地建立了六个“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坚持斗争。一部分朝鲜志士偷越鸭绿江后进入中国的军校学习,开始是在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等军阀学校学习,后来黄埔军校建立后,汇集了一批朝鲜志士。如历史上著名的崔庸健、李范奭、金元凤(金若山)、李青天、朴孝三、金雄、崔仁、崔德新等,都在黄埔聚齐。1927年国共决裂后,黄埔的朝鲜人开始分化,崔庸健、金元凤、朴孝三等选择跟共产党走,李青天、李范奭等选择了跟随国民党走。许多志士越过鸭绿江、图们江,加入了活动于中朝边境地区的义军队伍,打出了朝鲜独立军的旗号。到1920年的时候,活动于中朝边境的朝鲜独立军就有杜利军、光复军、正义军、独立团、新民团等将近40股分属不同组织的武装,不停地打击日军。因为这些朝鲜武装得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默许和暗中支持,日军不顾中国政府反对,调集三万大军越过中朝边界进行扫荡,斗争形势非常残酷,独立军斗争变得异常困难。

  残酷的条件迫使朝鲜杜利军趋于联合,但由于思想不统一,直到1925年,在中朝边境活动的朝鲜独立军各部才凝结成了正义府、参议府三大股。到1927年11月,再次分裂为革新议会和国民府两大派。到1929年12月份,朝鲜革命党在东北成立,伺候逐渐形成了朝鲜革命党在南满活动,朝鲜独立党在北满活动的局面。

  “九一八”事变后,朝鲜独立军配合义勇军作战。义勇军失败、抗联成立,双方依然合作。到1933年10月,活动于北满的朝鲜独立党、独立军主要干部奉设在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调令撤入关内,余部并入在南满的朝鲜革命军。

  长期的艰苦斗争,让朝鲜革命军伤亡惨重,无数英雄的鲜血把鸭绿江、长白山都染染红了。早期朝鲜独立军的领导人牺牲的牺牲、投降的投降,部队损失之大,非常罕见。后来,朝鲜革命军150人在革命政府军事委员崔昌岗、革命军副司令朴大虎、第一方面军司令崔允龟率领下加入了抗联,其余零散革命军转入隐蔽潜伏状态。

  这个时候,在中国境内的朝鲜组织和武装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随国民政府撤到渝城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其于去年年底组织的光复军,领袖人物是金九,建立有韩国国民党;第二部分是到中央苏区一直到陕西根据地的朝鲜革命者,他们在西安开办学校,在太行山创建了朝鲜义勇军,武亭任司令,朴孝三、朴一禹任副司令。部分人分散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充当翻译,拿起枪杆子与日军拼命。第三部分是加入东北抗联的原朝鲜革命军。

  不知道刘一民出于什么心理,这次接见搞的非常庄严。

  接见前,赶到延吉的朝鲜族干部都被安排住进了延吉城内最大的一家日本人开的旅馆,洗澡理发,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包括武装带、皮鞋都是从长春运来的。

  参加接见的朝鲜籍干部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西安和八路军、新四军中抽调过来的,包括朝鲜义勇军,也就是历史上朝鲜党政军中的“延安派”骨干干部,代表人物有武亭、金斗奉、崔昌益、朴孝三、朴一禹、崔仁、方虎山、李相朝、金雄、李成镐等;另一部分是抗联中的朝鲜干部,也就是历史上朝鲜党政军的“抗联派”、“游击派”,代表人物是崔庸健、金策、金一、金日成、安吉、金光侠、崔明锡、姜健、朴洛权等。这些干部在我军进军东北后,随杨靖宇征战安东地区,边作战,边发动朝鲜族同胞参军,工作很有成效。

  这些人中,资历最老的是崔庸健、武亭,现任职务最高的是也是崔庸健、武亭、金策、金一、金日成等人。

  眼见着关东军主力已经覆灭了,眼见着已经到了图们江边,眼见着马上就要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了,这些朝鲜籍干部们心情激动,洗好澡,理完发,换好装,每一个人说话,排成整齐的队形,早早地赶到了东总司令部所在的日伪间岛省政府门前,等候刘、罗首长接见。

  这些人都是中共党员,也是部队骨干,打仗打老了的,纪律性强,脑子管用,都知道刘、罗首长此时召见他们必定是与解放朝鲜有关,这里面的意义太重大了,重大得让激动不已的干部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

  刘一民本来是想在早上接见这些朝鲜干部的,趁着早上旭日东升的背景,营造一种生机无限的氛围。但是戎马倥偬,时间不由人,只能在下午接见了。

  下午四点,东总司令部临时驻地的大门打开了,让这些朝鲜干部们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东总警卫团警卫一营的战士们一色的崭新的灰军装、翻毛皮鞋,列成了仪仗队,半自动步枪上枪刺在春日暖阳照耀下闪闪发亮;一旁二十七个号手排列成九人一排的三排队形,金色的军号,军号上的红飘带,颜色鲜艳得让人眼睛为之一花。站在号兵一侧的,是东总文工团的阵型,女团员两排,男团员两排,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团长赵小曼站在队列前,美丽的眼睛注视着门外的朝鲜籍干部们。

  带队的武亭想不到威震天下的刘、罗首长会以如此隆重的形式迎接他们,马上喊起了口令:“全体都有,立正!”

  所有的干部皮鞋“咔”的一声,立正,双目直视东总司令部大楼正门。

  这时,赵小曼转过了身,双手做了个预备、唱的手势,文工团的歌声就响起来了。先唱的是《十送红军》,接着唱的是《八路军军歌》,第三首唱的是原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第四首唱的是《义勇军进行曲》。

  男女声四声部合唱,悲壮,雄劲,催人奋进。

  歌声一停,东总警卫团团长李宗睿大声吼道:“吹号!欢迎我们英雄的朝鲜战友!”

  军号响了起来,激越的号声响彻在延吉城的上空。武亭他们听的清楚,那是冲锋号,那是首长在命令他们冲锋!

  武亭是北方军官学校炮科毕业的,在中央红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役,当过红军总部作战科长、直属炮兵团团长,是唯一走完长征的朝鲜籍中共党员,红军有名的炮兵专家、猛将,也曾在红军大学任教,知道刘一民军纪森然,注重军容军姿军风。见了这种阵势,就知道刘、罗首长一定在楼里看着他们呢,马上大吼一声:“全体都有,正步走!”吼完,武亭以标准的军姿,带着干部队,迈步向院里走去。

  队列进入大门的时候,就听东总警卫团团长李宗睿又是一声大吼:“全体都有,敬礼!”

  精锐的警卫一营刷地一下,全部持枪在胸前,行注目礼!

  这场面,这阵势,让每一个历经磨难的朝鲜干部们都觉得庄严无比、神圣无比!

 

 

第一四五七章 三千里江山(再续)

  刘一民之所以把接见这些我军中的朝鲜干部看得如此重,主要是感念这些同志与我军并肩战斗、血浓于水的情意。同时也是想给这些未来的朝鲜党政军负责人深入的交谈一下,重点是为牢不可破的中朝友谊奠定坚实基础。

  至于未来朝鲜政局,刘一民无意刻意作出安排。因为朝鲜和中国毕竟是两个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事情刘一民是绝对不干的。他知道,以朝鲜人民的智慧,会选择出自己的领袖和要走的道路的,不用他啰嗦。再说,他也没有权力对另一个国家的政局安排指手画脚。中国自己的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小鬼子还占着中国那么大地盘呢!

  这次接见给这些未来的朝鲜党政军负责人留下了非常美好、非常深刻的印象。刘一民谈笑间指点江山的风华气度、展望大东北未来发展趋向及措施的远见卓识和务实精神、如春风一般和煦的态度、拉家长一样的亲切的话语,让这些朝鲜干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血浓于水、什么是一家人、什么是战友加兄弟、什么是亲情。一句话,有强大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野战军做后盾,有广袤的大东北解放区、华北根据地、陕西大后方做后盾,朝鲜的独立解放就在眼前,而且独立后的朝鲜会发展壮大,无限美好。

  这些朝鲜同志毕生奋斗的就是赶走日本人、争取祖国解放和独立。因为这个目标,他们才越过边境,到中国坚持抗战。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虽然已经融入进了我党我军中,成了我军的一分子,但是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不可能忘记的。因此,当刘一民说让他们随主力进入朝鲜、为自己祖国独立解放而战的时候,所有的朝鲜干部都激动的站起来高呼独立万岁!

  这些朝鲜干部都知道,朝鲜独立解放,靠他们的力量是实现不了的,只能依靠我军进军朝鲜来实现。但是,历史上的中国政府都是把朝鲜当成附属国看待的,中朝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朝贡关系。中共领袖们和统帅大军、此时此刻决定着朝鲜命运的刘、罗会怎么看待朝鲜问题、会怎么解决朝鲜问题,决定着朝鲜是否能够真正独立解放。要知道,自古以来天上都不会掉馅饼,有的同志奉命赶来参加刘、罗接见的时候,心里还忐忑不安,一怕我军以进军朝鲜涉及国与国关系问题为借口,在中朝边界止步不前。因为关内还有大批日军,中国的抗战远没有结束,轮不到先解决朝鲜问题。二怕我党我军像过去的中国政府那样,以天朝上国自居,要求与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种担心随着刘一民的谈话烟消云散,朝鲜同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他们在中国抗战的血没有白流,中朝一家,血脉相通,我党我军是他们真正的后盾!

  金策提出,朝鲜境内现在已无日军成建制野战师团,东北野战军进入朝鲜后,一战定朝鲜不成问题。关键问题有三个,一个是必须建立统一的朝鲜党组织,形成合力;第二个是东北野战军主力解放朝鲜后能在朝鲜停留多久,能不能保证在朝鲜自己的军队发展壮大起来之前,留一支精锐部队在朝鲜,承担朝鲜的安全防卫工作,待朝鲜自己的军队建立完善后,东北野战军部队再行撤离回国;第三个问题是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得挡住在渝城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光复军返回朝鲜。不然的话,朝鲜有可能在东北野战军部队撤离后陷入分裂和内战。

  金策提的这三个问题,显然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应该是朝鲜同志已经讨论过,委托金策提出的。最起码也是小范围酝酿讨论过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46 , Processed in 0.0674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