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896 页

  陈云估摸着刘一民一会儿半会儿不会出来,罗荣桓也是长时间不见林月琴和孩子了,就让几个领导各忙各的去,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在司令部的伙房碰头,吃完饭分头向刘一民报告工作。

  刘一民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住处后,先把两个小家伙脱光,领到洗浴间里洗澡,把两个小家伙身上的灰搓的干干净净的,这才给两个儿子穿上衣服,喊警卫员打来开水,招呼儿子喝水。忙乎半天,才开始问来年各个儿子的功课。

  上次在西安,刘一民发现和儿练功进度不快,这次不错,和儿把武当龙门派的入门工夫练得像模像样的。看来这小家伙是下工夫了。功课也不错,刘一民检查了和儿随身带来的学习本,很满意。国语、算术、英语,老师的批改,刘一民仔细看了一遍,在和儿的脑门子上敲了个爆栗,夸奖儿子能干。

  受了表扬的和儿马上就说外婆还教他学法语,说完就用法语说了一段话。

  刘一民不懂法语,忙问儿子说的是什么?

  和儿伸出双手,抱着刘一民的脖子,对着刘一民的耳朵,童声里充满了天真:“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我爱你。我长大后要当一个你这样的大英雄,当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刘一民哈哈大笑,抱起儿子就向上抛去,接住再抛,逗得和儿咯咯直笑。

 

 

第一四六四章 东北发展规划

  刘一民和两个儿子享受父子天伦之乐,一直到倪华带着晶儿回家。

  这段时间,由于连续大战,倪华和刘一民基本上就没见过面。回家后,看到刘一民和两个儿子玩的正好,稍微洗漱一下,就带着晶儿和刘一民一起逗三个孩子玩。

  刘一民既怕倪华不接受两个儿子,也怕儿子们不认倪华妈妈。这下总算是放心了,心里边把倪华和唐星樱两个千恩万谢。既谢倪华的宽容大度,也谢唐星樱教育的好,没有因为婚姻变故给儿子们灌输仇视倪华的思想。

  连战连捷,一举解放大东北地区和朝鲜,刘一民心情本身就好,加上家事和顺,那心情是好上加好。中午时,刘一民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就在楼下的小餐厅里领着倪华和和儿、平儿、晶儿美美的开吃了。

  陈云、罗荣桓等人也在这个餐厅吃饭,等着吃完饭向刘一民报告工作。一见刘一民做了一桌子菜,香气扑鼻,就开始往跟前凑,打牙祭。结果,这几个领导人刚凑上来,都还没有尝几口呢,就被林月琴、任莹赶跑了,她们带着孩子坐到了桌上,连刘一民都被赶跑了。惹得刘一民哈哈大笑,生怕不够吃,又一头钻进厨房,叮叮咣咣忙乎了半天,让孩子们吃了个尽兴。

  下午,刘一民听取了陈云、李富春、项英、彭真、叶剑英等人关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交通建设、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筹建等方面的工作汇报。

  这一听取汇报,就整整听了一下午。刘一民感觉有必要召开东北局会议,对东北未来发展做出清晰的规划,对东北野战军整编和东北边防军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就决定第二天召开东北局会议。

  晚上回到家,吃过饭,刘一民换上便装,带上倪华和三个孩子到长春街上逛街。

  这是长春解放后,刘一民第一次一身轻松地游览长春市容市貌。一家五口连车都没坐,平儿骑在刘一民的脖子上,晶儿抱在刘一民怀里,和儿跟在刘一民身后,一家人就像普通的长春市民一样,在街上漫步,时不时地进到商店里看看,给三个孩子买点零食解馋。

  跟在刘一民身后的李小帅等人,也都穿上了便衣,远远的跟着,不去惊动这一家子,让他们享受一下休闲时光。

  这一逛街,刘一民就发现长春确实很漂亮,绿化程度很高,和后世的大都市相比,少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多了几分绿色和安宁。

  这个时候,长春街上白天的庆祝活动早已结束,但是沿街的店铺门口都有市民三三两两地站着,在议论着我军的战绩,说着伪满时期的往事。

  倪华怕市民们认出刘一民,不愿意再逛街了,扯着刘一民返回司令部。

  到家后,刘一民交待李小帅把和儿和平儿送回去,交给唐星樱。和儿和平儿不愿意离开父亲,扯着刘一民的手不松,非要刘一民送他们回去。刘一民知道自己不能送,送儿子回去不要紧,关键是送去后自己今天晚上可能就不回来了,那就太欺负倪华了。因此,他又哄又劝,答应和儿每天放学后可以带着弟弟一起来见他,这才把憋了两眼泪的和儿和平儿送走。

  晚上睡觉的时候,倪华很乖巧,洗的干干净净的,任由刘一民折腾。等刘一民心满意足,安生了,倪华这才幽幽一叹,对刘一民轻声说道:“我也要生儿子!”

  刘一民马上就明白倪华心里还是吃味了,赶紧哄劝,夸奖倪华识大体,接纳自己的两个儿子,没有在儿子面前办他丢人。这样的女人才不愧是红菩萨、才不愧是他刘一民的夫人。

  倪华脸一冷,丢过来了一句“你既然知道我的好,就少背后勾三搭四,少让我难堪!”

  刘一民知道一定是黄薇在战场上吻自己的事传到倪华耳朵里去了,就慌忙解释说当时是特殊情况,黄薇惊吓过度,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动很正常。女同志,毕竟胆小,没什么的。

  劝了半天,倪华才脸色好转,丢过来一句:“我有了。唐星樱能生儿子,我也能!”

  这下把刘一民喜得啊,伸手就往倪华的肚子上摸。

  倪华伸手打掉了刘一民的手,轻声道:“这才多长时间,你能摸到什么啊?老实睡觉!”

  刘一民慌忙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裳,找出奶粉,又跑到警卫团的厨房里找了两个鸡蛋,烧水,做了一缸子鸡蛋茶,兑入奶粉,这才端回来,非让倪华喝了再睡。

  倪华喝着喝着,眼泪就出来了。刘一民不知道又咋惹着老婆了,赶紧哄。倪华流了一会儿眼泪,才把奶粉喝完,然后幽幽一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心爱的男人,想不到这男人还那么招人喜欢,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女人喜欢!我还得像那些争风吃醋的女人一样,死死地看着自己的男人。紧看慢看还看不住,我怎么这么命苦?”

  刘一民赶紧表白,什么海枯石烂不变心之类的誓言说了一大箩筐,倪华才安静下来,告诉刘一民,她会像待晶儿一样待和儿、平儿,这个家是晶儿的家,也是和儿、平儿的家,她会尽到做母亲的责任的。

  倪华是东方天使,也是一个女人,女人的烦恼她都有。这番话也是她在不满意、委屈等等多种情绪交织的情况下伤心难过后说出来的,等于是向现实妥协了。刘一民脑子翻动几圈,明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再三安慰,这才搂着倪华酣然入睡。

  第二天上午,刘一民在一楼会议室召开了东北局会议,研究东北野战军整编及入关作战和东北边防军编成问题,部署大东北地区政权建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民族团结等工作。

  中央已经决策刘、罗率主力入关征战,东北局的工作、东北边防军的工作虽然仍由刘一民挂帅,但具体交由陈云抓总。以陈云的资历、能力,刘一民都可以放手,专注入关作战即可。但是,作为穿越者,刘一民深知东北对于新中国的重要性,也知道后世改革开放后东北重工业下岗工人多、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因此他才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亲自主持东北局会议,研究制定大东北地区发展纲要性政策,以期保证大东北地区能够快速稳步发展,为未来的新中国做出贡献。

  这样一来,会议就开的长了,整整开了两天,才算结束。

  刘一民主持制定的是东北未来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通过奋斗,合理调整东北的经济体系,将以服务军工为主的重工业转化为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主的重工业、轻工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以汽车制造业、列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农机制造业、药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为龙头,优先发展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采矿及冶炼,将东北建设成全中国最大的机械装备、汽车、列车、飞机、船舶、电力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基地,建设成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建设成大豆、玉米、小麦、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成皮货、家具、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成新闻、教育、出版、文化、电影等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成以长春为中心、覆盖东北、外东北、蒙古地区的金融中心。

  这是规划大纲,不可能太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进行具体的调研、细化。

  矿山采掘和冶炼业,东北的基础相当好。除了抚顺煤矿、本溪煤矿以及铁矿等采矿企业外,还有鞍钢这样的大型钢铁厂,日本人在大连兴建有一座现代化的炼油厂,这些都是我党我军接管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重点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进行技术改造,研制施工机械,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安全事故。

  制造业方面,东北有日本留下的满铁列车制造工厂和现在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大连也有造船厂,所缺的是汽车制造厂。规划中,刘一民特意写上要在东北兴建长春汽车制造厂,研制生产军用、民用汽车,研制生产坦克、装甲车。及满足部队作战需要,也满足将来交通发展需要。至于农用机械,优先发展拖拉机和收割机。这两样农机,美国、苏联都早已研制,并投入农业生产使用。东北平原地域辽阔,水源充足,荒地荒滩、沼泽多,像著名的北大荒,就非常适于大兵团屯垦,只要下力气去干,就能变成米粮川、粮食基地。

  其它方面不一一赘述。总之,这个发展规划,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坚持下去,大东北地区就会成为欣欣向荣的雄厚的经济体。比之历史上东北解放后的情况,那是缩短了几十年的探索时间,少走了许多弯路。

 

 

第一四六五章 整编

  至于东北野战军整编和东北边防军编成,主要问题是干部安排,也就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好办,这个时候的干部没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都是命令一下立即报到,没有多余的话。只不过东北野战军的情况有点特殊,各部队打的都很好,干部们表现的都很突出,这一编成四个兵团,就只能是严格的看战功用干部。一兵团、二兵团、三兵团的军事主官都好说,刘一民部作战养成的习惯就是教一旅、教二旅、教三旅首长指挥配属作战的其它旅,高原、刘建立、李清分别出任一兵团司令、二兵团司令、三兵团司令那是众望所归,没有异议的。只是四兵团司令员由谁来当,就颇费思量了。

  按照中央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第四兵团由四纵、八纵、十二纵改称第四军、第八军、第十二军后编成。就这三个纵队来说,赵山是司令员的不二人选,雷鸣和王南湖分任政委、参谋长就行。但是,在东北野战军各纵队首长中间,赵山的资历比不过六纵司令员张洪涛和七纵司令员陈大勇。在作战使用上,如果六纵或七纵和八纵在一起作战,那也是以张洪涛或陈大勇指挥为主。因此,刘一民考虑来考虑去,第四兵团司令由七纵司令员陈大勇升任,赵山调任三兵团政委,去和李清做搭档。

  刘一民这个决心定了后,罗荣桓就建议调整三兵团和四兵团变成。将八纵编入三兵团,七纵编入四兵团。上报中央后,中央当即复电同意。

  整编后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刘一民,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蔡中,参谋长袁国平,后勤部长吴征,情报分析部长钱壮飞,保卫部长胡底。

  东北野战军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野战兵团及一个骑兵兵团,直辖炮兵第一军、防空第一军、工兵师、辎重师、重机枪师、特战司令部。

  第一兵团司令员高原,政委洪超远,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建安。下辖第一军、第五军、第九军,直属装甲第一旅。

  第二兵团司令员刘建立,政委张洪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士渠,下辖第二军、第六军、第十军,直属装甲第二旅。

  第三兵团司令员李清,政委赵山,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许世友,下辖第三军、第八军、第十一军,直属装甲第三旅。

  第四兵团司令员陈大勇,政委雷鸣,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南湖,下辖第四军、第七军、第十二军,直属装甲第四旅。

  一兵团的装甲一旅是我军装甲部队的种子部队,各兵团的装甲旅都是脱胎于装甲第一旅。三兵团的装甲三旅是三纵北上横扫远东时组建的,经历了战火淬炼。二兵团的装甲二旅在饮马河之战及以后的一系列战斗中随装甲一旅作战,现在虽然由于坦克不够,还不满编,但已具备战斗力。四兵团的装甲四旅现在只有编制,既没有坦克也没用装甲兵,一切都只是设想。不过,也不算是设想,日军华北方面军还有一个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刘一民计划打掉这个师团后,缴获的装备编入四兵团的装甲第四旅。

  骑兵兵团司令员胡老虎,政委鲍文、参谋长李德光。下辖骑兵第一军、骑兵第二军。

  由于几个纵队政委都调到地方工作,为了确保部队指挥通畅,东总命令各兵团首长原兼任的军长职务暂时不调整,待消灭华北方面军后再做调整,只是赵山和陈大勇对调。赵山任三兵团政委兼第七军军长,陈大勇任第四兵团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至于各兵团的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因为考虑到大战在即,不能因为干部调整提拔幅度过大而影响战斗力,加上刘一民习惯指挥到各军,暂时没有任命,只能等入关作战告一段落后再统一提拔任命。

  这一次整编,实际上是东北野战军作为我党我军最大的战略集团的形成标志。通过整编,将后勤司令部、编练司令部、铁道兵司令部全部留在了东北大后方。东北野战军的空军、海军也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虽然暂时仍属刘、罗指挥,但是隶属关系明确了。等于是让东北野战军轻装上阵,专一作战。

  东北局会议结束后,整编命令随即下达各纵队。刘一民、罗荣桓特意在长春召开了东北野战军整编及东北边防军成立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入关作战和东北边防工作。

  东北解放了,外东北地区解放了,东蒙古和外蒙古解放了,朝鲜也解放了,此时的刘一民,意气风发,言谈举止之间,都是一派指挥若定的统帅气质。

  刘一民在会上讲,这次整编,不是简单的整编,而是东北野战军的一次质的变化。过去我们是八路军的时候,小鬼子喊我们土八路,以为我们是小米加步枪,钻山沟打游击。结果呢,我们首战祁县,消灭第二十一旅团,令小鬼子刮目相看。直到进军东北前,我们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每一次战役基本上都是日军主动进攻,我军以灵活战术应战。进军东北也是这样,关东军反扑,我们迎敌,还不得不采取避实就虚、各个击破的战法破敌,多烧了多少汽油,让战士们少睡了多少囫囵觉。以后就不同了,我强大的东北野战军编成后,试问日军有这样规模的战略决战集团么?没有,日军只有一个第十一军是战略进攻部队,但他们处在国军的攻击之中,不可能开到华北来,除非他们放弃武汉、上海。华北地区仅仅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第一军、第十二军和华北方面军的直属部队,表面看兵力不少,好几十万。但是,他们大量的兵力都摆在山东、山西战场上,既要守备占领区,又要应付我八路军各部队的进攻,天天有损耗。而且,由于我军解放东北,华北日军、华中日军的弹药补给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编成的我东北野战军,四个野战兵团、一个骑兵兵团、一个炮兵军、一个防空军,这么庞大的兵力,要是不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寻找日军决战,那就愧对东野二字了。从现在开始,在关内战场上,将是我军攻、日军守,什么时候打、打什么地方,那都将有我军说了算。一句话,战场主动权转到我军手里了!

  这话可不是刘一民吹牛,东北我军发展壮大到今天这种地步,那可不光是由四个野战兵团,背后还有东北边防军和东北各地的地方武装,编练司令部天天在训练新兵,随时可以补充部队。兵工厂在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假以时日,如果我军主力需要扩军,再拉起一个两个兵团都不是难事。

  这就是有了大东北解放区的好处所在!

  国军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后损失那么惨重,但都能及时补充,就是靠的大后方。没有大后方的支持,日军早就打到渝城去了。

  刘一民告诫干部们,此次大整编,目的是要以兵团为单位,独立承担某个方面的战役任务。无论职务如何变动,打鬼子、解放全中国这个目标是不变的。可能个别同志暂时安排不合适,没有什么。我们都是抗日军人,命都可以不要,还会计较个人职务变化是否妥当么?黄苏、李一默他们都牺牲在了我们前头,和他们相比,我们能活到今天,不是命运格外垂青我们,而是苍天要我们活着打鬼子,完成烈士们没有来得及完成的抗日大业。我们还有什么值得计较呢!

  干部们其实没有这种想法,刘一民之所以这样讲,那是防微杜渐,让干部们高高兴兴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率领部队去再创奇迹。

  会议结束后,刘一民、陈云、罗荣桓、叶剑英等领导和大家合影留念,招待大家吃了顿饭,然后就让干部们迅速返回部队,做进军关内的准备。

  新任东野参谋长袁国平也卸任编练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职务,将编练司令部工作向东北边防军代司令员叶剑英做了移交,走马上任了。

  历史上,袁国平牺牲在皖南事变中。由于刘一民的穿越,袁国平的命运发生了极大变化,根本就没有到新四军去工作过。在教导师中,袁国平担任过旅政委、区党委书记,长时间主持新兵编训工作,对刘一民部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刘一民向中央推荐袁国平接任东野参谋长的根本原因。

  袁国平资历很老,他和林彪一样,都是黄埔四期毕业的。中央苏区时期,袁国平就是军团一级的领导干部,获得过二等红星奖章。妻子邱一涵历史上是走完长征路的30名女红军领袖之一。

  袁国平一上任,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入关作战计划。

  这个时候,罗延的侦察兵早已潜入了关内,与坚持冀热辽的李运昌部联系上了,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向东总司令部汇来,给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依据。

 

 

第一四六六章 乔巴山

  东北局会议和东北野战军整编会议后,东北野战军各主力纵队隐蔽向南集结。与此同时,刘一民展开了一系列惑敌动作。

  西安的新华社播发了一条重要新闻,说是主席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参加的中共重要领导人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刘一民的名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一民是在消灭关东军、朝鲜军后,回西安向中央报告工作去了。

  紧接着,长春的报纸、电台连续报道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蔡中分别到库伦、海参崴慰问部队、与当地群众代表座谈的新闻。接着就是报道陈云、李富春、项英、彭真等人在沈阳、长春、哈尔滨、赤塔、延吉等地与满足、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犹太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座谈的新闻。电台上连续报道,报纸上有图片有文字,清清楚楚。特别是报道陈云到金州纺织厂、抚顺煤矿等企业的新闻,报纸上印发的图片都是陈云一身工装、与职工一起在车间、矿井工作的照片,绝对真实。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33 , Processed in 0.061561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