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904 页

第一四八0章 挥师入关(续)

  大军入关在即,刘一民豪情万丈,讲话时充满自信。

  各兵团、各军首长提问结束后,刘一民开始动员:“我们这支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湘江之战到今天,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战斗,现在已经成了一支拥有空军、海军、装甲兵、强大炮兵的战略决战部队。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军有了东北大后方,每天都有新生产出来的大炮、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弹药源源不断的补充部队。甚至每个月都可以补充一个飞行大队作战需要的飞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我们敢于挥师入关、与华北方面军决战的物质基础!”

  从湘江整编到消灭关东军,每一次大的战役行动前刘一民都要作动员部署。但这一次讲话和以前的讲话不同,这一次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我强敌弱,最起码也是势均力敌,而我军的火力、突击力量明显高于华北日军。因此,干部们都急于听刘一民如何分析指导入关作战。

  就听刘一民说道:“刚才袁国平参谋长通报了华北方面军的兵力构成和作战部署,同志们都清楚了。别看华北日军有十九个步兵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十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兵力相当庞大,但是它的第一军、第十二军和大多数独立混成旅团都分别在山西战场、山东战场与我军作战,冈村宁次所能使用的。也不过是拼凑起来的十个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和七个独立混成旅团。至于伪华北治安军,战斗力无法通伪满军相提并论,不值一提。就是这十个师团和七个独立混成旅团,那也不可能全部用于阻截我军。冈村宁次正在冀南、冀中扫荡,这家伙心狠,企图一举荡平冀中、冀南,他至少动用了10万兵力。因此,与我军正面相抗的,充其量也就是五个步兵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从兵力和装备上说,我军占有绝对优势。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我开始讲的,我军后勤补给及时、充足,而华北方面军,早就被我军打成了穷光蛋,现在又只能靠日本本土提供补给。一旦我们的空军封锁了青岛海面或者山东我军切断了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小鬼子还上哪里去补充武器弹药么!”

  满屋都是哄堂大笑!

  刘一民接着讲道:“不过,这冈村宁次十分的狡猾、凶残。大家看清楚们,这老鬼子的兵力部署很有讲究,五道防线,前三道都是皇协军,那是替鬼子挡子弹的。后两道防线才是日军,而且是日军战斗力比较弱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的五个师团和精锐的独立混成第一、第五、第七旅团以及战车第三师团,都摆在后面。这说明个问题,那就是冈村宁次在给我们下套,他企图通过五道防线消耗我军,然后用主力打反击。这老鬼子简直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他不知道,老子坐这里不动,就能把他的小肚鸡肠看的清清楚楚!”

  会议室里的笑声更加响亮了。

  刘一民点上一支烟,美美的抽了几口,这才说道:“本来,我们这次入关作战,可以采取的战法很多。比如利用海军的船队,突然在青岛附近登陆,攻占青岛,关死华北方面军撤回日本的大门。再比如,我们通过海上运兵,直接攻占塘沽,夺取天津。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我是这么考虑的,一支百战精锐,总算打偷袭、打伏击没意思。我军要想无敌于天下,那就必须和敌人硬碰硬大决战,通过大决战吓破日军的胆,也吓破其它一切可能会觊觎我军的潜在的敌人的胆!因此,这次我们四个主力兵团要猛扑上去。冈村宁次不是想打老子的反击么?好的很。我们要和冈村宁次比一比,谁的大炮多,谁的炮弹多,谁的飞机多,谁的航空炸弹多。一句话,那就是要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老子要一拳把冈村宁次砸趴下,吓得他不敢固守北平,仓皇出逃。这样,既进一步磨练我军的战斗力,又能保全北平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不受炮火损害!大家明白了吧?”

  “明白!”回答声打雷一样!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精锐的关东军都在我们的手里灰飞烟灭了,华北方面军算个什么?在我眼里,看华北方面军如看蝼蚁!这一次,我们就是要往死里欺负日军!大家回去后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的做到步炮、步坦、地空三个协调,要让大炮打得准确地距离步兵冲锋线只有50米!让飞机能够准确的用炸弹给步兵开路!让坦克能准确地敲掉小鬼子的明暗火力点。也就是说,我们一出手,就要以大规模机群开路,装甲集群突击,步兵蜂拥跟进,以强大的实力摧毁冈村宁次的一切企图,打得小鬼子尿不成股,立足不住,一路溃退,最后除了缴枪投降别无它路可走!”

  朴朴实实却又豪情万丈的语言,简单明了地勾勒出了日军的总部署和企图,三言两语又把我军的战法、目的说的清清楚楚,袁国平在一边听的暗暗敬佩,觉得还得多和刘一民切磋,最起码多学学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鼓动性。

  袁国平正在品味的时候,刘一民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另外,我们还要检验新战法。上次我特战编队空降安东、图们,就打得很好,捞到了大鱼。特战编队的英雄们在军史上、战史上毫无疑问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我们还要搞特种兵伞降,去砸烂日军的后方统帅机关、机场,将华北方面军的指挥系统打烂。此战结束后,我们要编组一支专门的伞兵部队,我设想军级编制,将来要达到可以用飞机伞降投放重型坦克、轻型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使我军的兵力投放更迅速、更直接,彻底改变我军战争形态。”

  这就是战略家的眼光和胸怀,总是能从战争中总结挖掘,把战场上的经验放大、发扬,不断的出新思路、新招式,推动军事变革,使我军越战越强。遇到这样的统帅,将领们如果不倾心爱戴,那就见了鬼了。

  刘一民最后要求部队作战中尽最大努力保护农田。马上要进入下旬了,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末期,糟蹋不得。今年河南、山东大旱,多少人家都要逃荒要饭。特别是河南,旱灾、蝗灾加上敌人的横征暴敛,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我们要尽快消灭华北方面军,保证华北平原有个好收成,用华北平原的小麦挽救灾民的生命。因此,各部队要严格执行命令,向三国时期的曹操学习,不能随便让车辆、战马践踏麦田。每一粒麦子都是珍贵的!

  大军作战,就算刘一民再悲天悯人,再菩萨心肠,也难保不损坏麦田。别说麦田了,就算村镇,如果小鬼子固守的话,那也会化为一片废墟,只能等着战后重建。没办法,如果我军炮火不摧毁日军固守堡垒的话,就会影响战斗进城,是要用战士们的鲜血来换的。刘一民只能是尽人事而已!

  刘一民讲完,东野政委罗荣桓给干部做战前动员。

  罗荣桓和刘一民不同,一直都很严肃。东野将士都知道,罗政委原则性强,但是非常宽厚,讲话从不带脏字,批评人也很讲技巧,说话暖人心。

  罗荣桓讲,这次入关作战,如同进京赶考。封建时代搞科举制,那些秀才们苦读之后,自以为满腹珠玑了,就收拾行囊进京赶考,期望博取功名,弄一个金榜题名。我们也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杀,我军壮大了,这个壮大不仅仅体现在兵力庞大了,装备更优良了,还体现在我军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次入关作战,就是检验我军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的考场。东北野战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到底配不配称作人民子弟兵,就要在关内战场上检验。让华北人民来给我们当考官,给我们打分,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像我们宣传的那样,能够消灭日伪军,能够保卫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各兵团、各军回去后都要认真动员,把入关作战、消灭华北方面军和华北治安军的重大意义,贯彻到每一个战士的脑海中,变成战士们的自觉行动。各级指挥员、共产党员、老红军、老八路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但要冲在前、撤在后,还要善于动脑子,充分发挥我军的装备优势,在打胜仗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后勤部门更要充分动员,和地方支前队伍密切衔接,原则上要做到每个连都能分到一支担架队,确保轻重伤员能得到及时救治。这是保证我军持续战斗力的关键措施,各部队首战要亲自检查落实。

  罗荣桓动员后,东野入关作战会议宣告结束。各部队首长迅速返回部队,做攻击前的最后准备。东野司令部也连夜离开锦州,迁往山海关前线。

 

 

第一四八一章 风起冀东

  仅仅是隔了一道长城,冀东平原的初夏和长春、海参崴、朝鲜就大不相同。部队从朝鲜、外东北地区返回的时候,都还是棉衣,在长春、安东、图们换装,穿上了春季军装。这一到锦州、山海关,里面的内衣内裤都穿不得了,纯粹换上了夏季军装。

  冀东平原的夏夜是美丽的。海风从渤海湾上吹来,带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混合了麦田里清爽的芳香,让人闻着,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舒适感。偶尔有鸟儿在远远的书上发出几声鸣叫,那声音分明是在催促农人们开始磨镰、收拾农具,准备夏收。

  张拴鱼就是冀东人。当年冀东大暴动的时候,他放下锄头,参加了起义队伍。后来队伍被打散,张拴鱼跑回家里重新当起了农民。可惜日伪宪兵、警察找上了门,把张拴鱼拉倒警察所里关了一阵,打的皮开肉绽的,差一点死去。好不容易熬了过来,张拴鱼就被送去给伪军修工事。修着修着,伪军见他年轻体壮,就给他发了一身黄狗皮,给了一支老套筒,也成皇协军了!

  这年头当皇协军也不容易,华北地面上八路多、游击队、民兵多,看着是皇军占领区,白天张拴鱼他们可以跟在日军屁股后面耀武扬威,到了晚上就得老老实实的躲在据点里不能露头。要是那个伪军让猪油蒙了心,敢三五结伙去村子里祸害老百姓,就会被八路军的武工队记黑点,只要凑够5个黑点,那就可能被武工队、游击队、民兵抽冷子抓去吃花生米。

  吃花生米就是挨子弹、被枪毙。这是伪军们通俗而隐晦的叫法,外人一般不清楚。

  张拴鱼毕竟是本地农民出身,曾经参加过冀东暴动,良心未泯,穿着黄狗皮,扛着老套筒,但坏事做的少。他妈给他捎信说,要是敢祸害乡亲们,就不认他这个儿。张拴鱼孝顺,听老娘话,打仗时都是早早的卧倒,屁股撅着,头埋到地上,任凭班长、排长再怎么咋呼,就是不抬头开枪。时间长了,张拴鱼得了个外号,叫张老蔫儿。时间长了,伪军们都把张拴鱼的本名忘了,只知道他叫张老蔫儿了。

  张老蔫儿这个名真好,他那个班的伪军都死了一遍了,就他还活着,成了老兵了。

  6月10日这天夜里两点,张老蔫儿在熟睡中被推醒了。轮到他上岗了!

  提着枪,张老蔫儿和刚从新兵训练营分来的一个叫李二春的伪军一起,从战壕里爬了出来,走到哨位上,开始站岗了。

  这段时间风声太紧,伪军们睡觉都在战壕里,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警惕性很高。

  张老蔫儿站岗,和别的伪军不一样。别的伪军都是站的直直的,端着枪,目视前方,装的跟真的一样。张老蔫儿站岗是趴在哨位上,不是站岗,是趴岗,也不是靠眼睛瞭望,是靠耳朵听。为了这事,他没少挨班长、排长的枪托子。可是,打他的班长、排长都死了几茬了,他还好好的活着。

  新来的叫李二春的伪军也是冀东人,和张老蔫儿家相距不远,看见张老蔫儿的熊样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是新兵蛋子,张老蔫儿吃了几年军粮了,轮不到他教训。他站好自己的岗就行了。

  趴在哨位上,嗅着泥土的芳香,张老蔫儿就想,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头啊!要是不打仗了,回家去娶个媳妇,给老娘生个孙子,该多好!可惜穿了这身黄狗皮,不招人爱见,怕是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咱了。实在不行,娶个寡妇也行。年龄大点、脸黑点都不要紧,只要是女人、能做饭生娃就行。

  张老蔫儿想着想着就入迷了,似乎有个女人正向他家的茅草房走去一样。

  正在畅想呢,就听到“哗啦”一声拉枪栓的声音,张老蔫儿一下就惊醒了,扭头一看,李二春已推弹上膛,正端着枪,弯着腰,惊慌失措地向前方张望呢!

  张老蔫儿急了,伸手就把李二春的枪管按了下来,低声说道:“二春子,你咋呼个球?”

  李二春低声说:“老蔫儿,有情况。俺看着前面像是有动静。”

  张老蔫儿一听,天神啊,这哪里是什么像是有动静,动静大了去了,分明是八路摸上来了。那低低的、隐隐约约的沙沙声,一定是八路军在匍匐前进。后面隐隐约约奔雷一样的声音,一定是千军万马杀来了。

  张老蔫儿当兵时间长了,成兵油子了,连八路军隐蔽运动、接近伪军第一道防线阵地都能发现。

  李二春是新兵蛋子,人急无智,慌的起身就要喊,被张老蔫儿拉住了。

  张老蔫儿低声说道:“你个新兵蛋子,不想活了?想活命就快趴下,像我一样趴下。”

  李二春着急地说:“老蔫儿,得赶紧向排长报告,要真是八路军摸上来了,就完了,弟兄们都得死!”

  张老蔫儿使劲把李二春拉趴到地上,低声训斥道:“你个新兵蛋子,知道个球!你不报告,弟兄们都不会死,顶多当俘虏。你一报告,排长一咋呼,机枪一打,就会招来八路军的炮弹、手榴弹、子弹,弟兄们就会死的一个都不剩。对面可是关外来的八路,不是冀东的土八路,那是打关东军的主儿,惹不起!”

  李二春这会儿身体都开始颤抖了,抖抖索索地说:“那咋办啊!总不能就这样当俘虏吧?”

  张老蔫儿不吭声,眼睛眨巴着观察了一会儿,这才对李二春低声说道:“当俘虏有啥不好?管吃,回来还照样当皇协军领饷吃粮,球毛都不会掉一根。不想当俘虏,就只有死!”

  李二春不吭声了,老老实实趴到了张老蔫儿的身边,老套筒也撂到了地上,不管了。

  张老蔫儿真的是有经验,向伪军一线阵地摸来的,正是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十军侦察营营长施剑飞率领的先遣侦察队。他们是来对日伪一线阵地做抵近观察、为炮兵提供修正炮击参数的。

  大战之前,东野各兵团都派出了先前侦察队,带着炮兵第一军的观测手,潜伏到日伪一线阵地前,便于抵近观察,更准确地位炮群指示目标。

  施剑飞胆子大,靠的太近,张老蔫儿又是个异数,这才被发觉了。实际上,此刻在日伪军冀东第一道防线前,不知道潜伏着多少支东野的先遣侦察小队,伪军哨兵们根本都没有发觉,一个个还都木桩一样矗着,等着挨子弹、炮弹呢!

  凌晨四点,天空突然升起了信号弹。紧接着,东野炮兵第一军和三个兵团各军的炮兵团开炮了。霎时间地动山摇,成群的炮弹掠过夜空,流星赶月一般,朝着日伪军第一道防线砸去。

  风起冀东,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的大幕拉开了!

  就在炮群开炮的同时,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三兵团越过了山海关长城,就像钱塘江涨潮一样,一个潮头追着一个潮头,潮连潮,浪打浪,蓬蓬勃勃,无止无歇,朝着日伪军防线漫了过去。

  张老蔫儿身边的李二春突然放了个响屁,紧接着一股屎尿味就传到了张老蔫儿的鼻孔里。张老蔫刚准备张嘴骂“王八羔子”呢,一抬头,就看见炮弹直直地朝着他们的战壕落了下来,吓得“妈呀”一声,就把头拱进土里,再也不敢露面了。

  炮击持续5分钟的时候,东野三个主力兵团的三个装甲旅就亮着明晃晃的车灯,扑上来了。

  这个时候,第一道防线上的伪军们还没有从炮弹轰鸣声中醒过来呢!有部分伪军甚至永远都醒不来了。

  炮弹在爆炸,坦克马达在轰鸣,履带碾压着大地,大地在微微震动。

  这种强大的攻势,如果守候在第一线阵地的伪华北治安军能够顶住,他们就不叫皇协军了,那应该直接叫皇军了。就是皇军也不可能顶住。

  坦克机群扑上来后,车载机枪在猛烈开火。紧接着,后续的装甲车、汽车赶了上来,在日伪第一道防线前散开队形,车载机枪、车载炮火全部开火,形成了一张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把第一道防线上的伪军死死地罩进了火力网中,想逃都逃不掉,只能跪在战壕里举手投降。

  攻击部队漫过伪军第一道防线,向第二道防线漫去,紧接着又向第三道防线漫去。炮火在延伸,炮弹朝着伪军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砸去。东野主力石破天惊的一击,将冈村宁次精心部署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以及第三道防线砸的稀巴烂,就看日军防守的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能不能挡住我军主力的脚步了。

 

 

第一四八二章 惊魂

  刘一民入关了!

  这个消息刮风一样在华北平原上空回荡,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北平的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值班参谋不敢怠慢,敲响了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和参谋长田道盛武中将的门。

  冈村宁次后世被日本人吹捧为“无论在统率或是作战方面都是罕见的名将,兼备明智、卓见、果断、意志坚强等品质”。其实,这家伙也很淫荡,只不过日本人战败了不服气,总想树立几个大和民族的悲情英雄来鼓舞人心,就把冈村宁次、山本五十六这样的死硬军国主义残渣余孽和游魂给祭了出来。偏偏这冈村宁次历史上被蒋介石的法庭宣判无罪释放,在台湾被荣养,后又安然回到日本,所犯罪行得不到公正审判不说,他还能厚着脸皮写回忆录,美化自己,粉饰日军侵华政策,开脱罪责。明明是对我根据地实施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到了冈村宁次的回忆录里,就成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东西的三不政策,似乎日军部署凶残的野兽,而是中国人花钱送礼请来帮忙的文明之师一样。我呸!

  蒋介石之所以保护冈村宁次,并不是冈村宁次所犯罪行不够上绞刑架,而是冈村宁次指挥日军杀共产党根据地抗日军民甚合蒋介石的心意,最主要的是蒋介石想借重冈村宁次对付八路军的经验,来对付解放战争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

  事实上,日军投降时,冈村宁次已经是侵华日军总司令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我党就把他列为日军头号战犯。按说,只要把他送到国际法庭上去,那是绝对要上绞刑架的。偏偏蒋介石为了打内战,庇护冈村宁次。蒋介石这种作为还想统治中国,简直是把中国人都当成三岁娃娃了!

  这天晚上,冈村宁次心系对冀南、冀中的铁壁合围大扫荡,一直呆在作战室里研读各部队的电报,指示行动方案,很晚才睡。

  历史上,冈村宁次亲自策划、指挥了对冀中根据地的“五一”大扫荡,把冀中变得血流成河。由于刘一民的穿越,日军已经对冀中进行过几次大扫荡了,冈村宁次这招对冀中军民来说也没啥稀罕的。只不过这次冈村宁次更狠,他一下调集了五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重兵,还配属有一部分伪军,先对冀中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然后又实行梳篦清剿,就是对陷入日军铁壁合围中的冀中根据地进行密集的、反复的拉网搜索扫荡,就像用篦子梳头一样,把头发中的虱子全部梳出来干掉。

  冀中根据地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冈村宁次回到卧室后,他的房间里赫然有两个身穿和服的日本美女在等候。冈村宁次在两个美女的服侍下脱了军装,摘了军帽,剃得光光的脑袋在电灯照耀下显得白光白光的。

  日本人好淫,冈村宁次也不能脱俗。只不过他这人心计重,善于表演,下部队给普通士兵打饭,让士兵们感激涕零,对日军将领们也是以出谋划策为主,确实受到官兵拥戴,没人能知道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就算知道了也没人会说,因为日军上下就是那德行,到中国来不烧杀抢掠、奸淫妇女,请他们他们都不会来的。因此,冈村宁次除了凶残之外,好色之名一直不彰,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什么货色。

  灯下观美人,那是越看越动人。因为冀中、冀南铁壁合围进展顺利而心情大好的华北方面军冈村宁次大将,在两个日本美女的殷勤服侍下,少不得鼓起余勇,在两个大和美女身上发泄一番,直到一泄如注,冈村宁次这才酣然入睡。

  睡梦中,冈村宁次梦到了早已病逝的夫人理枝,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瞧着他,嘴角的酒窝里满是嘲讽,弄得冈村宁次很不自在,觉得偷吃被抓住了,“理枝、理枝”不停地叫着,不断地辩解说他是爱夫人的,不是他好色荒淫,是这两个女子太不自重,送上门来了。他如果不笑纳的话,会伤了这两个女子的心的。

  正在辩解呢,急促的敲门声把冈村宁次从尴尬中惊醒了。一睁眼,一伸手,满手都是滑腻,这才看到自己的两手分别抓着两个让日本美女洁白的乳房,忍不住低低地骂了一声“八嘎”,推开八爪鱼一样缠着他的两个美女,起身穿好衣服,才走到客厅里,威严地咳嗽一声,淡淡地问道:“什么事情啊?”

  值班参谋惊慌的声音再次响起:“报告司令官,刘一民突然在冀东发起了猛攻!”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07 , Processed in 0.0759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