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全本)作者:豫西山人 - 第 928 页

  刘一民讲啊,山西战后重建,最关键的是三个问题,只要把这三个问题抓住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一个问题是要搞一个合理的、朝前一点的科学规划。刚才讲了,山西的优势是煤炭多,随着华北解放,解放区都在搞战后重建,山西的煤炭需求量大,价格容易攀升。而且,在以后数十年内,山西的煤炭都会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容易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暴富。富了是好事,干革命、打鬼子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富裕安定的生活,让孩子们有学上、老人们能看得起病,年轻人有工作。世界上没有越革命越穷困的道理,如果越闹革命越穷困的话,哪个龟儿子才会跟着你闹革命呢!要利用山西的煤炭做文章,单纯靠卖煤不行,赚不到大钱。得搞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这次在东北,发现小鬼子用煤炭制造煤气,用煤气做汽车的动力燃料,我在想,能不能研究研究,用煤气来烧火做饭,代替煤球和烧菜呢?这只是个设想,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一定要利用山西的煤炭来建设发电厂,进而建设华北、东北、外东北、蒙古、西北电网。通过电网向北平、天津、包头、乌兰巴托等城市供电,彻底取消煤油照明。有了电,就解决了工农业生产动力问题,不用说,那钱是滚滚而来,想不富裕都不行。不过,煤炭优势的背后有隐患,那就是容易造成污染,时间长了,想喝口干净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不行。因此,山西必须合理规划,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这里面,既要限制煤矿开采量,也要限制炼焦企业数量,限制电厂数量,限制工厂和城市供暖锅炉数量,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再比如,运城有盐,就要好好规划一下,搞盐化工,考虑着怎么样才能让盐更值钱,能不能利用盐的资源生产洗涤化工?山西的文物保存的好,北边有大同石窟、五台山、恒山、雁门关,中间有太原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霍州府衙,南边有洪洞的大槐树、苏三监狱、运城的关帝庙,等等,多不胜数,除了北平,全中国数山西的文物古迹多,加上我们抗战的平型关大捷、忻口、娘子关战场,这都是一笔让子孙后代吃不完的财富。包括那些山西巨富的宅院,都是财富。解放了,社会稳定了,将来出来旅游参观的人就多了,光是卖卖门票的收入,养活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都没问题。特别是杏花村的汾酒,那是驰名中外的美酒,和贵州的茅台酒媲美。但是现在产量低,要想法给予扶持,让他们做成大企业,畅销国内外。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笑着对阎锡山说:“老哥哥,你可是有点抠门啊?贵州茅台酒的东家王老板每年都不远万里的给我送300斤茅台酒。你那汾酒可是一瓶都没舍得让我喝啊!”

  阎锡山忙点头不迭:“憨娃啊,兄弟啊,不是哥哥抠门,是小鬼子封锁的紧么!你放心,茅台酒一年给你300斤,汾酒一年给你一千斤!这样总行了吧?你赶紧说,我听着呢!”

  刘一民接着说到,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战后重建的资金问题,办法很多,最关键的办法就是山西的事情山西人来办。中央财政给一点,地方财政筹一点,民间集一点,事情就办成了。根据山东、东北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要有好的金融政策,完善的税收体制。全部华北、东北、陕西解放区,要统一税率,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要把银行建起来,既有中央的人民银行,还要开办工商、农业等专业银行,地方可以筹办地方银行。利用银行吸纳资金,为战后重建提供保障。

  第三个问题是要准确掌握政策。比如土地改革问题,小鬼子在的时候,我们实行的是二五减租减息,小鬼子被打跑了,解放区形势稳定了,就得考虑实施土地改革了。土改是个大政策,目的就是解决无数农民没地种、没饭吃的问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来的战争史,说白了就是在争夺土地控制权,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封建王朝不说了,自民国以来为什么军阀混战不止?原因自然是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原因是穷人太多,没地种、没饭吃的人太多,各路军阀只要竖起招兵旗,就不愁没有吃粮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没地没饭吃呢?那就是土地制度导致了土地兼并,有钱的地主粜粮赚钱后最迫切的要求就是继续买地,普通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卖地,这样一来,土地高度集中。不说地主了,就说那些有名的大军阀,张作霖父子在东北拥有好地15万1600垧土地,一垧等于15亩,算下来就是二百二十七万四千亩土地。就这,张作霖父子还算是比较好的军阀,他们的土地都是用钱买的,不像有些军阀都是强取豪夺的。阎老哥,你想想,张作霖一家占了200多万亩地,而且都是好地,就算一家20亩地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温饱生活,张作霖父子等于是抢了10万户人的饭碗。也不光是张作霖,北洋军阀大头目中除了段祺瑞,剩下的哪一个没有几万亩土地啊?大军阀加上小军阀,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地主,得有多少农民没有地、租不到地种啊?加上战乱,苛捐杂税,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民都是穷人,他们都属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对象。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的土地问题,战乱不能避免,土匪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不断恶化。因此,土改政策必须坚决执行,但是不能左,得参照陕西根据地、山东根据地经验办理。再比如执行经济政策问题,我军包括晋绥军,过去都是让民众无偿地供应军粮,这在战争时期是正确的,那是战时体制,但是解放后就不行了,军队供应由财政负担,民众该缴税缴税,不能再说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合理负担了,得说照章纳税,一切按法律政策办。

 

 

第一五三五章 晋绥一统(续)

  这个傍晚,刘一民等于是在给阎锡山上课,内容是如何发展山西的经济。

  说完这三个纲领性的问题,见阎锡山听的出神,刘一民又说的细致了一点。

  刘一民说,还有啊,我们一说办企业,许多同志,包括你阎老哥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出资兴办企业。这不行,我们要发展多种经济体制,有些事情,比如军工企业、电网、邮政,应该政府出资、控股,其它能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的企业,都要鼓励民办资本创办,照章纳税就是了。千万不能搞成街上的饭馆、小商店都是公营的,那经济必然走进死胡同,也就谈不上市场繁荣和发展、保护商业流通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再次说起太原兵工厂的事情,那是阎锡山的心头肉,他爱听。刘一民说,太原兵工厂虽然现在没有设备了,人员也大部分转移到陕西、山东、东北去了,但长远看,山西地形好,适于发展军工企业,我们还要在山西发展军工企业,研制生产最新式的武器弹药。不光装备我军,还可以搞军工产品出口,向外国输出武器弹药。因此,要依托太原兵工厂的老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把山西建设成兵工基地。

  说到农业生产上,刘一民说,山西是华北屋脊,耕地少,粮食产量少,晋北地区只能一年一熟,而且也只能种粗粮,除了晋南粮仓,山西的粮食不能自给,农民收入也很低,得想法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能不能让学农业林业的专家们来山西搞一番调研,在晋西北、晋北地区大规模发展果树。比如大枣,用野枣树嫁接,成片山林开发,形成巨大的枣园。然后把大枣想法烘干,易于保存。到时候漫山遍野的野枣树就会变成一颗颗摇钱树,一亩枣园子能抵上运城盆地十亩好地的收入。还有苹果,晋西北、晋北地势高,昼夜温差大,苹果红彤彤的,颜色好,吃着甜,应该大力发展。包括核桃、柿子,也都可以大力发展,搞深化加工。柿子本来不值什么钱,但是酿成味道纯正的柿子醋、制成好柿饼就值钱了,还能储存。这种事,不需要壮劳力,婆姨们都能干。而且,发展果树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山西干旱缺水,如果不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话,等将来发展了,城市规模扩大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到处都用水,汾河水会被用完的。

  刘一民讲的细致,透彻,阎锡山听的认真,等到刘一民讲完,阎锡山咂摸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话:“老弟啊,我老汉今天算是真正开眼了,不虚此行!”

  刘一民讲了这么多,也累了,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伸手去兜里摸烟,结果摸出来是个空烟盒,只好看着左权副总参谋长。喊道:“老左,支援一点么!”

  自从和左权上次在石门相遇,联床夜话,刘一民和左权的关系已经非常铁了,两个人见面时刘一民喊左权老左,左权喊刘一民是老刘,亲热的很。

  左权摸出香烟,给刘一民扔了过去,刘一民点上烟,美美的吸了两口,依旧是笑眯眯地问阎锡山:“阎老哥,兄弟都说破喉咙了。怎么样,你是领着晋绥军南下去与第一战区汇合呢,还是留在华北和我们一起建设山西、建设华北呢?给兄弟个准话,慢着,你千万别说还要领着晋绥军,趁着我们主力南下消灭华中、华东、华南日军的时候,再来一个偷袭太原,那可就不够意思了,辜负我党我军的美意了。”

  这是逼阎锡山表态了!

  阎锡山的表情凝重了起来,思考了一会儿,瓮声瓮气地说道:“偷袭太原的事情我老汉是不干的。和你们打,我打不过。我的晋绥军不是消灭了关东军、华北方面军的八路军的对手,我心里有数。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来这里了。我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光复了,我要光明正大的回太原,怎么可能去偷袭太原么!你娃小瞧我老汉了!”

  刘一民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一声不吭。

  刘一民不说话,阎锡山心里没底,半天又充满希冀地问道:“刘老弟,你们八路军是受军委会调遣、也是受第二战区请求才进入山西抗战的。现在山西抗战结束,是不是八路军应开离开山西啊?你放心,我老汉说话算数,山西一如既往地支持八路军抗战,送往前线的粮草一点都不会少!”

  刘一民还是不说话,抽着烟,喝着水,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

  阎锡山不知道是咋了,刘一民不说话他也不说话不就结了?但是他憋不住:“兹事体大,兹事体大啊!容我老汉再想想!刘老弟,中国的合法政府是国民政府,中国的抗战最高指挥机关是国民政府军委会,中国的领袖是蒋中正。按道理讲,八路军属于第二战区作战序列,归我指挥。你们不听我老汉指挥调遣也就算了,怎么还想着要我的晋绥军呢?蒋委员长会同意么?军委会会同意么?国民政府会同意么?你们这么干,不怕国内国际舆论么?”

  刘一民开口回应了,淡淡地说道:“阎司令长官,我们不是要你的晋绥军,是要你的晋绥军服从我军指挥,随我军一起出征抗日。抗战五年,晋绥军除了早期的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和几次配合八路军作战外,后期再无突出表现。最令人气愤的是,晋绥军不但对坚持抗战的决死纵队下手,对中条山之战也坐视不救,导致中条山国军主力溃败。不积极主动进攻日军、不救援同属一脉的友军,抗战五年来没有成建制地消灭过日军一个联队,还有部分军官带部队投敌,阎老哥,这就是你的晋绥军!这样的部队要它何用?山西的日军被我们消灭了,太原收复了,阎老哥又要带着晋绥军进驻太原了。阎老哥丢了太原,让日本人占了五年,我军消灭了小鬼子,收复了太原。阎老哥却要我军让出太原,凭什么?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

  阎锡山老脸通红,争辩道:“你说的不是事实!晋绥军浴血奋战,和日军浴血拼杀,牺牲很大,英烈事迹不容抹杀!至于决死纵队,不说也罢,我个人认为,你们共产党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够光明磊落、不够朋友!”

  刘一民淡然一笑:“我说过了,晋绥军前期抗战确实是浴血奋战,部队牺牲大,涌现的抗日英烈多。但是,后期你阎老哥思想发生了变化,惧怕八路军、共产党影响到你对山西的统治,走上了限共、反共的道路。晋西事变就是你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亲手发动的,想想那些打鬼子的勇士没有死在小鬼子的枪口下,却倒在了晋绥军的屠刀下,阎老哥,难道你心里就没有一丝愧疚么?”

  阎锡山有点恼了,大声说道:“我是请薄一波来帮助我建设能打鬼子的新式军队,没有让他把属于晋绥军的决死纵队变成共产党的队伍。决死纵队不听指挥就是反叛,就应该予以消灭或解除武装。你别和我说那么多大道理,咱俩换换,要是你当晋绥军的领袖,你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么?给我算这老账没用,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儿,别以为我老了,就可以任人欺负了!”

  说着说着,两个刚才还笑语晏晏的老朋友就唇枪舌剑的干开了!

  刘一民知道必须把阎锡山的气势押下去,否则这老汉还以为自己干了坏事还有理呢!

  刘一民迎着阎锡山就顶了上去:“决死纵队为什么不听你指挥?你要是率领他们去打鬼子,决死纵队有一个孬种没?你背着国民政府、蒋委员长,背着八路军,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与日军秘密谈判,小鬼子的特务就住在你的司令部,太原城的汉奸省长和你书信往来、联络不断。身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竟然与日伪藕断丝连、勾勾搭搭,难道你还想要决死纵队服从你的指挥么?还想要八路军服从你的指挥么?难道你和日伪军暗通款曲,也要我军与日伪苟合么?冈村宁次被俘了,筱冢义男被俘了,第一军司令部、太原特务机关的人员都被俘了,那些档案资料可都是白纸黑字,清清爽爽。阎司令长官,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亏你还振振有词,干了坏事不知道检讨,反而倒打一耙!我鄙视你!”

  说到“我鄙视你”的时候,刘一民把手里的香烟狠狠地摔倒了地上,那样子看上去是真的对阎锡山极度失望、极度鄙视了!

  刘一民平时待人接物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可亲可信,这一发怒,还真的是勃然变色、震惊当场!

 

 

第一五三六章 晋绥一统(再续)

  此时天都逐渐暗了,黄薇站起来去拉开了电灯,然后又走出去从李小帅那里要了包烟、一盒火柴,回来送到刘一民面前,放下烟盒后轻轻的拽了一下刘一民的衣襟。

  黄薇是要提醒刘一民,吵架不解决问题,要制怒。

  难怪刘一民动怒,这阎老西太不识时务了,小鬼子都滚出华北了,他还在这里啰啰嗦嗦的做着山西土皇帝的春秋大梦,难怪历史上他只能跑到台湾去黯然伤魂了!

  阎锡山一生以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自许,最怕的就是刘一民戳伤疤。刘一民这一说,阎锡山马上就软了,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半天才说道:“晋绥军处境艰难,与日军虚与委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是想着从日军那里捞点武器弹药和粮食补给,没想到小鬼子不上当。这个事情摆不上台面,但也情有可原,我那是想骗小鬼子么,也算是抗战的一种策略么!”

  阎锡山软了,刘一民的语气也和缓了,让黄薇去给阎锡山、五妹子倒上水,自己也端起面前的水杯一口喝干,这才慢悠悠地说道:“阎司令长官,阎老哥,我相信你的说法,体谅你的苦衷,但是国人未必都相信,死在日军屠刀下的山西民众未必肯相信。包括蒋委员长,也未必会相信。阎老哥,这个事情啊,你是百口莫辩了!”

  五妹子闫慧卿一双眼睛扑扑闪闪的在刘一民脸上转来转去,半天扑哧一笑,站起来走到刘一民身边,亲自给刘一民倒上水,轻言细语地说道:“好我的天神啊,刘司令员,我也托大喊你一声兄弟。你这么英武,那是多少好人家的闺女做梦都想的人啊,咋说话这么狠呢?别人咋说咱不管,你对我大哥可是很了解的,他是一心抗日的,从来都不会上小鬼子的当的。小鬼子恨不得把我大哥抓起来的。你可得替我大哥说句公道话!要不然,这世上就没有天理了!”

  刘一民慌忙站起来,请闫慧卿归座,重新点上一支烟,吸了几口,思考一会儿,这才慢慢说道:“阎司令长官,阎老哥,说到底,是你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了。我知道,你年轻时也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救国救民的好男儿、大英雄,孙中山先生都对你给予厚望。但是,在奋斗过程中,你经受了挫折,曾经兵败,曾经受打压,这让你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想,那就是实力第一。这种想法不光是你一个人有,李宗仁、龙云他们都有。这样一来,在国人眼里,你们就是拥兵自重的军阀,而你们自己不见得认可这种看法,可能还认为自己是救国救民的英雄。比如你在山西,搞十年经济建设规划,一件事一件事都抓的很扎实,修了正太路,修了同浦路,建银行,建工厂,山西的工人工资是其它省份的两倍,连到山西考察的外国经济学家都不得不佩服山西的经济政策。这是好的!但是时间长了,你心里面就产生了一种固定思维,把山西、把晋绥军当成了命根子,当成了亲手培育的孩子,不容别人染指。同浦路、正太路实行窄轨,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也有节约建设资金的因素在内。反映在抗日战场上,就是你的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导致晋绥军这几年战绩乏善可陈。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不是晋绥军装备不好、弟兄们不勇敢,而是你阎老哥保存实力的想法耽误了晋绥军。划地自守,生怕被日军消灭、被中央军吞并、被八路军蚕食,想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以“二”的哲学指挥统御属下,力图保存晋绥军的一席之地,结果路越走越窄、日子越来越难!阎老哥,我说的对么?”

  阎锡山叹口气,端着水杯喝了起来。

  刘一民停顿了一下,看看阎锡山的双眼对着水杯出神,就又继续和风细雨一般开导:“阎老哥啊,当年你之所以起兵响应辛亥革命,是因为你痛恨满清的腐败,看清了中国要革命的大势。现在,你也得看清大势。这个大势我上次在古贤已经给你讲过了,那就是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个大势的催化剂。二战胜利后,世界必然进入和平发展阶段,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都会一一取消,会诞生许多独立的国家。比如越南、印尼、马来、印度等等,都会真正的独立建国。我们中国也是这样,也必须要实现真正的统一,走民主科学发展道路。到时候,再也不会存在什么八路军、东北人民抗日联军、新四军、晋绥军、川军、桂军、滇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这样的乱七八糟的番号和称呼,强大的中国只有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承担国防任务,军官采取军校培养的办法遴选,士兵实行三年或两年义务兵役制,对外作战不再由哪一个领导人决定,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最高决策机关投票表决决定。不要说低级军官了,就是司令啊,军长啊,师长啊、团长啊,也得实行退休和转业制度,干到一定年龄就得退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永远不会再发生内战,也永远不会再有什么土匪、军阀。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拥有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性质的军队。人和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解决纠纷、矛盾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到法院打官司,听凭法院判决。从中央到地方,我们的领导人都要通过选举产生,而且要限制任期年限,一届政府只能干几年。你就是再有本事,干的再好,任期满了也得下台,机会均等。就像美国的总统选举任期制度一样。这样美好的社会,才是我们奋斗、牺牲想要的社会。”

  阎锡山抬起头,看了看一脸坚毅、一脸向往的刘一民,又谈了口气,开口说道:“憨娃啊,老弟啊,这社会好是好,但蒋委员长会答应么?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们会答应么?你们共产党能做到么?你年轻,不了解中国,想的太天真了。”

  刘一民依旧是淡淡地说道:“中国是全中国人的中国,不是某个人、某个党派的中国。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谁要是看不清大势,逆历史潮流而动,仍旧幻想着搞独裁、搞独立王国,就只能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扫进历史垃圾堆。我党我军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带领全国人民赢得真正的独立解放自由民主!”

  可能是怕阎锡山不以为然,刘一民又补充道:“任何企图阻止中国统一、阻止中国走向民主自由、繁荣发展的势力和团体,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我军将以雷霆万钧之手段歼灭之!”

  这意思很明白了,等于是说我党我军为了实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不惜与蒋介石开战,直到消灭其为止。阎锡山如果执迷不悟,我军就要解除晋绥军的武装了。

  穿越这些年了,仗也打到这个时候了,刘一民原来还对国民党各路部队心存敬意,现在看了阎锡山的表现,刘一民不耐烦了,对这些抗战不积极、反共当先锋的杂牌军不感冒了。心里就想着与其让那些反共老手领着部队打我们,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武力解决,减少许多麻烦和隐患。

  阎锡山不吭声了,端起茶杯轻轻地品茶了。

  刘一民乘胜追击:“山西民众盼民主、盼自由、盼解放、盼发展,而你阎老哥脑子里却依旧把山西当成自己和晋绥军的地盘,这是典型的土皇帝思想,是欺负山西三千万老百姓!山西是中国的山西,是山西老百姓的山西,不是你阎百川一个人的山西!阎老哥,难道你当初会见孙中山先生时候就抱有当山西土皇帝的思想么?”

  阎锡山依旧一声不吭。

  刘一民循循诱导:“阎老哥,风物宜长放眼量,中国这么大,世界这么大,为什么只拘泥于一个山西呢?难道你就不想以自己的才识指导全国范围的经济建设么?难道你就没有想着将来有一天带着夫人、代表中国去世界各国访问么?难道你就不想着当你的座机在美国、法国、英国机场降落时,他们奏响礼炮、请你检阅仪仗队么?难道你就不想以绝对平等的姿态和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在一起握手言欢、共进晚餐么?这一切,是你当山西的土皇帝能够做到的么?”

  五妹子闫慧卿听的双目神采飞扬,张口就说:“刘将军,你不是骗我们的吧?”

  刘一民硒然一笑:“我骗你们干什么?想想吧,只要我们国家真正统一了,世界上我们国家的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美国也好,英国也罢,谁敢小瞧我们?他们想搞任何鬼名堂,只要我们不同意,说不让他搞,他就搞不成。那才是泱泱大国呢!”

  这话是真的,想想就是这道理。没办法,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真要是能和平发展,世界上真还没有人敢欺负我们。

  闫慧卿不是个普通妇女,她能得到阎锡山信任,那不是偶然的。再说她的两任丈夫都是留学日本的,眼光是绝对有的。刘一民描绘的前景还真的打动了她,她早就想出国去看看,这下脸上也活泼了。只不过她从不敢干预阎锡山的军政大事,这种时候更不敢多说一句。

  阎锡山还是不说话,捧着茶杯出神。

  刘一民心情好转了,语气也婉转了,但听起来却是更逼人了:“我军主力马上就要南下了,中日战争也是最后一仗了。可惜了晋绥军那么精良的装备了,只能跟着阎老哥躲到后方等着听我军捷报了。将来晋绥军的将士们想起来,不知道是该感谢阎老哥还是该骂阎老哥。要不,阎老哥,我和你一起去山西,咱们两个把晋绥军的干部们集中到一起,你讲讲你的道理,我讲讲我的道理,让干部们选择。想跟着你继续留在山西给我军使绊子的,留下;想跟着我去打鬼子立功的,随我走。咱看看是留下的多还是跟着我走的多!”

  阎锡山终于放下了茶杯,长叹一声:“憨娃啊,好老弟啊,我老汉算是怕了你了。你这是想杯酒释兵权么!赵匡胤都没有你精明,他还得摆个酒场,破费点钱财,你是白开水一杯弄大事,你比他心还扎实!”

  刘一民忙说:“阎老哥,这不是什么杯酒释兵权,是我们一起奋斗,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搞不好你将来还是我的领导,可不能记恨我,给我穿小鞋!”

  阎锡山似乎是想通了,摇了摇头:“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领导你了,我心里有数。我老汉想了,就这样把晋绥军交给你们整编,说实话,我心里不乐意,干部们、同志们也不乐意。可是,南下过河去与第一战区汇合也不是上策,晋绥军离开山西就会成为无根之萍。蒋委员长也不好惹,他手下那帮主要干部天天以削弱杂牌军为己任,我老了,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了,晋绥军过河后只能是分割使用,最后烟消云散,步东北军的后尘。留在山西,你们不放心,必欲武力解决而后快。你们有枪,老汉手里也不是烧火棍。打来打去,只能多死些山西人。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老汉受教了。这样,我再思考思考,和主要干部商量商量。当然,打鬼子上前线晋绥军不甘人后,能不能换个方式和贵党合作呢?比如我把晋绥军交给你们,由你率领去打鬼子。番号不变,干部不变,建制不变。你们八路军不也还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么?我老汉在后方搞恢复生产,重建山西,给你们提供粮草。刘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

  阎锡山就是懂哲学,很明显的事情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道道。

  刘一民站起来走到阎锡山跟前,握着阎锡山的手,兴奋地说道:“阎百川就是阎百川,深明大义,抗日不落人后,不愧是威震三晋大地的英杰!好老哥,山西人民感谢你,我党我军感谢你,全国人民感谢你。敬礼!”

  说完,刘一民双脚“啪”地一并,抬手向阎锡山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第一五三七章 庆功酒

  刘一民和阎锡山会谈结束后,趁热打铁,直接引阎锡山、傅作义去见了主席。

  阎锡山和傅作义没有想到在石门能见到主席,都很高兴,双方相谈甚欢。

  晚上,主席就在石门驻地设宴,欢迎阎锡山和傅作义,欢送左权赴东北,感谢美军驻东野联络组。冀南的陈再道、宋任穷本来就在石门,自然是要参加的。冀中的黄敬、吕正操、孟庆山也赶了过来,吕正操和孟庆山还押来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参谋长田道盛武、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伪华北治安军司令齐夔元。

  阎锡山、傅作义和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刘一民、左权、包瑞德一道,见了被俘的这群日伪高官。其中的王揖唐、齐夔元都是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老熟人,见面后两个大汉奸直往阎锡山跟前扑,不住声的喊着阎司令长官饶命。

  这下,晚宴的气氛就更热烈了,看见骄横的不可一世的冈村宁次和王揖唐、齐夔元落了这样的下场,阎锡山、傅作义的心情彻底放开了,和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刘一民、左权等人碰酒,五妹子闫慧卿生怕大哥喝多,劝阻阎锡山几次,根本无效。

  晚宴上最悲催的是刘一民。没办法,好久不见,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左副总参谋长都想和刘一民喝酒,阎锡山、傅作义更想和刘一民喝酒,包括包瑞德、克莱尔等美军联络组成员,也都有样学样,一个个过来给亲爱的刘敬酒。到最后,陈再道耍开了酒疯,说是陈麻子本事不行,入不了刘司令员的法眼,东进山东、南下江淮、北进东北,没有一次想起带上他,耽误他少立多少战功,必须得和刘司令员喝透,不然以后老百姓只知道东野主力有12个军长,哪里还会有人想起陈麻子。

  陈再道要和刘一民喝透,冀中的吕正操也摩拳擦掌站了出来,说是得代表冀中军民敬刘司令员几碗,要不是东野及时挥师入关,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首长们都很难说。

  刘一民原计划今晚就离开石门的。东野主力已经挥师入鲁,虽然日军驻山东的十二军只有三个师团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又分散各地,基本上不可能爆发大的战役,山东又有林彪指挥的一一五师主力为基础编成的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高原、刘建立、李清对山东地形极熟,不会出任何意外,但是刘一民还是放心不下,不愿喝酒,急于要走。可惜他人缘太好,主席和老总对山东战事心里又极其笃定,竟然放任众人给刘一民端酒,想让他喝了酒好好休息一下再走。

  主席和周副主席、老总非让刘一民喝了酒走,实际上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为东野主力庆功。只不过战争没有结束,东野主力正在进军途中,没办法进行总结表彰和庆功,只能先让刘一民代表东野将士喝杯薄酒了。

  一战定华北,打了这么大的大胜仗,从领袖到前线将士,人人喜气洋洋,何况今天是喜上加喜、还有特殊客人呢?

  彭老总苦出身,生活朴素,为人严厉,但自从上次刘一民在西安告诉他“老子们有功无过,谁爱检讨谁检讨,老子们不检讨”后,心怀大开,一见陈再道要和刘一民斗酒、吕正操要给刘一民敬酒,竟然来劲了,煽风点火,说刘一民之所以推脱,不好好喝酒,是因为陈再道心不诚。要是心诚的话,先喝一碗,再斗酒。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30 , Processed in 0.06794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