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17 页

  “儿子有要事禀报!呕……”

  解缙看着眼前的小孩有些想发笑,皇长孙能有什么要事,宴会上糕点没吃够?

  而杨荣回想起宴会上皇长孙一直在皇后怀中埋头干饭,不断地吃糕点的场景,却忽然蹙起眉来。

  “父亲,儿子听到三叔亲口跟皇爷爷说,二叔在诏狱里,跟‘姜星火’吃月饼。”

  “皇爷爷还问,‘姜星火’怎么样了,有没有吃上月饼。”

  众人一脸茫然,谁都不知道,姜星火是谁。

  而朱高炽则深深地看了年幼的儿子一眼,费力地挪动肥胖的身躯,甚至弯下腰,抚摸着儿子的脑袋。

  “你刚才一直在皇奶奶怀里吃糕点,是不是想替父亲听到更多的消息?”

  “儿,这些事,父亲希望你不要参与,好吗?”

  “呕……”朱瞻基一边干呕,却一边坚定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此言一出,杨士奇、杨荣、解缙,不由地肃然起敬。

  朱高炽亲手把儿子抱了出去,交给侍女,随后返回内厅。

  解缙也把他昨日在大天界寺的见闻说了一番,不仅说了朱棣提出的削藩后遗症和他的委婉劝谏,当他说自己在离开大天界寺时,看到纪纲从诏狱方向匆匆赶来时,几人都沉默了。

  “殿下,二皇子决不会有如此智慧,臣原以为是道衍大师借二皇子之口说出的。”

  “这份奏折,根本就不是二皇子的主意!”

  “还好殿下并未发言,否则,恐怕此计一出,殿下的威望就会被打击。”

  朱高炽苦涩一笑,他揉了揉自己胖胖的脸庞,无奈地说道。

  “看来老二确实在诏狱中得了高人指点……你们可能不知道,除了如何削藩,父皇还给我留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恐怕就是诏狱中那位高人留下的。”

  听完姜星火留下的两个问题后,杨士奇和杨荣、解缙,同时陷入了沉思。

  良久,一直没有说话的杨荣感叹一声。

  “能提出这种问题,并且似乎早有结论,这个名叫‘姜星火’之人,恐怕已经学究天人!”

 

 

第二十章 何谓王朝?

  秦淮河畔,清晨雾漫漫。

  一阵风吹起,卷起岸边的柳叶,枝条在天空中摇曳,轻盈而又灵动。

  秦淮河畔的一间茶楼上,身着便装的朱棣和老僧打扮的道衍正在吃早点。

  朱棣夹了一只晶莹剔透的小笼包,一口咬下,有些鲜咸的汁水迸溅在口腔中。

  “朕好久没吃过这么舒心的早饭了。”

  道衍笑道:“陛下初步解决了解除诸藩护卫和供养宗室的问题,又定下了海洋贸易的基调,自然是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的。”

  “大师当日不是说,不与朕一起来听姜星火讲课吗?”

  朱棣的话语倒有了几分调侃的意味,显然今天他的心情是极好的。

  道衍也不以为意,转动着念珠说道:“老衲本觉得此人不受控制,又会对立储之争造成影响,所以才劝陛下杀之。经历了棋盘摆米、削藩制度这些事,也确实是对此人起了几分好奇之心。”

  “但归根到底,却是昨晚夜观天象,若有所悟,所以决定今日随陛下一同前去诏狱。”

  朱棣喝了口粥,复又问道:“那大师觉得姜星火的才智学识,与你相比如何?”

  “自刘伯温死后,天下无人能与老衲相比。”道衍淡然答道。

  道衍的回答,理所当然而又充满自信。

  事实上,虽然道衍曾经怀疑过姜星火有可能是谪仙临世。

  但道衍也只是这么一说,并不代表他真的相信。

  若不是夜观天象若有所悟,道衍才不会决定亲自来听听姜星火讲课。

  而这次他亲自来听,如果这次姜星火讲的东西并没有那么惊人,那道衍便可以断定,所谓谪仙之说,这只是他思虑过度了。

  朱棣一时哑然,拿着筷子指了指对面的老和尚。

  “大师你呀,还是老样子……当年朕还是燕王,尚未就藩时,大师便毛遂自荐,言自己智谋天下无双,朕当日不信,如今二十年风霜雨雪过来,才发现大师所言不虚。”

  道衍微微一笑,显然是对自己智谋极为自信的。

  道衍缓缓地说道:“姜星火所提的两个问题,老衲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老衲对姜星火讲的的这套东西,有某种暂且不可说的怀疑。”

  “大师怀疑?”

  道衍摇了摇头,朱棣也没有追问。

  事实上,道衍怀疑姜星火所讲的名为《国运论》,但却有可能是另一门传说中的学问。

  ——屠龙术!

  但这种疑惑就如同谪仙之说一样,并不能得到证实,所以道衍并未对朱棣说出来。

  朱棣点了头起身,在茶楼隔间中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也越皱越紧。

  之前,朱棣的心思都放在了和平削藩、更化制度、海洋贸易等事情上面,并没有太过认真地思考姜星火提出的问题,而是等着道衍想好再抄参考答案。

  而如今他自己细细想来,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朱棣暗暗想道:“朕有自信如果能有二十年的时间,定能扫平北元重整天下,还大明一个昭昭盛世,就如同汉武帝、唐太宗那般……可照着姜星火这么说,朕再往后的大明天子,便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权柄被人窃取,然后亡国了?”

  朱棣停了下脚步,他甩了甩布袍,望向了道衍。

  “大师,你史书读得好,你给朕说说从大汉至今,历代汉人王朝都存续了多少年?”

  道衍这两天早就查出来了准确答案,他不慌不忙地说道。

  “西汉209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隋朝37年,唐朝289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

  听完这个数字,朱棣忽然感到了危机感。

  朱棣看着秦淮河上依旧亮着灯笼的画船,简单地做了个算数。

  他爹朱元璋干了31年皇帝,大侄子朱允炆干了4年,他朱棣今年四十二岁,按身体硬朗程度不出意外还能干20到30年皇帝,但是如果按照王朝150到200年的平均寿命来算,等他传到下一代,大明王朝可就已经过去接近三分之一的寿命了啊!

  如何给大明王朝延寿?

  自秦朝大一统以后,王朝国运这道不超过300年的时间红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阿弥陀佛。”道衍看到朱棣深思的样子,淡然地拨动念珠,“陛下心中烦乱,不如在此小憩一番,中午你我同去诏狱便能得到答案了,何必徒劳伤神呢?”

  朱棣顿住了脚步,却是自嘲一笑。

  “大师所言极是,若是生在太平世,做个富贵王爷……想来与大师这般挚友在秦淮河畔吃早点,饮茶悠然到午时,也是极好的。”

  “陛下若是个只知夜游秦淮的富贵王爷,老衲说不得早就投奔他人去了。”

  朱棣和道衍这俩一起干了谋逆勾当的君臣,不由地相视一笑。

  ……

  诏狱,密室。

  好好休息了一番的朱棣,精神抖擞地与道衍一起坐在了椅子上,准备偷听姜星火今天的讲课。

  顺利的是,姜星火今天并没有卖什么关子。

  而第一次来听的道衍注意到,隔壁朱高煦的脾性听起来跟以前确实不一样了。

  朱高煦很有礼貌地说道:“姜先生,您上次提的两个问题,俺一个都没想明白。”

  不愧是你!

  姜星火基本熟悉了这个莽夫学生的智力水平。

  因此,姜星火也不生气。

  而且他又不是带娃辅导作业,只是拿钱讲课而已,犯不着生气。

  “没事,今天慢慢讲就是了。”

  朱高煦不好意思地问道:“那姜先生是否能先告诉俺,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46 , Processed in 0.03014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