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218 页

  “从此以后,外界来自朝廷的声音,就能传递到每一个寻常百姓的耳朵里!”

  ……

  税卒!

  信息茧房!

  皇权下乡!

  两位尚书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培养人识数识字。

  目的不仅仅在于收税本身,而在于皇权下乡!

  此前便说过,面对朝廷的绝对武力,地方乡里的宗族士绅,其实并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因为时代早就变了,随着历史的演进,汉代乃至南北朝、隋唐时期,地方足以自保的强力武装,在宋代以后,就开始消失地无影无踪。

  嗯,这么说来,铁血大宋在对内重拳出击保证江山稳固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事实上,从“我大清”的实践来看,江南地方,面对八旗铁……重装骑马步兵,确实也没有抵抗的能力。

  那么,地方宗族士绅凭什么能控制地方呢?

  之前两位尚书还不太好描述,总往什么宗法、血缘、权威、文化、习俗上面想。

  现在想来,姜星火真是一语道破。

  ——信息茧房。

  是的,就如同为什么古代中国农民不识字一样,因为他们不需要识字。

  那么为什么皇权下不了乡?因为他们听不到皇帝的声音。

  他们被包围在由宗法血缘等等因素形成的,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里。

  从生至死,世世皆然。

  而外乡人,如果用正常渠道,也确实无法进入到宗族势力盘根错节的乡内。

  事实上,两位尚书清晰地意识到。

  税卒,确实是最好的一个切入口。

  因为要给皇帝老儿交税的嘛。

  在地方为非作歹亦或是安分守己,皇帝都不太关心。

  可不交税,皇帝的刀可就不会惯着你了。

  皇帝派人来收税,你敢拦吗?

  让一个税卒悄无声息地消失?

  不要紧的,马上朱棣就会给你表演一个戏法,让你看看你的族谱除了封面页,其余部分是怎么消失的。

  那么,税卒一旦可以入驻乡里,而这些税卒又认识常用字,皇帝的命令,朝廷的政令,也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传达到乡间地头。

  如此一来,信息茧房自然不攻自破!

  说白了,给农民构筑的信息茧房,看似牢不可破,可就如同真正的虫茧一样,一戳就破!

  关键在于,西汉以后的历代皇帝都觉得自己没有趁手的刀(税卒),戳破了收益也不大(皇权下乡成本)。

  所以也就达成了心照不宣的交易,乡里的权力,包括治安、审判等等,都归地方宗族。

  你们只需要给皇帝交税就可以了,中间贪点无所谓,苦一苦百姓罢了。

  可朱棣不乐意啊。

  朱棣倒不是不乐意苦一苦百姓。

  他还没有姜星火那种八世苦命人的切身体会。

  朱棣的心结在于

  ——那他娘的都是朕的钱啊!

  ——而且,你们还变着法的抹黑朕啊!

  “税卒卫,好一个税卒卫!”

  朱棣笑意吟吟地看向两位尚书。

  “皇权下乡,这不就解决了?”

  蹇义和茹瑺默然无语。

  还能说什么?

  他们在不久前认为绝无可能解决的问题,已经被姜星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了。

  可蹇义还是有些不死心:“陛下,姜星火所说的教囚徒识数识字之事,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朕也是这么认为。”朱棣反而道,“不如朕和两位尚书也打个赌?”

  “赌什么?”道衍忽然出声,煽风点火。

  “朕还没想好,赌未来不涉及国事的一个私人承诺吧,你们俩算两个。”

  皇帝要打赌,两位尚书自然无话可说。

  尤其是,这件事的难度蹇义和茹瑺心知肚明。

  想要随便挑几个不认字不识数的囚徒,两个月内教会,难度也委实是太大了。

  ……

  “如此说来,第一部分便是暂时解决了?”

  听到姜星火的问题,朱高煦方才恍然。

  原来,这节课貌似才上了一大半?

  回溯一下便是。

  姜星火说上节课讲的货币,这节课讲税收。

  而税收的第一部分是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自然是博弈,博弈引发出了‘倭寇分银’博弈论模型,随后则是朝廷、地方、士绅的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里的朝廷和地方,引出央地二级税收系统,引出了‘户口累进税’、‘分家公证税’。

  而朝廷和士绅,则引出了税卒卫。

  那么,第二部分呢?

  姜星火缓缓道:“接下来,要讲的就是,税收,对于国家的意义。”

  “你们真的以为,对于国家来说,税收,就是收钱?”

  朱高煦和夏原吉有些愕然。

  不然呢?

  税收除了收钱,还有什么其他意义?

  对于国家不就是如此吗?

 

 

第一百六十章 巴罗-李嘉图等价

  新歪脖子树下,姜星火仰头看着饱受秋雨摧残后,反而枝条韧青的树冠。

  看了半晌,方才说道。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做个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由你们来判断,如何?”

  “自是可以的。”

  “譬如说,朝廷会发大明国债……”

  姜星火眼睑低垂,向着秋先生刻意‘解释’了一番:“嗯,上节课你没听到,国债的意思呢,就是国家发行一张纸,相当于借条,上面写了几年息率如何,到时候认购的百姓,便可以拿着国债连本带利地向朝廷拿钱。大约便是,国家给百姓打了个借条。”

  夏原吉滴水不漏地表现出了恍然大悟地样子,连连颔首,时不时还冒出一句赞叹。

  看着这位秋先生的表演,姜星火心头愈发笃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27 , Processed in 0.05210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