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256 页

  朱棣闻言微微颔首,夸赞道:“夏卿心细如发。”

  夏原吉连忙起身行礼。

  “陛下谬赞。”

  朱棣的笑意让他脸上的法令纹都出来了。

  “那就来解释解释这个倭寇的囚徒博弈吧,李卿。”

  “啊,啊?”

  李至刚被皇帝的话锋一转,整的险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不过看到皇帝正在注视着自己,李至刚也只能硬着头皮捋一捋思路,虽然他压根没听过什么上次的‘倭寇分银博弈’,但大略的背景故事,倒也听了个囫囵。

  也不知道是李至刚囚徒当得多了,还是其人确实有几分敏锐思索,李至刚竟是真的颇有条理地开始推导了起来。

  “陛下,我们不妨先站在丙倭寇的角度上先考虑一下问题。”

  李至刚的语速颇慢,显然是在给自己的推导争取时间。

  “因为隔离审讯的原因,丙倭寇肯定不知道戊倭寇到底是拒不开口还是坦白。”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众人心中颇为无语,显然这是李至刚的废话,他恐怕还没完全想明白。

  “所以丙倭寇只能确定一件事。”

  李至刚掰着手指头:“戊倭寇只有两个选择,拒不开口,或者坦白。”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句话还真不是废话。

  “如果戊倭寇保持沉默拒不开口,那么我是丙倭寇,我只需要同样拒不开口,只需要在监狱里被囚禁1年的时间,就可以被释放了……这种不算漫长的时间,当然是我可以接受的。”

  这个逻辑没什么问题,众人都在看李至刚的下一步推论。

  “而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我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坦白,背叛戊倭寇!”

  李至刚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明悟,继续说道。

  “如果我选择了背叛戊倭寇,向大明的将军坦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连1年都不用被囚禁,当场就可以被释放。”

  朱棣此时没忍住,开口打断道。

  “朕其实有个疑问。”

  “陛下请讲。”

  朱棣略微思忖,确定自己不会在臣下面前露怯后,凝声问道。

  “如果是从丙倭寇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他怎么能确定戊倭寇会保持沉默拒不开口的?须知道,上次在对马岛,五个倭寇瓜分100枚银币的时候,可是互相背叛,足足死了三个人,只剩他俩活着。”

  “而且他俩分赃是不均匀的,丙倭寇拿走了99枚银币,戊倭寇只拿走了1枚银币,相当于勉强保住性命……此时恐怕很难指望戊倭寇不背叛丙倭寇吧?”

  “陛下烛鉴万里,目光如炬!”李至刚马屁如潮。

  紧接着,李至刚才继续推导道:“正如陛下所说,丙倭寇很难相信戊倭寇不背叛自己,所以这还有其他的说法。”

  “如果戊倭寇坦白了,而丙倭寇傻傻的保持着沉默拒不开口,那么大明的将军会把他关在监狱里足足20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是所有选择里最坏的结果了。”

  众人都同意这个观点。

  在所有的可能性里,20年刑期,确实是最坏的结果。

  “所以说,丙倭寇很难接受这个结果,那也就意味着,如果说戊倭寇坦白了,丙倭寇自己也应该坦白,否则就会吃最大的亏……而丙倭寇坦白,就意味着会被关在监狱里18年。”

  李至刚越理越顺。

  “可哪怕是关押18年,其实对于丙倭寇来说,也比被傻子似地拒绝开口,结果被关押20年强得多,好歹少关了730天呢。”

  朱高炽此时也捋清楚了,补充道:“那也就是说,既然丙倭寇和戊倭寇的思路相同,那么戊倭寇也会在另一间牢房里,做出同样的推导,那也就意味着,戊倭寇也会得出结论。”

  “——背叛同伴就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个结果,朱棣不禁有些恍神。

  而道衍,此时则彻底停止了念珠的转动。

  ……

  隔壁树下。

  又过了好半天,朱高煦竟是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两个倭寇,应该都相互背叛了。”

  说罢,朱高煦看向了郑和,想跟郑和对对答案。

  郑和也同意了朱高煦的说法。

  “姜先生怎么说?”

  姜星火没说,而是在地上同样画起了东西。

  只不过,这次姜星火学乖了,捡了根粗树枝,没再用自己的手指,上次用手指写字把指甲都磨出大理石状花纹了。

  沉默背叛

  沉默(1,1)(20,0)

  背叛(0,20)(18,18)

  “这个叫做博弈矩阵,也就是倭寇囚徒博弈的所有可能解。”

  姜星火指了指道:“左边的沉默/背叛是丙倭寇的,上边的沉默/背叛则是戊倭寇的。”

  “这里便是说,丙倭寇和戊倭寇共同选择了背叛对方,其实从个人角度上来讲,都不是错的,毕竟每个人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在丙倭寇和戊倭寇不再是【绝对理性】,也就是几乎不可能同时选择保持沉默拒绝开口,走向(1,1)的结局。”

  “所以说,丙倭寇和戊倭寇都知道背叛对方才是更好的选择,而无论另一个倭寇怎么做都是如此。”

  “但问题就在于,背叛对方,不从个人角度,而是从结果上来看,他们都没有因此受益,只是做到了跟对方不亏。”

  姜星火指向了(18,18),解释道:“这便是倭寇囚徒博弈的标准结局,倭寇博弈的参与方,按照互相背叛的策略,同时付出了代价,这便是所谓的纳什均衡。”

  “那是均衡?”

  郑和念叨着这个古怪的名字。

  “意思就是,这样就平衡了。”朱高煦解释道。

  “喔,原来如此。”郑和微微抚髯。

  姜星火懒得解释也无法解释,其实他应该改个称呼,但一时半会儿,又委实想不起有什么特别合适的称呼。

  “对于这个平衡,丙倭寇和戊倭寇肯定都不后悔,因为如果任意一名倭寇不坦白,改变主意为保持沉默拒绝开口,那么他就会被判20年监禁,在博弈中他将失败并且抱憾终身,也就是走向(20,0)或者(0,20)的结局。”

  “这个平衡的意思,就是问题不在于双方博弈的胜负,而是博弈方哪怕知道了对方的选择,依旧不会后悔。”

  “事实上,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都知道,这个均衡是不明智的,因为两个人如果都能【信任对方】,那么原本都可以只被囚禁1年的,结果却都被囚禁了18年。”

  “也就是说,每个倭寇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因此,‘倭寇囚徒博弈’能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姜星火缓缓说道:“人与人之间在面临竞争性利益问题的时候,极难做到【信任对方】,却极容易做到互相背叛。”

  “之前我们讲国家权力的时候,你们应该就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为,其实跟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别无二致,对不对?”

  朱高煦与郑和点了点头。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与国,尤其是具有竞争性的国家之间,同样是存在一个‘倭寇囚徒博弈’的,这个博弈我称之为‘大国安全困境’。”

  姜星火语速比较慢地说道。

  “鉴于对于国家来说,很难确定多少权力才算是今年和明年、后年乃至大后年够用的权力,因此,大国认识到,保证自己安全的最佳办法是当前就争取成为霸主,这样就消除了任何其他大国挑战的可能性。只有糊涂的国家才会感到它已获得了足够的生存权力,而不愿抓住机会争做霸主。”

  “这里面就体现了《大国博弈学》第一部分‘进攻现实主义’中的基本逻辑,该困境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用来增加自己安全的测度标准,常常会减少他国的安全。”

  朱高煦有些醒悟地说道:“这跟丙倭寇和戊倭寇博弈的道理是一样的。”

  姜星火赞许地冲他笑了笑。

  “为了从‘进攻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出发来获得安全,国家就会被迫攫取越来越多的权力,以避免他国的权力冲击……但是这就会造成一个后果。”

  这次是郑和开口:“还是跟刚才两个倭寇的博弈类似,某个国家企图攫取权力,就意味着又反过来使其他国家感到更不安全,并迫使其他国家作最坏的打算,所以说没有任何国家能感到彻底安全,追求安全的恶性循环也就开始了。”

  嗯,在近代这种恶性循环通常被称为军备竞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22 , Processed in 0.03724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