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09 页

  因此,再结合这些日子被姜星火的人品、学识所折服,郑和更是心头念念不舍。

  见皇帝和二皇子并没有在意他听不听,郑和低着头,也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姜先生不妨把这八字要诀拆开来讲讲?”李景隆走后,朱高煦尽职尽责地捧哏着。

  “所谓优劣危机,便是《国家管理学》中的一种战略管理规划的办法。”

  回到了公共管理学的本专业范畴,姜星火的神情中充斥着无穷的自信。

  这门学问,上可治联合国,下可治街道办!

  绝不逊色于看完半部就可入主唐宁街的《是,首相》。

  “在考成法的实践过程中,固然核心是‘立限责事,以事责人’,但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要用来考核担责的事情,是可以完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盲目制定不切实际的浮夸目标,那么考成法本身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官吏必然会抱着‘反正完不成不如摆烂’的心态,同时,对于一些可竭力完成但会伤民的目标,官吏也一定会为了自己考成,来选择以伤民为代价完成目标。”

  “但同时,考成法也有另一个极端。”

  朱棣几乎刹那醒悟,他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冷峻的神色,用近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说道:“人人皆推诿,而法不责众!”

  “不错。”

  姜星火带着略微意外的神情,看了这个燕校尉一眼。

  似乎燕校尉对文官系统也没什么好感,谈到如何整治官吏便像是对待仇人一样,竟是言语间有着一丝快意的感觉。

  靖难尸山血海杀出来的武夫,都这么恨建文朝廷的文官吗?

  当然了,对此姜星火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你说官吏里有好官不假,全都砍了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砍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因此,对这些士绅阶层出来的官吏动手整治,肯定是造福百姓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要能真的用姜星火这套结合了公共管理学改良的考成法,来考核官吏,让官老爷、吏大爷们自己内卷起来,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很多在过去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的难题,实施了考成法,都能得到解决。

  这一点,绝非是姜星火拍脑袋臆想,而是在历史上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后,有无数文人墨客在笔记和书籍中记载下来的社会风气变化。

  可惜,张居正十年之功,最后毁于一旦。

  其他变法大多都被申时行保留了下来,但唯独考成法,卷的受不了的官老爷们,坚决不肯继续执行下去。

  不过还是那句话,是时候苦一苦官老爷们了!

  “因此,为了避免考成法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过低或者过高,亦或是偏离主责主业,就需要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校正。”

  说罢,姜星火用粗树枝在地上写到。

  “优,即内部优势,也就是说,在官吏体系内的国家或地方管理中,有哪些是便于该部门或该官吏达成考成目标的?譬如我们以刚才讲过的台谏系统为例,御史有哪些内部优势,来达成每年若干次的有效谏言或有效弹劾?”

  姜星火望向了三人,显然,是在引导他们思考,考成法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也不待其他人来说,朱棣沉吟片刻后答道:“御史可风闻奏事,因此能大胆地畅所欲言。”

  姜星火点点头,记下来对方说的这点,‘畅所欲言’。

  随后,姜星火继续说道:“劣,即内部劣势,还以台谏系统为例,对于‘达成每年若干次的有效谏言或有效弹劾’这个考成目标,想想台谏系统有什么内部劣势?”

  “内部劣势……”

  朱棣想了想,倒是真的想出来一个:“这群御史,常常联结乡党,且为上位者所驱使,稍有不慎,所谓有效谏言与有效弹劾,就会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

  姜星火没有评价,而是接着记录下了‘党同伐异’。

  “危,即外部危险。你们觉得对于台谏系统‘达成每年若干次的有效谏言或有效弹劾’这个考成目标来说,有什么外部危险?”

  朱高煦嘴巴根本不把门:“锦衣缇骑。”

  朱棣本欲开口,最后却也无声。

  锦衣卫,确实是台谏系统最大的外部危险所在。

  姜星火最后问道:“机,即外部机遇,对于……有什么外部机遇?”

  父子两人的境遇有些微妙。

  朱高煦这次把嘴把住了门,因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脱口欲出的话,其实对自己非常不利。

  朱高煦想说,国家发生大事,那么御史们自然就可以完成有效谏言或有效弹劾的业绩了。

  什么大事?眼下还有比立储之争吵得更凶的大事吗?

  但这话,无论如何,朱高煦本人都是不能说出口的。

 

 

第二百二十六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

  朱棣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庙堂觉悟提高了不少的傻儿子。

  朱棣心道:“还是姜先生调教有方,若是换了入狱之前,煦儿恐怕已经图个爽快,把这话说出口了。”

  朱棣看向姜星火,傻儿子进步明显,为人父者,也不免对姜星火这个做老师的流露出了几分感激之情。

  收回思绪,朱棣沉声道。

  “国家有争议的大事发生,便是御史们完成考成的外部机遇所在了。”

  姜星火指了指地上。

  畅所欲言丨党同伐异

  锦衣缇骑丨国家大事

  “所以,你们明白考成法的目标该如何制定了吗?”

  姜星火看着地面,眼神没有丝毫波动,甚至还带有几分冷意。

  考成法一出,恐怕官老爷和吏大爷们就要叫苦哀嚎不止了。

  朱棣看着地面自己亲自按照“优劣危机”口诀推导出来的四方面内容,陷入了短暂思索。

  越思索,朱棣越觉得,简简单单的四个长方形区域里,有着无穷的精妙之处,这些区域里的东西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将普通人的管理智慧发挥到极致。

  只是这样略微有一点点复杂的计算推导,实在让朱棣在第一个呼吸的时候,还有点不太适应。

  当然,朱棣觉得这种推导对于其他人,譬如朱高煦而言,绝对是有点难度的……但朱棣却觉得颇为享受,因为,在这样的推导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是以往,朱棣任何时候都体会不到的感受。

  “我想……我已经懂了。”

  大约五六个呼吸的时间之后,朱棣抬头说道。

  虽然朱棣紧绷的脸上,表情还有点僵硬,但他一贯滞涩的嗓音却十分坚决,朱棣的眼眸闪亮到仿佛燃烧着火焰。

  因为就在这五六个呼吸的时间里,朱棣已经彻底掌握住了根据这四字要诀推导出来的考成法制定目标的要点。

  ——在这四方格子里,每个角落都能找到一种扬长避短的规律,并且通过这些规律,可以将四方格子里面它们的内容连接在一起!

  只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便能达到近乎完美的考成结果。

  这就像是一个四边参差不齐的水桶,朱棣要做的,就是削长补短,让水桶能够容纳更多的水。

  而经过心中的推导,朱棣相信,他思考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现在请燕校尉说出来吧。”

  姜星火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看向这位身份神秘无比的燕校尉。

  仅仅几个呼吸就明白了过来,这位燕校尉,看起来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武夫呢。

  朱棣缓缓开口。

  “台谏系统的考成法制定目标,便是需要发挥畅所欲言,克服党同伐异,参与国家大事,回避锦衣缇骑。”

  ……

  密室的窃听扩音墙上,断断续续地传出了皇帝的声音。

  而听闻朱棣在短短五六个呼吸内就推导出来的结论,密室内的众人,心中的思量却是各不相同。

  这里便是要说,这位新皇在朝野普遍的观点里,都是长于军事而短于庙堂。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26 , Processed in 0.03860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