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29 页

  士绅阶层是如此地强大,它的强大不在于某一个人,而是在于整个阶层都根深蒂固地普遍存在于大明的经济重心。

  对士绅阶层动手,与之彻底决裂,几乎就等同于一个人用匕首挖开自己的心。

  人无心能活否?

  当然不能。

  另外,黄福还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即便通过变法更化,扶持出了一个对抗士绅阶层的新的得利阶层。

  那你能保证,新的得利阶层,不会转头造皇帝的反?

  若是如此,大明折腾更化变法,还不如不改,好歹士绅阶层对老朱家当皇帝没意见,最多让某个不合心意的皇帝溶于水,换上来一个,不还是你们老朱家的种?

  所以,虽然道衍说这位姜星火“姜圣”找到了扶持新的得利阶层的办法,但黄福依旧不认为,更化变法这条路走得通。

  谁都知道,更化变法比一成不变在大多数时候都要好。

  变一变,不管怎么变,只要主导变法的人能力不是太差,大概率都能增强国力。

  ……因为既然已经到了需要更化变法的时候,就说明已经烂透了。

  可是为什么华夏上千年的历史,更化变法的皇帝就那么几个?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黄福的疑惑,只能等待道衍解开了。

  但随着道衍迟迟不展开信件。

  蹇义忽然若有所悟。

  “且慢。”

  这时蹇义开口了,或者说,替道衍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这封信事关国朝命运,不应该让所有人都看到。”

  蹇义瞥了一眼身后的内阁众人,含义不言自明。

  说白了,在明初这种中书省和丞相制度,都刚被朱元璋废除没多少年的时代,六部尚书这种站在文官系统最顶峰的大佬们,真瞧不上内阁的年轻小伙子。

  虽然这里面有些小伙子,岁数也着实不小了。

  但在官僚制度下,论资排辈就是如此,老的就是可以瞧不起比他年纪小的,资历深的就是可以瞧不起资历浅的。

  黄福反而道:“蹇尚书,更化变法之事还不急于一时,内阁诸位青年才俊既然已经听到了前面,如何不能留下来商议一二?毕竟……这些人已经是我大明下一代翘楚了。”

  蹇义却异常顽固地坚持道:“不必商议,陛下,臣以为应立刻让内阁众人回避。”

  解缙当然是有庙堂理想,有野心有抱负的官僚,他如今又是内阁实际上的首辅,哪怕与蹇义地位悬殊,但这时候如果不站出来维护内阁整体的利益,恐怕以后他就会大失人望了。

  更何况,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皇帝又没赶内阁走。

  解缙皱起眉头,沉吟道:“蹇公,此举恐怕不妥吧。”

  “陛下既然组建内阁,委任我等经手诏书、奏折,自然是对我等信任的。今日之事,陛下已然召集我等旁听,为何蹇公独要驱我们走?”

  蹇义冷哼一声:“国朝大事,何时轮到尔等小儿辈参赞?”

  须知道,平素里蹇义虽然称不上和蔼可亲,但绝无眼下这般咄咄逼人的姿态。

  蹇义的一反常态,几乎让内阁的所有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解缙呆了几刹,聪明的脑袋顿时明白了过来。

  蹇义赶它们走,不是嫉贤妒能,不是瞧不起他们,而是……在保护这些大明帝国文官系统里最拔尖、最出挑的青年才俊。

  历朝历代的更化变法,参与进去固然是进身之阶。

  可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庙堂风波。

  问题就在于,内阁这群人,只要熬得起资历,未来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何须这时候凑进去,图更化变法这个对他们来说颇有些急功近利的进身之阶呢?

  杨士奇心中一怔,心道:“蹇公却是个有担当的,一般的大臣,此时保全自己尚且来不及,如何敢做这种事,就不怕触怒皇帝?”

  皇帝要内阁成员参会,你六部尚书之首让内阁成员滚蛋。

  蹇义这么说,完全就没怎么顾及皇帝的颜面啊!

  而另一边知晓内情较多的金幼孜却不吭声了,似乎陷入了犹豫。

  金幼孜作为皇帝的绝对心腹,不仅知道今日关于更化变法的很多内容,更是知道,皇帝今日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更化变法在大明帝国决策层的初步意见统一。

  困扰了皇帝许久的立储之争;来年开春冰雪消融后的抹杀女真;更遥远一些的对日跨海作战;以及皇帝心心念念的大规模征伐漠北……

  林林总总,未来大明帝国的许多重要国策,都要在这场会议上定下调子来。

  金幼孜脑袋里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忍不住看向了旁边的杨荣。

  此时杨荣正低着头,神色阴晴不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鬼心思。

  “咳。”朱高炽干咳一声,抬头看向了上首的父皇。

  只见朱棣的脸色依旧沉静,沉默不语。

  朱高炽便道:“臣以为,蹇尚书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听了这话,内阁众人心下了然,便是大皇子殿下对他们的爱护了。

  朱棣挥了挥手,内阁众人如释重负地走出内阁值房,来到院子里。

  看着被关闭的房门,几位青年才俊,既是松了口气,不用卷入到这个动辄粉身碎骨的漩涡里,又为错过这个难得地参与大明高层庙堂决策的机会而感到沮丧。

  “蹇公高义。”

  杨荣怔了半天,吐出一句,便再也不说话了。

  ……

  房间内,只剩下了朱棣、朱高炽、道衍,以及六部尚书。

  道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把他心中内阁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家伙请离了出去,随后也不再磨叽,干脆地开展信件,递给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传阅。

  朱棣看了看,直接扔给了朱高炽。

  朱高炽双手接过来,认真地阅读了一遍。

  一共就两页信纸,内容着实称不上多,但朱高炽却看得很认真,甚至翻来覆去地看了两遍,都不舍得撒手递给下一个人。

  直到蹇义清了清嗓子,朱高炽才恋恋不舍地把信件递给他。

  而蹇义在接过信件之前的神情,还是比较从容不迫的,可是甫一接过信件,登时便变得严肃了起来,这更引起了身旁几位尚书的高度好奇。

  “姜师,到底写了什么?竟然引起蹇尚书如此重视?”

  夏原吉心痒难耐,却是迫不及待了起来。

  虽然看不到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但是夏原吉猜也能猜得到,一定是关于扶持更化变法后,新的得利阶层的。

  而且,夏原吉听的课比较多,对新的得利阶层是什么,更是若有所悟。

  他看向了道衍,道衍对于他的猜测,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终于,蹇义看完了信件,传到了夏原吉的手上。

 

 

第二百四十四章《哲学通信》

  夏原吉看着手上的信件。

  信件的开头,文字非常地质朴直白。

  翻译成大白话,大约就是“很荣幸收到大师的再次来信,上次《‘先验人性论’的形而上批判》,本身也使姜某获益良多,经过对大师这次所提出问题的一番思考,姜某写下了如下回答,还请大师过目。”

  而既然是两人之间的第二封通信,那么信件的内容,自然是基于第一封通信的思考。

  虽然在这封信件里,几乎没有提及第一封通信的事情,但知晓内情的夏原吉,却敏锐地发现了二者的联系。

  更令夏原吉叹服地是,这封名为《哲学通信:异化、新贵族与大明未来社会各阶层精神分析》的超长标题信件,以极为冷静客观的角度……不,或许用冰冷的、俯瞰人间变化的仙人视角来形容,更为贴切一些。

  分析了如果发生更化变法,那么大明未来,将会基于更化变法,产生哪些新阶层,这些阶层的整体精神状态又是如何。

  换句话说,姜星火再一次向他们展示了预知出的未来。

  夏原吉细细阅读起了信件的核心内容。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52 , Processed in 0.06103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