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33 页

  “陛下,老衲认为蹇尚书所言极是。”

  道衍的三角眼也柔和了下来,微微眯着,嘴角扯起了笑意。

  “便如蹇尚书所说,咱们用化肥种田,尚且要搞几块试验田出来,多少能用来对比,用来看看效果,且能查缺补漏……更化变法自然也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

  朱棣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说道:“那诸卿不妨议一议,我大明更化变法,若是用‘试验田’先试试,该用那些地方做试验田?”

  黄福率先面无表情地答道:“臣以为,试验田应选取对朝廷而言,随时可以割舍的地方,这样一旦出现动乱,朝廷可以出兵平乱,而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此言一出,内阁值房里的氛围,顿时有些冷了下来。

  眼见皇帝面色难堪,郑赐马上坐不住了,阴阳怪气地对黄福说道:“黄尚书莫非以为,陛下要推行的更化变法注定失败?”

  “臣绝无此意。”

  黄福没有理会郑赐的挑衅,他摇了摇头答道。

  “那黄尚书是什么意思?”郑赐穷追不舍。

  黄福瞟了眼郑赐,淡淡道:“只是为求万全罢了。”

  夏原吉与道衍对视一眼,旋即站出来打圆场:“黄尚书固然是老成谋国之见,只是臣以为,既然要推行更化变法,那便不该在随时可以割舍的地方进行试验,否则与弃子何异?”

  “陛下。”夏原吉对朱棣说道:“既然做化肥时,姜师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那么臣以为,更化变法,同样至少也要有两组……当然了,不一定是基础条件相同的两个地区,反而是基础条件不同的两个地区,更具有对比意义。”

  闻言,众人皆纷纷颔首。

  这便是说,之所以做化肥需要‘实验组’和‘对照组’,就是因为要通过对比才能看出化肥催生的农作物,与无化肥催生的农作物之间的长势区别。

  而更化变法的试验田,却天然地就能与旁边没有进行更化变法的区域产生对比。

  所以夏原吉才会说,两个作为试验田的更化变法地区,不需要相同。

  而是各方面基础条件不同的试验田,更有双重对比的参考价值。

  也就是说,试验田本身就能与旁边对比出变法效果的情况下,基础条件好与基础条件不好的两块试验田,同样进行更化变法,互相之间的效果对比,则能够对比出更多的东西来。

  这才是对于更化变法而言,更有用的信息。

  “以臣所学的经济之道来看,推行更化变法的试验田,第一,不能是朝廷无法实际控制的地区,也就是云贵等土司羁縻区、塞外部族内附区,都不能是更化试验田的选择地。”

  夏原吉侃侃而谈:“第二,物质地基和人口条件过差的地方,更化变法没有参考意义,譬如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区。”

  甘肃是人口极少自不必多说,仅说河南、山东,按理来说都是人口大省,也都有农耕条件,但现在永乐初年的情况是,黄河中下游流域经历了元朝近百年反复决口泛滥的折腾,本就元气大伤,而随后的元末明初的全国性战乱,河南山东更是重灾区。

  更不巧地是,靖难之役期间,南北军双方的战略相持阶段,主要的战线就拉扯在了西起河北真定、中到河南诸府、东至山东德州的这一条弯曲折线上。

  无休止的战乱、征粮、招兵、徭役,让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社会经济秩序彻底崩溃,没有一年能好好耕作,更谈不上有什么收成可言。

  所以现在河南与山东这两个布政使司,人口离散极为严重,战后重建都来不及,哪还有能力搞什么更化变法?

  几位尚书都在原则上同意了夏原吉的观点。

  不过在具体的地方上,却是持续争吵不休了起来。

  没人敢提“拿苏松嘉湖诸府做试验田”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题,主要的讨论点,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北这几个人口经济条件都不错,且交通还算便利、距离大明统治中心不算偏远的地方。

  眼见尚书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倾听了很久的朱棣,此时也明白,是自己这个仲裁者出场的时候了。

  朱棣轻轻地拍了拍手,尚书们顿时停下了争吵。

  “正如诸卿所言。”

  朱棣扫视了一眼内阁值房内的众臣,这场会议,已经到了一锤定音的最后阶段了。

  “大明,需要变法更化。”

  “变法更化,需要试验田。”

  朱棣干脆站起身来,在室内负手而立,而大臣们也纷纷跟着站起身来。

  “南方未经战乱的地域,肯定是要挑一个出来做试验田的。”

  朱棣接下来的话语很平静,但却仿佛在现场扔了一个炸雷。

  “直隶就不错,你们觉得呢?”

  “陛下不可!”

  这里便是要说,此时的大明直隶,以南京应天府为中心,包含了十四个府级行政单位,其中就包括为最富庶的苏州府、松江府。

  除此之外,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镇江府、庐州府、徐州(直隶州)等著名地域,皆包含在其中。

  “听朕说完。”

  看着群情汹汹的大臣们,朱棣摆了摆手道:“朕有意设立北直隶,同时缩减南直隶的范围,把一部分因为风俗地理等原因强制划分,确实该交还地方布政使司的地区,都交还回去。”

  皇帝平静的话语,却代表了大明庙堂版图的再次划分。

  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无疑是让这些大明帝国高层决策者,都能看的眼红耳热的。

  别的不说,光是北直隶,就能让多少知府原地鸡犬升天?

  而南直隶,会有多少官职地位骤降?又会有多少官职变得紧俏无比?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又该让多少人打破脑袋运作,试图进入将会重新划分的南北直隶?

  这时候,朱高燧适时地搬出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大明堪舆图,眼神示意朱高煦跟他一起拉开卷轴。

  大明堪舆图缓缓铺开。

  朱棣抬起自己强而有力的大手,在地图上勾勒出了未来南北直隶两块试验田的形状。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直隶

  朱棣率先向他早就看不过眼的士绅集团老巢南直隶重拳出击。

  “(南)直隶北起淮河,南到黄山,西达鄱阳湖,东至长江口,朕以为各地经济人口文化风俗差异巨大,强行捏合在一起,管的太多太宽,反而不利于朝廷治理。”

  朱棣想要拆直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划分出两块用于更化变法的试验田,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为了拆散直隶这个江南士绅阶层的大本营在未来有可能形成的抱团认同,防患于未然。

  没有了“直隶”这个统一的行政区划,只保留长三角精华区,最边缘的各府回归各自行政区划后,在未来有可能靠着“直隶”凝聚起来的认同,自然会被提前打破。

  操作也不复杂,只需把他爹朱元璋强行凑到一起的部分最边缘府级行政单位,归还给各布政使司,再按照地域重新整合出一个精简版的南直隶即可。

  “陛下,若是想要精简直隶,须得把江、淮分开。”刚刚还一直反对的蹇义,此时反而赞同道。

  “蹇尚书说的不错。”

  黄福亦是说道:“自楚汉争霸以来,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数十余次,正是在这个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此地历来与江南互不统属,委实不该与江南强行凑在一起的。”

  对于这个问题,刚才还在节节抵抗皇帝的尚书们,反而达成了一致。

  庙堂的奇妙就在于此,在某些议题上刚刚还吵得面红耳赤的两拨人,在下一个议题上就会因为利益一致而携手共赢。

  把江、淮分开,这绝非是仅仅符合朱棣利益的意愿。

  事实上,这也是明初大臣们持续跟朱元璋争取了很久的一个事情,只不过一直被朱元璋压着不让分家而已。

  淮北跟江南能是一码事吗?

  朱元璋强扭的瓜虽然爽,用“直隶”这个大筐,把南京周围的形胜之地都塞了进去,但被强塞进去的各地却是离心离德,委实称不上甜。

  你以为光是朱棣不想让黄淮和江南待在一起?人多富庶且文教昌盛的江南,自己也不想带着黄淮的贫瘠之地玩呢。

  编排出来的童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就没有暗讽直隶拿着从江南、黄淮收上来的赋税,供给给朱元璋的淮西老家维持体面,偌大个凤阳府却愈发穷困的意思?

  建文帝主政的时候,江南士绅阶层同样反映过这个问题,建文帝倒是有意处理,但奈何朱棣提着大刀物理探亲的速度有点快,就没来得及搞。

  “黄淮一线,与江南人情殊异,确实该分开。”这边道衍也是一样的态度。

  而在朱棣和道衍的规划中,除了长三角,南京四周其他基于防御性质考虑的缓冲区,肯定还是要保留的。

  但是绝不需要把直隶的缓冲区,直接放到淮北!

  而在明代以前,黄淮流域一向是与江南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极少有合并在一起,便是差异实在太大的缘故了。

  所以尚书们其实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说的都没错,想要精简(南)直隶,第一步就是剥离黄淮流域的地区。

  黄淮不愿意待在直隶里,直隶强拉着黄淮只是源于安全考虑,为了所谓的“守江必守淮”。

  “真·大明战神”朱棣对此嗤之以鼻。

  一群土鸡瓦狗,淮守不住,江也守不住,凭白自缚手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5:20 , Processed in 0.04065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