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361 页

  “仅仅十年,政熄人亡,数十年后,东林崛起。”

  “当然,若是没有‘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力挽狂澜,十年变革积蓄国力,恐怕在我预测的未来里,大明还挺不到那时候。”

  朱棣没由来地眼皮一跳。

  他没想到,这个未来的大明首辅,敢号称“吾非相,乃摄也”的文官,竟然这么狠。

  这完全是不顾自己身家性命,以一己之力推动变革大明。

  硬生生地给大明续了一口气!

  想到这里,朱棣反而有些敬佩起了这位类似王安石,甚至犹有过之的未来之人。

  “所以啊,士林言论这种东西,堵不如疏,掌握在自己手里,比缝上江南士绅的嘴容易。”

  姜星火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

  朱棣若有所思地问道:“那既然禁止书院、讲学、言路行不通,姜先生的意思是?”

  姜星火见朱棣领悟了他的意图,正色说道。

  “创办以六门自然科学为主,十余门社会科学为辅的科学书院,以科学和改良荀学的结合,用来取代程朱理学。”

  “你问什么是科学?”

  “程朱理学能解释的东西,我的科学能解释。”

  “程朱理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我的科学一样能解释。”

  “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经济管理……大明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从我之前讲课的内容,相信陛下明白,姜某所言非虚。”

  若是换个旁人来,朱棣定是不信的。

  可是姜星火说出这话,还是带着“陛下”说的,朱棣开始考虑信一信了。

  不过以科学对抗程朱理学的事情,朱棣还要继续考虑考虑再做决定。

  毕竟,《变法八策疏》里的内容,并没有这部分,朱棣也下意识地想到,若是扶持起一个新的学说,难道就不会变成另一个程朱理学吗?

  若是与新的手工业阶层相结合,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形成程朱理学与江南士绅阶层相结合的那种效果,同样会威胁皇权统治。

  朱棣的心思,姜星火自然也能猜度出一二。

  但姜星火却并不着急说服朱棣。

  道理也很简单,推广科学,用以对抗旧的程朱理学,其实是变法进入到某个阶段后的必然。

  这里面的道理就不用细说了,略一思量就能想明白。

  所以,眼下朱棣是否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不愿意同意大规模推广科学,姜星火并不在意。

  等给朱棣展示展示科学技术的威力,帮朱棣解决一些程朱理学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朱棣就会“真香”了。

  姜星火只是做了些铺垫,在朱棣的脑海中,深化了之前植入的“科学”这个概念。

  旋即,朱棣也有意跳过了这个话题,问道。

  “那在姜先生预测的未来里,东林党,最终如何了?”

  听到这个问题,姜星火的手指慢慢地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吟了一首诗。

  “谦益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吟完诗,姜星火摇头叹息道:“可惜,还是水太凉、头皮太痒。”

  水太凉?

  头皮太痒?

  朱棣颇有些迷惑不解。

 

 

第二百七十二章 欲挽天倾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却道水太凉。”

  姜星火哈哈大笑,给朱棣讲了一段小故事。

  “在我所见到的那个未来里,女真人兵临城下,便如数百年前搜山检海那般,于江南横行无忌。”

  “东林魁首钱谦益,对外高调声称自己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誓与大明共存亡,不仅如此,他还率领家人至常熟尚湖,准备找湖边自尽。”

  “然而到了投水自尽那一天,钱谦益在湖边犹豫不已,旁边秦淮名妓出身的夫人柳如是对他说‘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钱谦益无奈,下手摸了摸湖水,悠然说了句: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反而奋身欲沉池水中,被钱谦益拦住……这便是水太凉的由来了。”

  朱棣听了这段小故事,除了面露不屑之色,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江南好臣,不如秦淮妓子多矣,不甚奇怪。”

  事实上,朱棣率领燕军渡江后的这几个月,这种士大夫,他已经见得太多了。

  解缙、胡广,不都是这样?只不过没这么反差到离谱罢了。

  所以,朱棣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不过下一个小故事,很快就让朱棣的怒气值瞬间满格了。

  “至于头皮太痒嘛……”

  “这便是说,女真人自宋代开始,便是要剃头皮扎小辫的,而为了从衣冠礼乐这些传统礼仪层面摧毁汉人,女真人所到之处,强行推行剃发易服。”

  “而程朱理学深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

  “所谓一代理学名儒、文坛宗主,钱谦益一直以来,也是如此宣称的。”

  “然而。”

  “女真人兵临城下,钱谦益投水未果,回家之后,钱谦益先是对家人说‘头皮甚痒’,随后就找了一个剃头师傅,剃成了女真人的金钱鼠尾发型,随后带领城中的文武官员,打开城门,向女真人下跪乞降。”

  “这就是所谓的‘头皮太痒’了。”

  听完这个故事,朱棣一时竟是忘了发怒。

  半响后,才猛然伸手拍碎了另一个扶手,犹自不解气,直接起身。

  “朕从未听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说着,朱棣站了起来,目光落在姜星火的身上,神情复杂。

  以江南士绅阶层为主体组成的东林党靠不住,朱棣心里是有预期的。

  一旦大明亡国,这群士绅为了自家荣华富贵,改头换面投奔新朝,再正常不过。

  可钱谦益这位东林魁首的无耻程度,还是刷新了朱棣的认知下限。

  “我大明,若是真到了亡国的地步,就没有忠臣良将了吗?”

  朱棣死死地盯着姜星火。

  生怕他给自己来一句“恭喜你,猜对了”。

  一息。

  两息。

  时间缓缓流逝,姜星火却始终一言不发。

  朱棣的心,也跟着慢慢沉了下去。

  就在朱棣打算开口,打破这令人难堪的沉默之时。

  姜星火忽然出声。

  “之前,姜某就讲过。”

  “靖康之后,两宋之交,岳飞北伐所代表的,绝非他一人一军,而是两河中原数百万百姓。”

  “那么陛下以为,同样是女真入侵,家国危难之际,大宋有岳飞、韩世忠、刘琦、吴阶、吴璘等将挺身而出……大明难道还不如大宋吗?”

  朱棣龙袍下攥紧的拳头,悄然松开。

  而姜星火接下来的话语所构建的一个个故事场景,仿佛带着朱棣,亲身体验了那些尚未发生的“历史”。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33 , Processed in 0.05330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