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4 页

  “三条救命线,朕毁掉了,那就再找更好的方法!”

  “后辈儿孙如果像建文这般无能,再多三条线又有何用?”

  “迁都向北,不是大明离异族太近,而是异族离我大明太近!”

  “寇可往,朕亦可往!”

  “犁其庭!扫其穴!”

  “朕要为大明永绝后患!”

  “爹,我要让你看看,我就该坐着个位置!”

  看着朱棣的反应,纪纲心中暗叹一声:

  “这才是我认识的陛下啊!”

  朱棣从椅子上霍然起身,重新站到了墙边。

  事实上,朱棣原本认为自己“和平削藩,供养宗室”的削藩策略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患。

  但姜星火已经明确指出了第一点,也就是朱元璋留下的国防体系的崩溃,而且讲的非常有理有据。

  所以朱棣心里也有些期待,准备认真地听听,姜星火要讲的削藩第二点后患是什么。

  而此时,姜星火哪知道他几句随口按照历史走向指点江山的话,把朱棣激的小宇宙都快燃爆了。

  姜星火唾沫星子飞溅了半天,属实是讲的渴了,正上半身倚在树干上吃瓜。

  同样咔咔啃着西瓜的朱高煦,含糊不清地问道。

  “姜……先生,那您说……削藩的第二点……后患是什么?”

  姜星火埋头吃瓜,吃完手里的小半块,方才抬头说道。

  “第二点后患,跟第一点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一样,是慢性的……供养宗室会缓慢地拖垮大明。”

  “为何?”朱高煦有些不理解。

  “那就是,如果选择和平削藩。”

  “——得加钱!”

  “道理很简单,既然要安抚诸藩乖乖交出兵权,去当太平王爷,那么一定要在原有俸禄上予以补偿吧?按大明的制度,最高的亲王一年一万石,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二百石。”

  “就这么几十藩王、郡王、镇国将军而已。”朱高煦显然没听明白,不以为意地说道。

  姜星火又拿起了小半块西瓜的手,停滞在了半空中。

  “你读书的时候,先生没教过你算数?”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寂静无声,仿佛掉根针下来都听得清楚。

  朱高煦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觉得自己被鄙视了。

  姜星火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你觉得大明要传多少代?每个皇帝只生一个儿子吗?或者说,其他藩王以后在封地里待着没事干,他们不会天天造娃吗?”

  朱高煦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姜先生说得对,就该直接都废为庶人,这样一个铜板都不用花!”

  姜星火一时无语,又把瓜放了回去。

  墙壁另一侧斗志昂扬的朱棣却因此陷入了沉思。

  实际上,在与道衍讨论和平削藩的待遇问题时,朱棣并非没有考虑过大明以后皇室数量的问题,但朱棣和道衍都觉得问题是不大的。

  毕竟明太祖朱元璋早就算计好了,爵位每过一代就降级,亲王除嫡子外诸子为郡王,然后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一直到奉国中尉就不再降了。

  朱棣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那定下了大明万世制度的老爹朱元璋,在宗室俸禄上算的肯定是不会错的,所以也没有细想就打算以提高俸禄为条件,换取诸藩的兵权。

  可如今听姜星火这么一说,朱棣却觉得似乎好像有哪里真的不太对劲,但却想不明白。

  墙那头,朱高煦蹙眉问道。

  “姜先生,俺说的不对吗?”

  听到了放风时间结束的哨声,吃饱了西瓜躺了半天的姜星火拍拍屁股起身道。

  “我知道你在诏狱里手眼通天,这样,你去寻个棋盘,再寻些小米。”

  “棋盘和小米,跟俺说的问题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姜星火伸了个懒腰,“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你很快就懂了。”

  “等你懂了以后,我再给你讲讲怎么解决第二点的后患。”

  放风时间结束,姜星火回去睡午觉。

  朱高煦坐在树荫底下,唤狱卒拿来棋盘和一袋小米,开始认真地放了起来。

  “第五格,十六粒;第六格,三十二粒;第七格,六十四粒……”

  过了很久,朱高煦看着棋盘上根本数不过来的小米,看着姜星火离开的方向,愣怔了好一阵子才喃喃念叨着:“棋盘……八粒米……”

  朱高煦愕然道:“俺懂个锤子啊!”

 

 

第五章 黑衣宰相

  大天界寺,原名大龙翔集庆寺。

  始建于元泰定二年,朱元璋立国后,改为“大天界寺”,承担了修纂《元史》和培训朝贡使者礼节的工作。

  洪武二十一年毁于火灾,于是迁到了聚宝门外的凤山重建。

  大天界寺规制宏敞、殿宇巍峨,有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钟楼、毗卢阁等众多建筑,在大明的佛教界也拥有超凡地位。

  为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礼部之下设僧录司,管理天下僧寺,僧录司就设在天界寺。换言之,天界寺就是替皇家代行佛教管理的机关。

  而如今天底下地位最为尊崇的僧人是谁?

  当然是被朝野上下誉为“黑衣宰相”的道衍大师。

  在大队甲士的护送下,满心疑惑的朱棣抵达了大天界寺,走下马车。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夏日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地面,带来温暖舒适的光芒。

  朱棣站在路边,抬头仰望。

  大天界寺坐落在凤山上,由数千台阶直通峰顶,此刻他所处的位置,距离最近的一座佛殿还有八百余级阶梯。

  周围云雾飘渺,鸟语花香,仿若仙境一般。

  但对朱棣来说,这种景象更像是梦幻泡影。

  自从朱棣今天进入诏狱以来,就没怎么好好静下来思考,因为姜星火所讲内容的不断冲击,他的脑袋里一直在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导致他身体有些疲乏。

  此时,来到了大天界寺的朱棣反而伸了个懒腰,沿着青石小径向上走去。

  钟楼塔林下,一袭黑色袈裟的老僧亲自相迎。

  “大师。”朱棣点头示意道。

  道衍仔细打量了朱棣一番,旋即笑道:“陛下这是有心事啊,大天界寺风景秀美,不如老衲陪陛下去高处吹吹风,散散心。”

  “也好。”

  钟楼上,朱棣与道衍对坐。

  道衍神情悠然地煮着茶,几近沸腾的茶水发出咕噜噜的声响,他用勺子轻舀后,将滚烫的茶汤倒入杯中。

  “这茶可是新鲜采摘的,古树上今年就这二两六钱。”道衍将热气腾腾的茶推给朱棣。

  朱棣端起杯子,嗅了嗅清冽的茶香,赞叹道:“果真香气扑鼻。”

  接着,他浅啜了一口,感觉口腔中弥漫开浓郁的芳香,回味无穷,忍不住连喝三四口。

  待他放下茶杯后,只见茶水已空荡荡,只剩下一个微不可查的浅漾。

  道衍微微颔首,笑道:“陛下,你现在应该平静下来了吧?”

  朱棣点头:“确实是这样,朕的心绪已经平复许多了。”

  说罢,朱棣将今天在诏狱里遇到的事情和盘托出,以及姜星火所讲的“和平削藩供养宗室”会导致的两点后患。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09 , Processed in 0.02766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