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56 页

  李景隆则是肃然地思考着。

  作为纸上兵圣,他对战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对人命有着异乎寻常的冷漠。

  日本不好打这个说法,只是建立在明军缺乏跨海作战的经验,以及那足以摧毁任何舰队的巨大风暴上罢了。

  但反过来说,如果日本有庞大的水师,且避开了风暴。

  是不是日本入侵大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能?

  思虑至此,与朱高煦的想法略微不同,在画船上经历过剧透未来的李景隆,忽然意识到了更深远的一层,他迟疑地问道。

  “姜郎所言,是大明,还是更遥远的未来?”

  “更遥远的未来,你们注定见不到的那个未来。”姜星火答道。

  “抱歉。”

  李景隆沉默了几息,还是说道:“我无法确定这是否是未来,也无法感同身受。”

  姜星火倒也没有显得十分意外,毕竟,这件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注定无法相信并感同身受的事情。

  他打算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讲下去。

  然而就在此时,朱高煦突然开口。

  “俺听了姜先生的故事,即便是未曾感同身受,却不知怎地,也有些悲伤起来……”

  朱高煦片刻迟疑,方才说道:“这种悲伤,一时间不知如何描述,直到刚刚,俺想到了最贴切不过的三个字——空悲切!”

  难道是?李景隆有些惊讶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沉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李景隆刹那怔然,旋即问道。

  “所以姜先生的感觉,便是如岳武穆写下这首词时这般屈辱、无力、愤恨?”

  姜星火点了点头。

  就在姜星火点头的这一瞬间,李景隆却忽然觉得,自己信了。

  李景隆说不出自己为何相信了姜星火所描述的未来。

  可那空气中仿佛凝滞的悲哀,却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他,那可能是真的。

  “那后来如何了?”

  李景隆咽了口吐沫,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在那个我们注定看不到的未来,倭奴便如金人和蒙古人一般,再一次奴役了汉人上百年吗?”

  “怎会如此?”

  朱高煦闻言蹙眉,立即粗声来驳。

  “太祖高皇帝誓师北伐,有一句所言如南宋韩侂胄檄文无二,便是这句——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汉家儿郎,但有血性,如何能忍受异族欺辱?”

  “金有岳武穆壮志饥餐胡虏肉,元有太祖高皇帝从头收拾旧山河,便是未来,又如何会没有那到死心如铁的好男儿站出来,试手补天裂呢?”

  朱高煦的毕生文化,显然都凝在了这几句之中。

  “会有人站出来吗?”

  两人都安静下来,期待地望着姜星火,毕竟他才是那个预知未来的人。

  即便是言之凿凿如朱高煦,此时心头也有些忐忑。

  姜星火没有说会或不会,而是深吸了一口气,清吟道。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

  “誓扫倭奴不顾身!”

  “——不、顾、身!”

  听完这首格律奇怪的长短句,两人愣在原地,竟是久久难以释怀。

  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学堂中上一刻还在埋头苦读的学子,下一瞬便披着戎装,与倭奴浴血奋战。其中大多数,稚嫩的脸庞永远失去了血色,变得灰白,却依旧是向着敌人的方向不屈地倒下。

  “好一句誓扫倭奴不顾身,慷慨悲歌之气,不逊《燕歌行》的那句‘死节从来岂顾勋’!”

  李景隆呵气感叹:“可惜无酒,不然当浮一大白!”

  朱高煦胸中气血翻涌,仿佛扬眉吐气般,竟是仰天一声长啸。

  无端惊起老歪脖子树上眠着的数只肥雀。

 

 

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

  墙外密室,

  朱棣负着手在逼仄的室内走来走去。

  “誓扫倭奴不顾身!”

  “好!好!好!”

  “汉家男儿,果真无论何时,都有这等血性!”

  “可这些倭奴委实可恨。”朱棣扭头看着好大儿,咬牙切齿地说道:“朕不去打他们,他们日后反倒会屠戮朕的都城!”

  朱高炽虽然心头激动,但还是按捺住了,冷静劝道:“父皇,总不能拿姜先生说的未来,当做现在的宣战理由……朝野不信的。”

  朱棣狞笑道:“理由?”

  “洪武朝的时候这群倭奴打了个南北朝出来,竟然拿个南朝的亲王声称什么‘日本国王’,哄骗了大明几十年。”

  “朕现在搞清楚了倭奴的虚实,那个劳什子幕府将军,便是如魏晋后那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般的权臣。”

  朱棣冷笑连连。

  “更何况,朕已登基数月,到现在还不来给朕朝贡祝贺。”

  “这不是不臣之国是什么?”

  “撮尔小国,如此蔑视大明,岂有不征之理?”

  “朕倒是要会会这幕府将军,看看究竟是朕的刀硬,还是他的嘴硬!”

  朱高炽闭上了嘴。

  而就在朱棣定下了决心后,墙内的姜星火亦是出声。

  “如何会没有人站出来呢?总会有人站出来的……只要有一点星星之火,哪怕是点点微芒,也是可以照亮前路,继而燎原成众的。”

  姜星火停顿了片刻,希冀地说道。

  “可为何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有人点亮这星星之火呢?”

  “若是我能提前点亮,后世之人,是否就能避免这个令人想一想就觉得悲伤的命运?”

  “所以我才会说,如果真有万一可能,借着金银矿这天大的利益去征日本这件事,确实是我真心想去做的。”

  “只可惜,刑期将近,这也只是指点江山之余的一缕念想罢了。”

  姜星火长叹一声:“便是出去,我一介平民,又如何扭转乾坤,做成这种需要倾国之力才能办到的事情?”

  “我把这金山银山的位置画个地图告予你们,你们这种勋贵,总归有朝一日是能出去的,出去,才有一丝可能去做事。”

  姜星火思绪浮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22 , Processed in 0.02920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