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602 页

  王贞庆今天其实是被他爹赶着参加这次拍卖会,因为王驸马最近从朱高煦那里听说了些消息,所以是希望儿子能够亲自前去帮衬一二,也算是送个顺水人情……王贞庆当然知道这事自己得去,毕竟他们的身份摆在这儿,第一日的拍卖会如果办成了肯定更风光,但如果办不成,恐怕又要惹他爹生气了,所以王贞庆其实心里既忐忑又无奈,出发前本想着若是没多少人来,就待到拍卖会结束再跟他爹赔罪。

  然而此时的热闹场景却出乎了王贞庆的意料,显然有消息有门路的不止他一家,曹国公府在背后牵线搭桥,基本上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商人都来了。

  介绍完,几人又是施礼,姜星火则微微拱手还礼,随后李增枝带着他往拍卖会的休息室走去,这个休息室在二楼,离拍卖台挺远的。

  “方才不方便问,若是有什么事,派人来招呼一声便是了,国师怎么亲自来了?”李增枝亲手给他端茶倒水,试探着问道。

  李增枝没问出口的是,姜星火这还穿着一身红金配色的麒麟服,红的扎眼,这跟他一贯的风格不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姜星火叹了口气,这里面的具体原因当然不方便跟李增枝细讲,不过对方身份毕竟非同寻常,毕竟是李景隆的亲弟弟,一点不说也不合适,而且有些事情自己不了解,还得从对方口中得知一些消息。

  姜星火看着茶杯冒起的袅袅轻烟,思忖片刻后问道:“这里面做内河贸易,以及海贸走私的,都有哪几家?”

  “刚才只提了一句的黑瘦的那个闽商,还有李至刚的老丈人,以及王贞庆,都在私底下做这方面的。”李增枝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国朝有海禁政策,走私这种事对于旁人来说是杀头的大罪,可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待会儿你给李至刚的那个老丈人带个话,拍卖会结束以后,去找安南王孙陈天平了解一下安南那边的情况……你跟他说他就懂了。”

  “好。”

  李增枝也大略知道些风声,如今也就眼瞅着半个月不到的工夫,大军就要南征安南,而李至刚被姜星火和姚广孝联手保了下来,三堂会审不出岔子的话,大明的第十五个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的第一任布政使就是他了。

  “黄淮布政使司那边,听说两淮盐场是开中法的大头,那边都是谁在做?”姜星火又问道。

  “坐地户淮商在做,但徽商也一直试图分一杯羹。”李增枝小心地说道,盐法这种事牵扯的干系太大,即便是他这种身份地位,也不敢随便说话,生怕给自己惹来麻烦。

  姜星火的问题很尖锐:“然后开中法不允许,可实际上他们都把军粮包给北面的晋商?自己挣盐引分销转包或者直接销售的钱?”

  “对,一般是淮商拿盐引,徽商去分销,有的徽商还会往别的地方运。”

  李增枝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不过现在北面粮价挺低的,晋商弄了很大规模的商田,所以供应给山西、北直隶的军粮,其实并不是从江南经由京杭大运河转运到北面的,而是当地种植然后运输到边关的。”

  “我明白了。”

  两人又交谈了片刻,姜星火心中有了几分计较。

  就在这时候,拍卖会开始了。

  而就在拍卖会开始前一刻,郇旃终于托了认识的商人,被带着进入了会场。

 

 

第四百零四章 阶段

  带郇旃进来的,乃是一位从前依靠着会同馆做些贸易的荆州商人,做的便是将海外诸国前来进贡的货物,逆江而上倒卖到湖广布政使司去赚些差价的生意,故而认识了郇旃……但如今已经转了行,只是碍于从前的交情,郇旃又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委实开罪不起,所以才带他进来。

  “这位是?”

  这位荆州商人相熟的商业伙伴,看到跟在后头被带入拍卖会里的郇旃有些疑惑,南京虽然人口百万,乃是整个大明的商业中心,但其实商人的圈子就这么大,资产只要到了一定规模,总是能认个脸熟的。

  “刘兄,这位乃是新任的国子监司业。”

  带路的荆州商人介绍道:“可莫要怠慢了。”

  “原来如此!”那位刘姓商人顿时明白过来,忙拱手见礼。

  郇旃这时候既然进了拍卖会场地,目的已经达到,骨子里的文官威风又开始发作,竟是仰着头哼了一声,鼻孔对人,压根不屑与对方说话。

  刘姓商人面色一僵,暗自恼怒,却还得赔笑道:“咱这一身铜臭味却是扰了大人清净,请大人勿怪。”

  说罢便对着荆州商人拱了拱手,径自离去。

  其实在大明,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因为商人们的经商环境普遍来讲比较差的,“士农工商”阶层排序不是开玩笑的,有多少钱社会地位都是低下,在文官面前,只要是个官,几乎都敢对着商人摆威风,若是恰好有些职权加持,那便是随意拿捏了。

  故此,面对文官们的摆谱时,商人们早已经学会了低头认怂,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对方身后没有靠山……乡党、同年、座师,如此种种,早就密密麻麻地构筑起了一张关系网,谁都不能独自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了,若是郇旃只是一名普通小官也就罢了,但现在刘姓商人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国子监的司业,身份非比寻常,这种时候就更加不宜招惹,否则吃亏的绝对会是自己。

  这位刘姓商人的态度让不远处几名相熟的商人都感觉诧异,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竟然能让这样的老狐狸果断放弃颜面。

  因为眼下正逢朝堂动荡时期,他们也是听说了许多事,心中跟着有些忐忑不安。

  ……

  “这人看着倒是眼熟。”

  姜星火年轻不近视,眼神好得很,在二楼的贵宾休息室里,瞥见了楼下的小小冲突。

  思忖半晌,姜星火终于回忆起了对方的身份。

  “占城国使团伤人案”里那个鸿胪寺少卿,礼部左侍郎王景的门生。

  姜星火看着郇旃在后排坐下,心头只道:“此人来这里,却是有几分蹊跷。”

  “帮我把那商人请过来。”

  李增枝也目睹了这一幕,虽然不知道姜星火为什么要找此人过来,但还是依言吩咐了手下。

  不多时,那位刘姓商人便战战兢兢地来到了此地。

  “不知刘掌柜大名?何处人氏?”

  虽然这位商贾身材矮胖,满脸横肉,但姜星火并未瞧不起他,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

  刘掌柜见对方一身麒麟服,年纪虽轻,但地位必然尊崇无比,不然不会曹国公府的李增枝都陪在下手,而且对他并不轻蔑,自然得郑重以待。

  “鄙姓刘名富春,乃是扬州本地人氏,不敢称掌柜,刘某人不过是一个跑腿的罢了!”

  刘富春话语间,已经带着几分奉承讨好之意。

  “刘掌柜谦虚了。”

  姜星火含笑摇头,接着问道:“我想了解一些事情,还望刘掌柜如实说。”

  李增枝给他使了个眼色,刘富春这般有眼力劲儿的人自然心领神会。

  姜星火把方才刘富春与郇旃发生的事情问了个清楚,大略了解了情况。

  “要不要?”李增枝向着楼下的方向抬了抬下颌。

  “不用,让他留在这长长见识也好,回去给王景传话也能传个清楚。”

  姜星火自然知道郇旃是来干什么的,不过却并不以为意,这里的事情又不是秘密交易,没什么好藏的。

  接下来姜星火又问了些刘富春关于做生意方面的问题,五花八门,从税类到税率,再到交通情况、官吏克扣程度,基本涉及到行商的都大略问了个遍。

  “扬州可有好的特产货物?”

  “有是有!不知您需要什么样的货?”刘富春笑吟吟地问道。

  “说说都有什么。”

  “扬州的特产货物主要是漆器、仪征的绿杨春茶、以及淮扬盐场的……盐。”

  说到最后,刘富春脸上的笑意已经有点维持不住了。

  毕竟在扬州境内的盐、漆、茶三类产业中,盐业与漆业皆属于垄断地位,尤其是漆业更是垄断行业,至于盐业则完全就是暴利行业,他就是从事盐业的。

  而私盐甚至连税赋都省了,并且某些地方根本分不清官盐还是私盐,再加上关系网庞大,所以刘富春才有胆子在江南开店贩卖私盐,换取一点“微薄”的收益,但这件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两淮所产食盐,绝大部分通过大运河来运输,北集散地在淮安,南集散地在扬州,淮盐经淮安运到扬州,再从扬州通过长江转运到南方各地,由此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

  这里面的水太深,盐法和漕运是分不开的,几十万盐工、漕工衣食所系,中间不知道盘根错节着多少利益网。

  而刘富春眼见对方刚才关于行商事宜问的详细,自然心头早就起了疑心,不过是碍于李增枝的面子,才不敢不答,到了盐业这块,心里却是打定主意,怎么都不肯说了,不然自己全家老小,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姜星火见了对方神情,倒也没有过分逼迫,而是挥挥手放刘富春离开。

  且不管走出屋外的刘富春如何大口喘息,屋内李增枝却是小心问道:“国师大人,商业上的事情,您问的这般详细,可是有深意?”

  “你是九江兄的亲弟弟,我也不瞒你。”

  姜星火俯身呷了口茶水,慢悠悠地说道:“我问你,历朝历代,变法是图个什么?”

  “富国强兵。”

  李增枝琢磨了几息,答道。

  这个答案是皇帝和大臣视角的答案,要不是局势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要不是为了富国强兵,但凡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谁乐意折腾?

  姜星火点点头,没有纠结根本目的到底是“富国强兵”还是“强国富民”,而是继续问道:

  “那你说变法分几步?”

  李增枝自幼长在大明的顶级朱门,虽然没有什么军事天赋,但擅长商业,为人精明,庙堂上的事情也看的透彻,略微思虑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15 , Processed in 0.05954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