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894 页

  胡汉苍这时候却开口道:“唐场长,我也很想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类似的布匹,这些需要特定的环境,还是在哪里都可以生产?”

  雪舞樱也点头说道:“是啊,这个问题我刚刚也想过,还请唐音姊姊告诉我们吧。”

  唐音摇摇头说道:“你们最好不知道。”

  李杰:“那我就更好奇了。”

  雪舞樱也说道:“是啊,唐音姊姊,你就告诉我们呗。”

  “……”

  唐音开口说道:“这是给女工准备的月事棉布。”

  工场里的女工数以万计,又普遍年龄不算大,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弱,也干不了纺织行业,所以生理问题自然是唐音这位主管需要面对的问题,逃避不是办法,只能让事情更糟糕,毕竟一个小问题,当乘以数万倍后,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为此,唐音除了在各个分区食堂发放免费的姜枣水外,还利用纺织工场的优势,制作了大量的月事棉布。

  或许对于此时的大明,这件事情引起不了舆论的丝毫波澜,但其影响力余波,确实极为深远的。

  在这时候的大明,民间的女子若是来了月事,是没有这些东西的,普遍采用的做法,是用干净的布做一个小布袋,每次月事来的时候就装入干净的草木灰,因为草木灰它有吸血吸水的作用,等月事走完了以后,再把小布袋清洗干净放起来,下次月事来的时候这样照旧使用。

  这种办法无疑是很落后的,而且不卫生,容易滋生各种卫生问题。

  但由于古代社会对此普遍不重视,甚至羞于启齿,所以一直以来,也就这么凑合了。

  而这种草木灰袋子还算好的,至于用草和树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唐音设计和制作的这种月事棉布,则是由一次承担给明军制作止血布的任务时,灵感迸发想出来的。

  今年因为南京周围的二十几万明军要北上,所以手工工场区非常忙碌,提前到去年冬天,就开始制作各种棉甲、棉袄,以及裤、袜、背囊、床铺等用品,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止血布。

  那时候唐音就在想,既然士卒打仗受伤了,这东西能止血,那么一样也可以用来帮助女工。

  所以就设计出了这种新产品。

  而现在还看不到这个划时代新产品的社会影响,只是为了帮助工场区的女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返乡女工们人家关系网的自然扩散,这个新产品,肯定会逐渐成为整个大明流行的东西。

  到了那时候,其实工场也就多了一份稳定的盈利来源。

  虽然姜星火不让工场区的产品冲击国内的家庭手工业,以庞大的军需和海外市场来满足现有的产能,但这种家庭手工业无法批量制造的新产品,却完全不受影响。

  卖的便宜一些也无所谓,薄利多销,反正天下的女人这么多,每个月都得用的。

  而就在众人反思自己刚才的夸夸,开始一阵羞耻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给唐音一个消息。

  “国师的车队到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机器

  “国师亲自到了?!”

  唐音听见这个有些猝不及防地消息后,顿时从座位上站起来,急匆匆朝着亭子外面跑去。

  胡汉苍他们紧跟其后,倒是有效地缓解了刚才的尴尬。

  “快快快,快点去迎接!”

  众人来到场区北门的门口时候,一队马车,已经缓缓停靠下来。

  唐音带着一众汇合的工场区管理人员在门口迎接。

  车帘被掀开,露出了姜星火的脸。

  今天没骑马,因为之前在苏州府为了突击检查清田工作,疾驰了好几天,把大腿的皮肤给磨烂了,走路都得跨着点外八步,实在是骑不动了,就坐车来了。

  “见过国师!”

  国师的车驾停靠在工场区北门,顿时引起轰动。

  这可是国师亲临,就连雪舞樱等人,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这位传闻中的大明国师。

  李杰他们甚至都准备跪拜下去行礼,但被制止了,大明从民间到庙堂,还是不太流行这种过于郑重的礼节,一般人哪怕是面见官员,也不需要下拜,只有在面对贵族和皇室的时候才有这种礼节要求。

  唐音看着这张熟悉的脸,一时之间也顾不得为什么之前接到的通知是明日再从上海县城过来视察了。

  不过她却不敢怠慢,上前道:“国师远来一路车舟劳顿,委实辛苦了。”

  姜星火笑着从车厢里走出来,说道:“来工场视察工作,顺便来看一看这些工人情况,这有什么辛苦的?怎么,不欢迎我?”

  唐音赶紧说道:“怎么会呢?只是觉得太突然了。”

  这种突然性,其实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

  这次清田,虽然杀的人头滚滚,看起来很爽,但同样在江南四府也得罪了很多的人,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有很多人有意愿和能力,对姜星火本人的人身安全动手……实际上,姜星火对于这一点认识的很清楚,变法就是触碰士绅阶层利益的变革,这种变革,是足够上升到你死我活性质的。

  而对于那些恨不得让变法马上中止,倒退回建文“众正盈朝”时代的人来说,阻断变法的最快捷、低成本的方式,其实就是刺杀姜星火本人。

  姜星火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虽然不惧怕死亡,但一颗铳弹、一支弩箭,同样能把他送往轮回。

  为了避免人亡政息的结局,姜星火的保卫措施一向做得很好,有很多甲士护卫在周围,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在户外倒也不虞遇刺,一层又一层人高马大的铁疙瘩护着呢。

  而之前通知上海县衙,是明天来南面参观手工工厂区,姜星火却还未下榻,只吃了个饭歇息了一会,就突然从后门溜出来直接过来了,为的就是防止县衙里真的有内鬼,这种事情是谁都无法保证的。

  “昔年一片荒地,如今已经大变样了啊,倒是你们倾注了不知道多少心血。”

  姜星火说着,就把拜服的唐音等人搀扶起来。

  在工厂区的北门,姜星火与闻讯而来的女工们耐心交谈了有小半个时辰。

  “你们在工场的表现很好,而且工人们也都积极踊跃地在认真劳作,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工场建设的红红火火,有什么需要,无论是县里还是府里,都会尽力帮助你们。”

  听到姜星火这句话,唐音的眼眶顿时有些红了,她没有想到,姜星火竟然如此看重她们,这让她感到有些难得的感动。

  毕竟以前在白莲教,唐音一直被洗脑,最后作为棋子被抛弃,而哪怕是当初成为圣女,唐音依旧能够得知有非常多的人,对她有种种异样的目光与背后难以入耳的评论。

  而重新成为一个普通纺织女工,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识文断字和组织能力脱颖而出后,唐音对于新的生活,反而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工场里也有很多的计较和闲言碎语,但与过去刀尖上舔血不同的是现在的日子总归是安稳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唐音和女工们确实觉得自己的劳作是有意义的,是在切实创造价值的。

  在这里,唐音和女工们一样,不需要被旧有的社会规则所束缚,人们赚取多少工酬,全看自己的工作量,而且工场的生活,也是一种崭新的、美好的生活体验。

  “谢过国师。”

  姜星火点点头,又对众人说道:“你们辛苦了,现在该进工场里休息的就赶紧休息,不要打扰你们的午休,以后有的是时间我们再聚首!”

  很多女工依依不舍地道别,然后陆陆续续进了工场区的大门。

  随后在唐音的带领下,姜星火与几个外国留学生一道,参观起了工场的内部。

  棉纺织车间里,水力纺织机在另一侧黄浦江引水渠的水力带动下不停运转,跟人力脚踏动力不同的是,这种纺织机通过水激转轮连轴带动纺车转动,进行纺织。

  而在老朱的政策下,因为嫌弃这玩意费水,影响农人浇田,所以都给烧个七七八八了。

  但是还好时间不算很久远,才三十多年,所以在湖广布政使司偏僻的乡村里,锦衣卫还是找到了这玩意。

  虽然说“考古式科研”有点羞耻,但不得不承认,华夏古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这东西改进一下,改成用来适应棉纺织生产以后,推动华夏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都已经绰绰有余了……姜星火前世英国人一开始用的也就这水平。

  姜星火目测了一下,这种庞大的纺织机器,长大概有十米左右,高的话有篮球架那么高,放在车间里,就是半个篮球场地,不可谓不庞大。

  “这是转锭,用来转动棉纱的,这是加拈,然后这个是水轮,这个是外面引导水轮的传动装置。”唐音一一介绍道。

  看着伴随着水流不断转动的两条皮绳,带动着数十条转锭飞动,棉纱随之成型,外国留学生们一时间竟是痴了。

  这不是一台水力纺织机,而是无数台巨大的水力纺织机,同时排列在一个车间。

  这种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和超出他们想象的生产效率,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震动。

  唐音微微一笑,道:“这是我们工场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而且它有很多优势。”

  她伸出食指点了点一台纺织机,道:“我们用这些机械制造出来的棉纱,比手工做出来的更轻、更软、也更透气……这些棉纱,在滚出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下面的切割刀人工操纵来切割装箱。”

  “你们现在用这个机器的纺织速度是多少?”

  “一个时辰大概出小二十斤棉纱。”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棉纱本来就非常轻,而且在工艺上,要求越轻越好,这也就导致了虽然纺织出来很多,速度也很快,但重量却并没有多少,一个时辰小二十斤棉纱,如果不用切割刀的话,怕是能在机器前面堆起一座小山。

  “所以一天能纺出来二百斤?”

  “差不多,这个机器是改进过好几次的,我们已经将纺纱的线和槽,进行了更换,这些钢制部件的质量要比之前元代的铁制部件质量高许多,我们的工艺,也因此更精湛。”

  姜星火点点头,基础材料突破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有了可大规模获取的钢,不仅仅能把机器的部件造的更加坚硬,而且在很多加工精度和耐用程度上,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而听到这个数字,对纺纱稍有了解的雪舞樱不禁感到一阵绝望。

  在日本,民间用的最多的纺织机,就是脚踏的一锭或是三锭的纺车。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38 , Processed in 0.05965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