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明国师 - 第 922 页

  如此一来,在非洲以东,大明就彻底畅通无阻了。

  而做到这一点后,就可以尝试绕过非洲,与西方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

  最后一步则是前往美洲获得土豆玉米红薯,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和抗灾荒能力。

  至此如果能够全部实现,一个全世界范围内以大明为主导的贸易网络,就算是彻底建立起来了,而接下来只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大明殖民全世界,成为“日月不落”的世界性帝国,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伴随着这个历史进程,新阶层很快就会发展起来,而更加落后的吸血虫也势必会被消灭。

  这些条件显然让帖木儿使团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不用接受那些他们看起来无法容忍的条件的话,这个新增的补充方案,似乎看起来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

  他们开始用波斯语低声交谈,试图找出应对之策。

  卓敬静静地坐在对面,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他很清楚,这场谈判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阿尔都沙再次开口了:“卓尚书,您的条件我们明白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条件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于内乱之中,无法立即全部满足您的要求,但我们愿意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比如增加进贡的数量,或者开放一些传统丝绸之路上特定的城池作为榷场。”

  卓敬摇了摇头:“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更实质性的让步,如果你们不能满足我们的条件,那么我很抱歉,我们无法提供你们所需的武器和粮食援助。”

  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但被安排好的傅安却轻轻地走到卓敬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卓敬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卓敬对帖木儿使团说道:“我们可以考虑给你们一些时间,但无论如何,如果不能满足大明的条件,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大明在帖木儿汗国内战中的立场。”

  这就是你跟我谈不拢,那我就去找沙哈鲁等反对者的意思了。

  在大明巨大的压力下,阿尔都沙最终还是不得不屈服了,他别无他法。

  大明基本达成了事先姜星火设计好的谈判要求,能谈下来的都谈下来,包括设立天使馆、开放口岸等等,甚至还有些诸如内陆通商的条件,帖木儿汗国竟然也做出了让步,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想借着内乱的借口来个人货通吃的念头,就不晓得了。

  有些条件,大明现在不一定能够用的上,但既然谈下来了,以后就说不准了。

  而随着朱棣回到南京,礼部谈好的内容,正式被呈了上去,只要朱棣点头用印,那这份《大明与帖木儿汗国友好通商航海契约》就算是正式生效了,因为阿尔都沙那边有哈里勒的全权授权。

  毕竟阿尔都沙不太可能谈着谈着派人回去给哈里勒送信,问问“这条能不能同意”之类的,要真是这样,以现在的通讯条件,永乐二十年能不能谈完都是个问题。

  阿尔都沙一行人被庄重地引领进入南京皇宫。

  皇宫的巍峨,尽显大明的威严。

  穿越一道道门槛高高的宫门,他们终于来到了皇宫接见外国使臣的大殿。

  奉天殿内,朱棣已经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阿尔都沙等人按照礼部教给他们的礼仪,恭敬地向皇帝行礼,然后递交了哈里勒大汗的亲笔国书。

  这一刻,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息。

  阿尔都沙向朱棣转达了哈里勒大汗的问候与诚意,并详细阐述了帖木儿汗国希望与大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因为有事先准备,帖木儿方面也有会写汉语奏表的高手,所以算是言辞真诚恳切,赢得了在场众臣的一丝好感。

  不过上次帖木儿汗国翻脸之前也是这么舔的,所以有了前车之鉴,朱棣没怎么往心里去,只是微微点头。

  如果用现代的外交辞令来写,那就是“皇帝陛下向阿尔都沙等人表达了大明对帖木儿汗国内政的尊重,基于两国间一贯的友好态度,表示愿意与帖木儿汗国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接见在友好而庄重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努力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最终这次接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而这次历史性接触不仅为帖木儿汗国与大明之间的友好关系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带来了新的希望。”

  永乐四年四月,帖木儿汗国宰相阿尔都沙与大明签订了《大明与帖木儿汗国友好通商航海契约》,至此,大明与帖木儿汗国和解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而这一契约签署的影响无疑是非常深远的,除了一些市面上的东西,大明不仅获得了在南天竺用兵帖木儿汗国不得干涉的保障,而且还基本确保了远洋舰队可以一路航行到非洲畅通无阻并能沿途获得补给。

  这对于大明建立全球霸权战略的实行,给予了极大的助推。

  而且大明还实现了对帖木儿汗国内战的插手,有了大明的援助,哈里勒虽然不能马上打败他的四叔和大哥,但起码不至于被人家一路平推了……而对于哈里勒来说,大明的粮食和武器援助虽然很贵,这条输血线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可有就比没有强太多,东征大军归国后,很多领主和贵族他根本无力控制,都带着自己的军队回到封地了,这也导致了哈里勒力量的极度削弱,大明的援助对他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只不过在救命稻草送到他手里之前,哈里勒还得自己坚持一下。

  哈里勒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他还是比较争气的,很快就彻底控制了河中地区以及南方的出海口,就这样,在大明的干预下,从永乐四年开始,帖木儿汗国的内战陷入了僵局,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帖木儿一手创建的这个庞大帝国在他死后事实上和名义上的分裂就都形成了。

  ……

  黄昏的余晖洒在南京皇宫的金瓦红墙上,为这座雄伟的皇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朱棣端坐在书房中,他的神情有些复杂,看得出相当纠结。

  对于朱棣来说,完成了与帖木儿汗国的和解,却并没有能让他高兴起来。

  朱棣这次回到南京,并没有带很多军队,京营的主力还是留在了北方。

  因为北直隶的建设同样需要这些士兵,朱棣在明面上给出的逻辑很简单,他不打算养闲人,这么多士卒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修桥铺路去,就当训练了,来发泄他们使不完的力气。

  可实际上,朱棣把军队留在北方,却是存了一份私心。

  因为自从出征归来,朱棣的心中就一直盘旋着一个问题:到底是立擅长政务的长子朱高炽为储君,还是立骁勇善战且他更喜欢的次子朱高煦为储君?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双刃剑,无论他如何抉择,都注定会伤害到其中一个儿子。

  朱高炽,温和有礼,沉稳大气,自少年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政务才能,他处理朝政得心应手,深受文臣们的拥戴。

  而朱高煦,虽然性格暴烈,但却勇武无双,曾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是朱棣心中的骄傲,也是朱棣认为最像自己的儿子。

  之前约定的期限,即便是加上因为战争而推迟的时间,马上也要到了,朱棣到了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朱棣闭上眼睛,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儿子的身影,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同两面镜子,反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

  南直隶和北直隶的建设进度,朱棣已经看了。

  按照约定,南直隶的建设到时间了以后,各项数据就被记录在案,随后截止了。

  南直隶这些年的发展,不可谓不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高煦带领的北直隶,各项数据哪怕有着动态平衡的算法,还是没有太高的胜算,因为留给朱高煦的时间,已经不太多了……北征和防御帖木儿远征,虽然把时间额外补了一些以示公平,但这段时间其实理论上都在发展,所以并没有补太多,几个月的工夫,北直隶哪怕加上动态平衡的乘数,也很难超越南直隶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

  朱棣其实很清楚,作为皇帝他应该选择那个更能够承担起国家重任的儿子。

  但是作为父亲,他又如何能够割舍对另一个儿子的深深喜爱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朱棣的内心依然如同一团乱麻,他睁开眼睛,看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空,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不是什么别的决定,这是储君大位。

  储君以后不一定都会成为皇帝,因为废太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实在是为数甚多,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这个决定注定会改变两个儿子的命运,也会影响到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朱棣必须慎重考虑,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然而,无论朱棣坐在书房里如何努力地去思考和分析,他的内心始终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种纠结,让哪怕精力充沛如朱棣,也感到有些疲惫,轻微的无助感让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之中。

  夜色如墨,深沉且静谧,皇宫内的灯火在初夏的暖风中摇曳,仿佛也感受到了朱棣内心的波澜。

  朱棣从座位上站起来,独自站在书房的窗前,目光穿透漆黑的夜幕,望向遥远而深邃的星空,试图从那里寻找一丝指引。

  他的内心犹如战场,两种情感、两种期许在其中激烈交锋。

  朱高炽的沉稳与智慧,朱高煦的勇武与豪情,在他的脑海中交替闪现,每一次闪现都如同一次刀割,让他更加纠结。

  夜色愈发深沉,皇宫内的喧嚣已逐渐退去,只余下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曳。

  朱棣依旧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心中的纠结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就连窗外初夏的细雨带来的微风都纾解不了他心头的烦躁。

  他闭上眼睛,试图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然而,两个儿子的身影却如同梦魇般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于是,他睁开眼睛,深吸一口气,对着门外喊道:“来人!”

  片刻之后,一名小宦官匆匆走了进来:“陛下。”

  “去,把三皇子朱高燧叫来。”朱棣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

  不多时,朱高燧来到了书房,朱高燧神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

  “父皇,这么晚了召见儿臣,不知有何要事?”但朱高燧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棣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高燧身上:“你觉得,朕应该立谁为储君?”

  朱高燧微微一愣,随即躬身道:“父皇,这是国事,儿臣不敢妄言。”

  “国事就不是家事了?你不是朱家人?”

  朱棣摆了摆手:“但说无妨……储君之位抵定,朕放你去吕宋。”

  朱高燧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父皇,两位兄长都是人中龙凤,无论立谁为储君,都是大明之福,但儿臣以为,储君之选,应以能够继承父皇施政方针者为先。”

  朱棣听后陷入了沉思,朱高燧的话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却为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4:56 , Processed in 0.06333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